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上半年僑務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上半年,我市各級僑務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僑辦的指導下,緊緊圍繞僑務工作的大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為僑服務、構建和諧社會為宗旨,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九次黨代會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若干問題的決定》(惠民66條)精神,全面推進僑務各項工作。在3月20日召開的全市僑務工作會議中,制定了以2010年亞運會為契機,以構建和諧僑社、和諧僑界、和諧文化和推動和諧僑商經濟為目標的全市僑務工作總體計劃。經過半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認真貫徹國務院文件精神,促進華僑農場改革發展
今年3月《國務院關于推進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的意見》(國發〔*7〕6號)下發,提出了推進華僑農場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解決華僑農場相關問題的指導性政策。市僑辦及我市兩個華僑農場所在區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對文件精神的貫徹落實工作。市僑辦會同花都、南沙兩區僑辦及有關單位,對兩個華僑農場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全面的調查,進一步摸清了兩個華僑農場在人員、體制、債權、債務和職工勞動關系、生存生活、改革和發展等方面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及時向省僑辦和市政府匯報。同時,市僑辦根據全國和全省有關工作的情況,主動與市政府和市發改委等部門溝通,提出成立我市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建議。該建議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重視和批準,6月份,成立了由分管僑務工作的副市長為組長,以市發改委牽頭,由市財政局和社保局等單位組成的*市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大了指導和促進華僑農場改革發展的工作力度。市僑辦還對照國發6號文的有關精神,進一步梳理了兩個華僑農場的現狀和改革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擬寫出《貫徹國務院6號文我市兩個華僑農場需解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提出了借國發6號文的契機,促進農場改革發展的工作思路和意見建議,為下一步在市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和領導下,與各有關單位形成合力,徹底解決華僑農場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思路和依據。
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工程在*6年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得到進一步推進,基本按計劃進行。市僑辦和花都區、南沙區僑辦不斷根據危房改造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積極做好引導、跟進和協調工作,以保證危改工程的順利進行。1月18日,花都區政府在花都華僑農場舉行了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工程啟動儀式,王曉玲副市長及省僑辦、市、區有關單位領導參加了啟動儀式。目前,花都華僑農場經廣泛征求歸難僑的意見和三次公榜公示,872戶房屋戶型設計建設方案已最后確定,將于第三季度正式施工。珠江華僑農場采取拆遷安置和危房改造相結合的辦法,248戶一類危房戶的安置房已基本完工,有望下半年遷入新居。
