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加強科技進步考核半年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上半年,*區科技工作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自主創新大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化實施*科技三年行動計劃和科技強區戰略,廣泛提高全民科技意識和基本素養,加快建設“三個*”與創新城區步伐,全力推進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科技工作成效明顯。榮獲20*年度區黨政領導科技進步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市級優秀,被評為20*年浙江省專利工作先進集體、20*年度*市科技合作及網上技術市場工作先進集體,并獲得20*“創意*”工業設計大賽組織獎,*區科技創業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被評為二○*年度*市科技創新十佳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意產業蓬勃興起,LOFT49號、唐尚433、A8藝術公社及樂富•智匯園4個創意產業園區初具規模,運河天地文化創意產業園被評為第一批*市高新技術產業園。
一、上半年工作回顧
(一)堅持科技進步考核,鞏固科技強區建設。以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為重要抓手,深入貫徹落實推進“兩創”和鞏固“科技強區”總戰略,加快建設“生活品質之城”和建設“三個*”。為確保完成各項創建及考核工作任務,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主動溝通、匯報,認真完成考核各項準備工作。5月29日,市考核組已對我區進行了20*年度黨政目標考核現場初核。據20*年5月的《20*年度縣(市、區)科技進步統計監測》預報告:20*年度我區企業技術開發費支出為5.33億元,較上年增長19.13%,企業技術開發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例為1.24%,較20*年增長4.27%。為進一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和每兩年一次的省級科技強區復核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引進培育高新產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上半年,區科技局以“企業服務月”活動為抓手,深入調研企業實際情況,重點開展輔導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先后走訪了多家企業,做好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申報輔導工作。開展20*年度*區科技進步獎評審,共評出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2項。涌現了大批創新型科技項目,截止5月底,已輔導推薦*匯捷食品化工有限公司、*利爾達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申報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已推薦國家星火計劃等國家、省、市科技計劃65項,已有*凱迪環衛機械設備廠的立式垃圾壓縮機等7個項目列入*市成果轉化項目。同時,組織*中亞機械有限公司、虎牌控股集團、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人人集團有限公司4家企業申報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100強,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47家。組織企業參加*市科技創新五個“十佳”評選活動,*區科技創業中心獲得*市“十佳”孵化器榮譽稱號,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培育成為*區唯一首批列入“*市科技創新十佳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該公司20*年研發費投入達6950萬元,獲得多項國家技術專利,并被培育為浙江省專利示范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25.61億元,利潤總額達3.12億元。該公司共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4項,國家火炬攻關項目2項,省、市重大科技項目18項,已集“中國名牌”、“國家免檢”、“中國馳名商標”、和“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四大國家級榮譽稱號于一身,成為*高新技術的龍頭企業。
(三)培育發展創意產業,推進產學研聯合。緊緊抓住文化創意產業良好的發展機遇。圍繞運河天地文化創意園三年行動計劃,出臺《*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建立由區統計局、科技局、鎮(街道)、基地等組成的文化創意產業統計服務體系,在各鎮(街道)建立了文化創意發展領導小組,加快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屬地管理工作機制。對符合認定條件的創意產業基地,啟動了市級孵化器申請認定程序。開展以“擦亮運河天地品牌”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完成“運河天地”品牌的商標注冊工作。上半年,還積極配合區政府與城市學院成立創意產業項目小組,主題開展《*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實地調研》,并與城市學院在“*區全民科學素養調研”、知識產權等方面合作開展軟課題項目,促進了產學研聯合和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積極推動轄區企業與院校合作申請*市產學研項目,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服務平臺,有效提高企業創新能力。轄區所屬的*市化工研究院被評為二○*年度*市科技創新十佳高校院系科研院所。
