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第一季度輿情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會輿情的總體態勢和特點:
今年一季度以來,干部群眾對全國“兩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社會主義榮辱觀及臺灣問題、中日關系等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春節限放、食品安全、能源緊張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也成為干部群眾議論的熱點話題。一季度的社會輿情沿著構建和諧社會、樹立科學發展觀、落實兩會精神,加快“十一五”發展步伐、推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這一主線,總體趨勢是好的。干部群眾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涉及自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表示高度關注的同時,對以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表現出極大的信心和信任。
1、干部群眾密切關注“兩會”進程,高度評價“兩會”成果。今年的“兩會”是關鍵時期的一次關鍵會議,會議確定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將使我國的發展真正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對現代化建設全局具有決定性意義。作為中國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兩會正變得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民主,越來越貼近普通百姓。兩會網站開通了“掌上兩會”手機頻道,設立了手機用戶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交流平臺,通過網絡、報刊、電視、廣播關注“兩會”的進程,原創:是干部群眾第一季度的一個興奮點、議論的焦點和熱點。溫總理的政府報告把黨和政府的工作目標具體化,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溫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體現的親民愛民的民本思想,讓全體中國人增加了一份感動,溫總理對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土地利用、金融改革等問題的危機意識讓干部群眾對政府工作充滿期待。干部群眾希望在“兩會”結束之后,全國一盤棋,各級政府部門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讓干部群眾感到滿意。
2、干部群眾密切關注“三農問題”,對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表示歡迎并提出建議。大家認為,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在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根據我國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階段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新農村建設不應是一句口號,而是要真正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大家建議要開展“城鄉結對”活動,組織機關、團體、企業、學校、街道等開展“城鄉結對”活動,動員城市力量,互動反哺,扶持農村經濟發展,密切城鄉居民關系。要在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的同時,推廣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各地各級黨委政府要落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保障措施,把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把提高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作為檢驗考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的根本標準。要大力宣傳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等利農政策。對于在土地使用、占地補償等方面存在的遺留問題,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解疑釋惑,緩解群眾不滿情緒,把問題和矛盾化解在基層,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3、干部群眾對我國堅持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建設創新型國家表示擁護。大家認為。加強自主創新是我們黨正確分析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的重大戰略舉措;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一項極其繁重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場極其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只有顯著提高科技實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國人口和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保障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大家建議,促進科技發展、加快自主創新要形成配套的機制。必須全力營造出濃郁的創新氛圍和創新文化,大力倡導“創新是光榮、創新是生命、創新是動力”的理念;必須加快形成創新集群,加快創新集群的孵化和培育;必須努力形成差異化的產業結構,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本密集、耗能少、節約資源、無污染的先進制造業;必須提升發展起點,加快發展信息、物流、人力資源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服務水平。
4、干部群眾對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表示擁護,全面開展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活動。大家認為,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意義。同志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集中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相統一的治國方略,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我們黨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大家建議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要重在解決實際問題,讓群眾看到效果。要積極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和群眾性創建活動,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滲透到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推動全社會形成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要求真務實、改進創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把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作為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為群眾做出榜樣。
5、干部群眾對臺獨勢力有所抬頭表示擔憂,原創:對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充滿信心。在2005年兩岸關系升溫的基礎上,干部群眾對兩岸交流合作的趨勢和兩岸關系的走向非常關注,對中央繼續采取靈活務實的政策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表示擁護,希望兩岸能增進政治互信,提高共識,增加合作,團結臺灣人民為兩岸早日統一作出積極的貢獻。但臺獨勢力逆歷史發展潮流,無論終止“國統”還是設立“反侵略日”等行為的本質都是“臺獨”行徑。陳水扁之流為通過所謂“憲政改造”謀求“臺灣法理獨立”,公然挑釁“一個中國”的原則,嚴重破壞兩岸的和平穩定,具有極大的冒險性、危險性和欺騙性。大家認為,陳水扁當局執政后,“臺獨”方向十分明確,目的性很強,其目的就是要鞏固自己殘存的權力基礎,根本不管臺灣民眾的福祉。陳水扁違背兩岸人民意志,違背兩岸關系發展潮流的“臺獨”言行,其結果必將以失敗告終。在祖國大陸始終沒有放棄和平努力的情況下,陳水扁不僅不思悔改,反而拿臺海和平與臺灣人民的利益作賭注,實行更為危險的“臺獨”分裂路線,這無疑是一種歷史倒退,勢必將引發臺海地區的嚴重危機,破壞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人都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廣大干群將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決反對“臺獨”,決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同時也對陳水扁轉移政治視線,掩蓋政治丑聞的黔驢技窮行為表示憤慨。大家提醒,要謹防以陳水扁為代表的臺獨勢力,玩弄政治權術,激化兩岸關系,推進臺獨分裂活動步步升級。要借鑒香港回歸的模式,不能無限期與陳水扁拖延時間,這樣會留給臺獨分子更多活動空間,增加和平統一的難度。當陳水扁突破底線時,我們要堅決參照《反國家分裂法》,嚴厲打擊臺獨勢力,決不能手軟。
6、干部群眾關注我國外交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表現,對我國務實、靈活、有效的外交政策表示滿意。大家認為,中國將走和平崛起的發展之路。在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的鼓吹下,“中國威脅論”對我國的國際環境是不利影響。如何向周邊鄰國和世界各國宣傳我國的發展道路,達成戰略共識,營造和平發展的環境,將進一步考驗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能力和外交藝術。大家對我國政府積極推行“睦鄰、富鄰”的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務實外交,在世界舞臺上更好地展示中國的大國形象,在對俄羅斯、印度、東盟、歐盟關系上取得進展表示滿意。大家擔憂,由于日本在與中國的釣魚島爭端、東海油氣田開發上的爭議、美日涉臺聲明以及日本教科書等問題上采取了較強硬的態度,嚴重傷害了我國人民的感情,對中日關系的長遠發展不利。原創:在日本與韓國的獨島爭端問題,韓國政府和民眾維護領土和主權的表現,被很多群眾所贊賞,部分群眾認為我國政府在東海問題和俄羅斯石油管線等問題上應該采取較強硬措施,包括明確表示反對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國。大家提醒,由于中俄關系的空前發展,使得日本只能通過與美國全方位的同盟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日本的一系列挑釁行為不能不說沒有美國的影子,美日拋出的“中國威脅論”就是雙方步調一致的表現。大家建議,中國政府要善于運用多種手段同日本打交道。近年來中國對日本的貿易依賴度降低,而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較高,可以利用經濟杠桿來牽制日本。要大力提倡中日民間往來,既便于做一些政府不便出面的事,也便于傳遞各方面的信息,只有相互了解,才能相互信任,減少中日雙方的爭端和摩擦。
此外,天價醫藥費引發的醫療改革問題、大學生就業難引發的就業矛盾、化工品泄漏引發的環保問題、石油漲價引發的能源問題也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希望引起各方面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