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防汛防旱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省地處東南沿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臺風是我省最為嚴重的一種自然災害。據統計,解放以來,影響我省并造成一定損失的臺風有81個,平均每年1.5個,其中在我省登陸的近中心最大風力12級以上的臺風有20個。**年在我省象山登陸的“5612”號臺風,登陸時中心氣壓923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達65米/秒,并伴有強降雨,造成全省受淹農田40余萬公頃,損毀房屋70多萬間,死亡4925人,是解放以來登陸我省最強的一次臺風。上世紀90年代以來,相繼遭受了“9417”號、“9711”號強臺風正面襲擊,造成嚴重災害損失。今年8月12日第14號強臺風在我省溫嶺登陸,臺風登陸時中心氣壓達95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達45米/秒,實測最大風速達58.7米/秒。據氣象部門分析,此次臺風是自**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強度最大的臺風。黨中央、國務院對我省防臺抗臺和受災情況十分關心,總書記、總理、曾慶紅副主席、回良玉副總理、和賀國強政治局委員等中央領導分別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向奮戰在抗臺搶險第一線的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親切慰問,并對做好抗災救災工作提出明確要求。8月27日至29日,總理親自到我省視察災情,了解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情況,對抗災救災工作作出指示。汪恕誠部長、鄂竟平副部長專門來電,對我省的防臺抗災提出要求,并給予指導。在國家防總重視和指導下,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堅持以人為本,按照防臺救災應急預案,科學決策,周密部署,團結抗臺,有效地減輕了災害損失。下面,將我省防御臺風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防御臺風工作的主要做法
長期以來,特別是“9417”號臺風后,我省把防御臺風工作作為防汛防旱的重中之重來抓,在建設防御工程體系的同時,不斷完善防臺非工程措施。堅持以人為本,按照“防、避、搶、救”的工作方針,根據臺風登陸前后和影響期間的不同階段,落實各項防御措施。
(一)加大投入,完善防御體系
長期以來,我省高度重視防洪防臺工程建設,已初步形成了防洪防臺工程體系。全省已建成了小(二)型以上水庫3942座、水閘4076座、堤防10711公里。特別是**年以來,投資50多億元建成了近1400公里高標準海塘,從根本上提高了沿海地區防御風暴潮的能力;投資15億元應急加固了1600座病險水庫,并于去年啟動了千庫保安工程,現已完成252座水庫的加固任務,較大幅度提高了水庫的安全度和攔蓄洪水的能力;投資120多億元基本建成了縣級以上城鎮的防洪工程體系,使城市防洪能力達到50年一遇以上。
在建設防御工程體系的同時,重視防汛防臺信息化建設,開展了基本水文站網、水文水情信息采集系統、水利工程基礎數據庫和防汛遠程會商系統等建設,建成了28座大型水庫衛星通訊水雨情報汛系統、120余座中型和640余座小(一)型水庫水雨情自動測報系統及1000多個水雨情遙測站,初步建成了水雨情監測系統;建成了省級和11個市遠程會商系統,省、市、縣防辦均裝備了衛星云圖接收系統,開展了重要水庫、水閘、海塘遠程實時監視系統建設試點,**、寧波氣象部門配備了先進的多普勒雷達。這些現代化信息采集、傳輸設施為密切監視臺風動向、部署防臺工作、科學決策和調度提供了技術支撐。我們還利用現有的水雨情測報系統,探索開展暴雨洪水預警,根據小(一)型以上水庫巡測獲得的實時水雨情資料,對超過某一量級和強度的突發性降雨信息,及時提醒各級防汛、水利部門加強防范。
(二)落實責任,強化監督管理
狠抓責任制的落實,強化監督檢查機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防臺)工作責任制,落實各級各部門的防汛職責和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責任制。為貫徹落實國家防總頒發的《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防汛抗旱工作職責》,省防指在去年專門編寫了市、縣(市、區)防指指揮培訓教材,并舉辦了培訓班,對防指指揮進行系統培訓。為進一步明確省防指成員單位和防汛防旱工作人員職責,省防指修訂了防指成員單位職責和防汛防旱值班等崗位職責,省水利廳修訂了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防汛防旱工作職責。