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救災救濟管理半年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我市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給災區(qū)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影響。為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解決受災群眾災后困難,各縣(區(qū))民政系統(tǒng)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認真履行各項工作職責,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為各級政府的救災決策服務,積極執(zhí)行各項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政策,為受災群眾排憂解難?,F將半年以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認真做好春荒災民生活救助工作。2009年上半年,下?lián)?50萬元救災資金用于解決災民災后的基本生活救助。各縣(區(qū))在結合當地災害實際和災民自救能力的狀況,認真開展災民生活現狀的調查,確保有限的資金真正用于最需要救助的災民,保證災民災后的基本生活不出現百正常情況。
(二)認真做好災情信息收集工作。為保障災情信息及時、快迅、準確的反映,市、縣(區(qū))兩級不斷建立健全災情信息收集、報送制度,初步建立了縱向到村委會、橫向與相關職能部門對接的災情收集連動體系。發(fā)展村委會成員作為災情信息收集員,加強與涉災部門的信息溝通與資源共享,做到重大災情在24小時內反映,災害損失評估科學有據。
(三)認真開展防災減災工作。借助全國“5、12”第一個防災減災日啟動的有利條件,在全市上下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為確保宣傳工作取得成效,各縣(區(qū))結全當地實際,組織了“防災減災進校園”、“防災減災進企業(yè)”、“防災減災進農村”、“防災減災上媒體”四個主題活動,利用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開展形勢多樣宣傳活動。
(四)認真做好應急備災工作。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云南省加強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建設10項重大措施方案的通知》,全面落實××市、景谷縣救災物資儲備庫(點)前期各項工作,很抓建設用地、建設規(guī)劃、施工組織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進度,力爭早開工、早建設、早投入使用,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同時,積極爭取鎮(zhèn)沅縣、孟連縣新建物資儲備點項目申報工作,逐步完善全市物資儲備點的合理布點,全面提升全市的應急保障和應急支援水平。
(五)認真強化內部信息隊伍建設。根據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災情信息報送要求,全市在6月1日后,全面啟用了《國家自然災害災情信息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災情報送。為保障全市各縣(區(qū))及時與國家、省、市災情信息的報送對接,組織了各縣(區(qū))相關人員參加了統(tǒng)一的培訓工作,對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反映出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對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積極向上反映,為進一步完善災情信息管理創(chuàng)造條件。
(六)認真做好汛期前的各項組織動員工作。先后結合全市的災情特點,2次轉發(fā)了國家、省對做好汛期救災工作的要求,進一步明確職責,完善工作紀律和救災人員的動員組織。要求重特大災情發(fā)生后、各縣(區(qū))要在第一時間收集上報災情、第一時間深入災區(qū)第一線、第一時間開展災民救助工作、確保災后災區(qū)社會穩(wěn)定、人心安定、社會和諧。
上半年,全市救災工作的特點是:一、災害損失較近幾年同期相比出現少有的下降趨勢,沒有發(fā)生過一起人員死傷的自然災害事件。二、災害發(fā)生持續(xù)時間不長,災害范圍不廣。三、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在全市上下引起了高度重視,應急準備工作建設、應急知識普及和預案演練得到全社會、各行業(yè)的重視?!痢潦邢乐ш牎⒐╇娋值认群蠼Y合部門的實際組織了演練,增強了重特大災害發(fā)生后的應急處置能力。
二、存在問題
盡管,上半年我市救災救濟工作在省民政廳的支持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工作發(fā)展,成效顯著,但是,救災救濟工作仍然面臨突發(fā)性和不確定的因素,仍然需要引起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一)發(fā)生重特災害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全市地形地貌多樣、復雜,人的活動、氣候的影響等都有可能誘發(fā)重特大地震、洪澇和滑坡災害。同時,由于我市廣大農村群眾居住條件、環(huán)境和自救能力弱,災后的救助工作范圍,承擔工作壓力大,救災救濟工作面臨艱巨考驗。
(二)全民動員是救災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依靠自己、自力更生、生產自救的自主救災行為逐步弱化,群眾防災減災意識不強,社會互助沒有形成有效長效激勵機制,單一依贊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困難和問題層出不窮。
(三)救災工作條件不適應救災工作發(fā)展的要求。人員隊伍、救災裝備、救災法律政策保障都與救災救濟工作發(fā)展的要求差距遙遠,難以保障救災工作的快迅準確開展。
(四)防災減災的基礎落后,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下半年工作要求
針對,上半年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下半年救災救濟工作仍然需要以全市民政工作會議要求為指導,很抓各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很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以為服務為宗旨,以減災救災為核心,以保障災民基本生活為重點,全面組織各項工作的開展。
(一)加強災情信息收集、提高處置突發(fā)災害的能力。堅持24小時災情監(jiān)測,發(fā)現災情及時進行處置;堅持以災民救助為重點,及時準確的了解災民災后的困難,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災民救助工作;堅持全面和重點相結合的工作方法,要抓重點、兼顧一般,做到不漏不掉一人的災后救助要求。
(二)配合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繼續(xù)推進災后民房恢復重建工作。要積極配合建設部門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和民居防震保安的防災減災工作深入,提高全市抗御災害的能力。同時,要組織實施對新增災后倒損民房重建,確保災后災民有臨時、安全的住所。
(三)很抓各項備災抗災工作的準備落實。要按《突發(fā)事件法》的規(guī)定,落實部門預案,爭取當地政府,保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經費投入,增加物資儲備品種,優(yōu)化儲備基礎,確保快速、有效的開展災民救助。
(四)認真組織冬令災民救助工作。災民救助是各級黨委、政府執(zhí)政為民,以人為本,通過民政部門的工作來實現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對民政部門的信任,關系全市弱勢群體生產生活的大事,決不能掉以輕心。各縣(區(qū))民政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下功夫抓好各項保障經費的落實、清楚掌握各類救助對象的生活狀況,做到救助工作不掉一人,不漏一戶。
(五)推進各項防災減建設的落實。要把防災減災建設作百年大計工程逐步推進,在全社會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群中有計劃的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培養(yǎng),有計劃的組織預案演練,減少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