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療督查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20*年目標工作安排和1季度醫療質量督查工作方案,醫療質量督查小組于20*年3月15日---4月21日,對全市醫療機構實施了醫療質量督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督查工作內容及方法
1、督查對象(42個)(1)建制鄉鎮公立衛生院(17個):中興公立衛生院、青城山公立衛生院、蒲陽公立衛生院、天馬公立衛生院、幸福公立衛生院、崇義公立衛生院、翠月湖公里衛生院、柳街公立衛生院、石羊公立衛生院、胥家公立衛生院、向峨公立衛生院、大觀公立衛生院、安龍公立衛生院、玉堂公立衛生院、虹口公立衛生院、紫坪鋪公立衛生院、聚源公立衛生院;(2)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8個):金鳳、土橋、大樂、沿江、徐渡、駕虹、兩河、青城山管理局;(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解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奎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駐市醫療機構(6個):水電十局職工醫院、林業中心醫院、糖尿病專科醫院、寧江醫院、岷江醫院、成都醫學院附院;(5)民營醫療機構(8個):甲亢專科醫院、興開骨傷專科醫院、嘉昊眼科醫院、B超特檢中心、紅十字會醫院、沿江肝膽專科醫院、口腔醫院、健體特檢醫院。
2、嚴格按照20*年目標任務和成都市“關于醫療質量巡回督導工作”的要求,詳細制定了1季度醫療質量督查方案,明確督查內容、督查依據、督查方法。(1)督查內容:受檢單位醫療機構門診病歷書寫、管理質量,處方書寫、管理質量。(2)督查方法:本著公平、公正和全覆蓋、循環式的原則對受檢單位進行督查。隨機抽查受檢單位受檢之日前30日內所有醫生門診登記本1本,處方100-200份。二項督查項目設定為各100分,然后按標準評估計分。(3)督查依據:對受檢單位的督查依據為《執業醫師法》、《四川省衛生廳病歷評審標準》、《一級醫院質量評審標準》、〈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二、督查結果
(一)督查樣本量:42個醫療機構共抽查門診病歷380本、處方4500份。
(二)督查得分(見附表)1、門診病歷:(1)鄉鎮公立衛生院,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最高分96分,最低80分,平均分為88.46分。(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高分93分,最低90分,平均91.33分.(3)駐市醫療機構中最高分96分,最低84分,平均91.83分.(4)民營醫療機構最高分96分,最低70分,平均88.80分。(5)全市平均89.75分。2、處方:(1)鄉鎮公立衛生院,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最高分96分,最低80分,平均分為86.94分。(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高分97分,最低94分,平均95.5分。(3)駐市醫療機構中最高分98分,最低90.5分,平均94.42分。(4)民營醫療機構最高分93.5分,最低84.5分,平均87.25分。(5)全市平均90.62分。
三、存在問題
(一)門診病歷書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登記住址不詳細、不規范;2、癥狀、體征記錄不全,描述不精練、不規范、不準確;3、部分單位無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記錄,化驗單不交付病人,部分診斷無輔助檢查、流行病學依據;4、部分單位診斷項目缺項,診斷用語不規范,濫用縮寫病名,隨意用習慣性用語和輔助檢查結果作診斷結果,如診斷為“子宮肌炎”;5、處理項目書寫不規范。(二)處方書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普遍存在前記、后記不規范、不完整;2、處方書寫缺項嚴重,如無診斷、無藥劑人員簽名、無劑形、無每種藥的含量;3、普遍存在不規范使用藥品通用名;4、普遍存在單頁處方藥品數量超過規定數量,個別達17種之多;5、合理用藥有待進一步改進,存在濫用抗生素和激素現象,如靜脈用抗生素2-3聯后,還口服2聯抗生素;個別醫生幾乎每張處方都用激素,連外傷病人都在使用激素。
(三)醫院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1、全市各醫療機構目前所使用的門診病歷登記本、處方格式極不規范,五花八門,個別醫院同時使用三種類型的處方;2、部分醫院內部質量管理形同虛設,存在著盲目發展業務,片面追求經濟收益,而忽視、放松自身醫療質量管理;3、全市醫院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設、制度建設力度,管理力度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4、醫護人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業務知識匱乏。