在汛前,省防指明確重點水庫、堤防保安責任人,公布了大中型水庫防汛責任人,并在《*日報》上向社會公告;各市防指公布了小型水庫防汛責任人。二是強化防汛防臺監督檢查。省防指專門制定了《防汛檢查工作要求》、《水庫大壩巡視檢查辦法》、《堤防巡視檢查辦法》、《水庫水閘安全檢查辦法》、《水庫安全管理督查辦法》等一系列防汛和水工程安全管理檢查、督查辦法。市、縣也制訂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并落實了重要水工程的巡查制度和經費。防指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制定本系統、本行業防汛防臺檢查制度和要求,并開展防汛防臺檢查、督查。汛前,省防指組織開展以水庫安全為重點的防汛檢查;臺汛前,組織防臺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沿海地區高暴雨區的小水庫保安、海塘的維護管理和防臺預案的編制情況,對水庫安全狀況進行了全面排查。在防御今年第14號強臺風中,省委辦公廳對省級有關部門和各市、縣(市、區)的抗臺救災工作進行專門督查。三是落實水庫安全管理責任。針對我省小型水庫以鄉鎮、村管理為主,安全管理相對薄弱,要求每座水庫落實專人負責安全巡查,規定每天巡查一次以上,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為推動各地落實水庫安全巡查制度,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小型水庫安全巡查給予資金補助,市、縣(市、區)財政同樣配套,把小(二)型以上水庫的安全巡查工作落到實處。省水利廳專門成立了水庫安全管理督查室,對水庫安全管理常年進行督查,并委托省水利機械設備維修站專門對大中型水庫啟閉設施進行巡回檢查。
(三)完善預案,規范防臺工作
防臺風工作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9417”號臺風以來,我省把防臺預案編制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省委、省政府去年正式出臺了《*省處置經濟社會緊急情況工作預案》;今年汛前,省政府又相繼正式出臺了《*省重大洪澇臺旱災和水利工程險情應急處置預案》、《*省重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有關防臺和救災預案。省防指專門出臺了《沿海鄉鎮政府防臺工作要求》,組織沿海鄉鎮編制防臺預案,并把外來務工人員、海塘內外養殖戶、危房內居住群眾和漁船作為重點,逐村逐戶逐人調查了解,對外來務工人員登記造冊,把安全管理和轉移責任落實到企業主和居住的社區,按遭受臺風影響的程度,規定危險區域和危險地段各類人員轉移撤離的線路、報警聯絡信號、安置地點,并廣泛宣傳,組織開展演練,確保安全轉移。今年6月中旬,省政府專門召開了防汛防旱預案編制和水庫搶險預案演練現場會,推動全省防汛防旱預案編制工作,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省防指和水利廳還制訂水庫大壩和堤防海塘搶險、防汛遠程會商系統運行維護、水庫衛星通信系統維護等管理辦法。各市、縣特別是沿海市縣也制定了相應的預案和制度。我省這些預案和制度的出臺實施,使得防洪防臺和搶險救災工作規范有序。
各級各部門團結協作,服從統一指揮,形成合力。在防御臺風中,我省充分發揮各級防指的決策指揮和組織協調作用,水利、氣象、海洋、國土、交通、電力、城建、通信、發展改革、財政、民政、衛生、農業、新聞宣傳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迅速開展防臺和抗災救災工作。各級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水雨情,為及時啟動防臺救災預案贏得了時間。在防御今年14號臺風的實踐中,省氣象部門動態向省防指提供臺風消息;省水文部門利用水雨情自動測報系統,向防指每小時提供1次水雨情,并動態進行水情預報;省海洋部門及時預報潮位,先后向省防指提供6次風暴潮信息和大浪警報;國土資源部門組織551個檢查組,對5480個地質隱患點開展監測與檢查,對73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取撤離人員等措施,成功避險302人。氣象部門發出臺風警報后,省、市、縣各級防指立即啟動了防臺預案,全面進入實戰狀態,動態分析研究臺風動向,檢查落實防臺工作措施。省委、省政府領導坐陣省防指,指揮部署防臺工作,省氣象、國土、海洋、海事、軍區、武警等有關成員單位派聯絡員進駐省防指辦公,水利、民政、海洋漁業、國土資源、農業、糧食、建設等部門派出防臺抗臺指導組,分赴重點市、縣檢查指導抗災工作。
