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組織部長服務教育總結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進貫徹落實全州組織工作會議和縣十三屆二次黨代會精神,總結回顧20*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的工作任務。下面,我講兩個題目。
一、20*年組織工作回顧
20*年是我縣“第二個項目建設年”,也是組織工作的“落實年”。年初以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縣組織工作牢牢圍繞“項目立縣、項目強縣、項目富民”的發展戰略,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創新發展”這一主題,狠抓落實,推動實現“五大轉變”,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第一,深進貫徹州委“6+1”文件精神,全縣干部工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圍繞“抓項目,促發展”這一主題,認真組織開展好“雙爭”活動。把轉變思想觀念作為開展活動的首要任務,鼓勵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動腦筋、抓項目、促發展。把基層科、室、站、所、村和駐汪的15個單位納進“雙爭”活動范圍,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局面。往年8月末,全州“雙爭”活動現場會在*召開,州委常委、組織部長莊重同志對我縣“雙爭”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深化。堅持“憑實績、重德才、看*”的原則選拔干部,充分聽取人大、政協、紀檢和審計部分的意見,全面實行干部素質能力綜合評價制、重要崗位全委會投票制和重要崗位試用期制。努力“把領導干部變成項目專家,把項目專家變成領導干部”,鼓勵各級干部干事創業,先后將12名抓項目建設成績突出的干部提拔到重要領導崗位。制定了《規范黨群部分股級干部任免程序》,規范了股級干部選拔任用和治理工作。經縣委研究,決定將16個股級單位的20個股級崗位上劃,由組織部分代縣委治理,解決了重點股級單位的“中阻塞”題目。嚴格按程序做好公然選撥工作,共有6名年輕干部走上副科級領導崗位,為選拔任用干部積累了新經驗。
三是大學生引進和培養工作成效顯著。年初,縣委派出4個走訪組,分別到吉林、遼寧兩省的36所高校對接,招才引智,通過公然考試,共引進應屆大學畢業生135人。充分發揮大學天生長促進會的作用,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大學畢業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很多優秀大學生脫穎而出。我縣新招用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在20*年度延邊基層工作少數民族大學生培訓中取得了綜合成績第一名、演講一等獎的好成績;分配到縣法院的6名大學生中有3人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22名優秀大學畢業生和3個優秀大學畢業生團隊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21名優秀大學畢業生被下派到鄉鎮和街道進行掛職鍛煉;4名大學生被任命為部分科室負責人。
四是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有了新進展。對后備干部實行動態治理,做到“選、育、管、用”相結合。注重從引進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中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女干部和黨外干部,保證“三方面”干部在后備干部隊伍中有公道的比例。目前,全縣共有后備干部296人,其中正科級后備干部91人、副科級后備干部205人,分別占30.7%和69.3%;漢族194人,朝鮮族81人,其他少數民族21人,分別占65.5%、27.4%和7.1%;男237人,女59人,分別占80%和20%。
五是干部監視工作邁出新步伐。嚴格執行《干部任用條例》,加強任前監視,完善干部監視“聯席會議制度”,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建設。堅持黨政領導干部離任交接、離任審計、任中審計、決策重大事項記錄及干部選任全程記錄等制度,進步了選人用人的公信度。以信訪件的核查為重點,認真做好調查審理工作,做到“件件有結果,事事有覆信”。
六是督查考核工作取得新成果。對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實地督查,跟蹤推進,分鄉鎮和部分兩個組進行綜合排名,并通過縣電視臺向全縣通報。統籌兼顧,圓滿完成了機關作風建設、奧運期間社會維穩、汛期防汛、村屯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的督考。改革評估考核體系,科學設置表彰獎項,鼓勵鄉鎮和部分工作創新創優。通過嚴格有效的督考,把各鄉鎮、各部分的外部壓力,轉化為上項目、服務項目和推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的內在動力,全縣干部隊伍的執行力明顯增強。
第二,積極推進州委“1帶5”文件的有效落實,全縣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得到提升
一是實現了基層黨建體制機制創新。注重完善黨建工作領導機制,成立了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協調領導委員會,強化了基層黨委書記的黨建工作職能。積極推進黨內*建設,研究制定了《中國*縣代表大會常任制和黨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實施辦法(試行)》,拉開了我縣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和黨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的序幕。采取“村會聯合”、“跨村組建”等形式,整合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黨組織,促進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有機結合。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黨建工作經驗,在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做了書面交流。
