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政治教育發展半年總結區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政治教育發展半年總結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政局政治教育發展半年總結區

20*年以來,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民政局和對口支援省市的指導和傾情關愛下,全區民政系統干部職工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宗旨,積極實施“一主兩翼六化驅動”戰略,按照黨的十七大、市、區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和區委三屆四次全委會及20*年*市民政局長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局黨組“五三六”干部建設方針,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發展的“314”總體部署和區委“扎實推進‘113’工程,全面實現‘135’目標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保障民生為第一要務,以推進基層民主為重要取向,以服務社會為根本要求,努力鑄造社會平衡穩定機制,充分發揮了民政在構建和諧*中的重要基礎作用。

一、全區上半年民政工作成效顯著

區委、區政府召開了全區民政工作會議,傳達了全市民政局長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民政局20*年工作總體部署,在全面總結20*年全區民政工作的同時,安排了我區20*年民政工作,會上區委常委*、副區長*作了重要講話,為完成20*年民政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基層民主政治和社區建設上了新臺階

一是精心指導鄉鎮(街道)第七屆村、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了換屆選舉任務。1-6月,做好對選舉中的“難點村”和“重點村”的矛盾化解工作;1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依法進行了重選補選。受理選舉信訪53件,依照選舉法律和政策的規定進行了調查處理,做到了件件有結果。至4月底,全區448個村、184個社區居委會圓滿完成了第七屆換屆選舉任務。

二是積極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成效明顯。選擇條件較好的*鎮、*鎮2個鎮、20個村開展了市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創建活動。*鎮被民政部評為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鄉鎮。*鄉*村、*街道*村等10個村通過努力,達到了市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的建設目標。

三是村級陣地建設進一步加快。指導、督促鄉鎮(街道)完成20*年度村級社會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截止6月上旬,20*年度38個村級社會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已完成32個;在建6個。完成了20*-2010年114個村級服務中心項目建設規劃。

四是示范社區建設工作初見成效。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20*年,我局在21個城市社區開展示范社區的建設活動。6月底止,建成了首批周家壩、百安壩2個示范社區,20個區級領導深入社區主持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15個示范社區完成了建設規劃的制定,32個幫促單位落實了資金或物資。為將幫促工作落到實處,我局細化了社區建設工作目標考核細則,深化了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完成了數字化社區建設方案。

五是落實了20*年度新建或改建社區服務中心(站)項目建設責任制,確保任務完成。為確保本年度2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6個社區服務站項目建設任務的完成。區民政局召開了20*年社區服務中心(站)項目建設工作會議,同時,簽定了項目建設責任書,明確了項目建設要求。在指導做好項目建設的選址、功能設計、職責制度建立健全的同時,組織周家壩等街道部分社區干部到江北區鴛鴦社區等亮點社區進行了考察學習,拓寬了社區干部建設好社區服務站項目的思路。

六是兌現在職和離任人員的誤工補助和一次性生活補貼。今年3月,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民政局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村及社區干部誤工補助等待遇的通知》(*財鄉管〔20*〕5號),為早日兌現政策,實現全區村、社區專職干部誤工補助打卡發放,經過3個月的努力,完成了對1830名在職村、居干部的誤工補助和405名離任村、社區干部的一次性生活補助審批。在職和離任人員的補助在6月初得到兌現。

(二)新型社會救助有了新進展

1、救災工作積極有序穩步推進

(1)確保農村困難群眾安全度荒

20*年,全區程度不同地遭受了暴雨洪澇、風雹災、農作物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為做好災民生活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20*年春荒災民生活,制定切實可行的春荒救濟方案,確保災民困難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區民政局、財政局于1月底下撥春荒救濟款240萬元,幫助農村困難群眾順利度荒,共有14963戶53866人受益。

(2)救災應急能力有較大提升。一是及時開展低溫雪災救助。今年1月中旬以來,我區遭受持續低溫冷凍天氣,中高山區普遍降雨雪。尤其是1月27日以后,全區持續降雪,為50多年來罕見,造成中高山地區39戶112間房屋倒塌,損壞房屋2102間。我局制定下發了《*區20*年雪災災民倒房重建工作實施方案》,為基層實施倒房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礎;及時下撥救災資金30萬元,幫助災民做好恢復重建工作。目前,全區因雪災造成倒房的39戶災民已經全部完成了恢復重建任務。二是應對“5·12”地震災情反映迅速。因“5·12”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我區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影響,災情就是命令,全局人員迅速做出反映,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開展賑災救助。