(四)加強宣傳,提高公眾防臺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沿海地區民營經濟發達,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多,由于他們多數來自內陸地區,對臺風災害沒有感性認識,對臺風危害了解不多,臺風來時不知如何自保,居住條件又相對較差,很容易在臺災中遭受傷害。“9417”號臺風中,**死亡1100多人,多數是外來務工人員。因此,我省把加強防臺風知識的宣傳作為防臺減災的重要手段。在國家防總的指導下,編制了《臺風災害防御》等宣傳資料,今年又針對臺風可能造成的災害,組織專家編寫了《臺風造成人員傷亡的幾種情形》。在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各級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等多種渠道,及時有效地向廣大群眾宣傳防臺風知識,公告臺風消息。
(五)以人為本,明確防御臺風重點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按照防臺風預案及時轉移危險地段人員。在臺風到來前,組織廣大干部深入基層,逐村、逐戶、逐個工地進行動員,做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將沿海船民、養殖戶、非標準海塘內人員,易損住房、廠房、工棚內的人員,易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等危險地段的群眾,及時撤離轉移到安全地段。尤其重視外來務工人員、游客的生命安全,落實他們的安全避風措施。有的地方還采取強制手段,將一些不愿轉移的人員強行轉移。在防御今年14號強臺風中,**、**等地政府領導及時發表廣播電視講話,反復不間斷地向群眾公告撤離危險地段的命令。**市實行“三個一律”,即所有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除值班巡查人員、搶險人員外一律提前下班;所有建設工程、大型娛樂設施一律停止運營;所有危險路段、橋梁、碼頭一律實行交通管制,有效地減少了人員傷亡。據不完全統計,在14號臺風登陸前,全省緊急轉移了46.79萬人。
臺風登陸后不久,把工作的重點迅速轉移到救災和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上來,千方百計幫助災區解決實際困難。供電、供水、通信、交通、水利等部門迅速調集力量,組織搶修水毀設施。妥善安置災民生活,確保了受災群眾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傷病能及時醫治。
(六)科學管理與調度,充分發揮水利工程作用
水利工程是防臺減災最重要的基礎。在防臺實踐中,我省各級防汛水利部門科學管理與調度水利工程。加強沿海海塘巡查,及時關閉沿塘旱閘,適時對河網進行預排,并全力排澇;加強水庫巡查,對各類水庫實行24小時巡查制度和行政領導水庫安全監管責任制,每座水庫落實1名縣局級行政領導和1名技術人員,作為包庫負責人,并根據水庫的安全狀況和蓄水情況,落實險庫放空、病庫限制蓄水措施,適時進行預泄和錯鋒攔洪;加強城鎮排澇,縮短城鎮受淹時間。通過一系列措施,確保水利工程安全,有效地減輕了臺風災害損失。在抗御今年14號強臺風中,已建沿海標準海塘、水庫等主要水利工程,經受住了考驗,沒有一處標準海塘決堤,也沒有一座水庫垮壩,充分發揮了水利工程抗災減災的巨大作用。據統計,全省各類水庫共攔蓄洪水15億多立方米,其中今年年初完成除險加固的**長潭水庫,庫區面雨量達500多毫米,全部攔蓄在水庫,攔蓄總量達2億立方米,不僅有效地減輕了下游洪澇災損失,而且為城鄉居民生活和生產提供了水源;各類水閘排出澇水5億多立方米,其中溫黃平原通過金清新閘等排澇水閘排出澇水2.4億立方米,降低受淹地區水深25~30厘米,縮短溫黃平原受淹時間約80小時。我們分析,若不建設標準海塘,**、**等地將有300多公里海塘嚴重損毀,甚至全線崩潰,會給沿海人民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千里海塘確實是沿海防御風暴潮的重要屏障和生命線。
二、進一步做好防臺風工作的措施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省防臺風能力不斷提高,但從防御今年第14號強臺風的實踐中,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在以后工作中不斷完善。主要表現在:一是民宅特別是沿海受臺風嚴重影響地區農民住宅的抗風能力低;二是基礎設施和海上救護能力不能滿足防臺風的需要;三是山區小流域防山洪和地質災害能力薄弱;四是水庫安全度還不高;五是政府的社會應急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我省雖已制定了處置經濟社會緊急情況工作預案,初步建立了社會應急管理機制,相關部門也制定了應急處置預案,但是部分市縣還沒有出臺這些應急處置預案的具體實施方案,有的措施還不夠落實。六是群眾的防臺意識和自救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防御臺風工作是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我們必須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的發展觀,針對暴露的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防御臺風能力。