二、僑捐項目監管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在去年制定的《*市建立華僑港澳同胞捐贈公益事業項目監督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基礎上,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加強了對華僑捐贈項目監管的工作力度。經過近一年的普查統計,基本摸清了我市華僑港澳同胞捐贈興辦公益事業的情況。根據統計結果,華僑、港澳同胞捐獻給*地區的項目3*多項,款物共計達36億多元,其中本市接受華僑港澳同胞捐贈28.78億多元,省部屬單位接受華僑港澳同胞捐贈7.4億多元。3月,完成了我市500萬元以上重點僑捐項目的匯總,市僑辦并召集各區、縣級市僑辦召開了僑捐監管確認工作會議。5月,在“*地區省部屬僑捐單位移交對接工作會議”上,完成了省僑辦移交我市管理的省、部屬駐穗單位僑捐項目的接收工作。5月23日,市僑辦與市民政局等單位在*市慈善醫院舉行了*市僑捐項目掛牌儀式,市政府陳紹康副秘書長、省僑辦朱爾武副主任等領導參加了儀式,標志著我市以“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為原則的僑捐項目監管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制度化。各區、縣級市的僑捐監管工作亦得到全面鋪開。白云區僑辦根據僑捐監管各階段工作的要求,工作主動細致,并及時總結經驗,較好地發揮了該區僑捐監管工作試點的先行作用;海珠區僑辦結合轄區實際,制訂了該區僑捐監督管理制度,在加快工作進度的前提下,保證了工作質量;花都區僑辦主動上門服務,與廣東培正學院等單位建立起聯系渠道,并于6月20日在花都圓玄小學舉行了該區僑捐項目掛牌儀式;越秀、天河區僑辦主動與轄區省部屬單位聯系溝通,上門指導填表,提供各種便利服務。省部屬僑捐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在市移交對接會議后,亦能密切配合相關區僑辦,按內容、按時間積極抓好各項工作的跟進,多數單位的移交對接和建立僑捐監管制度工作均能按規范進行,達到了預期目的。
為做好我市僑捐項目監管制度的制訂工作,6月,市僑辦聯合市人大僑工委,帶領市及白云區僑辦有關干部,專程赴港開展專題調研。先后拜訪了*市榮譽市民石漢基、陳健心、湛兆霖、伍沾德、潘以和、蔣震等熱心捐贈人士。市僑辦并聯合白云區僑辦,通過香港有關社團,召開有關僑捐項目捐贈人座談會,向捐贈人代表通報了我市開展僑捐項目監管工作的有關情況,聆聽他們對慈善捐贈項目的心聲,征求他們對我市建立僑捐項目監管制度的意見和建議。不少捐贈人士在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同時,對我市政府保護僑捐人士利益,切實監管僑捐項目的工作表示高度贊賞和歡迎。由于我市僑捐監管工作的積極推進,不少熱心人士加強了捐贈我市公益事業項目的信心,在*市慈善總會為慈善醫院二期工程的募捐活動中,廣大僑胞、港澳同胞紛紛慷慨解襄,其中榮譽市民梁少貞捐款310萬,李建中捐款10萬,湛兆霖捐款5萬,繼續支持我市慈善醫院的建設。
三、以僑為本,華文教育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為方便華僑華人子女來穗讀書,使更多的華僑華人子女受惠,今年以來,市僑辦根據目前不少華僑華人子女在申請來穗就讀手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多次與市教育局協調商討,并召集有關部門召開座談會,研究方便僑胞,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在*5年下發的《關于華僑華人子女回國就讀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意見》(穗府僑〔*5〕1號)基礎上,今年6月,市僑辦與市教育局再次聯合下發了《華僑華人子女回國就讀我市中小學申請手續的通知》(穗府僑〔*7〕54號),進一步對華僑華人子女申請來穗就讀有關手續進行明確和解釋,給有意來穗就讀中小學的華僑華人子女提供了便利。此外,市僑辦還積極跟進東南亞華文教育幼師班的辦班情況,不斷為該班學員在我市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指導和幫助,使該班圓滿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經過近一年的推進工作,今年3月,市僑辦和市教育局批準,在我市較有條件的*市幼兒師范學校、廣東華僑中學、華美英文實驗學校、*市旅游商貿職業學校等4間學校,建立我市首批華文教育基地,分別承擔我市培訓海外華文幼師、接收華僑華人子女回國就讀高中學歷教育、接待海外華裔青少年和港澳學生夏(冬)令營,以及海外華裔學習中華廚藝等技能培訓的任務。7月4日,市僑辦與市教育局在*市幼兒師范學校舉行了“‘*市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暨第三屆華文教育幼兒師資班結業典禮”,市政府陳紹康副秘書長出席了授牌儀式和典禮。華文教育基地的正式設立,既表明了我市華文教育工作通過多年的努力,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又表明了我市各有關部門順應海外華僑華人的需求,大力推動華文教育工作發展的決心,標志著我市華文教育工作踏上了新的起點。
此外,市僑辦還積極配合省僑辦建設“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的工作,推薦了陳家祠、南越王墓博物館、中山紀念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番禺寶墨園、*市幼兒師范學校等六家單位為“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