四、評價和建議1、此次督查中發現,通過前期的醫療質量督查,各醫療機構都不同程度的加強了醫療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控制運行力度有了新的提高,絕大多數醫療機構的醫學文書書寫、管理和合理用藥較以前有明顯的好轉。2、門診病歷、處方是醫療機構診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醫療質量管理的主要衡量指標,在目前全市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由于絕大多數醫療機構往往只注重于經濟收益和業務開展,而忽視了對醫療質量管理中具體指標的控制。大多數醫療機構的質控科室和質控人員沒有真正的發揮制衡作用,質量管理制度沒有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更沒有與醫護人員經濟收益掛鉤。存在著醫院內部質量管理運行“留于形式”、“走過場”和業務建設、質量管理“一手硬、一手軟”現象。形成了難以逾越的醫療缺陷和醫療隱患。為此,相關職能科室一是要強化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設;二是要加大質量控制制度建設力度;三是要結合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質量控制指標體系和考核體系;四是衛生執法監督所要建立對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的定期執法檢查制度。3、相關職能科室要嚴格依照《四川省衛生廳病歷評審標準》、《一級醫院質量評審標準》、《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統一全市醫療機構門診病歷、規范化處方的格式,嚴格禁止擅用非規范化格式的門診病歷和處方。4、加大全市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知識和業務知識培訓力度。針對存在的問題:一是職能科室要認真按照局“QX3素質提升工程”和繼續教育有關要求,做好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規劃、計劃、組織安排;二是各醫療機構必須將本單位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納入單位內部目標管理重要內容,把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與素質提升、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嚴格兌現獎懲;三是各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應積極、主動加強自身業務、技能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適應學科建設的發展;四是各醫療機構應建立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醫療質量自查評價體系,將自查評價工作制度化、定期運行,自查評價應與醫護人員的績效考核、經濟收益掛鉤予以獎懲。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按照20*年目標工作安排和1季度醫療質量督查工作方案,醫療質量督查小組于20*年3月15日---4月21日,對全市醫療機構實施了醫療質量督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督查工作內容及方法
1、督查對象(42個)(1)建制鄉鎮公立衛生院(17個):中興公立衛生院、青城山公立衛生院、蒲陽公立衛生院、天馬公立衛生院、幸福公立衛生院、崇義公立衛生院、翠月湖公里衛生院、柳街公立衛生院、石羊公立衛生院、胥家公立衛生院、向峨公立衛生院、大觀公立衛生院、安龍公立衛生院、玉堂公立衛生院、虹口公立衛生院、紫坪鋪公立衛生院、聚源公立衛生院;(2)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8個):金鳳、土橋、大樂、沿江、徐渡、駕虹、兩河、青城山管理局;(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解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奎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駐市醫療機構(6個):水電十局職工醫院、林業中心醫院、糖尿病專科醫院、寧江醫院、岷江醫院、成都醫學院附院;(5)民營醫療機構(8個):甲亢專科醫院、興開骨傷專科醫院、嘉昊眼科醫院、B超特檢中心、紅十字會醫院、沿江肝膽專科醫院、口腔醫院、健體特檢醫院。
2、嚴格按照20*年目標任務和成都市“關于醫療質量巡回督導工作”的要求,詳細制定了1季度醫療質量督查方案,明確督查內容、督查依據、督查方法。(1)督查內容:受檢單位醫療機構門診病歷書寫、管理質量,處方書寫、管理質量。(2)督查方法:本著公平、公正和全覆蓋、循環式的原則對受檢單位進行督查。隨機抽查受檢單位受檢之日前30日內所有醫生門診登記本1本,處方100-200份。二項督查項目設定為各100分,然后按標準評估計分。(3)督查依據:對受檢單位的督查依據為《執業醫師法》、《四川省衛生廳病歷評審標準》、《一級醫院質量評審標準》、〈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二、督查結果
(一)督查樣本量:42個醫療機構共抽查門診病歷380本、處方4500份。
(二)督查得分(見附表)1、門診病歷:(1)鄉鎮公立衛生院,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最高分96分,最低80分,平均分為88.46分。(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高分93分,最低90分,平均91.33分.(3)駐市醫療機構中最高分96分,最低84分,平均91.83分.(4)民營醫療機構最高分96分,最低70分,平均88.80分。(5)全市平均89.75分。2、處方:(1)鄉鎮公立衛生院,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最高分96分,最低80分,平均分為86.94分。(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高分97分,最低94分,平均95.5分。(3)駐市醫療機構中最高分98分,最低90.5分,平均94.42分。(4)民營醫療機構最高分93.5分,最低84.5分,平均87.25分。(5)全市平均90.62分。
三、存在問題