(一)繼續強化各級防指對防御洪澇臺旱災的統一指揮,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處置洪澇臺旱災的應急能力。在防御今年14號臺風實踐中,我省依據省委、省政府頒發的《*省處置經濟社會緊急情況工作預案》和省政府頒布發的《*省重大洪澇臺旱災和水利工程險情應急處置預案》,由省防指統一指揮全省的抗臺救災工作,各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做好預測預報、搶險救災、災民安置和救濟救助等工作;市、縣(市、區)防指統一指揮當地的防臺和抗臺救災工作。由于各級防指組織指揮有力,各部門團結協作,為奪取抗臺救災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各級防指在處置洪澇臺旱災中的統一指揮地位,形成高效的防災減災決策指揮體系,提高政府處置洪澇臺旱災能力。我省將通過制訂《*省防汛防旱條例》,進一步明確各級防指統一指揮地位和政府、防指及成員單位等的職責,并進一步完善各項防臺工作預案和措施,規范防臺抗臺工作。
(二)加大防御工程建設力度。從我省防御臺風實踐來看,防御工程體系是根本,前幾年我省建設的標準海塘和城市防洪工程以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在抗御今年第14號臺風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防御工程的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須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我省的防御工程體系,從根本上提高防御標準。近期要加大千庫保安工程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水庫安全度;繼續開展沿海海塘加固和配套,對較重要的非標準海塘、未達標的沿塘水閘等薄弱環節進行加固。
(三)切實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工作。我省人多地少,不少群眾的房屋建在溪灘地和老河道、溝口上,易遭受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災害。在洪澇臺災死亡人員中,因山洪地質災害死亡人員的比重呈上升趨勢。我省將把進一步提高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防御能力作為建設“平安*”的重要內容,根據我省的省情,一方面,在對全省小流域進行全面調查基礎上,利用先進科技加強小流域局部強降雨的預報,提高防范的及時性、準確性,建立和完善預警避險機制,提高搶險救災的效率,減少人員傷亡;另一方面,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結合我省的萬村整治、下山脫貧和城鎮化建設,加強村鎮規劃和群眾建房選址管理,劃定群眾建房的安全區,并分期分批地將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群眾轉移安置到安全區域。
(四)進一步完善各項防汛防旱預案體系。近年來,我省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加強預案等基礎工作,初步形成了防汛防旱預案體系,保證了我省防御臺風工作規范有序進行。因此,要進一步完善防汛防旱預案體系,深化細化各項防御措施,做好科學防范;同時,要加大預案和防洪防臺等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我救助能力。
(五)規范民宅特別是沿海地區農民建房。我省對民宅的建設管理還相當薄弱,從臺風造成的倒房情況看,不少民宅建筑結構的防風標準不能滿足抗御強臺風的需要。為全面提高民宅的抗風能力,我省將從規劃設計、施工、質量監督、驗收、鑒定等方面加強管理,從法律上、制度上、經濟上、技術標準上建立保障房屋安全體系,并把它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總之,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四中全會精神,以這次全國防臺風工作會議為契機,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實施“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臺風防御體系建設,千方百計地把防臺風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