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校世界紅十字日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世界紅十字日
世界紅十字日
我校紅十字會在省、市紅十字會和市教育局的正確指導,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國紅十字會章程》和《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以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為宗旨,以紅十字的“救死扶傷、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敬老助殘”精神教育學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紅十字青少年活動,促進廣大學生健康成長,并努力為揚州市學校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探索出一條新路。
學校自2002年5月建校以來已連續兩次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揚州市紅十字先進集體稱號,有21名學生在揚州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演講、征文、攝影、手抄報、四項救護等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1人被評為省紅十字優秀會員,4人被評為市優秀紅十字青少年。1人被評為市優秀學校紅十字會干部。
2003年9月23日省、市紅十字會領導來校觀摩拍攝紅十字主題班會,并將此次班會收錄進“與時俱進的揚州紅十字事業”的宣傳光盤。去年1月26日,省紅會副秘書長徐強在市紅十字會陳煜副會長的陪同下,來到了我校,在聽取了學校紅十字會的工作匯報后,實地檢查了學校紅十字會的檔案資料及紅十字活動室等,對學校紅十字會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題詞鼓勵。現將我校紅十字會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統一認識,健全組織,切實加強領導
做好學校紅會工作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貫徹教育方針,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養,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1、健全網絡。及時調整、充實紅會干部,建立三級紅十字工作網絡,成立紅十字班,并制定了《揚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紅十字會紅十字班工作規則》。
2、抓好動員。定期召開紅會理事會、紅會小組長會,研究學校紅十字工作的情況,對各項工作進行專題總結、部署,并及時表彰優秀紅十字青少年和集體。
3、規范程序。新會員入會做到手續完備、程序規范,每年“5.8”和“10.31”前后發展新會員,并舉行隆重的入會儀式,為每位會員頒發《紅十字會員必讀》、證章和證書,學校三年來共發展會員2118人。
4、收好會費。各紅會小組按規定收取并逐級上交會費,為順利開展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提供了經費保障。
5、管好檔案。紅十字會的各種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不僅真實客觀的記錄和反映了我校紅十字活動的開展情況,更是引導和教育紅十字青少年的生動教材。因此,校紅會非常重視紅十字活動資料的收集整理,由一名紅十字會理事專門負責檔案的管理。
二、求真務實,明確重點,抓好“三項”工程
1、生命工程。利用廣播會、夏令營、冬令營等對學生進行紅十字運動基礎知識的教育和常見病、傳染病、愛滋病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專題的培訓;學校成立了紅十字救護隊,并定期培訓;學校紅十字會積極行動,開展了無償獻血和招募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活動,到目前已有41名教師參加無償獻血活動,獻血共計10400毫升,捐獻造血干細胞采樣12人。
2、救援工程。每當一地發生災情,校紅會就組織紅十字會會員和師生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傳統美德,為援助災區人民開展救災募捐,雖然捐款有限,但師生的愛心卻是無限的。學校先后向新疆伽師地震災區和東南亞海嘯災區捐款9157元。
3、愛心工程。學校成立了愛心助學基金,不少班級還成立了愛心小隊,用以救助特困學生,學校還先后向梅嶺中學朱爽、揚州教育學院吳宇、世明雙語學校趙菡等同學捐款5337元。2003年學校與儀征月塘鄉長興小學結為手拉手學校,向他們捐贈圖書1350冊,2004年學校邀請了該校32名學生到我校作客,并參觀了揚州的名勝古跡,游覽了瘦西湖公園,小朋友們非常高興。學校紅十字會員定期慰問三無孤老,并經常到福利院慰問孤兒、老人。
三、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我校堅持把人道主義原則與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把救護訓練與衛生保健相結合,把社會服務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將紅十字工作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軌道,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熏陶,愛心得到了加強,能力得到了提高。
1、紀念日活動。每年“三八”婦女節、“5•8”世界紅十字日,“六一”兒童節、中秋節、九九重陽節等,學校都要開展相應的紀念活動,如國際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競賽、外傷急救四項技術競賽、兒童畫創作比賽、黑板報比賽、手抄報比賽、知識講座、我為媽媽做道菜等活動。學校充分利用黑板報、櫥窗、廣播、電視等宣傳陣地重點宣傳紅會知識、疾病防治等有關知識。
2、夏令營、冬令營。每年暑假的夏令營,寒假的冬令營已成為學生向往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有理論學習、救護技能培訓、慰問和社會實踐等。學校紅十字會還與青島市二十五中結為紅十字友好學校。
3、重大事件的教育活動。防治“非典”期間,學校組織紅十字青少年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帶頭傳唱《“非典”預防歌》。部分紅會會員曾到即將赴京參加抗非的蘇北人民醫院兒科護士梁琪家中進行慰問,向她以及她的家人表示敬意。抗非結束后,學校還請了省抗非先進個人,江蘇省武警醫院何永林醫師到校為同學們做了報告,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
最近揚州身患晚期胃癌的韓冰決定無償捐贈角膜和遺體的壯舉,在全市廣為傳頌。她熱愛生活,與病魔頑強斗爭;面對死亡,她勇敢地選擇奉獻社會,幫助他人,無償捐獻角膜和遺體,用執著、愛心和奉獻塑造了新時代青年的形象。學校以此為契機,在全校開展了“珍愛生命,回報社會”的主題教育活動,號召全校學生向她學習,學習她堅強、勇敢、奉獻的精神。校紅會和少先隊組織了同學到醫院看望了韓冰,并帶去了全校師生的祝福。
來自姜堰,為燒傷的父親捐獻頭皮三分之二的申小莉同學被我校接收進入我校初三(2)班免費學習,并組織了紅會會員為她補習,發動全校紅會會員及少先隊員為她捐款捐物,為她解決各方面的困難。
四、抓好宣傳教育,不斷擴大社會影響面
學校紅會利用各種機會,認真抓好紅十字精神的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擴大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的影響面。除了在紀念“5•8”世界紅十字日活動中開展廣泛的宣傳外,還注意在平時工作中發揮媒體的作用,基本做到了紅十字活動能及時報道。學校至今已有近60篇文章、報道被《中國紅十字報》、《江蘇紅十字》、《揚州晚報》、《揚州衛生報》、揚州電臺等媒體錄用,投稿和用稿率在揚州市各學校中名列前茅。學校響應總會倡導的“多訂一份紅十字報刊,就多擴大一份紅會的影響”的號召,按要求每年征訂紅十字兩報一刊近75份。學校紅會建有獨立的紅十字活動室。陣地建設的拓展,宣傳了紅十字知識,擴大了紅十字會的社會影響。
紅十字事業是崇高事業,紅十字工作是愛心工作。我們將進一步貫徹《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繁榮紅十字事業,為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