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國土局年法治建設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依法治理工作以來,我局認真貫徹省、市委召開的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的工作計劃及目標要求,結合本局實際,開展了本項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成立組織,明確職責
1、成立組織。根據連法治辦[2006]4號《關于對縣區法治建設工作進行檢查的通知》精神,按照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的部署和要求,我局高度重視,經局黨組研究決定,成立縣局依法治理領導小組,一把手局長任組長,黨組成員任副組長,監察室主任、辦公室主任、地籍科、財務科、規劃科、宣教科、監察科、,礦產科科長、執法大隊隊長為辦公室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分管政工局長任主任,辦公室主任任副主任,并專門設立了辦公地點和聯系電話。
2、建立制度,下發文件。我局起草下發了《東海縣國土資源年度法治建設工作方案》、《東海縣國土資源局年度法治建設工作計劃》兩份文件。建立完善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制定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制度、聯絡員制度、學習培訓制度及考核獎勵制度、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度,并將本次法治建設的組織機構、工作制度、目標任務、工作計劃等內容制成牌匾上墻。
二、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推進實施“陽光工程”
1、局機關實行集體會辦制度,根據工作需要,每周召開一次由局領導和各科室、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的會辦會,對土地登記發證、建設用地報批、規劃的審核報批、采礦權發證、土地使用權招標掛牌拍賣出讓、土地收購儲備、土地執法監察案件查處等實行集體會辦;并對會辦結果進行公示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2、建立公開公平的用人機制,選撥任用干部時實行公推公選,公開競爭,經過考核、考試、政審、答辯、群眾評議、篩選出人選,最后由局黨組根據擇優的原則集體討論研究,經公示無異議后予以任用。
3、建立局務會議制度和所委會議事制度,縣局經全系統干部職工現場投票,現場唱票,現場選出39名局務會成員,每季度召開一次局務會議,對涉及本系統全局性的工作措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較大數額財務支出等重大事項,實行集體討論、民主決策。鄉鎮國土所成立所委會,所委會成員由所長、會計、業務骨干組成,對本單位事物實行集思廣益,民主決策。所委會設議事規則,每周至少召開三次,記錄薄由縣局統一發放,定期檢查公文寫作。
4、全面落實國土資源聽證制度。在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擬定非農業建設占用基本農田方案,作出較大數額罰款時告知當事人有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依法組織聽證。
三、推進國土資源政務公開,創新國土資源管理方式
1、依法行政,規范國土資源行政許可行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實施行政許可行為時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強化服務觀念,改進工作作風。縣局和鄉鎮國土所對所具有的行政許可行為以及其操作程序、條件、辦結期限和收費依據等主要內容對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技術性較強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性土地登記、宅基地審批、建設用地審批等行政行為,縣局專門下發規范性文件,制定技術規范和審查規程。
2、大力推進國土資源政務公開。堅持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的原則,不斷擴大和豐富國土資源政務公開的對象、內容與形式。除國土資源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能予以公開的除外,一切政務都向社會公開。加強電子政務的建設,建立《土地登記公開查詢系統》,推進土地收購儲備、土地交易、土地招拍掛的網絡化操作,實現土地登記網上申請、查詢,土地招拍掛網上報名,網上收費,網上咨詢、投訴等服務項目,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
3、設立對外服務窗口。縣局和各鄉鎮國土所均設立對外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實行掛牌上崗,公開服務承諾,服務內容,服務時限,辦事程序,需要提交資料,收費標準。
四、強化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體制,規范國土資源執法行為。
1、完善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體系。以本次國土資源系統依照公務員管理體制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明確縣局和鄉鎮國土所的執法監察職責分工,理順執法監察體系,構建一支“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執法監察隊伍。實現與公安、工商、安全、法院等部門左右互動,縣局、執法大隊、執法中隊、鄉鎮國土所上下聯動。切實解決執法難的問題。
2、依法行使行政處罰權。依照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和職權法定原則,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處罰權。以保證行政處罰相對人陳述申辯、聽證、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以及防止行政權濫用為重點,規范國土資源行政執法行為。
五、完善監督機制,強化對國土資源管理行為的監督。
1、聘請行風監督員。聘請縣紀檢、監察、人大、政協、財政、審計等部門工作人員為行風監督員,對國土資源系統的工作作風、工作紀律、廉政建設、干部任免、土地使用權招拍掛等重大事項進行監督。
2、接受社會監督。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并向社會公布。密切關注廣大群眾對縣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及時糾正廣大群眾反映的在服務群眾、服務社會以及工作作風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六、妥善處理國土資源糾紛,切實做好國土資源信訪工作。
對依法應當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調處的土地和礦業權糾紛,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遵循公平、公正,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予以及時處理,化解矛盾,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深入貫徹國務院《信訪條例》,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信訪工作原則,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及時、有效、就地解決群眾信訪問題,使國土資源信訪工作真正走上依法有序的軌道。
七、加強國土資源隊伍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建立法律、法規定期學習和考核制度。縣局組織業務學習冬訓班,聘請大學教授、法制及司法部門的有關專家對《行政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等法律進行培訓和輔導,同時進行考核,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和執法的業務能力。
2、建立依法行政獎懲制度。縣局制定國土資源管理依法行政考核體系,定期開展依法行政檢查驗收工作,并對在推進依法行政考核中取得成效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考核不合格的,給予相應的處罰。
3、推進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根據法律法規賦予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職權,科學設定執法崗位,以職位為單元分解執法職責,細化執法標準,積極探索執法績效評估機制。
4、嚴格執行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十項為民措施和五條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