5月12日下午4:00,向全區各鎮鄉、街道民政辦公室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鎮鄉、街道民政辦工作人員加強24小時值班,堅守工作崗位,及時收報災情,做到不謊報、不錯報、不瞞報、不假報。所有上報資料必須經領導審核后上報。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時時向各鎮鄉、街道、區級有關部門收集災情數據,按照要求匯總后上報區政府,經區領導審定后上報*市民政局。從5月12日起至6月5日堅持24小時不間斷收集各地災情,截至6月10日,已向區政府連續上報25期累計災區數據,向市民政局報送4次災情續報。完成地震災情評估匯總。全區因“5·12”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426.6萬元,緊急轉移城鄉因災人口1689人。三是積極組織賑災募捐。承擔了區委、區政府“5·12”大型義演捐贈的接收工作。截至6月19止,*區慈善會共募集現金835.574506萬元,累計募集物資折款572.2572萬元。四是強化救災物資安全管理和調運。制定了救災倉庫安全應急預案,切實加強救災物資倉庫管理,全力保證救災物資安全和及時調運。做好救災物資調運安排,隨時確保救災需要;按照市救災物資中心的安排,已向梁平縣調運救災帳篷200頂;為赴四川災區實施醫療救助醫務人員配送救災帳篷2頂;為四川災區運輸救災物資車輛開具救災物資專用通行證36張;我局對因災返鄉的21位災民實施了救助;對四川災區14名傷員治愈和16名陪護人員返回原籍提供了幫助,派專車護送;派出2名火化工赴四川*市,幫助災區工作。

(3)建立了*區災情信息員制度

我局對村(社區)建立民政災情信息員隊伍作出安排。目前,全區448個行政村和184個社區居委會分別都配備了兼職的災情信息員,拓展了災情信息基層網絡,使基層災情信息更具有準確性,為迅速準確實施救助提供依據和組織保證。

(4)完成了陳家壩曬網村災民集中建房點、太安鎮鐘劉村面坊、秦家老屋災民集中建房點的建設任務。112戶災民在6月底前搬進新居。

2、穩步推進城鄉低保、五保戶供養、醫療救助、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一是落實城鄉低保政策落實。按照應保盡保、不應保堅

決不保的原則,進一步加強了動態管理和分類施保工作,我局與就業、社保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制度,強化勞動保障信息在低保審核中的作用。1-6月共取消1288戶2846人的城市低保資格,將2415戶5144戶符合條件的納入低保范圍。截止6月底全區有41938戶94451人城市低保對象、19595戶41703人農村低保對象。1-6月發放城市低保金6411.28萬元、農村低保金590.77萬元,保障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二是切實保障農村五保對象合法權益。1-6月向7588名農村五保戶發放供養經費455.28萬元,確保了他們的基本生活。爭取到民政部“霞光計劃”項目,擴建了*敬老院。

三是扎實開展醫療救助。進一步簡化醫療救助程序,按照更有效、更方便、更快捷的原則開展救助工作,半年來向1.78萬名困難群眾救助339.77萬元,緩解了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因病致貧現象。

(5)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明顯。截止6月15日,區救助站共接待求助人員1145人次,對符合救助條件的1098人次受助人員給予救助,其中:省外受助人員517人,占47%;本市其他區縣的受助人員409人,占37%;本區受助人員172人,占16%。

(四)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卓有成效

1、雙擁、優撫工作扎實推進

(1)以鞏固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成果為重點,積極開展雙擁活動

一是認真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雙擁國防宣傳教育活動,*革命烈士陵園接待社會各界人士2萬余人次,并組織到鎮鄉(街道)、學校、社區開展國防宣傳教育活動和革命英烈事跡展覽4次,*雙擁工作網站更新條目、信息58條,在《三峽都市報》發表雙擁文章3篇。二是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慰問活動,組織慰問重點優撫對象113名,發放慰問金9萬元。三是開展軍民聯誼聯歡活動,春節前舉辦“雙擁花開別樣紅”大型文藝演出,“5.1”前組織全局機關職工與武警*總隊船艇大隊聯歡。四是按照每人每年1600元標準兌現落實農村義務兵家庭優待金。五是發放現役軍人立功受獎人員獎金2.5萬元。六是制定《全區雙擁命名表彰大會工作方案》、《慶八一雙擁文藝演出工作方案》。

