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委上半年經濟分析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按照全縣三級干部大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堅持統籌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積極應對內外趨緊的發展環境和罕見的自然災害影響,全縣經濟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形勢,主要經濟指標中,除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沒有“過半”外,其余指標都完成或超額完成了“過半”計劃。全縣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是:
(一)宏觀經濟穩健增長。初步預計,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9.55億元,同比增長13.2%,為近十幾年來最快的發展速度。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448萬元,增長7.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8273萬元,增長14.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0771萬元,增長14.6%。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上半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55118萬元,同比增長16.6%。夏糧、夏油因實收面積增加,總產分別增長6.7%和1.0%。茶葉產業隨著產業化水平的提高,市場價格的上升,實現了減產不減收。茶葉產量9065噸,同比增長7.3%,名優茶均價59.39元/公斤,同比提高22.53%。茶葉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凸現,全縣茶葉純收2.3億元,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2%,農民人均茶葉純收719元,占農民人均經營性現金收入的94%,占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的44.1%。在市場價格和消費需求的拉動下,養殖業快速發展,豬、牛、羊、禽、魚的產量有較大增長。
工業經濟增勢未減。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89868萬元,同比增長72%,占全年計劃的54.4%,實現工業增加值29272萬元,同比增長65.9%。主要經濟指標的完成量相當于去年前10個月的水平。茶葉、繭絲綢兩大特色產業增勢強勁,產品產量、銷售收入和利稅等各項指標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其他行業,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以玻纖布、灰砂磚、石材等為主導的建筑建材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顯著提升。
旅游經濟繼續升溫。進一步加大了以“一泉兩山”為重點的建設和旅游市場促銷力度,全面開展創優創強活動,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旅游的格局初步形成。上半年,全縣共接待游客22萬人次,同比增長12.6%;創旅游綜合收入4400萬元,同比增長11.3%;門票收入440萬元,同比增長10.2%。完成了旅游總體規劃和南武當山、桃花沖兩個景區修建性詳規的編制。詹河風景區一期畢升大峽谷漂流項目已完工,6月開始營運以來,日漂流人數300—500多人。
財政金融運行平穩。上半年,全縣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4461萬元,同比增長38.41%,占年度計劃的59.4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實現6166萬元,同比增長58.47%,占年度計劃的64.54%;財政總支出19615萬元,占年度計劃的48.70%。其中:一般預算支出16192萬元,占年度預算的49.40%??傮w來看,收入實現了過半目標,支出也體現了預算約束和保發展、保穩定的需要。金融服務支持發展的主動性增強,繼續保持存貸“雙增”態勢。到6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2.5億元,同比增長11%,比年初增長18%;各項貸款余額9.01億元,同比增長21.13%,比年初增長22.8%,貸款增幅仍然高于存款增幅。
(二)全民創業方興未艾。在全民創業的政策激勵和典型引導下,民眾創業的熱情得以激發,開始形成了“一人創業興家、全民創業興縣”的生動局面。上半年,全縣新增個體工商戶1015戶,累計達到8356戶;新增民營企業31家,累計達到355家。在新增民營企業中,工業企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占到85%以上,總投資額近6000萬元。鄉鎮“五個一”、村“三個一”工程全面推進,鄉村干部帶頭創業的積極性高漲,以農民為投資主體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8個,規?;笄蒺B殖場(小區)發展到41個,養殖大戶280戶。象*、*、*、*、*等鄉鎮,已經形成了鄉村干部帶頭創業,群眾大膽投資創業的火熱勢頭。在推動全民創業的同時,招商引資工作也呈現出較好的上升趨勢。到6月底,全縣共引進項目87個,其中,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項目32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12個;投產項目19個、在建項目21個、續建項目25個??偼顿Y規模21.49億元,實際投入資金4.6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項目個數增加54個,增幅163.9%;總投資規模增長8.47億元,增幅65%;實際投入資金增加3.04億元,增幅190%。
(三)重點建設投入增加。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5108萬元,同比增長78.85%。投資仍然是拉動全縣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一是開發區建設全面提速。到目前為止,整個園區投入已達到2.36億元。一期工程河東工業園的征地、道路、排水、供電等基礎性建設全面完工,落戶一期園區的12個項目,已有6個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二期工程九龍口工業園建設進度加快。溫泉鎮抽調精干人員組成建設指揮部,迎風雨,戰高溫,冒酷暑,開展“百日大會戰、大戰工業園”,施工進展快、效果好,已完成挖填方120萬立方米,占整個工程量的40%,房屋及地面附屬物拆遷工作同步推進。二是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武英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連接線即將貫通,城西新區雛形初現。新建通村公路83公里,啟動了紅山、*等處的主干道改造工程。城區建設成效明顯,攔河壩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城區交通智能管理系統建成運營,蓮花住宅小區二期完工。以“雙十工程”為重點的工業項目建設,形成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10個重點項目有7個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新增產值21770萬元。