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局民政依法治市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市依法治市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大、*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總書記視察廣東的講話精神,按照市委《中山市*年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和我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的要求和部署,各方緊密圍繞黨委的中心工作,結合實際,突出重點,真抓實干,講求實效,進一步推進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普法教育、法律服務、法律監督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依法治市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提高依法執政水平
市委在依法治市工作中堅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市級領導班子換屆后及時健全并充實了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市委*年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各鎮(區)黨委也制訂了本年度依法治鎮(區)工作要點,保證了依法治市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市委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法執政,執政為民。一是切實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加強了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調整和完善了鎮(區)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健全了干部教育培訓體系,選派部分領導干部赴國內外高校培訓,辦好處科級干部、黨員高級知識分子、鎮村(社區)領導干部培訓班,全年培訓各級各類干部8481人。二是貫徹落實“兩個條例”,抓好對市直部門、鎮區、村三級“一把手”的監督管理。推進固本強基工程,建立起領導掛職、規范管理、聯系專責等工作措施和機制。三是創新黨風廉政教育機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從規范權力行為、防范濫用權力入手,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等相關制度改革,使教育、制度和監督三者并重,全面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
二、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一)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行政許可法的核心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對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做好相關工作。一是加強對全市有關部門和各鎮區貫徹行政許可法工作的領導。4月1日,召開了高規格的全市貫徹行政許可法工作會議,市政府正副市長、正副秘書長全部出席了會議,對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部署。二是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行政許可法。三是認真做好行政許可清理工作。市政府成立了清理行政許可規定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于清理行政許可規定工作方案》,對現行255件市政府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第一批廢止的16件和修改的16件文件均已公布。四是清理行政執法主體。共對225個行政許可實施機構和執法隊伍主體資格進行了清理。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廣東省行政執法證》的審核、報批及發證工作,全年共辦理證件984個,其中新領證件677個,確保行政執法人員依法持證上崗。五是加強執法隊伍培訓。1月舉辦了全市行政許可法培訓班,4月舉辦了全市行政許可法專題輔導報告會,全市各部門、各鎮區的領導和法制干部1000多人次參加了培訓學習。六是加大改革力度,推行“窗口式辦公”,實行聯合審批,開通行政審批服務網上在線。七是及時研究解決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9月召開了全市行政許可法實施情況報告會暨政府法制干部工作會議,及時總結分析了我市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情況和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有效措施,推進行政許可法的貫徹實施。
(二)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全國依法行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以及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經驗交流會的精神,切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綱要》是全面建設新型法治政府的綱領性文件。我市認真組織學習,大力宣傳,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訂落實《綱要》的基本配套措施,確定不同階段的重點,做好五年規劃和年度安排。市政府分管領導在《中山日報》上發表了專題文章,要求全市行政機關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認真貫徹實施《綱要》,增強法治意識,全面推行依法行政。6月,在全國依法行政工作電視會議中山分會場上,陳根楷市長提出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目標是要率先基本建立法治政府,構筑以依法行政為核心的文明法治社會環境。12月,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經驗交流會,傳達貫徹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總結了近年我市依法行政工作,表彰了一批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