(一)門診病歷書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登記住址不詳細、不規范;2、癥狀、體征記錄不全,描述不精練、不規范、不準確;3、部分單位無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記錄,化驗單不交付病人,部分診斷無輔助檢查、流行病學依據;4、部分單位診斷項目缺項,診斷用語不規范,濫用縮寫病名,隨意用習慣性用語和輔助檢查結果作診斷結果,如診斷為“子宮肌炎”;5、處理項目書寫不規范。(二)處方書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普遍存在前記、后記不規范、不完整;2、處方書寫缺項嚴重,如無診斷、無藥劑人員簽名、無劑形、無每種藥的含量;3、普遍存在不規范使用藥品通用名;4、普遍存在單頁處方藥品數量超過規定數量,個別達17種之多;5、合理用藥有待進一步改進,存在濫用抗生素和激素現象,如靜脈用抗生素2-3聯后,還口服2聯抗生素;個別醫生幾乎每張處方都用激素,連外傷病人都在使用激素。
(三)醫院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1、全市各醫療機構目前所使用的門診病歷登記本、處方格式極不規范,五花八門,個別醫院同時使用三種類型的處方;2、部分醫院內部質量管理形同虛設,存在著盲目發展業務,片面追求經濟收益,而忽視、放松自身醫療質量管理;3、全市醫院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設、制度建設力度,管理力度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4、醫護人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業務知識匱乏。
四、評價和建議1、此次督查中發現,通過前期的醫療質量督查,各醫療機構都不同程度的加強了醫療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控制運行力度有了新的提高,絕大多數醫療機構的醫學文書書寫、管理和合理用藥較以前有明顯的好轉。2、門診病歷、處方是醫療機構診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醫療質量管理的主要衡量指標,在目前全市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由于絕大多數醫療機構往往只注重于經濟收益和業務開展,而忽視了對醫療質量管理中具體指標的控制。大多數醫療機構的質控科室和質控人員沒有真正的發揮制衡作用,質量管理制度沒有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更沒有與醫護人員經濟收益掛鉤。存在著醫院內部質量管理運行“留于形式”、“走過場”和業務建設、質量管理“一手硬、一手軟”現象。形成了難以逾越的醫療缺陷和醫療隱患。為此,相關職能科室一是要強化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設;二是要加大質量控制制度建設力度;三是要結合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質量控制指標體系和考核體系;四是衛生執法監督所要建立對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的定期執法檢查制度。3、相關職能科室要嚴格依照《四川省衛生廳病歷評審標準》、《一級醫院質量評審標準》、《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統一全市醫療機構門診病歷、規范化處方的格式,嚴格禁止擅用非規范化格式的門診病歷和處方。4、加大全市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知識和業務知識培訓力度。針對存在的問題:一是職能科室要認真按照局“QX3素質提升工程”和繼續教育有關要求,做好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規劃、計劃、組織安排;二是各醫療機構必須將本單位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納入單位內部目標管理重要內容,把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與素質提升、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嚴格兌現獎懲;三是各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應積極、主動加強自身業務、技能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適應學科建設的發展;四是各醫療機構應建立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醫療質量自查評價體系,將自查評價工作制度化、定期運行,自查評價應與醫護人員的績效考核、經濟收益掛鉤予以獎懲。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按照20*年目標工作安排和1季度醫療質量督查工作方案,醫療質量督查小組于20*年3月15日---4月21日,對全市醫療機構實施了醫療質量督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督查工作內容及方法
1、督查對象(42個)(1)建制鄉鎮公立衛生院(17個):中興公立衛生院、青城山公立衛生院、蒲陽公立衛生院、天馬公立衛生院、幸福公立衛生院、崇義公立衛生院、翠月湖公里衛生院、柳街公立衛生院、石羊公立衛生院、胥家公立衛生院、向峨公立衛生院、大觀公立衛生院、安龍公立衛生院、玉堂公立衛生院、虹口公立衛生院、紫坪鋪公立衛生院、聚源公立衛生院;(2)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8個):金鳳、土橋、大樂、沿江、徐渡、駕虹、兩河、青城山管理局;(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解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奎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駐市醫療機構(6個):水電十局職工醫院、林業中心醫院、糖尿病專科醫院、寧江醫院、岷江醫院、成都醫學院附院;(5)民營醫療機構(8個):甲亢專科醫院、興開骨傷專科醫院、嘉昊眼科醫院、B超特檢中心、紅十字會醫院、沿江肝膽專科醫院、口腔醫院、健體特檢醫院。