四、加強對外交往,構建和諧僑社
結合香港回歸10周年和2010年亞運會的籌備舉辦等工作,我市各級僑辦進一步加強了對外交往和聯誼工作。番禺、白云兩區積極籌備全球性懇親活動,以鄉情為紐帶,擴大對外聯絡工作。
3月23日,市僑辦在香港舉辦了“*7年*鄉親新春團拜會”,邀請在港的*市榮譽市民,香港地區有關社團、商會、校友會的代表等共130多人參加,進一步聯絡鄉誼,宣傳*。市委統戰部孔少瓊部長亦出席了團拜會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4月,市僑辦和市總工會聯合邀請了由美國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方李邦琴女士率領的美國舊金山游子吟合唱團一行78人到穗交流演出。該合唱團成員絕大多數是在硅谷工作的華僑華人專業人士,且近一半是臺灣移民,他們的回國演出受到中央統戰部和國臺辦等部門的高度重視。市僑辦和市總工會精心策劃、細心安排該團在穗的各項交流和演出活動,使歸來的游子倍感親切。4月23日晚,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孔少瓊、市人大副主任陳偉光、副市長王曉玲、市府副秘書長陳紹康等領導與一千多名觀眾一起觀看了“游子吟·羊城情合唱音樂會”演出,傾聽海外游子用歌聲抒發對祖(籍)國的眷念,表達期盼海峽兩岸早日統一的愿望,收到了非常好的演出效果,較好地以文化交流的方式,達到了聯系鄉誼,凝聚僑心的目的。
4月27日,市僑辦、市海交會在*九龍湖高爾夫球俱樂部聯合舉辦“第四屆*市榮譽市民杯高爾夫友誼賽”,以“加強聯系,促進交流,增進了解和友誼”為主題,增進市政府與榮譽市民之間的溝通和交往。不少榮譽市民踴躍參加,在切磋球技和輕松交流之中達到增進了解、加深情誼和匯聚和諧的效果。市人大常委會楊武副主任、市政協向東生副主席出席了開球儀式,并對“*市榮譽市民杯高爾夫球友誼賽”這個僑務工作品牌十分贊賞。
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6月27日,市僑辦與白云山管理局共同舉辦了“相聚云山,同慶香港回歸十周年”植樹活動,王曉玲副市長以及部分*市榮譽市民、榮譽市民在穗企業代表等100多人參加了活動,在白云山的回歸林里共同栽下了紫荊和紅棉樹,祝愿香港明天會更好,并期望穗港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更加緊密和諧。
6月份,市僑辦與市僑聯聯合組織了藝術團赴印尼演出,開展文化交流,宣慰僑胞,凝聚感情。在印尼泗水、巴厘島、三寶壟、雅加達和萬隆等地共演出8場,同時宣傳*和2010年亞運會,受到印尼各地僑胞的熱烈歡迎和好評。
今年上半年,市僑辦與市委統戰部聯合發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僑情調查工作,并聯合與各區、縣級市黨政領導、統戰部長、僑辦主任等召開專題會議,布置和檢查調查工作。各區、縣級市僑辦結合歸僑普查,全面搜集和綜合分析轄區的僑情數據,經過基層僑務干部的細致工作和不懈努力,較全面地調查掌握了我市港澳同胞和眷屬的詳細情況,為今后開展港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堅持為僑利僑惠僑,確保僑界和諧
根據市委第九次黨代會和“惠民66條”決定的精神,我市各級僑務部門在僑務工作中堅決落實“富民優先、民生為重”的原則,堅持僑務工作為僑利僑惠僑,認真貫徹落實僑務政策法規,切實解決涉及僑胞切身利益的各種問題。
1.認真貫徹落實僑法,做好僑法宣傳。當前,宣傳和貫徹落實僑法依然是我市僑務工作的重點之一,受到市各級領導和部門的重視。4月11日,全國人大華僑委杜鐵環、王宋大、張幗英副主任委員帶領的檢查組再次來我市,對我市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及其實施辦法的情況進行調研。王曉玲副市長代表市政府,以《以僑為本,維護僑益,為建設和諧社會作貢獻》為題,就我市落實僑法,維護和保障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幫助和扶持貧困歸僑僑眷的生產生活、保護僑商在國內投資的權益情況,以及在落實僑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向檢查組作了詳細匯報。全國人大領導及檢查組對我市貫徹執行僑法工作感到滿意,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根據國僑辦和省僑辦的要求,我市選擇荔灣區逢源街作為全國的試點,開展“僑法宣傳角”活動,該項工作得到荔灣區和逢源街的大力支持,各項工作正在推進之中。花都區作為全省的試點,在今年上半年開展了歸僑普查工作,并較好地按照省僑辦的要求,完成了普查工作任務。市僑辦僑政處與海珠區僑辦聯合編印的僑法宣傳冊《基層僑務工作100問》已完成最后的審定工作,將在第三季度正式印制發行。在僑務立法方面,市僑辦完成了《*市接受華僑捐贈興辦公益事業管理辦法》注釋稿初稿的擬寫,爭取作為市“十一五”立法預備項目。《*市出境定居人員權益保障規定》(1999年市政府4號令)的廢止工作也得到了市政府的批準。
