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事和勞保局上半年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上半年,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圍繞工作重點,狠抓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信息平臺建設,大力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和轉移,擴大社會保險實施力度,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勞動仲裁,不斷推進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進程,人事和勞動社會保障工作呈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人事人才工作半年回顧
(一)人才隊伍素質建設有序開展
1、嚴格制度,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管理。按照“嚴格依法、堅持原則、從嚴把關”的原則,繼續做好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申報工作。今年上半年,對60人招錄或調入的公務員進行了審批登記;申報了10家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單位。
2、在職教育穩步推進。按照市委市組通[2008]25號和縣委《關于規范干部學歷(學位)管理的若干規定》(魯組通[2008]14號)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了我縣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在職教育240人(其中:本科學歷變更146人,專科學歷變更94人)。
3、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穩步推進。嚴格執行上級有關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工作的政策規定,精心組織,確保在規定時限內順利完成評審任務。上半年,共為545人辦理了專業技術職稱。
4、按照,人才強縣、統籌兼顧“有編制、有計劃”的基本要求,嚴格實行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堅持“凡進必考”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效的緩解了相關部門人員緊缺現象。目前,計劃招聘22名公務員,招聘教育緊缺教師17人、衛生系統緊缺事業工作人員34人、計生系統緊缺事業人員4人。
5、積極組織實施“教師特崗”、“三支一扶”、“村官”招聘工作。深入調研,摸清全縣發展重點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及時招募專科以上畢業生,安排到農村從事基層工作。目前,“教師特崗”129名、“三支一扶”10名、“村官”崗位62名,招聘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二)“三項制度”建設穩步推行
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根據縣政府辦內部明電《關于縣級行政機關服務承諾落實情況實行定期通報的通知》,定期對我縣47個單位的服務承諾跟蹤監督,進一步把作風效能建設不斷引向深入,強化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截止目前,編制《三項制度工作簡報》5期,受理涉及服務承諾事項報件數66203件,報件數涉及服務承諾事項53542件,限時辦結數4999件,提前辦結4999件,按時辦結率達100%,首問首辦數3367件,轉職能部門辦件數87件,首問首辦率99%,接待咨詢66203人次,服務滿意率達100%。
(三)嚴格執行年度考核及工資福利工作制度
1、認真組織開展年度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工作。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促進了年度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去年度,全縣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參加考核人數6580人,優秀等次人數1019人,優秀率為15.4%,稱職(合格)等次人數5579人,稱職(合格)率85%;未定等次人數43人。
2、工資福利有力推進。審批行政機關6人的級別和崗位工資,審批事業單位5179人的崗位、薪級工資;審批行政調偏224人的職務工資,行政機關57人行政職務晉升工資,事業單位489人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工資,機關事業單位129名工人晉升技術等級工資,事業單位27人晉升薪級工資;審批20名檢察官、法官的崗位津貼;審批445人的教齡津貼;審批事業單位149人學歷津貼;審批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15人增加的基本養老金。根據相關政策辦理行政退休10人,事業退休6人,企業退休25人。遺屬生活補貼,行政4人,事業1人。護理費2人。建房補助7人。
(四)狠抓機構編制管理工作
以抓機構編制日常管理工作為突破口,每月初審批工資時,嚴格審核行政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度,如實登記各單位實有在職人數,為準確掌握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制人員現狀提供了可靠的數據,防止超編、混編現象的發生。同時為有效的調置人才資源,實現合理利用,提高工作積極性,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管理制度,截止目前,共辦理干部調動61人,工人調動5人。
(五)事業單位法人年度檢驗工作有序開展
今年來,在政府信息公開網上下發了《關于開展2008年事業單位年度檢驗工作的通知》(魯編辦〔2009〕2號)文件,對全縣已登記的118個事業單位法人年度檢驗工作按計劃、有步驟完成了年度檢驗工作,受理變更登記6個單位。并建立了法人登記檔案庫,做到一個單位一本冊,一個主管部門一個袋,保證了登記檔案的健全性。
(六)加強軍隊轉業干部管理
一是采取與全縣19名軍隊轉業干部交心談心,大力宣傳黨的有關的方針、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準確的貫徹落實,通過節假日期間為退休企業軍轉干部進行慰問活動,為他們發放春節慰問金)5700元;二是積極向市軍轉辦爭取14萬元資金,解決軍轉干部家庭實際困難及生活補貼。
二、勞動和社會保障半年工作回顧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開展情況
