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委人才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區團委按照全區人才工作精神和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要求,圍繞“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和“二三六三”核心發展戰略,在區委組織部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區委、*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緊緊抓住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三個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為*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強化組織領導,優化人才環境
按照“黨管人才”的原則,我區建立了由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區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團區委協調推動的青年人才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形成統籌規劃、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工作局面,為我區人才工作的全方位、系統化、規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促進青年全面成長成才,進一步加強全區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區委組織部、區人事局、團區委聯合制發了《關于貫徹<市委組織部、團市委關于實施“北京青年英才培養計劃”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為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和青年人才資源開發提供了組織保障,營造了我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教育培訓,提高人才素質
(一)圍繞服務奧運,加強團員青年教育培訓。一是做好團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訓工作。團區委努力創建學習型組織和服務型團隊,與區委組織部聯合舉辦了*區第八期團干部調訓班,就新時期青年干部成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團隊管理與激勵等方面開展學習培訓。開辦團干部學習論壇,引導團干部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思考求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圍繞奧運會志愿服務工作,在全區團員青年中開展教育培訓。團區委建立“區—街—校”三級培訓體系,邀請奧組委志愿者培訓處專家、北京大學教授、區委宣傳部部長、紅十字會醫療救助講師、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院長等專業師資力量開展了奧運通用知識、外語交流、媒體接待服務、醫療急救、助殘技能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培訓,為奧運會志愿者工作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機關干部教育培訓,完善學習型機關建設。一是以創建學習型機關為統攬,開展機關干部“季談月講”活動,將集中學習與干部自學、部室學習結合起來,充分調動每名干部的學習自動性、自覺性。二是團區委加大對干部的教育培養力度,鼓勵干部參加各類教育培訓,推薦干部參與全區奧運和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等中心工作,注重培養交流。在抗震救災工作中,團區委積極組織機關干部開展捐款活動,不斷推進服務型機關的建設。三是加強調研工作力度,深化“團區委機關干部聯系基層制度”,重點就奧運志愿者工作、“樞紐型”社會組織建設等開展專題調研,及時轉化研究成果。
三、服務中心工作,注重人才引進
20*年團區委繼續深化“*—高校人才直通車”項目,圍繞奧運會志愿服務工作,開展“牽手*志愿奧運”活動,不斷完善人才需求與供給緊密銜接的引才引智機制。
(一)互通供求信息,拓寬引才渠道。20*年團區委積極搭建起區屬單位和高校大學生就業項目合作的橋梁,針對區屬單位人才需求,向合作高校發出了《推薦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的函》,得到了高校的積極響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15所高校先后推薦146名應屆畢業生。團區委對符合要求的學生進行了選拔、舉薦工作,先后推薦到區委辦公室、區委研究室、區委組織部、*區社工委、東華門街道、東四街道等單位面試,力爭將高校優秀人才引進到我區就業。同時,團區委大力加強與區委組織部、區人事局的交流溝通,拓寬引才渠道,力爭建立起優秀大學生骨干的“就業綠色通道”。
(二)拓展實踐內涵,開展奧運城市志愿服務活動。結合20*年奧運工作實際,團區委積極拓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內涵,開展“牽手*志愿奧運”活動,發揮首都高校的專業優勢和人才智力優勢,建立“區校共建”和“校點對接”模式,有效保障了奧運志愿者人力資源的配置。在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社會志愿服務,殘奧會城市志愿服務、社會志愿服務活動中,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中國人民大學4000余名高校學生深入*奧運城市志愿服務站點和*主要交通路口,與*奧運志愿者一起,弘揚志愿精神、傳播奧運文化。
四、完善管理機制,激發人才活力
20*年團區委不斷完善共青團系統青年人才庫建設,加強對入庫人才的管理和培養,努力為他們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機遇。
(一)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保證“青年人才庫”的規范管理。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各級團組織拓展選才視野發現優秀青年人才,團區委及時對人才庫進行充實,不斷為人才庫補充新鮮血液;實行分級管理制度,團區委對人才庫進行管理維護,入庫人員檔案由入庫人員所在單位團組織負責收集、整理和保管;建立動態考評機制,推薦人才的團組織定期對入庫人員進行思想狀況、學習情況、工作表現相結合的立體考評,優存劣汰。強化宣傳意識,深入挖掘典型,通過報告、講座、團刊等多種渠道宣傳優秀青年人才事跡,引導廣大青年健康成才。
(二)加強入庫人才的推薦表彰工作,激發青年人才活力。團區委根據“青年人才庫”中人員的專長和特點,組織優秀青年人才參與單位或上級部門的活動,積極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以開展“*區優秀青年人才”、“*區優秀共青團干部和優秀團員”等青年人才評選活動為核心,推薦“青年人才庫”中的各類優秀青年人才,積極為他們搭建成長成才的平臺。同時,積極了解他們的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盡力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給予支持、關心和幫助,為青年人才創造有利于發展的外部環境,不斷激發青年人才的活力。
面對新時期、新任務、新機遇,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凝聚青年、引導青年、教育青年的作用,進一步創新青年人才工作模式,將*區所具有的青年人才優勢轉變為推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智力支持,實現我區青年人才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區團委一項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2009年,團區委將繼續圍繞我區“二三六三”核心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凝聚人才的作用,力爭在創新青年人才工作模式上取得新進展,為我區“*”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青年人才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