2.扶貧濟困僑心工程工作順利驗收。*5年由王曉玲副市長倡導,由市僑辦、僑聯主辦的“扶貧濟困僑心工程”,經過兩年的工作,至今年初已告一段落,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據統計,“僑心工程”共籌措善款150多萬元,受益的貧困歸僑僑眷1000多人。通過開展“僑心工程”活動,各區、縣級市僑辦初步探索并建立了扶貧濟困的長效機制。今年3-4月,市僑辦與市僑聯聯合對僑心工程的工作進行了抽查驗收,召開了有關部門和部分受益貧困歸僑僑眷的座談會。歸僑僑眷們普遍認為,開展“扶貧濟困僑心工程”是黨和政府關心貧困歸僑僑眷的一項民心工程,促進了我市和諧社會的建設。部分區、縣級市僑辦亦根據市的部署,積極在轄區開展各具特色的僑心工程活動,海珠區扶貧濟困僑心工程工作做得較細,積極發揮區內僑界企業的作用,通過企業和貧困家庭“結對子”幫扶的辦法,建立扶貧濟困長效機制,并總結了較好的工作經驗。我們對全市“僑心工程”工作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并將情況報送了國僑辦、省僑辦和市委、市政府。王曉玲副市長在“僑心工程”總結材料上批示:“很好!此項工作應長期堅持做下去,同時加強宣傳。把黨和政府對貧困歸僑僑眷的關懷讓他們多一點了解,少一點抱怨。同時要多辦實事,為他們切實解決困難,使他們與*人民一起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3.重視僑務信訪工作,依法維護僑胞權益。在認真學習國務院信訪條例的基礎上,市僑辦進一步完善了僑務信訪制度,信訪工作亦在各級僑務部門中得到進一步重視。上半年,市僑辦根據市政府的有關要求設立局長接訪日,辦領導親自接待僑胞和群眾的來訪,認真傾聽來訪群眾的反映,耐心細致為僑胞釋疑解惑,得到來訪僑胞和群眾的認可。同時,我們還通過*僑網,公開僑務政策法規和有關僑務辦事指南等事項,并在網上設立“主任信箱、信訪郵箱、咨詢郵箱、網上信訪、在線咨詢”等欄目,開展網上咨詢和網上信訪工作,方便僑胞和群眾通過互聯網反映和咨詢涉僑問題。今年1至5月份,市僑辦共接待、處理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歸僑僑眷的來電、來訪、來信共922件(人次),僑務信訪工作人員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為僑胞釋疑解惑,并為部分僑胞依法解決了切身利益問題。我們還注意及時統計和分析僑務信訪工作中的情況和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為上級部門的工作和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國務院僑辦國內司程鐵生司長高度評價我市的僑務信訪工作,認為我市的僑務信訪工作特別是信訪工作制度建設方面很有特色,要求市僑辦認真總結,提取精華,在今年8月的全國僑務信訪工作中作大會交流。
六、緊貼中心工作,加強對外宣傳
配合2010年亞運會的籌備工作,我市各級僑務部門加強了僑務外宣工作力度。3月,市僑辦組織召開了*地區僑刊工作會議,對近年來我市僑刊工作進行了認真總結,并進一步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僑務外宣工作的重點和要求。上半年,市僑辦共組編6期《*之聲》專版,向海外60多家華文媒體發送,并有意識地配合亞組委的工作,加大了對亞運各項籌備工作的宣傳報道,從第3期起設立“*亞運消息快遞”,以擴大*亞運在海外的影響。
為更好地發揮我市明星僑資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市僑辦聯合我市各僑刊,共同開展明星僑資企業宣傳活動。6月,舉行了我市明星僑資企業宣傳活動啟動儀式。要求市及各區僑刊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市僑辦并在*僑網開設“企業典范、僑界之光”明星僑資企業宣傳專欄,對我市的全國和全省明星僑資企業進行全面的宣傳和報道,彰顯明星僑資企業對我市建設發展發揮的作用,引導僑界企業向明星企業學習,依法經營,勤勉創業,為我市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七、發揮優勢,推動僑務經濟科技工作的發展
根據國僑辦和市人才工作的要求,市僑辦充分發揮僑的優勢,擬定了實施“海外人才為國服務計劃”工作方案,加強做好吸引海外人才回穗創業和服務的工作。同時,我們積極發掘和總結蘿崗、南沙兩區在引智引資工作方面的經驗,向上級僑辦匯報和反映,該項工作得到省僑辦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現省、市和區三級僑辦正加強聯合,共同推薦南沙區和蘿崗區為國僑辦“實施海外人才為國服務計劃”重點聯系單位,并確立蘿崗區為省、市僑辦引進海外人才示范單位,為我市引進海外智力和人才工作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還以蘿崗區為重點,開展了對僑資企業和留學回國人員企業情況的調研。6月3日,市僑辦會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社保局、教育局、人事局、僑房辦、出國留學服務中心等政府職能部門,召集部分在穗創業的留學人員,召開了“海外人才回國就業國民待遇問題”座談會,聽取海外回國創業人員的有關意見和建議,熱心為留學人員解答他們所關心的問題,通報有關政策。參加座談會的留學人員紛紛感謝市僑辦為他們提供的這種與政府交流的平臺,希望今后有更多類似的溝通,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政府的關懷。