(2)以保障重點優撫對象合法權益為中心,積極探索優撫工作新路子

一是按時按標準發放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金1792萬元。二是對重點優撫對象實施醫療救助和補助,其中,發放在鄉老復員軍人重大疾病醫療補助金99萬元,解決殘疾軍人補助金5萬元,帶病回鄉退伍軍人補助金16萬元,“三屬”人員8萬元,其他優撫對象3萬元。三是開展優撫對象住房建設試點工作,探索解決重點優撫對象住房困難的新途徑,在高峰鎮、大周鎮、響水鎮等地進行住房集中建設試點。四是優撫事業單位運轉良好,優撫醫院建設正式啟動,區假肢康復中心完成營業額78萬元,為32名6級以上傷殘人員安裝配備了假肢及其輔助工具,支付費用28萬元,*革命烈士陵園完成功能完善規劃。五是開展了優撫事業單位對口支援工作。六是完成優撫數據庫建設更新工作。七是到武陵、響水、龍沙、五橋、*、孫家、恒合、余家、*、周家壩、*、高筍塘、雙河口、鐘鼓樓、柱山等地開展調研和下訪活動。八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出臺《*區優撫經費使用和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對優撫經費的使用管理、監督。

2、退役接收安置工作有序推進

(1)安置工作平穩運行,穩步推進

一是認真做好20*年冬季退役士兵和20*年春季轉業士官的接收工作,嚴把檔案審查,人員報道,安置資格審查“三關”。20*年全區共接收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648人(含江南新區15人),在城鎮籍250名退伍軍人中,應納入城鎮安置范圍的有229人,其中:屬中央、*44人,區本級185人。

二是認真抓好退役士兵的安置籌備工作。根據有關規定,代區政府、區人武部起草了我區20*年度安置工作意見,并書面征求了區編辦、區發改委、區財政局、區人事局、區勞動局等單位的意見。

三是上報了中央和*直屬單位職工子女的安置計劃。根據*下達的安置計劃,已與有安置任務的直管單位進行了工作銜接,已辦部分安置手續。

(2)認真做好退役士兵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工作

今年2月,召集國家承認中職學校辦學資質的學校進行了座談,并布置了相關的報名和就讀工作。

(3)加強軍休所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在春節、五一,對兩個軍休所的老同志和退休工作人員進行了慰問;指導兩個干休所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二所新建辦公樓已裝修完畢。對軍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并對軍休干部住房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完善了相關的基礎資料。接收了20*年*市警備區移交的6名無軍籍職工。

(五)社會事務管理不斷加強

1、強化殯葬管理工作。區政府與火化區鎮鄉(街道)簽訂了《20*年殯葬管理目標責任書》,強化火化區鎮鄉(街道)殯葬管理工作職責。二是根據區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城區治喪秩序的通知》,分別召開了*主城區街道和社區殯葬管理工作會議,確定了清理整頓城市周邊亂埋亂葬、規范城區治喪秩序為20*年殯葬工作的重點。編印了《*區殯葬工作文件資料匯編》,指導鄉鎮(街道)依法管理殯葬事務。設立11個五橋片區社區宣傳點、發放宣傳資料25000份,基本做到殯葬管理政策法規家喻戶曉。會同市政、公安、文廣新等部門開展了規范五橋百安壩片區治喪秩序以及高考、奧運火炬傳遞期間城區治喪的專項整治工作。三是圓滿地完成了20*年清明節期間的各項工作任務,群眾祭祀活動秩序井然,沒有發生任何安全責任事故,未收到殯葬服務方面的投訴,文明祭掃蔚然成風。*區民政局因清明節工作突出被*市民政局表彰為一等獎,民政部通報表揚我區優秀觀察員。四是邀請區人大、區政協領導以及鄉鎮(街道)、相關部門分管領導、殯葬服務單位代表召開了“4.27”全國殯葬日座談會,暢談我區殯葬改革取得的成果,為深化*殯葬改革建言獻策。