(四)培育創新載體,增強創新實力。一是企業孵化器建設得到加強。以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標準為建設要求,區科技創業中心以做好孵化企業的服務、管理、引導工作為重心,求發展、求實效。區科技創業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成為*市區縣中第二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這是繼20*年區科技創業中心被認定為省級重點孵化器以來,我區孵化器建設的又一次突破,為全省和全市孵化器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今年1-4月,區科技創業中心119家孵化企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0.96億元,上繳稅金158萬元,比去年同期的142萬元,增長了11%。二是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得到加強。上半年,我局繼續做好市級以上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的輔導申報工作,已輔導*鴻鵠電子有限公司、*萬馬高能量有限公司、*國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準備20*年*市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專家評審答辯材料,推薦引導虎牌集團、人人集團等4家企業申報20*年第一批省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到目前為止,全區已有市級以上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13個,其中省級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1家。三是知識產權工作得到加強。出臺《關于鼓勵提升區域自主知識產權能力的若干意見》政策,分別對專利申請、專利試點企業、企業研制含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以及被國標、行標所采納、推薦、備用并在有效期內的企業專利技術進行重點支持與獎勵。積極開展“世界知識產權日”暨20*年“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等系列宣傳活動,加大了知識產權的宣傳與影響。以參與組織20*“創意*”工業設計大賽為契機,舉辦了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4家高等院校與*人人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的“創意設計對接會”,各院校專家對浙江建華壓濾機有限公司的壓濾機外型及結構等的創意設計,進行討論。培育輔導人人集團等5家企業申報20**市專利試點企業,力爭我區市級以上專利試點(示范)企業數大幅度增長。四是“科技信箱”建設得到加強。積極利用“浙江科技信箱”這一科技服務平臺,以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為主導,積極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技術合作,今年上半年,新增發展單位會員30個,個人會員241人,累計單位會員144個,個人會員1159人。
我區企業的自主創新實力依托有效載體,大幅度提升。一是省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以上實現“零”的突破。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聯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廣播電視廣告監測系統》獲得20*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實現了我區省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以上“零”的突破,20*年度我區共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科技成果10項。二是涌現了一大批專利成果。上半年,共向174個專利項目發放資助經費132200元,專利項目同比增長25.2%。涌現出了一批擁有較強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的企業。區級專利試點企業——*人人集團有限公司對申報專利獲得專利的人員,特設“人人獎勵基金”進行專項獎勵,企業專利開發、申報逐年提升,至今已申報了8項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1項。該公司20*年1-4月新產品銷售為4228.39萬元,占銷售的比例為71.15%,。
(五)營造創新環境,優化服務質量。1、召開全區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工作會議。召開全區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工作會議,深入探討了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工作。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把握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工作的科學內涵,增強建設“三個*”、鞏固“科技強區”的責任感和緊迫感。2、開展“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打造生活品質之城和建設“三個*”總體目標,通過設立局長專題科技調研課題、落實企業服務月工作等舉措,重抓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展開校企對接,推進政府、企業與院校的聯動合作,深化拓展“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自從中央組織部向全國發出《關于做好部分黨員交納“特殊黨費”用于支援抗震救災工作的通知》后,*區科技局廣大黨員為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在全局已捐款3600元的基礎上,又再次以“特殊黨費”捐款7600余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作為一個黨員的先進性要求。3、設立專題科技調研課題。針對我區企業專利意識和申請專利的新增企業數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等問題,組織人員集中走訪了部分高新技術企業與相關部門,開展了“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加大對近期出臺《關于鼓勵提升區域自主知識產權能力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的宣傳貫徹,并結對企業科技人員開展服務企業工作。同時,積極引導企業申請各類專利,針對我區無申請專利的企業開展專利申請全天侯服務,推進企業實現專利申請“零”突破。據*市專利局初步統計:1-4月份我區累計專利申請185項,授權專利100項,為我區積極創造條件申報創建浙江省區域知識產權創建(示范)區奠定基礎。4、開展特色科普工作。成立“*區反邪教協會”,并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與市科技局、科協上下聯動,組織各鎮、街道及學(協)會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二屆科技(科普)周,并舉行了“攜手建設創新型城市--創業創新、文明和諧”科普宣傳圖版展評,共評出特等獎等四個級別的獎項,對20*年度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基金、區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科技管理工作者、區自然科學優秀論文進行表彰。聯合商貿局開展送科普進農貿市場活動,3月底前,已改造提升14個農貿市場科普宣傳欄制作,設計印制了140塊科普宣傳圖板送農貿市場上欄宣傳。5月初,為14個農貿市場發放“健康城區你我共建---*區建設健康城區系列叢書”近1000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