為進一步掌握我市僑界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市僑辦及各區、縣級市僑辦相繼開展了對僑界企業的走訪工作。上半年,市、區兩級僑辦共走訪僑界企業50多家,詳細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并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如港資企業港鉅電子公司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活動中,因被誤認為是違規經營網吧而被番禺工商局沒收了61臺電腦。市僑辦與僑商會得知后,馬上了解情況,根據實際建議和協助企業整改有關工作,并與番禺工商局協調,最終退還了沒收的電腦,允許企業整改,為企業解決了在建設企業文化中遇到的問題。此外,配合9月舉行的*博覽會的籌備工作,我們注意發揮我市各級僑商會的優勢和作用,廣泛發動我市僑界企業到廣博會參展,市僑辦還專程赴港走訪了部分港資企業和商會,積極為廣博會招展,充分發揮僑界企業的積極性和力量,為市政府的重點工作服務。
八、改進作風,建設隊伍,提高僑務工作效率和質量
上半年,我市各級僑辦認真學習、貫徹省委第十次黨代會和市委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素質興辦”,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僑務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市僑辦根據市委的有關要求,制定了《市僑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實施意見》(穗府僑黨字〔*7〕3號),根據省第十次黨代會和市委66條惠民措施的精神,結合我市僑務工作實際,提出了具體落實的八項工作措施,進一步明確了近期我市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半年來,市僑辦領導和有關處室到聯系點和下基層調研、溝通多了,按計劃推進工作的力度大了。6月,市僑辦組織部分區僑辦干部,到廣西考察交流僑務工作,重點學習廣西地區開展與東盟各國經貿交流的做法和經驗,推進我市僑務工作更好為大局服務和為政府中心工作服務。
增城市僑辦新一屆領導班子有干事業的信心和決心,通過抓隊伍建設、抓工作落實、抓為僑服務和為中心工作服務,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僑辦上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僑務各項工作得到了僑胞的認可和轄區領導的肯定。荔灣區僑辦積極爭取轄區領導對僑務工作的支持,在僑務工作經費、辦公場地等方面均得到較好的改善。
越秀區和天河區大力推進僑務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僑務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在轄區范圍內建立了僑情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基層僑務工作的主動性,提高了僑務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決策水平。在今年配合統戰部門開展的鄉情調查工作中,僑情信息系統發揮了明顯的優勢作用,越秀和天河兩區的僑情調查數據以其全面、準確、細致和具體而受到市委統戰部的表揚。越秀區僑辦還在今年5月的全省僑務領導干部培訓班上介紹了該區推進僑務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受到全省各級僑辦領導的贊賞。
在各級僑辦和各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市僑辦順利完成了今年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答復工作。5月,市僑辦還召開了“*7年*市僑務信息工作會議”,組織各級僑務信息員學習僑務信息采寫技巧,并布置了我市僑務信息工作的任務。上半年,市僑辦還啟動了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運行和我市僑情數據庫的建設工作,僑情數據庫的建設有望在下半年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