2、強化社會福利工作:一是會同區老齡委在全區城鄉開展了60歲以上老人基本情況調查工作,周家壩街道流水社區、*街道紅光社區居家養老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二是建立了民政孤殘兒童信息數據庫,共調查、統計、上報全區孤殘兒童684人;開展了“愛心20*-走進*”醫療救助貧困家庭病殘兒童活動,全區有14名貧困病殘兒童接受救助;組織實施了民政部“重生行動—全國貧困家庭唇腭裂兒童手術康復計劃”,及時上報相關材料,確保我區符合條件的唇腭裂兒童得到有效救治。三是開展了20*年度社會福利機構年檢工作。四是豐華電器廠破產清算財務審計終結,對原豐華電器廠歷年財務、文書檔案、個人檔案進行了全面清理,并完成了與區檔案局、就業局托管中心、區節調辦、區移民局的檔案交結工作;原東方包裝廠產權權屬糾紛案兩審終結,東方包裝廠破產清算組均勝訴,原東方包裝廠破產清算工作再次啟動。五是成功地開展了20*年度上海、天津、福建、黑龍江、廈門、南京、寧波的對口支援匯報工作,進一步爭取20*年對口支援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3、強化地名管理與服務。一是承辦了地寶鄉改設土家族鄉的調研工作,并將調查意見上報區委、區政府審定。二是對鐘鼓樓街道因開發都*鄉村旅游發展項目需調整部分村級建制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情況已上報區政府審定。三是承辦了工業園區申明一路、申明二路的地名更名問題,調研意見已上報區政府,區政府已正式命名。四是承辦了沙河復建橋命名工作,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匯總意見已上報區政府審定命名。五是城區地圖的印制已經區政府領導審定,現正在印制中。六是對14個鄉鎮集鎮道路地名設標工作,全部簽定了責任書,目前已完成部分鄉鎮的實地踏勘規劃。七是平安邊界創建工作已全面啟動。按照市民政局的統一部署要求,今年要完成四條邊界線的平安創建任務,即“鄂渝線*利川段、*梁平線、*石柱線、*開縣線”。到目前,已分別與各毗鄰縣召開了聯席會議,共同制定了實施方案和處置邊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達成了共創平安邊界的共識。為了扎實開展創建活動,會同區綜治辦分別深入到各涉邊鄉鎮,檢查了解創建工作情況,指導基層扎實開展創建活動。各鄉鎮都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實施方案。八是兩條邊界線聯檢工作已召開第一次聯檢聯席會(鄂渝線*利川段和*石柱線)。雙方就邊界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進行了溝通,雙邊邊界無爭議糾紛,都表示繼續做好鞏固工作,確保邊界社會穩定。九是為迎接奧運火炬傳遞活動,對火炬傳遞沿線的地名標志牌全部進行了清洗,畫面更新及部分損壞的標志牌進行了更換。

4、民間組織管理卓有成效。一是抓好民間組織培育管理工作。依法登記民間組織7個,注銷4個。登記、注銷合格率達到100%。截至20*年6月底,我區民間組織已發展到501個,會員175132人。民間組織涉及我區各行各業,業務主管部門達103個。二是加大監管力度。為加強對民間組織監督管理,確保民間組織健康發展,*區政府辦制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民間組織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府辦發〔20*〕7號)。成立*區民間組織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區民政局、*區審計局制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民間組織財務審計工作的通知》(*民發〔20*〕37號),*區民政局《關于建立民間組織重大活動事項報告備案制度的通知》(*民發〔20*〕37號),*區民政局、*區財政局《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區社會團體會費收取行為的通知》(*民發〔20*〕102號)。召開了20*年度民間組織年檢工作會,對年檢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三是組織動員,向災區獻愛心。“5.12”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們及時動員組織各民間組織踴躍向災區獻愛心,截至目前已向災區捐款300萬元,捐贈物資400萬元,輸送志愿者20人。

5、依法開展婚姻登記和收養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強化了婚姻、收養管理和登記工作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區婚姻登記中心做好對服務轄區范圍內實現網上登記辦證的各項準備工作;對邊緣鎮鄉的婚姻登記工作,加強了調研指導,建立了婚姻登記從業人員報批備案的工作機制。1-6月全區共辦理結婚登記7169對、離婚登記1556對。收養登記方面,基本完成*區收養登記數據庫的建立,實現了收養登記檔案信息數據化。1-6月,辦理收養登記8人。

(六)福彩發行工作成績凸顯

福彩發行工作按渝東特區“開拓創新,精細管理,市場為主”的指導思想,加大宣傳力度,采取每周二、四在《三峽都市報》刊登福彩專版,《三峽之窗》網站開辟福彩論壇,邀請北京專家講師團到*對彩民進行授課,開發手持型終端銷售機等措施努力提高銷售額度。目前*區有站點數量120個,銷售站點數量111個,其中便利型手持機24個。截止20*年6月16日*共銷售1546.31556萬元。

