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文化市場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堅持與時俱進,推進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改革創新
(一)深入文化體制改革。必須從根本上改革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企事不分的現狀,對公共圖書、博物館、文化館等非營利的教育機構繼續由政府投入興辦;對文藝團隊實施政府資助和政府采購相結合的辦法;促進文化企業轉制,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把主要精力用于文化市場宏觀管理,通過執法、監督、引導、服務,促進文化市場規范和繁榮發展。
(二)扶持和培育文化市場。制定適應當前需要的地方法規和宏觀指導性政策。整合文化產業、文化市場資源,在符合公平公正、一視同仁原則的前提下,既鼓勵外資企業進入,又促進外地和本地企業在文化市場中壯大。引導和促成我市媒體和文物、文化藝術團體、影劇院的聯合和合作,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同時,文化娛樂業是一種特殊的高消費的行業,管理的成本也比較高,并且政府對其征收較高的稅收。因此,為了促進和繁榮文化市場、文化產業,必須加大投入,發展社會公益文化事業,促使更多的先進、高雅文化充實文化市場,主旋律得到高揚。
(三)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定期召開各文化部門及相關部門參加的情況分析研究座談會,溝通情況,分析形勢,促進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市場存在的問題。建立快速反應的預警、預測和監控機制。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各部門協調,共同管理文化市場的方案,更加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報請市政府同意,促進文化市場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提高管理成效。管理權限下放到區以后,應逐漸完善市、區管理職能的協調,進一步分清管轄權限,研究制定加強指導、檢查、監督的辦法,完善匯報和檢查的制度和上下溝通和快速反應的辦法。
(四)加強文化法制建設。加入WTO后,我們更有理由強調在文化市場管理上與國際慣例的接軌。一是按照法律的最新規定和新的形勢發展要求,清理修改地方性法規和內部規范性文件,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二是完善立法,賦予文化部門更多的立法權限,允許先走一步,重點是完善執法程序、處罰辦法等可操作性、有效解決無證經營方面的問題。三是按文化部《關于加強文化市場稽查機構和隊伍建設的通知》的要求,加緊引進高素質人才,對現有人才開展經常的執法培訓,在繼續提高對實體法的理解和執行的水平的基礎上,更加熟悉對程序法、處罰規定的掌握,并注意避免對經營者的不合理傷害的問題。
(五)以積極的管理措施確保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盡可能增加積極的管理措施,減少消極壓減手段,以盡可能最大地保護和發展文化產業,適應各地區不同的發展需要。一是適當提高“準入門檻”,對文化企業征收合理的稅收、訂定開辦標準。二是制定更加具體、明確的文化市場管理責任制,管理失職追究辦法,對地方政府管理文化產業失職行為進行檢查、追究。三是鼓勵社會舉報、實行舉報必查的制度,加強多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四是規定文化娛樂場所必須安裝攝影機,通過網絡和文化行政部門的視屏監控中心連接,加強監控。五是對開辦業主進行經營歷史的記錄、審查,對有違法經營的業主實施不予新辦批準。六是加強正面宣傳和引導,讓社會了解、關心文化市場的情況,創造一個有序、健康、繁榮的文化市場輿論環境。
二、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堅決抵制錯誤傾向
一是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所謂“軟環境論”。文化市場雖然屢經治理,但是娛樂場所的色情服務、色情表演,電子游戲場所的賭博,音像市場的走私盜版等問題仍然突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區和部門把這些社會丑惡現象作為改善投資、發展經濟的“軟環境”加以保護。對此,我們決不能用犧牲精神文明的代價來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文化市場沒有“特區”,對于違反有關管理條例且問題比較嚴重的,有關執法部門應該嚴查不貸。
二是消除“整頓影響文化市場繁榮論”。這幾年,有關部門通過壓減總量,對文化市場進行治理,但有些地方片面理解“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認為整頓市場影響繁榮。筆者認為,文化市場的繁榮是在堅持先進文化的基礎上的繁榮,無方向、無原則的發展絕不是我們所要求的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繁榮。一方面對文化市場的非法經營活動一直保持高壓嚴打的態勢,另一方面我們拋棄了過去那種單純靠數量增長的發展模式,探索按照現代市場格局和形態的要求,建立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的基礎結構,逐步走出文化市場低水平、低層次的競爭狀態。
三是摒除“整頓文化市場影響穩定大局論”。整頓文化市場秩序,打擊非法、保護合法,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是從根本上維護穩定的舉措,不能允許用非法經營活動作為開辟下崗工人再就業的渠道,不能保護一小部分人非法利益而損害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能因穩定少數人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
三、堅持執政為民的本質,樹立良好的管理形象
作為文化市場的管理者,一定要立足本職,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在文化市場工作中,若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就必須堅持以“教育為主、處罰為輔”執法宗旨,熱情周到、細致服務。文化市場工作繁雜,只有通過立足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進一步端正工作作風,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才能切實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俗話說:“公生明,廉生威”,執法人員只有做到清正廉潔,才能秉公執法,取信于民。執法部門,要忠于人民,就要忠于法律,要嚴格要求各地文化行政部門堅決執行國家關于文化市場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不準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堅決排除地方保護主義干擾,排除“人情風”的干擾,排除黑惡勢力的干擾,嚴格執法,樹立執法權威。
總之,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推進文化市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體系,既是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的現實需要,也是保障和推動文化繁榮的時代要求。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方針,圍繞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以現有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伍為基礎,加快推進執法人員和執法機制的結構優化,逐步推動在文化領域內建立配置科學、運轉協調、責權統一、誠信高效的綜合行政執法體系。確保文化市場繁榮發展,社會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