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上半年醫療救助信息建設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發展民政事業,提升工作水平,今年上半年,*區民政局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思想指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與大力支持下,行之有效地推動亮點工作:成功打造全市首家區級社會救助中心;率先開通全省首個醫療救助信息平臺;爭創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順利推動精品社區打造工程。按照年初際定計劃目標,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現將上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社會救助工作
1、確保民生工程達標。截止到2009年5月,我區城市低保7263戶18565人,月發放低保金323.58萬元,累計發放低保金1681.01萬元,當月人均補差174.3元,累計人均補差179.7元;農村低保139戶329人,月發放金額20988元,累計發放103748元,當月人均補差63.79元,累計人均補差63.07元;城市醫療救助累計救助594人次155.5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累計20人次4.46萬元;三院工作人員補貼已到位,敬老院床位51個,使用率達100%,集中供養率達80%;臨時救助配套資金到位,累計救助119人8.56萬元;精簡退休職工救濟水平達人均180元;城鎮“三無”集中供養對象補助水平為319元;困難群眾遺體火化財政資金已審批1人,發放590元。
2、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活動。為體現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春節前夕我們組織區六大家領導及街道(鎮)干部對全區122戶城鄉特困戶和優撫對象及5000戶困難戶進行走訪慰問,共發放慰問金(物)共計843920元;為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和優撫對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共計423.86萬元(其中一次性生活補貼337.5萬),使全區特殊群體對象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同時,區領導還走訪慰問了13個社區居(家、村)委會,并給每個單位捎去2000元慰問金,給基層干部極大的鼓舞。
3、打造*區社會救助中心,實現“一門式”窗口服務。社會救助是民政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新建辦公大樓一樓劃撥了70余平方米辦公用房,并下撥10萬元專款用于環境建設,率先在全市打造了首家區級社會救助中心---“*區社會救助中心”,真正實現了“一門式”窗口服務。
4、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提高醫療救助資金使用率。為進一步推進我區城鄉醫療救助工作,使醫療救助資金使用率達90%,我們一是創新醫療救助程序。與勞動、醫療衛生等部門聯系,在全省率先開發了醫療救助信息平臺,實現“一站式”服務和“零時限”報銷。省廳市局對我區醫療救助信息平臺的運行給予充分肯定,全市醫療救助現場會也在我區召開。醫療救助信息平臺開通以來,已有71人次通過網上審批得到救助。二是完善了醫療救助政策。我們根據醫療救助政策的變化,結合實際,以區政府的名義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了我區醫療救助政策。三是將醫療救助資金使用納入了對街道(鎮)績效考核內容。為使我區醫療救助資金使用率達90%,我們制定了《各街道(鎮)醫療救助資金使用任務分解表》,將全年醫療救助資金使用量進行了分解,并納入績效考核內容。
5、著手擬定了社會救助體系相關文件。我們將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工作納入全年計劃,制作了工作推進表,草擬了《關于要求調整*區城鄉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的請示》、《*區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實施細則》、《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五保供養和敬老院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以政府的名義下發。
6、加強低保規范化管理。為全面提升新時期社會救助工作服務水平,結合年審工作,對全區140余名民政工作者進行“新時期社會救助工作”業務培訓;通過核查,清理出不符合低保條件的157戶459人。其次加強政策公示工作。全區101個社區統一制作了社會救助政策公示欄,印制了27000份社會救助各項工作政策宣傳單進行發放及張貼。
二、優撫雙擁安置工作
1、認真落實優撫政策,保障優撫對象合法權益。我們一是做好了傷殘軍人撫恤金的發放,累計發放318人次111.7萬元;二是提高“三屬對象”(烈屬、因公犧牲軍屬、病故軍屬)的定期撫恤金標準,烈屬、因公犧牲軍屬中、病故軍屬按每人每月75元、65元、60元的標準增加;三是對在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且家庭生活困難的參戰人員、無業的8023部隊退役人員,在鄉老復員軍人和帶病回鄉退伍軍人,每人每月提高30元;四是根據民電[2009]2號精神為585名重點優撫對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10.53萬元;五是認真落實一次性撫恤的發放政策,上半年累計發放病故軍人家屬一次性撫恤金24.16萬元;六是累計發放退伍軍人待安置期間生活費30余萬元;七是春節期間開展送溫暖活動。春節前夕,區領導普遍走訪慰問了優撫對象,特別是對烈屬家庭進行逐個走訪,累計發放慰問金(物)8.1萬元。