2、嚴格按照20*年目標任務和成都市“關于醫療質量巡回督導工作”的要求,詳細制定了1季度醫療質量督查方案,明確督查內容、督查依據、督查方法。(1)督查內容:受檢單位醫療機構門診病歷書寫、管理質量,處方書寫、管理質量。(2)督查方法:本著公平、公正和全覆蓋、循環式的原則對受檢單位進行督查。隨機抽查受檢單位受檢之日前30日內所有醫生門診登記本1本,處方100-200份。二項督查項目設定為各100分,然后按標準評估計分。(3)督查依據:對受檢單位的督查依據為《執業醫師法》、《四川省衛生廳病歷評審標準》、《一級醫院質量評審標準》、〈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二、督查結果
(一)督查樣本量:42個醫療機構共抽查門診病歷380本、處方4500份。
(二)督查得分(見附表)1、門診病歷:(1)鄉鎮公立衛生院,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最高分96分,最低80分,平均分為88.46分。(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高分93分,最低90分,平均91.33分.(3)駐市醫療機構中最高分96分,最低84分,平均91.83分.(4)民營醫療機構最高分96分,最低70分,平均88.80分。(5)全市平均89.75分。2、處方:(1)鄉鎮公立衛生院,公立衛生院分院、門診部最高分96分,最低80分,平均分為86.94分。(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高分97分,最低94分,平均95.5分。(3)駐市醫療機構中最高分98分,最低90.5分,平均94.42分。(4)民營醫療機構最高分93.5分,最低84.5分,平均87.25分。(5)全市平均90.62分。
三、存在問題
(一)門診病歷書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登記住址不詳細、不規范;2、癥狀、體征記錄不全,描述不精練、不規范、不準確;3、部分單位無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記錄,化驗單不交付病人,部分診斷無輔助檢查、流行病學依據;4、部分單位診斷項目缺項,診斷用語不規范,濫用縮寫病名,隨意用習慣性用語和輔助檢查結果作診斷結果,如診斷為“子宮肌炎”;5、處理項目書寫不規范。(二)處方書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普遍存在前記、后記不規范、不完整;2、處方書寫缺項嚴重,如無診斷、無藥劑人員簽名、無劑形、無每種藥的含量;3、普遍存在不規范使用藥品通用名;4、普遍存在單頁處方藥品數量超過規定數量,個別達17種之多;5、合理用藥有待進一步改進,存在濫用抗生素和激素現象,如靜脈用抗生素2-3聯后,還口服2聯抗生素;個別醫生幾乎每張處方都用激素,連外傷病人都在使用激素。
(三)醫院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1、全市各醫療機構目前所使用的門診病歷登記本、處方格式極不規范,五花八門,個別醫院同時使用三種類型的處方;2、部分醫院內部質量管理形同虛設,存在著盲目發展業務,片面追求經濟收益,而忽視、放松自身醫療質量管理;3、全市醫院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設、制度建設力度,管理力度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4、醫護人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業務知識匱乏。
四、評價和建議1、此次督查中發現,通過前期的醫療質量督查,各醫療機構都不同程度的加強了醫療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控制運行力度有了新的提高,絕大多數醫療機構的醫學文書書寫、管理和合理用藥較以前有明顯的好轉。2、門診病歷、處方是醫療機構診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醫療質量管理的主要衡量指標,在目前全市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由于絕大多數醫療機構往往只注重于經濟收益和業務開展,而忽視了對醫療質量管理中具體指標的控制。大多數醫療機構的質控科室和質控人員沒有真正的發揮制衡作用,質量管理制度沒有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更沒有與醫護人員經濟收益掛鉤。存在著醫院內部質量管理運行“留于形式”、“走過場”和業務建設、質量管理“一手硬、一手軟”現象。形成了難以逾越的醫療缺陷和醫療隱患。為此,相關職能科室一是要強化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設;二是要加大質量控制制度建設力度;三是要結合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質量控制指標體系和考核體系;四是衛生執法監督所要建立對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的定期執法檢查制度。3、相關職能科室要嚴格依照《四川省衛生廳病歷評審標準》、《一級醫院質量評審標準》、《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統一全市醫療機構門診病歷、規范化處方的格式,嚴格禁止擅用非規范化格式的門診病歷和處方。4、加大全市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知識和業務知識培訓力度。針對存在的問題:一是職能科室要認真按照局“QX3素質提升工程”和繼續教育有關要求,做好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規劃、計劃、組織安排;二是各醫療機構必須將本單位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納入單位內部目標管理重要內容,把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與素質提升、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嚴格兌現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