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農村經濟發展上半年總結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區、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所確定的各項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優質糧生產、設施農業建設等特色種植為重點,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實。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上半年實現農牧業總產值3.38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種植業產值2.17億元,同比增長3.8%,畜牧養殖業產值1.21億元,同比增長6.2%。
一、上半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設施農業“富民工程”進展順利
*年按照發展設施園藝“富民工程”總體規劃,圍繞縣委政府制定的打造設施園藝示范縣的總體目標,本著“鞏固成果、發展提高、突出亮點、強化服務”的原則,力爭新增設施農業2萬畝,總面積達到4.2萬畝。
按照縣農牧局制定的*年溫室建設圖紙,全縣溫棚建設于3月28日陸續開工建設。全縣已落實溫棚建設20236畝,26個新建及擴建園區,新建千畝以上的點9個,涉及五鎮一鄉29個行政村。其中用于日光溫室建設的16000畝,用于大中型拱棚建設的4236畝。完成了簽定租地協議,簽定租地協議2756戶,參與建設的大戶51戶,農戶982戶。同時,抓好去年打成未投入生產的溫棚投產工作。動員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開展農業科技承包服務工作,做好早春茬蔬菜生產的技術指導,新定植各類蔬菜1920棟。截止目前,2007年全縣建設日光溫室(塑料大棚)2719棟,已種植2658棟,占97.8%。
(二)實施“增靚工程”,打造塞上江南田園風貌
今年以來,我局已以石中高速公路、109國道*段兩側縱深1公里范圍拆墻透綠和水產養殖生產生活用房拆除、改造、美化為突破口,精心組織,嚴格施工,確保質量,全力貫徹落實縣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打造高標準綠色生態長廊,全面建設具有“塞上江南”田園風貌的靚麗風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據我們丈量統計測算石中高速公路、109國道*縣兩側拆墻透綠工程共10951米,需栽植水泥樁5726根,安裝鐵絲網65706米,需拆除果園土坯房148個,重新建面積888平方米;需改造美化亮化的水產養殖生產生活用房,共14戶,養殖水面257畝,生產生活用房35間518?。截止5月9日,我局組織施工人員已在石中高速公路、109國道兩側實施拆墻透綠工程,共栽植水泥樁5958根,安裝鐵絲網67920米,粉刷涂料5958根,全部工程已于4月底全面完工。從4月17日開始組織人員對石中高速公路兩側水產養殖生產用房進行了拆除、改造、美化建設,共對兩戶220平米磚混生產生活用房用彩鋼瓦進行平改坡建設;對三戶104平米,生活用房拆除后用彩鋼瓦進行平改坡建設;對六戶194平米,進行拆除平整,現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三)穩定糧食生產,保證糧食生產安全。
今年我們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自治區、銀川市有關扶持發展糧食生產的政策,及時足額的將糧食生產補貼、化肥、柴油補貼兌現到戶,加之在糧價上揚的拉動下,極大地調動了全縣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全縣落實糧食播種面積48.9萬畝,其中小麥面積17.6萬畝,玉米面積21.1萬畝,水稻面積10.2萬畝。今年的春播生產重點抓了優質麥稻和玉米的區域化布局,突出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優質品種占到了98%以上,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目前,小麥、玉米長勢正常,水稻插秧后處于緩苗期。
(四)加強動物疾病防制工作,確保畜牧養殖健康發展
1、畜牧業生產情況
我縣畜牧養殖業不斷優化完善了以奶業和清真牛羊肉為主導,生豬養殖和禽業穩定發展的養殖業經濟結構,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目前全縣大家畜飼養量達到9.6萬頭,其中:肉牛存欄3.92萬頭,與去年同期相比較(以下均為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0.20萬頭,增長5.44%,出欄肉牛3.52萬頭,增加0.41萬頭,增長13.25%;奶牛存欄1.60萬頭,增加0.15萬頭,增長10.00%,馬驢騾存欄0.56萬頭(匹);肉羊飼養量41.32萬只,與去年持平,其中:存欄羊17.56萬只,出欄肉羊23.76萬只;生豬飼養量15.42萬頭,其中:生豬存欄6.15萬頭,增加0.62萬頭,增長11.2%,出欄生豬9.27萬頭,增加1.07萬頭,增長13.01%;禽飼養量208.76萬只,與去年持平,其中:禽存欄78.04萬只,出欄130.72萬只。全縣肉、蛋、奶類產量達到1.59萬噸、0.37萬噸、2.61萬噸,分別增加0.13萬噸、0.03萬噸、0.23萬噸,增長9.1%,9%、9.8%。各類適度規模養殖戶3125戶。
2、動物防疫措施到位
為確保全縣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保障全縣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今年我們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狠抓了動物疾病防制工作。在面臨周邊縣區發生動物疫情的情況下,我們周密部署,組織進行了動物防疫攻堅戰,各鄉鎮按照縣防疫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狠抓免疫率和帶標率,防疫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截止目前統計,全縣畜禽存欄數918968頭(只),免疫各類動物911744頭(只),牛、羊、豬共帶標118494頭(只);其中奶牛存欄14156頭,口蹄疫應免數13012頭,免疫13012頭,帶標13012頭,免疫密度100%,帶標率100%;黃牛存欄24830頭,口蹄疫應免數23215頭,免疫23215頭,帶標23215頭,免疫密度100%,帶標率100%;羊存欄62427只,口蹄疫應免數59178只,免疫59178只,帶標59178只,免疫密度100%,帶標率100%;豬存欄24305頭,口蹄疫和豬瘟應免數23089頭,免疫23089頭,帶標23089頭,免疫密度100%,帶標率100%;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免疫21934頭,免疫密度96%;家禽存欄793250羽,禽流感和雞新城疫免疫793250羽,免疫密度100%。