(三)完善了政府規制。
市政府制訂并組織實施市政府年度規范性文件計劃,優先抓好完善市場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就業體制改革以及開展行政許可制度改革等方面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制訂工作。市政府出臺規范性文件31件,對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文件,出臺前都廣泛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
(四)加大綜合執法工作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全面履行城管綜合執法職能,加大執法力度,解決城市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抓住重點地段、旅游景點、“窗口”地帶、公共場所、主要馬路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城市“牛皮癬”,使城區亂涂寫亂張貼廣告的現象得到控制,并有效整治了城區流動攤檔、燒烤檔、占道經營的大排檔等阻塞交通、污染環境的問題。全年共查處各類城管違法案件80200宗,辦結79950宗。其中,查處流動攤檔、占道經營違法案件50321宗,辦結50045宗。加強對違章戶外廣告招牌的整治,清拆種類廣告招牌、橫幅廣告13145條(塊)。為維護城市整體規劃,多次開展大型的統一清拆違章建筑行動,查處違法建設案件2185宗,辦結1517宗。開展對違章養犬的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查處擅自在禁養區內養狗的行為,捕殺違章犬1879只。通過加大城管綜合執法力度,改善了城市環境。
(五)發揮法制機構作用,促進依法行政。
市政府重視發揮法制部門的作用,嚴把法制關。市法制局在市政府出臺規范性文件前認真審核,全年共審核規范性文件56件,把關出臺31件,對出臺時機不成熟或無必要出臺的,不以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形式出臺,確保市政府規范性文件的質量,確保政府嚴格依法辦事。
三、加強社會管理,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努力建設誠信中山
(一)大力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努力建設誠信中山。
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山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對我市社會信用建設工作作出全面的部署。制定了《中山市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社會信用制度建設10項相關制度,積極開展文明行業、文明窗口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市人事局、婦聯、團市委等還制定和向社會公布了誠信公約。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央文明委《關于聯合開展“共鑄誠信”活動通知》精神,建章立制,引導市民規范行為。大力宣傳誠信,結合“誠信·維權3·15”、企業商家“誠信加盟”、“做誠信市民”萬人簽名、“誠信中山論壇”、“守合同重信用”、“消費者信得過經營單位”、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及質量月宣傳等以誠信為主題的專項活動,利用新聞媒體和電子屏幕、互聯網、工交車公益廣告等多管齊下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氛圍。
(二)加大監管力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一是堅持不懈地推進食品放心工程的實施。食品質量安全關系著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市對此緊抓不懈。年內安徽阜陽市劣質奶粉和廣州市白云區散裝白酒中毒事件相繼曝光后,根據省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在市整規辦的牽頭組織下,市經貿、工商、質監、衛生、公安、安監以及酒類專賣辦、屠宰辦各部門快速聯動,分別對全市24個鎮區的奶粉市場、散裝白酒市場進行了拉網式的全面清查,有效地堵截了劣質奶粉、白酒流入市場。進一步加強了生豬屠宰管理,舉辦了4期屠宰技術人員培訓班,做到持證上崗操作。各肉聯廠統一對病豬、死豬作無害化處理,檢疫員全程監督,使全市肉聯廠病豬、死豬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杜絕了病豬、死豬肉品流向市場。各職能部門密切合作,堅決取締和打擊私屠濫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聯合執法組出動120次,查獲各種違規案件80宗,沒收違規肉品13000多公斤,罰款21000多元,有力地打擊了私宰生豬違法現象,維護了生豬肉品市場秩序。
二是大力開展燈飾市場質量專項整治活動。我市成立了市質量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組織了121家企業專門召開了燈飾燈具產品標識標志整頓工作會議,開辦了6期燈具產品新標準和質量知識培訓班,實行現場指導,以整治質量和開展3C認證為手段,對國家、省、市產品抽檢不合格的60多家企業分類督促整改,有力保證了燈飾市場產品質量的提高,保證了第三屆“燈博會”的順利召開,維護了古鎮“燈飾之都”的形象。
三是大力開展對文化市場的專項整治工作。市文化局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音像市場的專項整治工作,檢查無證經營音像攤檔78次,清理無證音像攤100多檔,收繳非法音像15萬多盤,有效地堵塞了非法音像零售渠道。開展了網吧專項整治行動,查處“黑網吧”30多家,堅決取締和有效遏制網吧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的違法行動,凈化網吧環境。