1.今年以來,加大了創業培訓工作力度,聘請江城培訓站對全縣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未就業畢業生、農民工等開展了三期創業培訓,共培訓369人,全部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并向縣委、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爭取了各類創業貸款資金,對取得證書人員給予創業貼息貸款,貸款55人,261萬,使創業人員盡快實現創業,從而帶動就業;積極爭取機關、事業單位招聘崗位,向全縣各類企業和就業人員提供招聘信息,共開發就業崗位1593個(公務員崗位19人,事業單位補員招聘105人,事業緊缺崗位招聘34人,擴大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我縣企業吸收安置1201人,開發保安崗位實施就業234人),實行對零就業家庭援救100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435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人數393人。通過開發機關、事業單位和種類企業就業崗位使我縣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2.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召開的就業培訓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就業和創業培訓工作,已制訂了《××縣人事和勞動社會保障局關于下達勞動培訓計劃的通知》(魯人勞[2009]14號)的文件和培訓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確定專人負責聯系專業教師到各鄉鎮開展就業和創業培訓,引導和鼓勵創業能力的個人自主創業。截止目前,共培訓6272人,實現自主創業127人。
3.今年已落實兌現符合享受社保補貼條件的326人53.53萬元社保補貼和開發100個公益性崗位,兌現公益性崗位補貼138600元;現已按失業保險補助有關規定,對企業參保人員進行了統計,發放失業保險補助金3256元,對穩定企業現有就業崗位起到促進作用;為認真做好“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我局對“零就業家庭”按有關政策提供就業援助服務,開發公益崗位、清潔崗位和保安崗位,幫助314人就業,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現象。
(二)社會保險工作開展情況
1.養老保險工作。養老保險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通過宣傳教育,使各類用人單位及從業人員和個體靈活就業人員,真正認識到參加養老保險的意義,增強了參保人員的意識和自覺性,促進養老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截止目前,參加養老保險2979人,收繳養老保險金317萬元。并調整我縣2008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退休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自謀職業等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資514人,月人均增資129.34元,1-6月發放社會養老保險金328萬元。
2.醫療保險工作。為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積極穩妥推近我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夯實基礎,擴大覆蓋面,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運行平穩。截止2009年6月,我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9693人,征收醫療保險費968.35萬元,其中:統籌基金收入412.36萬元,個人帳戶基金收入555.99萬元,申報住院醫療費149.60萬元,統籌基金支付98.80萬元,支付個人帳戶58965人次,累計支付個人帳戶213.54萬元。
為認真貫徹落實《昭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昭通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昭政發[2009]17號)文件精神,于2009年5月27日,由縣政府組織召開了全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啟動會議,對全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作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全縣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截止目前,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共有2928人,其中,學生1630人,成年人98人,殘疾人185人,城鎮低保1025人。
3.工傷生育保險工作。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相關工傷生育保險文件及會議精神,切實抓好工傷生育保險工作。截止目前,參加企業工傷保險的職工人數為890人,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140人,已收工傷保險費12.96萬元;參加企業生育保險的職工人數為691人,已收生育保險費9.37萬元。
4.失業保險工作。為進一步穩定企業就業人員,根據失業保險的有關文件精神,提高了企業參保人員失業保險補助金,有效緩解企業就業人員失業后的生活困難問題。截止目前,收繳失業保險16萬元;發放4人每人2個月失業保險補助金3256元。
5.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建立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和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保護失地農民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舉措,縣委、政府高度重視,經多次會議研究,決定由民政、財政等部門出資,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確保我縣被征地農民老有所養。
(三)勞動執法監察工作開展情況