完成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雞新城疫免疫抗體水平監測共1680份,其中牛、羊、豬口蹄疫免疫抗體水平監測720頭份,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監測360羽份,豬瘟免疫抗體水平監測240頭份,雞新城疫免疫抗體水平監測360羽份,完成禽流感病原學監測280羽份。化驗室檢測病料31份,上報各類防疫報表289份,豬、牛、羊、雞因病死亡率分別占2.31%、0.29%、1.93%、5.42%。
全縣共投入消毒藥品0.45噸,生石灰280噸,消毒圈舍4.9萬間,消毒面積75.8萬?,市場消毒3.3萬?,消毒公路主干線和鄉村道路95條。
(五)積極發展“四水”產業,增強市場優勢
按照將我縣建成銀川市優質水產品生產基地的目標和要求,今年我們著力加大了新池塘的開發建設和舊池塘的改造力度,并深入抓好水產品養殖結構調整工作。全縣養殖總水面達到14496畝,其中:成魚池塘養殖面積10161畝,湖泊養殖面積1820畝,魚種養殖面積2515畝;新開挖水域面積893畝,清淤改造池塘面積930畝;投放各類魚種1403萬尾。全面推行無公害水產養殖。其生產特點:上半年魚價上漲且穩定,養殖利潤豐厚,養殖戶生產積極性很高,同時,飼料價格也比上年每噸上漲1000元,養殖戶喜憂參半,但總的趨勢仍然保持良好的生產狀態。
(六)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穩步推進,運行良好。
上半年全縣鄉鎮企業完成產值15.7億元,同比增長18.3%,增加值達27%,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達到4.6萬人,鄉鎮企業運行良好。
(七)狠抓勞務輸出工作,農民增收空間拓寬。
按照“立足銀川,鞏固周邊,進軍沿海”的市場定位,我們今年在勞務輸出工作上走“政府引導、市場配置、中介運作、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的新路子,加強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的技能鑒定培訓力度,上半年共舉辦“陽光工程”培訓班11期,培訓人員1029人。截止目前全縣共輸出勞務20421人,創勞務收入6532.58萬元,使農民增收空間進一步拓寬。
(八)加強農技培訓,培養新型農民
按照區、市有關部門的要求,我們積極做好農民培訓工程,科技入戶工程,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及農村能源國債項目的實施工作。上半年全縣共舉辦農民科技培訓班479期,培訓農民45212人。通過種養加實用技術的培訓,農民的科技和市場意識明顯提高。為了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我們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上半年共指導農民進行測土配方施肥30萬畝。
(九)實施農村能源國債項目,發展農村新能源
為了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節省能源,我們積極組織實施好國家農業部批復下達我縣的農村能源國債沼氣“一池三改”建設項目任務。截止目前全縣已建設“一池三改”沼氣池3500座。
(十)加強農資市場的整頓和監管,保證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上半年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農藥6項新規定和《*年農藥市場產品質量和標簽抽查實施方案》,結合《*縣*年“打造放心食品”及創建農產品安全示范鄉鎮工作安排》(永政農發[*]69號)的要求,組織全縣76家農藥經營單位進行培訓學習;制作農業投入品監管公示欄、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管制度和農業執法大隊服務承諾制度公示牌;結合我縣首屆設施園藝節的召開,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農藥市場專項檢查,共檢查50家農藥經營單位,抽查產品148個,其中標簽合格125個,嚴重不合格6個,假冒登記證號和盜用生產廠家的4個,基本合格13個,合格率85%,抽樣15個,張貼農業投入品監管公示欄50個;沒有發現經銷甲胺磷等5種高度農藥。依法對4種假冒登記證號和盜用生產廠家的農藥給予沒收,對經營單位進行當場處罰。
檢查審核35獸藥經營和40家飼料經營單位資質,會同工商部門查處2家無證經營獸藥的違法行為,在各經營點、集市鄉村張貼致獸藥飼料經營戶和廣大養殖戶公開信,發放假劣獸藥表觀鑒別知識等宣傳材料10000余份,使獸藥飼料經營戶和廣大養殖戶了解獸藥飼料常識,增強其守法經營、正確使用獸藥飼料產品的意識和識別假劣獸藥的能力,會同工商部門查處2家無證經營獸藥的違法行為。共檢查1個獸用生物制品經營單位、35家獸藥經營店,10個奶牛養殖場、12個養豬場、10個養雞場、8個飼料加工廠;通過檢查對未取得獸藥GMP認證的9個產品,5個過期藥品,3個標簽不規范的產品,查獲假劣獸藥132種,查處違規獸藥店5家,對情節嚴重的獸藥店依法進行了處罰。針對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獸用生物制品市場專項整治,共檢查了28戶奶牛場存欄在(50頭以上)、30戶養豬場(存欄在50頭以上)、6個養羊場、62個蛋禽養殖場(存欄1000只以上)、30個肉雞養殖場(存欄在1000只以上)、2個養鴿場,檢查各類疫苗12種260瓶,沒有發現不合格、假劣疫苗。通過檢查,提高了經營單位對高度農藥等進入銷售市場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規范農藥經營單位的經營行為。全縣農業投入品經營進貨查驗、進貨記錄、銷售記錄等質量追溯管理制度已全部建立,保證了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農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