四是加強安全生產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監管。在全國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監管試點現場工作會議(佛山)后,我市積極推廣佛山經驗,建立健全傷亡事故控制指標體系,對不能實現目標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行行政問責。先后組織了3次全市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以及5次大型的專項督查活動,有力地促進各項政令和措施的落實。繼續抓好全市安全主任和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培訓安全主任1萬名,培訓特種作業人員6500名。同時,加強了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治理。以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為契機,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的整治力度,嚴查交通違法違章行為,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三)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我市始終把“嚴打”作為維護大局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各級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各種突出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大力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不斷組織實施專項嚴打活動,切實增強嚴打實效。全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17548宗破6986宗。
一是大力加強偵破命案工作。公安機關堅定“命案必破”信念,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強化破案攻堅工作,成功偵破了一批命案,抓獲了一批殺人犯罪嫌疑人。全年全市共立命案139宗破117宗,破案率為84.17%,立案數和破案絕對數分別比上年上升3.73%和58.11%,破案率比上年上升近29%。
二是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廣泛發動群眾舉報線索,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打擊效果。年內,積極配合省公安廳開展粵港澳三地警方聯合行動和“旭日行動”,全力偵破了三鄉以付克林、付克武、沈艷龍為首的組織、強迫婦女、故意傷害他人、敲詐勒索黑惡團伙,提高了公安機關的聲威。
三是進一步強化對“兩搶”、盜竊等多發性侵財犯罪的打擊力度。針對“兩搶”、盜竊等多發性侵財犯罪極為猖獗的嚴峻形勢,公安機關從保護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高度出發,先后開展了打擊搶劫犯罪、打擊盜搶機動車犯罪、打擊街頭犯罪百日行動、冬季攻勢等多個專項行動。全年破搶劫案件961宗、搶奪案件748宗、盜竊案件3360宗,取得了較好的打擊效果。
四是嚴厲打擊犯罪。緊緊圍繞“禁毒03工程”、“遏制毒源專項行動”、“夏季風暴”專項行動和“掃毒行動”。全市全年共偵破各類案件249宗,抓獲犯罪嫌疑人346人,通過開展各項禁毒工作,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嚴厲打擊了各類犯罪。
五是積極開展打擊經濟犯罪活動。全年全市共受理各類經濟犯罪案件線索348宗,立案178宗,破113宗,涉案總價值117516萬元,為國家、集體及人民群眾直接挽回經濟損失7254萬元。
六是嚴厲打擊海上走私犯罪活動。年內先后組織開展了8次打擊走私專項行動,共查獲走私案件201宗。不斷加大邊防執勤力度,改進查緝手段,建立完善反走私聯合機制,初步形成了“海上抓、岸上堵、陸上防”的反走私整體格局。
同時,公檢法密切配合嚴厲打擊了利用網絡傳播淫穢物品犯罪,打掉了一大批色情網站,有力維護了社會治安環境。
四、司法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公平正義
(一)市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審判刑事、行政、民商事等各類案件。全年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5368件,辦結22683件,結案率為89.4%,同比分別增長2.9%、4.3%和1.3%,未結案件同比減少7.8%,解決訴訟標的金額111億元。
第一,深入開展“嚴打”斗爭,依法懲罰各類犯罪,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全年共受理各類刑事案件2907件,審結2902件,同比分別增長25.9%和26%,結案率為99.8%。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3569名罪犯中,被判處五年以上至死刑的693人。第二,全面加強民商事、行政審判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為促進全市經濟與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服務的司法理念,進一步加強民商事、行政審判工作,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規范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秩序。全年共受理各類民商事糾紛案件14604件,審結13135件,同比分別下降0.5%和增長0.4%,結案率為89.9%,解決訴訟標的金額92.2億元。受理行政案件91件,審結86件,同比分別減少3.2%和8.5%,結案率為94.5%。第三,大力加強和改進執行工作,努力解決“執行難”問題。全年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7727件,執結6528件,同比分別增長2.4%和4.5%,執結率為84.4%,執結標的金額18.8億元。一是積極為金融機構追收不良貸款,依法維護金融秩序安全;二是積極促進企業改制重組,妥善處理爛尾樓,盤活國有資產;三是及時清理拖欠工人工資案件,依法維護工人合法權益;四是妥善處理涉農權益執行案件,依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五是依法開展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執行工作和清理舊存案件。第四,進一步強化管理和監督,不斷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一是完善了確保司法公正與效率的審判機制;二是進一步加強了對案件質量與效率的監督管理;三是進一步加強了案件的調解工作,提高案件的服判息訴率。
(二)市兩級檢察院認真履行檢察職責。全年檢察機關共受理偵查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各類刑事案件3008宗4503人,批準逮捕2901宗4309人,受理偵查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案件2965宗4442人,提起公訴2860宗4245人。
