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經濟社會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代表:
我受區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會報告*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及區政協參政議政下,全區上下以“*”規劃為導向,搶抓機遇,加快發展,預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能全面實現。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6億元(預計,下同),比增15.1%,完成年度目標的100.4%;財政總收入3.6億元,比增20%,完成計劃的100%,其中區級收入1.83億元,比增23.7%,完成年初預算的103.4%;其它各項指標均按年初人大會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或超額完成。
(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工業持續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6.1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00%,比增2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7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00%,比增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加10家,達到135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79.7%,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繼續向規?;?。工業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全年新投建、投產企業數量分別為49家和36家,新開工工業廠房50萬平方米,竣工52萬平方米。工業經濟質量不斷提升,投入3.95億元,實施9個技改項目,1家企業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2家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創省著名商標1個。
農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4.8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00%,比增2%。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糧食耕種任務,糧食播種面積9.1萬畝,糧食總產量3.5萬噸。農業基地規模擴大,改造龍眼低產園5000畝、高接換種1500畝,新增無公害蔬菜600畝、中藥材1000畝、茶葉500畝,創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1個。農業龍頭企業繼續鞏固提高,和昌食品有限公司被評為省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陽光集團投建全省首個進境植物檢疫隔離圃。
第三產業取得新進展。專業物流市場培育初見成效,泉州五金機電商城完成營業額近1000萬元,一些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中,物流貨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下迅速發展。旅游業發展邁出新步伐,仙公山生態旅游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步伐加快。成功引進首家星級酒店,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在東方星城、嘉琳廣場等大項目帶動下,房地產投資仍保持較快增長,新開工20萬平方米,竣工1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01億元。
(二)三大需求持續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01.1%,比增18.2%。其中標準化廠房、鎮區改造、濱江大道二期及萬虹公路拓改工程、工業區基礎設施、農業水利設施分別完成投資9700萬元、2500萬元、7100多萬元、7000萬元、2200萬元。出資6300多萬元支持配合福廈鐵路、*隧道第二洞及接線工程建設。
外貿出口保持穩定。全區新批和增資外商投資企業24家,合同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比增8.3%,外商實際到資1820萬美元,比增5.8%,分別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07.1%和101.1%;出口商品總值1.8億美元(海關口徑),增長16%,完成年度目標的100%。
消費市場逐步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億元,比增14.8%,完成年計劃100.7%。超市、餐飲、娛樂等傳統行業日趨規?;⑦B鎖化;工業園區生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輻射作用增加;中心城區“退二進三”步伐加快,逐步成為區域商貿中心。
(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科教文衛事業不斷進步。榮獲省級科普先進區,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47項;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450萬元,改造、新建中小學校舍2.36萬平方米;實施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文體、民政、僑務等事業穩步發展。
群眾生活水平較大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5780元,比增8%;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實施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完成8450平方米僑居工程建設,新轉移農村勞動力2096人;村居環境改善,新建農村垃圾屋150個,19個重點整治村建立健全衛生保潔制度。
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認真制定*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明確我區“*”期間發展目標和任務;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獲批建設用地1600畝,有效保障了建設需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配合市開展環?!皠撃!惫ぷ鞑⑼ㄟ^國家考核組驗收;繼續做好計生工作,全年人口出生率11.06‰,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6.85%。
各位代表!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區按照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要求,順利實現“*”規劃的良好開局,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投資受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建設項目推進速度滯后;二是企業運營困難重重,存在用工難、融資難,原材料上升、成本提高,反傾銷、關稅壁壘等問題;三是第三產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進程滯后沒有根本改變;四是社會事業及公共配套設施仍然比較薄弱。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政府各相關部門將高度重視,認真分析原因,積極采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年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一)主要預期目標
*年是實施“*”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要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宏觀環境繼續趨緊,國家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土地批用、房地產業發展及融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外貿易磨擦加劇、人民幣持續升值和國家退稅政策調整,給我區出口企業帶來很大負面影響。但從區域局部環境看,我區仍然具備加快發展的基礎,日趨凸顯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將繼續支撐較高的投資強度,前幾年落地的項目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存量增長潛能得到進一步釋放,只要我們把握機遇,精心運作,就能保證我區各項經濟指標持續較快增長,同步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
1.地區生產總值45.74億元,增長(比*年增長、下同)15.5%;
2.工業總產值92.1億元,增長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8.91億元,增長30%;
3.農業總產值4.92億元,增長1.5%;
4.出口商品總值2.12億美元(海關口徑),增長18%;
5.財政總收入4.32億元,增長20%,區本級財政收入2.3億元,增長25.7%;
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5.6億元,增長20%;
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9億元,增長14%;
8.農民人均純收入6185元,增長7%。