2、開展優撫對象醫療費一站式服務試點。依托*區醫療救助信息平臺,免費為未辦理職工醫保的優撫對象辦理全民醫保卡,將595名優撫對象錄入醫療救助信息平臺,進行網上審批。對享受定期撫恤和定期定量補助的優撫對象實行實報實銷,對6級以上的殘疾軍人報銷自理部分的90%。半年來,為優撫對象報銷醫療補助費5.2萬元。同時,給優撫對象發放臨時補助7800元。
3、積極開展雙擁工作。區領導在春節前夕深入營區走訪慰問官兵,并贈送春節慰問金15萬元;各街辦(鎮)及相關雙擁成員單位也在春節前夕與結對共建連(中)隊進行了走訪慰問,基層擁軍工作富有成效。
4、安置工作穩步推進。完成了306名*籍*年底退伍軍人的取證、落戶、審核報到工作;對156名退伍軍人進行技能培訓;今年全區計劃安置70人,截止目前,已完成自謀職業安置53人,發放自謀職業補償金108.25萬元;做好*年冬季入伍軍人的優待安置證登記工作,目前,全區有近300戶軍人家庭辦理了《優待安置證》登記手續。
5、進一步完善*區優撫雙擁信息管理系統。充分利用江西省優撫雙擁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將優撫對象的照片和審批表掃描上傳入庫,達到數據錄入準確、資料祥實,使雙擁工作逐步走向科學管理軌道。
三、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
1、開展示范城區創建工作。圍繞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創建工作,召開全區和諧社區建設總結表彰和工作部署大會,總結近年來我區和諧社區建設經驗;制作了《和樂*—*區和諧社區建設大紀實》電視專題片和編印《走向和諧——*區和諧社區建設成果匯編》;舉辦和諧鄰里月系列活動;對照《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指導標準(試行)》,順利通過了省、市評審組的檢查驗收。
2、加強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我們通過選拔,對擇優選撥的189名社區干部充實到社區進行工作并舉辦了四期培訓班,制定下發了《*區關于加強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管理意見》,開展社區干部考核工作。
3、建成了便民惠民服務中心。完成了南站、桃源街道便民惠民服務中心打造工作。我們還將進一步規范辦事流程、人員管理、硬件設置,把兩個街道的便民惠民服務中心作為各街道社會事務受理中心升級示范點,在全區逐步推廣。
4、順利推動精品樓院管委會建設和精品社區的打造工作。根據我局下發的《關于加強樓院管委會建設實施意見(試行)》和打造標準,確定了20個精品樓院,并按照項目推進表將各街道工作開展情況列入季度績效考核;首批11個精品社區目前已初具規模。目前,正在草擬全區社區經驗交流會工作方案,將各社區好的典型經驗,組織社區主任進行面對面交流。
5、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和區委、區政府的方案要求,指導桃花鎮、十字街做好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并邀請省民政廳基層政權處領導對選舉委員會成員進行業務培訓。目前,十字街街道同盟村的選舉工作已順利完成,村民對選舉結果都表示滿意;桃花鎮各村海選提名已經結束,將予近期進行選舉工作。
四、經濟工作:
1、招商引資:區政府下達招商引資年計劃任務合同外資360萬美元,完成合同外資180萬美元,占年計劃任務的50%,引進外資204萬美元,完成引進外資102萬美元,占年計劃任務的50%,引進內資2640萬元,完成引進內資1320萬元,占年計劃任務的50%。
2、工業生產總值:按照區發改委、區統計局下達的年工業總產值計劃任務2795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521萬元,占年計劃任務的54%,實現了時間和任務“雙過半”。
3、下崗再就業:按照區政府下達年再就業安置80人計劃任務,完成安置405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0人,占年計劃任務的50%,確保了按進度完成。
4、企業改制形勢喜人:解決了南昌鋼窗廠143名職工參加社保問題,目前,企業61名退休職工順利領取到退休金,企業穩定性得到加強;嚴格規范處置給水設備廠廢舊設備及產成品等物資工作程序,成功競拍得資金326000元。
五、其它工作:
1、完成了婚姻登記機關的整體搬遷和環境打造工作。精心打造了一個功能齊全、寬敞明亮、方便快捷、溫馨浪漫的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場所;學習了先進的技術,提高了工作效率。將數碼照、頒證刻盤縮短到當場領取;半年來,接待群眾咨詢一萬人次,接聽24小時咨詢熱線一千余個,依法辦理了結婚登記2395對,離婚登記592對,補辦婚姻證件766對,查檔出具婚姻登記證明和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4351件,辦理收養登記12件,登記合格率為100%,無一例違法登記;為提供人性化服務,工作人員利用元旦、春節、端午節、五一等節假日無償為61對預約登記的新人辦理結婚登記。
2、社會福利院拆建項目申報工作進行順利。已確定了地塊面積40畝,并完成了項目規劃用地紅線圖的印制。目前正在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用地批準書》。
3、民非和社團組織年檢工作按計劃進行。目前全區完成民非企業年檢49個,社團組織年檢7個,新注冊民非企業4個。
4、維穩工作實現目標。認真排查了安全事故隱患,進行了消防知識講座,企業安全生產零事故。建立和完善了信訪制度,對重點穩控對象采取了有效措施,確保了全國“兩會”期間民政職工民政對象無進京上訪情況的發生。
5、積極開展機關效能年建設活動和深入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兩個活動均擬定了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機構,召開了動員部署會,各階段工作穩步推進,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