為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我局積極組織開展了全縣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禁止使用童工、執行最低工資標準、拖欠農民工工資、勞動合同簽訂和社會保險擴面等專項執法檢查6次,出動檢查人員85人次。完成勞動保障執法年審268戶,涉及勞動者13725人;年審合格單位190戶,補簽勞動合同352人;下發各類執法文書255份,處罰單位4戶、處罰金額0.29萬元;受理拖欠農民工資案件8件,涉及農民工人數428人,支付拖欠農民工工資300.5萬元;工傷認定案件12件12人,辦結5件,7件正在辦理,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工傷賠償5件5人,辦結4件,賠償金額28.9萬元;辦理發放勞動用工登記97戶,涉及用工人數2673人。
三、強化學習,加強自身干部隊伍建設
(一)扎實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
根據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積極進行了動員部署,使全局干部職工提高對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認識,明確工作要求,消除錯誤觀念;通過進行查擺問題,認真查擺單位及個人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剖析原因,明確整改方向,針對查找出來的突出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進行了逐項整改。在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全局廣大干部職工精神面貌明顯轉變,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工作節奏明顯加快,行政效率明顯提高。目前,我局的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仍在扎實有序的進行中。
(二)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提高機關工作效能,是推動人事和勞動各項工作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局上下從講政治、講大局,講黨性的高度,深刻認識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大意義,明確目標,突出重點,結合實際,扎實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一是明確學習重點。把黨的十七大精神、科學發展觀、同志關于加強黨性修養和品德修養等方面的論述、各級有關重要會議精神作為學習的必學內容。二是強化措施嚴格學習。局機關制定了學習計劃,并要求每階段撰寫心得體會、調研報告,要求干部職工要以工作實際,以促進就業、完善社會保障、規范勞動執法、開發人才資源、推進人事制度改革等為主要內容,確定調研課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形成調研報告,交流調研成果。三是開展討論深入學習。圍繞人事和勞動工作如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深入開展討論。每次學習列出思考討論題,針對當前一些干部存在的思想、工作及作風問題,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深入自查討論,激勵干部職工不斷增強蓬勃向上的朝氣、開拓進取的銳氣、不畏艱險的勇氣,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增強創新意識,激發創新熱情,提高創新能力,確保活動得到實效。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的登記工作和事業單位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現未開展,矛盾已日趨突出化。
(二)我縣人口眾多,勞動力密集,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外出務工人員中普遍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觀念陳舊、勞動技能低,市場競爭就業的能力較弱,扶持再就業的任務很重。
(三)社會保險擴面工作任務重,涉及人多、面廣、業務量大,特別是因農民生活水平低,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積極性不高;用人單位及勞動者對工傷生育保險的認識不夠,導致參保率低。
(四)城鎮居民有一部分已參加了新農合或商業保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今年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參保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業務量大,工作任務重,現只有一名經辦人員工作難以開展。
(五)由于務工人員分布點多面廣,流動性大,勞動執法大隊沒有工作人員編制,現只能從其他股室調配兩名工作人員,同時經費不足,維權服務存在一定的困難。
五、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認真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及規范事業單位津補貼準備工作。
(二)加強就業再就業和職業培訓力度,以全面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實施技能型人才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大力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就業準入制度。
(三)認真貫徹各級黨委、政府關于加大扶持就業再就業工作的相關政策,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穩定輸出隊伍、提升勞動力素質上,進一步增強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競爭能力,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為未就業人員提供就業優質服務。
(四)加大社會保險工作的宣傳力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社會保險的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五)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力度,確保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六)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樹立人勞部門求真務實的作風。積極開展“強素質、創一流、樹形象”活動,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