(七)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信訪維穩工作有新突破

上半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47件,滿意率100%。今年來,全系統共接待來信來訪1170人次,訴求主要涉及安置、優撫、低保、醫療救助等內容。一是按照信訪工作“五個一”和“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的要求,建立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制定獎懲措施,并建立了全局職工共同參與處置集訪工作制度。二是建立了信訪工作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制定了工作預案和處置預案。三是建立健全了各開發區、相關部門和鎮鄉、街道共同參與的全區涉軍群體穩定工作組織網絡和服務體系,保持24小時信息暢通和信息共享,確保了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及時處置,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四是每月定期對涉軍群體穩定工作進行研究和梳理,排查矛盾,制定穩控措施。五是隨時與各地各部門保持密切聯系,隨時靈通信息。掌握信訪工作動態。六是建立了復員退伍軍人信息庫,完善了相關信訪臺帳。七是在現行政策范圍之內,充分利用民政部門工作職能,在醫療、生活、住房等各方面積極為涉軍群體辦好事辦實事,增進了與他們的了解和溝通,有效地化解了矛盾。

(八)黨建、宣傳、退休、工青婦工作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了“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制定了*區民政系統“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方案,召開了“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動員會。各科室和局屬事業單位精心組織,層層發動,努力營造“創新服務、促進發展”的氛圍。為全體干部職工征訂了一套閱讀書籍,認真組織干部職工重點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書記來*調研時的重要講話、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和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吳政隆在全區干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組織了“民政如何創新”大討論活動;組織人員參加了“思想大解放、促進大發展”演講比賽;進一步完善局機關領導班子成員及民政系統干部職工崗位責任制,細化了工作措施,優化工作程序,完善督查督辦和周清月結工作制度,加強目標任務按月推進和季度通報。不斷查找和解決突出問題。推動了我局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進一步激發了干部職工“想干事、肯干事、會干事”的內動力。深入開展了“城鄉支部手拉手”活動,深入到響水鎮高石村簽定了幫扶協議,開展“八個一”活動。完成第二屆機關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組織民政系統黨員積極交納特殊黨費,支援抗震救災工作,局機關黨委8個黨支部101名黨員共交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1.74萬元。宣傳信息工作成效明顯。完成《*民政志(*篇1*-*)》、《改革開放30年民政工作》和《*志(民政篇)》的組稿、審閱工作。建立和完善老干工作各項制度,老干部心情更加舒暢。工青婦等活動充滿活力。

二、明確下半年工作重點,出色完成20*年民政工作任務

(一)緊緊圍繞區委“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建設一流隊伍、培育一流作風、創造一流業績。

1、實施“536”干部管理指導思想,打造和諧班子和快樂指數最高的民政隊伍。

2、實施“一主兩翼六化驅動”戰略,實現全區民政工作“大見成效”

3、扎實開展“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梳理思路,創新方法,落實措施,在全系統真抓實干,大力引導民政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之中,民政系統加強學習型班子和學習型隊伍的創建,以“建設一流隊伍、培育一流作風、創造一流業績”為目標,以“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為切入點,不斷提高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和民政隊伍的政治素質、領導能力和科學執政水平。

(二)突出重點,實現民政工作整體推進

1、立足增強民生保障能力,健全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扎實搞好災后重建工作。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鞏固擴大城鄉醫療救助工作成果。切實加強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完善流浪乞討救助管理。

2、立足增強社會自治功能,積極推進城鄉社區建設。全面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進一步深化基層群眾自治工作。

3、立足提高孤老殘幼保障水平,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加快發展老年福利事業。切實加強兒童福利服務。積極做好殘疾人福利工作。

4、立足落實優撫安置政策,大力推進國防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對軍隊的服務保障。強化對軍人的退役保障。強化優撫對象的生活保障。

5、立足提升民政公共服務能力,大力加強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切實加強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積極推進區劃地名界線管理工作。切實加強殯葬管理服務工作。推進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

(三)強化工作措施,推進*民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著力培育福彩慈善兩大支撐。積極探索“六化驅動”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夯實為民服務的基礎平臺。切實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和能力提升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北碚区| 连山| 通海县| 常德市| 宁武县| 屏东县| 嵊州市| 临西县| 信宜市| 游戏| 凌源市| 原阳县| 昭觉县| 江北区| 驻马店市| 尖扎县| 张家川| 迁安市| 乌拉特前旗| 偏关县| 久治县| 鄯善县| 仙桃市| 大新县| 全州县| 云南省| 八宿县| 寻乌县| 集贤县| 新疆| 陵水| 吴川市| 平遥县| 邢台县| 孝感市| 齐河县| 梨树县| 顺平县| 贵德县|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