(二)主要發展目標安排依據
上述目標的預安排,是根據對三次產業、三大需求及經濟運行質量的分析和測算而提出的。
1、三次產業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一是工業繼續起支撐作用。預計明年規模工業增加18億元,主要增長點是: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20家,新增產值7億元;閃亮箱包、信和涂料等老企業將增資擴營,可新增產值11億元。規模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86.4%,拉動工業總產值增長21%,為GDP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二是農業將穩步增長。當前農副產品價格保持高位態勢,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基地建設穩步推進,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農業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業總產值預計可增長1.5%。三是第三產業增速呈加快態勢。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人流量逐步增加,服務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寬,商貿物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機;房地產業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得益于市區居住生活區布局的重大調整而穩步發展。綜合估算,第三產業增長預計達14%,為GDP增長貢獻約3.5個百分點。
2、三大需求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一是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20%。主要增長點有:隨著促建力度的加大,預計全年新建工業廠房55萬平方米,投資5億元;房地產新開工建設25-30萬平方米,投資3億元;新開工社會事業等公共服務設施投資1.5億;經濟開發區三期、濱江大道、萬虹公路、華大科技園等一批基礎公共服務設施續、新建,投資1.5億元;企業設備等投資及農村固定資產投資預計達4億元。二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14%。隨著人民群眾收入增加,消費水平提高,群眾購物消費將逐年同步增長,房地產業發展、中心城區商圈逐步形成以及工業化進程加快所帶來人流增加,將有力地帶動消費增長。三是出口有望穩步增長。在新投產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出口型及出口供貨型企業,加上一批老企業增資擴營,預計出口商品總值可望實現18%以上的增長。
3、經濟運行質量將進一步提高。一是財政收入持續增長。GDP15.5%增長同步增加我區財稅收入,并隨著第三產業及基建投資的增長及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稅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財稅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地方級收入增幅將高于總收入,預計財政總收入4.32億元,其中區本級財政收入2.3億元。二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預計達7%。新農村建設逐漸深入,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務工收入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顯現效益等因素將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
三、確保目標實現的主要措施
(一)創新項目管理機制,增強發展動力
1、創新招商引資工作。加快建立項目評估機制,對入駐項目進行評估,提高項目入駐質量,同時強化集約用地,爭取在有限空間內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做好產業招商,構建產業聚集服務平臺,推進產業聚集;轉變招商引資思路,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行業的招商力度,并做好以商招商和環境招商工作,逐步走向有針對性的主動招商。
2、建立重點項目協同推進和激勵機制。強化項目前期工作,落實“五個一”工作機制,將重點建設項目逐個分解,深化細化工作方案,為項目開工建設打基礎;落實協同推進機制,進一步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的跟蹤考核和協調服務,切實解決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確保重點項目按進度推進;實行適當激勵機制,激發項目組人員積極性。
3、加強建設資金籌措。重視政府資金鏈運作,建立適當的融資平臺,保證項目資金需求;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社會事業及基礎設施項目;跟蹤落實開發銀行貸款,確保按時到位對城建公司進行改制重組,增強開發公司實力。
(二)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高產業規模
1、繼續擴充經濟總量。加快推進*經濟開發區莊田片區、朝陽片區3000畝土地的開發步伐,爭取開工建設萬安-華大創業園;大力推進標準廠房建設,爭取保利集團完成13萬平方米、萬安街道完成3.2萬平方米、羅溪鎮完成5萬平方米,同步做好招商工作;加大入園企業促建促投產力度,爭取新建工業廠房50萬平方米。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城鎮建設為龍頭,促進產業配套和升級。啟動河市新鎮區建設;推進*陽新街開發,爭取部分項目投建;穩步推進萬安片區“退二進三”;做好房地產、商貿項目促建工作,加快經濟適用房建設步伐,爭取全年房地產新開工30萬平方米、竣工18萬平方米。以商貿流通服務業為重點,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星級酒店建設,做好批發市場規劃,爭取引進若干物流企業;加快旅游資源開發步伐,爭取開發仙公山新的旅游資源,啟動泉美生態旅游項目建設。
3、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穩定糧食生產,鞏固蔬菜、禽畜、水果等傳統農業,發展香草、中藥材、茶葉等特色基地;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陽光集團花卉展示廳、泉美生物工程基地建設,支持仰恩農業產業化系列項目運作;促進農業無害化、標準化生產,積極創建無公害基地。
(三)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1、推進新農村建設。在鞏固已有5個示范村的基礎上,爭取新建5個示范村;強化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拓寬勞動力轉移途徑,爭取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000人;全面開展冬春修水利建設,一手抓抗旱,一手抓水利設施建設,重點是實施“六千水利工程”;做好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完成5個鄉鎮、街道垃圾中轉站及填埋場建設,新建公廁50座、垃圾屋100個,農村衛生保潔面達35%。
2、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爭創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三連冠”,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申報實施36項科技項目;完善教育基礎設施,新建擴建中小學校舍2.6萬平方米;完成新一輪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目標,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羅溪衛生院,健全完善村衛生所,完善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鄉鎮、街道、社區和農村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逐步改善基層文體設施條件,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爭創省級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區,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5‰以下,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到93.5%以上。
3、構建和諧有序社會。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完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促進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能源節約,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完善土地征用補償機制,保障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關心困難群眾,解決低收入群體生活問題;著力改善用工環境,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用工供需、宣傳平臺;推進“五五”普法規劃,增強全民法律意識;深化“誠信*”創建活動,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以“平安*”建設為載體,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大綜治、安全生產、信訪、矛盾糾紛調處力度,保持社會安全穩定。
各位代表,我區新的一年發展藍圖已經初步謀劃,我們一定要在區委的領導下,按照本次人大會的要求,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全面完成*年的各項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