第一,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依法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犯罪及其他各種刑事犯罪,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安定。第二,進一步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力度。今年檢察機關受理貪污賄賂案件線索9件,立案偵查27件27人,其中大要案26件,為國家挽回損失2600多萬元。同時,積極開展查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人權案件的檢察工作,共受理瀆職侵權案件線索25件,初查16件,立案5件5人。此外,把積極開展職務犯罪預防當作重要工作來抓,指導和督促有關單位制定預防機制,落實防范措施,進一步推進社會化大預防網絡的建設。加大對重點工程的預防力度,先后介入江中高速公路等8項投資總額在100億以上的重點工程,推進了同步預防體系。加強對國土、財政、供電等重點行業的職務犯罪預防,與有關部門在市委黨校建立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基地,并利用短信形式,定期向全市各副處級以上單位領導和各鎮區領導干部發送廉政短信,提高領導干部的廉潔意識。第三,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立案10宗14人,追捕16人,追訴7人,不批準逮捕193人,改變公安機關定性119宗197人。審查不服法院已生效民事、行政判決裁定的申訴175件,決定立案審查71件,依法提請省檢察院抗訴或建議提請上級檢察院抗訴21件,提出檢察建議26件。加強與監管場所和辦案部門的聯系,防止超期羈押。今年共發出《案件即將到期提示書》190多份,依法糾正辦案機關超期羈押24人次,加強了對刑罰執行工作的監督。
五、加大普法力度,為依法治市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一)大力開展依法治市和憲法的宣傳工作。年內,我市十分重視對依法治市工作和憲法的宣傳,市委宣傳部專門成立了依法治市宣傳工作領導小組,積極組織市各種新聞媒體進行法治宣傳。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等單位聯合邀請專家、教授為處級干部、科級干部等開辦了憲法講座。《中山日報》發表依法治市工作的新聞報道及圖片150多篇幅。中山電臺播發相關稿件90多篇,中山電視臺在依法治市宣傳中報道稿件260多條,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二)全面開展“送法下鄉”系列活動。市婦聯、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司法局、市衛生局、市科技局在4至5月聯合開展送法下鄉活動,通過講座咨詢、派發學習資料等形式進行法律知識宣傳,全市24個鎮區15300多名婦女接受了教育。市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市普法辦等單位與廣東移動中山分公司聯合于9月至12月開展了大型“送法下鄉”系列活動。編印派發《中山市農村干部群眾常用法律知識手冊》、《中山市勞務工常用法律知識手冊》20多萬份;編輯出版3期共30萬份《中山普法》報;“送法下鄉”普法講師團到鎮、村、企業、學校舉辦法制講座70多場,受教育群眾7萬多人次;4支法制電影放映隊到鎮區農村放映近500場法制電影;在《中山日報》刊出《普法專版》;開展法律知識短信息有獎活動;市依法治市辦、市法律援助中心與千里行律師事務所聯合開展了《廣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的宣傳活動。這些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農村普法工作的開展。
(三)積極推進民營企業普法工作。民營企業是我市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市把民營企業普法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提高員工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以促進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市司法局、市普法辦與市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維權委員會法律顧問處聯合舉辦了“中山市個協、私協會員法律知識競賽”活動,8月25日和9月26日,《人民日報》分別在《立法與執法》專欄做了文字和圖片的專題報道。
(四)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大力完善法制副校長制度。3月,市司法局與市教育局聯合召開了“中山市預防在校學生違法犯罪工作暨法制副校長表彰大會”,總結了工作的經驗,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目前我市376所中小學學校共配備360名來自公安、司法行政、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等專業人員擔任的法制副校長或校外輔導員。上半年,市司法局專門成立了律師法制講師團和家庭教育講師團,到各中小學校向老師、學生、家長講授法律知識、家庭教育知識以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識。兩個講師團共為學生和家長們上法制課140場,約有14.6萬人次接受了法制教育。
(五)加強日常性、定期性的普法工作力度。中山電視臺、電臺、中山日報等媒體開辟專門的普法專題欄目,開展日常性普法宣傳工作。各鎮(區)充分利用電視媒體,擴大普法宣傳教育覆蓋面。如石岐區《法律知多點》、大涌《學法園地》、古鎮《周六學法》等電視欄目,長期定時播出,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宣傳效果。我市抓住新法的頒布實施契機,如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許可法等實施前后,利用各種媒體、橫幅、標語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此外,在“3·8”國際婦女節、“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專題日子,市司法局都組織相應普法講師團,到不同的鎮(區)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律知識、維權知識、禁毒知識等宣傳,收到較好效果。
六、進一步做好法律服務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法律服務進村(社區)。各律師所與各鎮(區)司法所繼續加強合作,支持配合村級法律服務室的工作,進一步推進法律服務進村(社區),化解民間糾紛,疏導基層矛盾,減少了不穩定因素。
二是健全和完善市、鎮兩級法律援助網絡,積極探索行業、村級法律援助工作發展的新思路,拓寬了援助案件的受理渠道。市法援中心全年共法援案件386宗,民事、刑事分別為75宗和311宗,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的增幅,接待群眾來訪近7800人次,“12348”熱線電話接受咨詢3000人次。這些工作,使全市社會弱勢群體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得到幫助,從中受益。