二是貧困黨員幫扶工程深得民心。多渠道籌集“貧困黨員救助基金”,建立貧困黨員評審機制、動態治理機制和“救助基金”治理機制,確保基金規范運行。在城鎮,深進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共結幫扶對子104個。在農村,開展“包村聯戶”活動,由101個單位包扶村屯80個,包保貧困戶99戶,包保貧困黨員97名,累計投進幫扶物資折合人民幣675萬元;投進資金4萬余元,為2戶建國前老黨員改造了住房;從縣管黨費中列支專款,免費為443名60歲以上農民黨員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8名貧困黨員子女解決了進學難題目。重新修定了《*縣離職村(居)干部享受生活補助待遇的實施意見》,共為64名離職村(居)干部發放補助金13萬余元。
三是農村黨組織和黨員致富先鋒工程穩步推進。對全縣200個行政村按照強村和弱村進行分類,分別建立檔案。20*年共培養致富先鋒黨委1個、致富先鋒村黨組織16個、致富先鋒黨員50名。繼續實行“黨員農貸致富”黨費補貼和公職職員為農民黨員擔保貸款政策,共為381名農村黨員發放貸款616萬元,同比增長29%,黨費補貼資金5.7萬元。
四是社區黨員帶頭創業就業促進工程全面展開。充分發揮街道“大工委”體制的上風,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街道社區成員單位共結“創業就業扶持對子”48個。認真做好下崗失業黨員的進戶調查工作,為下崗失業黨員建立檔案,做到情況明,底數清。建立黨員創業就業培訓基地,共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88場次,培訓1540人次,其中黨員857人次,提供就業信息164條,扶持創業項目23項,協調解決創業小額貸款468萬元,有46名下崗黨員實現了創業或就業。
五是黨組織覆蓋工程扎實有效。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黨組織的組建力度,全縣已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黨支部25個,聯合支部75個,黨小組1*個,發展黨員2名,非黨積極分子32名。認真做好非公企業普查工作,規范黨組織設置和黨員治理。全縣共有非公企業248家,其中從業職員30人以上的非公企業59家都建立了黨組織,組建率達到100%。建立黨務干部工作激勵機制,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或專職副書記錄行固定補貼,并對新組建的13家黨組織給予一次性啟動經費,20*年共支出資金7.5萬余元。
六是黨員教育和治理工作得到加強。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村科技培訓系列活動,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30次,培訓農村黨員干部5000余人次。以鄉鎮為單位共舉辦村級后備干部培訓班9期,培訓村級后備干部450人。嚴把黨員進口關,全年共發展黨員243人。切實加強對活動黨員的治理,為751名活動黨員發放了活動黨員證,建立了活動黨員信息庫,確保黨組織和活動黨員之間信息暢通。汶川地震后,全縣黨員積極響應中組部的號召,共上繳特殊黨費56.5萬元,為災區重建增添了特殊的氣力。
第三,深進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組織部分自身建設得到加強
按照州委組織部的總體部署,深進開展了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和“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并與“大興五種風氣,爭創三個一流”主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組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常抓不懈,通過召開理論研討會、開設“組工干部講堂”、聘請科局負責人講課、實地參觀考察等方式把主題實踐活動引向深進,進步了組工干部政治的堅定性、行為的先進性、品德的純潔性和工作的務實性。
此外,干部檔案治理、調研、信息、電教、統計、黨建網站等各項工作,也都在服務大局中有了新的進步和跨越。
回顧取得的成績令人振奮,積累的經驗更顯珍貴。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熟悉到,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我們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題目和不足:一是在確立組織工作科學發展理念上,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步伐還不夠大的題目;二是在干部工作、基層組織建設以及人才工作領域,還有很多新情況、新題目需要破解;三是在自身建設上,一些組工干部的能力、素質、作風等方面與全縣中心工作的要求還不相適應等題目。對此,我們要認真總結和反思,并在今年的工作中努力解決。
同志們,危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挑戰給我們帶來了機遇,機遇也給我們帶來了新任務。做好2009年的組織工作,形勢嚴重,任務繁重,責任重大。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圍繞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奮力進取,狠抓落實,以改革創新精神扎實做好組織工作,切實進步服務科學發展的水平,為我縣新一輪項目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以優異的成績向國慶60周年和建縣100周年獻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