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動局半年抗災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2008年上半年,市勞動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省委*三次和市委四屆十次會議精神,按照部、廳的工作部署,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促進勞動保障工作的大發展,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并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抗災救災先進單位”。
(一)抗災救災工作全面展開,對口援助初見成效。
在第一季度抗擊冰雪災害期間,采取多種積極措施勸導來深建設者留深過節。組織開展“風雪無情人有情,*留你過大年”、“情系來深建設者、關愛進廠區”等系列關愛活動,成功勸導來深建設者留深過年延期返鄉210萬人。在5.12特大地震發生后,全局干部職工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奉獻愛心,共為災區捐款115.7萬元,其中黨員共繳納特殊黨費42萬多元。同時快速行動,派出兩個工作組,初步摸清受災地區就業援助的基本情況,在災區三次開發建立遠程見工系統,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對口招聘活動,勞務引進工作取得明顯效果,受到國務院領導的表揚。
(二)《就業促進法》全面落實,社會就業更加充分。
全市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全面落實。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形式,將本年度全市就業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區政府和相關單位,并組織開展了考評工作;加強創業服務,實行了創業培訓在標準、教材、教師調派等方面的“六統一”管理,組織開展了“*青年創業”行動、“創業大講堂”活動、創業項目征集活動、“創業項目進社區活動”等系列服務;加強對困難失業人員的幫扶,通過創新崗位開發工作機制、與*獅子會共同開展“商界展關懷·獅友獻愛心”等一系列幫扶活動。上半年共促進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11547人,其中困難失業人員就業1308名,全市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5%。
就業登記工作全面推進。制定了《*市就業登記全市推廣工作方案》,啟用*市居住證/勞動就業登記網上申報系統,并組織企業人事干部開展了就業登記工作培訓。
勞動力市場管理有序進行。春節前后組織開展了“春風行動2008”,舉辦各類招聘會240場;開展了民辦職業介紹機構“星級標準化模式評估”、“民營企業招聘周”等一系列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活動;開展了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
技能人才引進工作進一步加強。招調工政策進一步完善,推出十項改進措施,加大了技能人才引進力度。上半年共辦理企業招調工立戶1669家,下達招調工指標1907人。全市辦理外國人、臺港澳人員在深就業手續共6491人次,同比增加10.8%。
涉外就業管理工作穩步開展。為保障奧運期間的安全,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引進高端、限制一般、禁止低端”的審批原則,嚴把就業國門。全市辦理外國人、臺港澳人員在深就業手續共7836人次,同比增加9.61%。
(三)社保制度更趨完善,保障范圍不斷擴大。
各項社會保險重要指標再創新高。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醫療保險五大險種參保人數均大幅增加,至6月底分別達到550.37萬人、832.38萬人、814.51萬人、195.33萬人、138.92萬人,分別同比增長23.6%、24.8%、10.8%、18.7%、43.3%;勞務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487.01萬人,同比增長18.8%,少兒醫保和統籌醫療參保44.03萬人。全市各項社保基金收入105.63億元。
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支付。至6月底共支付37.21億元,同比增長13.4%;全市享受離退休待遇13.48萬人,養老金100%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完成工傷認定19835人,依法補償工傷事故16977人;核發失業保險金3.69萬人次。
社會保險制度不斷完善。正式實施了《*市社會醫療保險辦法》,我市醫療保險從城鎮職工向全民醫保發展;改進少兒醫保工作程序,解決了群眾關注較多的問題;加強對定點醫院的統籌管理,調整了醫療保險償付標準,提高了醫療保障水平;參與研究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七項改革”方案,提出了事業單位轉企改革有關遺留問題處理意見,制定上報了《轉企事業單位原在編人員企業年金補交方案》;正式實施《工傷保險浮動費率管理暫行辦法》,各界反映良好;建立和推行鑒定專家“勞動能力鑒定差錯函告制”,成立了我市第一屆勞動能力鑒定專家咨詢委員會。
社保基金實現規范監督和管理。制定了《*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委員會重大事項監督辦法》、《*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部門職責》、《社會保險基金非現場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實施了《工傷保險案件調查取證費使用管理辦法》等多項基金財務管理制度;推進社保基金非現場監督系統的開發和運行;組織了對社保基層管理站日常財務和業務管理的檢查;積極推動企業年金市場化進程,積極完成國家勞動保障部交辦的企業年金管理課題研究;做好社保基金預決算工作,我市*年社保基金決算報告獲廣東省唯一的優秀獎。省人大駐深代表在考察我市社保基金管理情況時,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技能培訓措施有力,勞動者職業素質進一步提升。
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進一步完善。修改完善并頒布了技能人才1+5配套文件;依照民辦培訓機構發展情況,調整完善了民辦培訓機構評估標準。培訓實體建設繼續加強。積極扶持指導民辦技校的發展,全市民辦技工學校發展到6家;對第二批29家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進行了認定前的初步評審。市高技校狠抓教學過程管理,不斷提升教學質量。開展社會化培訓5185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445人次,同比增長24.6%;校企合作伙伴達435家,其中行業龍頭和世界500強企業53家。市技工學校不斷改進校園管理模式,舉辦“宿舍文化節”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市高訓中心設備到位率、安裝調試率達到99%,已啟動工業設計、工業自動化等4個實訓中心開展了實訓教學。上半年全市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共117.2萬人次。