三是做好公證工作。公證部門注重結合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先后拓展了私人借款、還款協議經濟合同公證以及土地使用權、政府采購招標、涉外商品房買賣和抵押貸款等公證業務,全年共辦理各類公證案件22909宗。積極開展司法鑒定機構核準登記試點工作,核準登記了法醫臨床等4個專業8家司法鑒定所及78名司法鑒定人。
七、加強基層依法治理,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一)健全機構,進一步深化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首先,健全基層法治機構。市依法治市辦協同各鎮(區)黨委健全了各鎮(區)依法治鎮(區)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使各鎮(區)及時根據實際制定本年度依法治鎮(區)工作要點。其次,各執法部門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明執法。推行一條龍服務,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和辦事質量,做到“在服務中執法,在執法中服務”,完善責任追究制等配套制度,使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到實處。
(二)全面推進鎮(區)政務公開、財務公開和民主監督。各鎮(區)按照《中山市鄉鎮政務公開檢查監督實施辦法(試行)》的要求,繼續開展“兩公開一監督”活動。進一步規范公開的形式、內容和程序,健全對公開的檢查和監督制度。通過設立公布欄、意見箱、投訴電話、電腦觸摸屏、大型電子公告屏幕、健全民主監督小組等形式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三)進一步完善了以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市總工會積極采取措施,依法建立新的工會組織,努力發揮基層工會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最大限度地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今年新建工會535家。以鎮村(社區)工聯會為載體,全面組建村(社區)區域性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不斷完善和健全村(社區)一級由工會代表、企業以及職工代表組成的三方協調機制,目前,全市已組建100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并已正常開展工作。
(四)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鎮(區)開展嚴厲打擊掃除黃賭毒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全年共查處黃賭毒案件3403宗8053人,其中案件273宗657人,賭博案件831宗4590人,違法案件2160宗2550人。各鎮(區)認真貫徹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和“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各鎮(區)群防群治,各鎮、村、居委會、廠企層層落實責任,嚴格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進一步加強對外來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整治校園周邊治安,凈化環境。通過建立多方位聯防、多警種聯動的打防控一體化格局,針對兩搶一盜、、傷害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多發性違法犯罪,加強打擊力度,有效地維護社會秩序穩定。
(五)依法治理基層突出問題。
年內,我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著力化解突出矛盾,妥善解決突出問題。其中,認真抓好信訪工作,建立處理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制度及預警機制,落實領導接訪、下訪的包案責任制,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從9月份起全市分派6個農村工作督導組分片常駐各鎮(區),廣泛開展調查研究,以農村征地、財務管理、干部作風、歷史土地權屬糾紛、外嫁女、代耕農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協調和督促鎮(區)全面排查和解決。各鎮(區)黨委、政府(辦事處)高度重視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進行依法治理,有效維護了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六)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試點工作得到省檢查組肯定。按照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市依法治市辦協同市司法局、市民政局一起,確定在古鎮鎮七坊村、沙溪鎮龍瑞村和南區竹秀園村開展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試點。該試點工作得到了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專項檢查組的充分肯定。檢查驗收后,省司法廳和民政廳授予我市這三條試點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稱號。
八、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的作用,推進依法治市工作
