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團委新型農民培養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團區委根據市、區新型農民培養三年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組織、發動各鎮團委針對農村青年的實際需求,在各涉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整合培訓資源、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效果,圍繞農業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和學歷教育等內容,扎實推進全區農村青年現代化素質培訓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農村青年的科學素質和勞動技能,為提高農村青年增收致富能力,促進農村青年轉移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基本情況
團區委堅持“統分結合、重在基層”的原則,依托區、鎮、村三級培訓體系,指導各鎮團委根據本鎮實際情況,采取“獨立辦、聯合辦、參與辦”相結合的形式,共舉辦各類培訓班56期,培訓農村青年3000余人次。其中,農民科學道德素養培訓11期,培訓農村青年1000余人次;農業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43期,培訓農村青年2000余人次;學歷教育2班次,培訓農村青年65人。
1.以鄉村青年文化節為載體,全面提升農村青年科學道德素養
團區委緊抓“兩節”期間農村青年相對集中和節日氛圍濃厚的有利時機,密切結合“三下鄉”、“送溫暖”等活動,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動,進一步提高我區農村青年科學道德素養。
一是開展“圖書下鄉助成才”活動。聯合區圖書館為龍泉鎮和潭柘寺鎮兩家青年中心配送圖書400余冊,進一步豐富了青年中心的“書架子”,為農村青年多讀書、讀好書創造了條件。
二是開展“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動”。聯合區衛生局在雁翅鎮黃土貴村、碣石村、太子墓村,協調聯系北京復興醫院在軍莊鎮孟悟村,開展了義診咨詢、體檢服務及健康知識講座,共接待咨詢就診檢查群眾600余人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5000余份,進一步提高了當地群眾的健康文明意識。
三是開展奧運知識進村鎮活動。結合“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積極整合師資力量,深入農村地區,通過布置展板、懸掛標語、廣播宣傳、發放材料和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在農村青年中傳播奧運理念,普及奧運知識,宣傳文明禮儀,營造人人關注奧運、參與奧運、支持奧運的濃厚氛圍。
2.以農村青年現代化素質培訓為抓手,有效提升青年農民的職業技能和就業增收能力
團區委啟動了*區20*年農村青年現代化素質培訓工程,積極培養新型青年農民,竭誠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
一是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舉辦果樹嫁接剪枝、香杏管理技術、肉雞養殖技術等種植、養殖培訓班20期,培訓農村青年1100余人次。
二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舉辦紫石硯雕、中式面點制作、計算機實用技術、手工編織等培訓班23期,培訓農村青年800余人次。
此外,團區委在全區范圍內刊發《*青年科技致富信息》4期2000余份,為農村青年提供政策服務、技術服務和供求信息服務。
3.以“技能+基礎”的證書教育培訓模式,不斷提升青年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
團區委積極貫徹市政府“農村勞動力每人獲得一次免費培訓,取得一個證書,推薦一次就業”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面向農業、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的證書教育,服務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和創業。
一是開展學歷教育。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王平鎮團委開辦經濟管理大專班,43人報名學習;雁翅鎮團委新開辦果樹專業中專班1期,共招收學員22名。
二是以賽促訓。舉辦“迎奧運——*區農村青年中式面點師技能比賽”,8人取得中級中式面點師職業資格證書,其余22人取得初級中式面點師職業資格證書。
三是開展資格證書培訓。團區委聯合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齋堂鎮舉辦電工資格證書培訓班,20名農村青年獲得電工職業資格證書。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共青團開展農村青年培訓工作具有一個優勢、存在兩個劣勢。一個優勢,即:組織優勢,共青團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組織系統,能夠延伸至各鎮村,有利于做好培訓的宣傳發動工作。兩個劣勢:一是缺少獨立的培訓資源,如場地、師資等。二是全區各鎮沿108、109國道分布,農村青年居住分散,難以開展全區性集中培訓。為此,團區委將20*年培訓工作的思路確定為:發揮組織優勢、立足基層需求、加強橫向聯系。
1.發揮組織優勢,做好組織發動工作。團區委繼續鞏固區、鎮、村三級培訓體系,于年初組織各鎮團委負責人召開了培訓工作專題會議,對20*年培訓工作進行了總結和研討,全面部署了20*年培訓思路、任務和內容,要求各鎮團委根據總體部署制定好本鎮的培訓工作計劃,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2.立足基層需求,增強培訓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發動各鎮團委深入了解農村青年的培訓需求,并結合本鎮產業結構調整,確定培訓項目,制定工作臺帳,并上報團區委備案,使培訓更加貼近青年實際,貼近各鎮實際,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團區委根據各鎮培訓需求給予實施指導、經費支持、協調師資等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建立農村青年現代化素質培訓工作月報制度,要求各鎮團委每月上報本鎮的農村青年培訓情況,進一步加強了對農村青年培訓工作情況的全面掌握和督促。
3.加強橫向聯系,擴大培訓的覆蓋面。針對團組織沒有獨立培訓資源的情況,團區委積極將農村青年現代化素質培訓工作納入到全區新型農民培養的大格局之中,主動加強與區教委、區農委、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聯系,爭取培訓經費以及師資等方面的支持,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整合培訓資源,推動培訓工作順利實施。同時,針對農村青年流動性、分散性強,且培訓需求不夠集中,團組織完全獨立辦班較為困難的特點,要求各鎮團委加強與鎮計生文教辦、社保所、農林辦等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進行聯合辦班或積極發動農村青年參加其他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在為農村青年學知識、長技能提供了機會的同時,避免了培訓資源浪費,擴大了培訓的覆蓋面,培訓班次、人數均均有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