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以開展“職業資格規范清理年”為主線,狠抓基礎建設,強化細節管理、增強服務意識,全面提升鑒定質量。上半年完成各類鑒定和測試27批,累計鑒定量7.67萬人次,其中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鑒定人數大幅增長32.6%。
(五)勞動合同全面推廣,勞動關系基本穩定。
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有新舉措。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定,制定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決定》工作方案;參與起草制定《*經濟特區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若干規定》;以實施《勞動合同法》為契機,深入推進“勞動合同三年行動計劃”、“春暖行動”和“彩虹行動”,勞動合同簽訂率上升到94.6%,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上升到89.1%;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企業勞動合同短期化問題得到改善;啟動了*市千家和諧勞動關系先進企業評選表彰活動。
工資宏觀調控規范進行。經過認真調研測算,廣泛征求意見,我市大幅調高了2008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特區內、外分別達到1000元/月、900元/月,分別增長17.6%和20.0%;特區內、外的非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8.8元/小時和8.0元/小時。這次調整后我市最低工資標準居于全國前列。墊付企業欠薪27宗,批準墊付金額1028萬元,涉及員工3465名。
暢通信訪渠道,及時排查隱患。勞資糾紛隱患排查工作到位、應急處置到位、對重點人群穩控工作到位,完善了局領導接訪制度、輿情匯集分析機制和網上信訪。上半年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3468宗(件),同比增加85.5%;涉及26020人次,同比增加38.5%。妥善處理重大集體訪59宗,涉及4082人次。通過12333電話系統受理群眾咨詢投訴244.9萬人次,其中人工接聽16.2萬人次。
創新辦案機制,提高勞動爭議調處工作效能。面對《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實施帶來的巨大沖擊,在辦案人員力量嚴重短缺的情況下,積極采取多方面措施全力應對,以最大的努力化解勞動爭議高峰。上半年全市共受理案件23785宗,其中立案22122宗,同比增長251%;重大集體案件635宗,同比增長156%;勞動者當事人數108756人,同比增長324%;涉案經濟標的超過20億元,同比增長542%。各項指標均已遠超*年全年總量。
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加強勞動保障監察信息化建設和協管員隊伍建設,推動市、區溝通協作和統一聯動,規范辦案程序,強化案件審理。上半年先后開展了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打擊非法中介和使用童工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有針對性地打擊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全市共檢查用人單位26308家次,涉及勞動者435.01萬人次,及時妥善處理群體性突發事件1002宗。
(六)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整體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績效評估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按照市政府績效評估委員會的部署,全面完成了對*年度的績效評估工作,并制定了2008年度工作方案,對上半年各項工作進行了跟蹤落實和及時上報;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順利進行,124件建議提案已完成64件,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綜合統計工作進一步完善。修改和完善了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管理辦法,通過抽樣調查完成了《企業人工成本情況》、《企業在崗職工工資調查表》、《城鎮勞動力資源供給情況表》的編報,并首次編印了高質量的《*勞動保障年報(*)》。
法制建設扎實推進。法規規章的制定、清理工作和普法工作順利進行。配合市人大調研起草了《*經濟特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若干規定》,完成了《欠薪保障條例》的修訂并已獲市人大批準;出臺規范性文件13份;處理行政復議案件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應訴案件共193宗,已結案161宗,案件維持率達93%。開展了以《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仲裁法》《*市社會醫療保險辦法》為重點內容普法系列活動,效果良好。
勞動保障學術研究水平進一步提高。籌辦了“我為*勞動保障改革獻良策”等一系列創新研討活動;完成了近三年創新建議的擢選匯編;全面改進《*勞動保障》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法規選刊》正式發行,受到用戶歡迎。
(七)隊伍建設力度加大,團隊精神日益增強。
強化局中心組理論學習,堅持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和依法決策,正確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扎實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活動,創新和拓展了勞動保障事業發展思路;加強干部隊伍管理,完成干部任免及干部崗位交流97人次;黨風廉政建設常抓不懈,換屆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局直屬機關黨委、紀委、團委、婦委,認真做好投訴件的查處工作,對上級轉來投訴舉報件和群眾直接投訴舉報100%進行了認真處理;26個機關黨支部與龍崗街道居委會、*縣三鎮黨支部的“結對幫扶”活動全面展開。
在取得顯著成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如:《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出現了勞資糾紛案件高峰,案件積壓日益嚴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滯后,就業崗位開發手段不硬,導致就業環境難以進一步改善、困難群體就業問題和“招工難”問題難以根本解決;對技能人才培養的投入不足,導致全市高端人才缺乏,成為制約我市產業發展的瓶頸;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渠道過窄,導致基金貶值,等等。隨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這些問題有可能更趨嚴重。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