*年,我市的監督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創新了監督方式,取得了各種監督的實效,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依法治市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人大監督。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審議“一府兩院”年度工作報告、組織代表視察、開展執法檢查等形式對“一府兩院”進行有效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年內,審議了市檢察院關于檢察官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市政府關于文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等,組織開展了對職業病防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廣東省社會救濟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對我市“禁毒03工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及市政府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教師法審議意見的情況進行檢查,積極配合并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省人大常委會來我市開展的對土地管理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推動了有關法律法規在我市的貫徹實施。加大對財政預算的監督力度,通過提前介入、監督預算執行、延伸監督范圍等方式,強化對財政預算的監督。市人大常委會還重視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組織市人大代表視察企業排污治理情況,就進一步保護五桂山環境資源開展調研,向市政府提出重視五桂山自然生態保護的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加強對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的監督,8月,專門組成6個調研組,深入基層就農產品衛生安全聽取意見和建議,并就此問題與市政府組成人員進行了專題座談。針對部分農村出嫁女權益維護問題,市人大常委會于10月召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貫徹情況座談會,并到6個鎮(區)檢查執行情況,促進農村出嫁女問題的解決。
(二)民主監督。市政協和派發揮了民主監督作用。一是積極做好政協提案收集、督辦工作,實施民主監督。市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以來,共征集提案217件,其中138件經政府承辦單位共同努力,已全部辦理和答復,使政協委員的提案發揮了較好效果。二是通過視察民情,進行民主監督。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對我市民營經濟發展、“三農”問題、城市建設、文化教育、環境保護、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等對社會和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的問題進行重點視察,推動有關部門重視并著手解決這些問題。三是積極向有關司法部門和執法單位推薦政協委員擔任特邀社會監督員,使政協委員在反映社情民意,實施民主監督方面發揮應有作用。
(三)行政監督。市監察局加強了對土地管理法貫徹情況的檢查,開展對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和土地征用款兌現情況的專項執法監察。通過專項監察和跟進督促,使我市從1999年1月1日至*年4月30日期間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共拖欠的征地款4763.95萬元全部得以兌現。此外,加強了對招標投標法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有形要素市場的運作。行政許可法生效后,市監察局積極推進效能監察工作。主動深入到市質監、勞動、規劃等部門開展調研,并對市地稅、工商、郵政、電信等單位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做法和經驗進行總結推廣,對市文化藝術中心土建工程開展專項執法監察,對安全生產法規政令加大監察力度,嚴肅查處重大責任事故。嚴肅紀律,強化廉政監察,對全市2002年以來新提拔和新調整工作崗位的黨政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中任現職的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個人經商或在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任職情況進行了登記、核查,并清理消除了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的現象,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公費出國(境)行為。大力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嚴懲腐敗分子。一年來,市監察局共查處干部違紀違法案件25件,結案23件,處分監察對象24人。此外,深化糾風專項治理工作,抓好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開展糾正醫藥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督促落實農民和企業“減負”工作。市審計局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38個,完成審計調查項目5個共38個單位,查出違規行為涉及金額87319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42263萬元,已繳財政3283萬元。市法制局依法做好行政復議工作,全年承辦行政復議案件46件,督促行政執法單位和執法人員依法辦事。
(四)社會輿論監督。市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同時,積極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積極跟蹤采訪,報道了大量打假、維權等方面的工作情況,督促有關部門糾正違法現象。市消委會認真履行職責,大力開展對商品和服務的社會監督。全年,市消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276宗,解決5171宗,接待來訪來電咨詢36798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17萬多元,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年,我市的依法治市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個別鎮區和部門對依法治市工作重視不夠;少數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和執法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監督力度還不夠大;一些群體性事件沒能消除在萌芽狀態等。這些存在問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