三是農村各項建設進一步加強。完成了占河水庫整險加固和退耕還林、長防林等重點工程,啟動了彭畈6100畝中低產田改造、孔坊3000畝高產農田建設和136個水庫移民后扶項目,解決了1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建成沼氣池2800口。積極推進“百鎮千村”工程建設,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效應進一步擴大,全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由22個增加到25個,完成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的行政村達到140個。22個重點扶貧開發項目村建設加快。龍潭河村、河南畈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四)民生問題有效改善。堅持從解決群眾“最現實、最直接、最關心”的問題入手,認真抓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八個方面的實事,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31元,同比增加292元,增長21.8%,增幅比上年提高6.2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8元,同比增長19.87%。就業工作穩步推進。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310人,99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3.62%,大大低于4.5%的控制目標。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新增參保人員2147人,征收社會保險費3959萬元,同比增長30%。民政工作全面加強。災民生活安置、救濟工作扎實開展,497戶1165間倒房恢復重建任務全部完成。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規范了城鄉低保制度,8154名城鎮低保對象、12359名農村低保對象、2477名農村五保對象全部由政府出資購買了醫療保險。
二、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分析
上半年,我縣經濟運行總體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突出表現為:
(一)多種自然災害給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今年以來,我縣先后遭受了雪災、凍災、洪災等多種自然災害的襲擊,全縣累計受災人口32.5萬余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2000多畝,災害直接損失2400余萬元。下半年仍有可能出現一些災害,多災的影響,給實現經濟預期目標增加了壓力和困難。
(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使經濟運行外部條件趨緊。一是由于國家嚴格控制用地計劃,我縣新增工業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出現困難,一些好的項目因用地計劃難批而進展緩慢。二是去年以來,央行先后5次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2次提高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國家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對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資金供應將更加緊缺。三是受*大地震的影響,國家在資金安排上要向震區傾斜,相應會減少對其他地區的財力支持,使我們爭取項目和資金的難度增加。
(三)企業發展存在嚴重的要素制約。一是融資難。據調查,全縣54家規模以上企業,近半數存在融資困難,不少企業因為缺乏資金,生產周轉和新增固定資產投入出現困難。二是用工難。英山本土企業的工資水平大都低于沿海發達地區,導致勞動力大量外流,本地企業招工難問題越來越明顯,全縣缺工1.5萬人左右。因員工不足,部分企業無法正常生產,甚至出現棄單現象。
(四)物價指數攀升過快。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7.2%,漲幅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農資價格上漲過快,因化肥、農藥、農膜、種子等生產資料漲價增加的生產成本遠遠超出國家給予農民的惠農補貼數額,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影響。工業原材料價格也在大幅上漲,特別是鋼材、煤炭、石油等主要原材料價格猛漲,進一步擠壓了企業的贏利空間,居民生活壓力不斷加大。
分析當前經濟運行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是悲觀和泄氣,而是為了清醒地看到差距,正視困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面臨的機遇和有利條件。這些有利的方面,需要我們去認識,去把握,去利用。
(一)從發展的總體形勢來看,我縣加快發展的勢頭沒有減弱。當前我縣經濟形勢總體較好,經濟運行穩定,農業特色產業支撐作用明顯,旅游形勢喜人,工業增長迅速,投資規模逐年擴大,加快發展的勢頭已經形成。上半年,全縣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縣市區中繼續保持較為理想的位次。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10.4個百分點,排全市第四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高于全市17.9個百分點,排全市第四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26.8%)高于全市0.9個百分點,排全市第七位;農民人均現金純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排全市第三位;外貿出口增幅(127.8%)高于全市68.5個百分點,排全市第三位。可見,全縣經濟增長的基礎比過去要牢固,增長的后勁更強更持久。
(二)從宏觀政策來看,我縣爭取政策支持有很大的空間。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國家總體上將更加強調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東部發達地區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間的協調發展、城鄉間的協調發展、城市及鄉村各收入群體之間的協調發展,增加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財力支持。此外,農村經濟政策在保持穩定不變的前提下,還將會繼續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的公共設施和服務的投入等。我縣作為中部地區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仍然是國家扶持的重點縣份,我們向上爭取政策、資金、項目的空間只會擴大,關鍵看我們是否善于去爭取。
(三)從招商形勢和現實基礎來看,我縣也面臨較好機遇。一是沿海發達地區以及世界范圍內的產業梯度轉移速度加快,一些勞動密集型、占用土地資源型產業以及部分高科技產業開始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產業鏈條和產業區域進一步重新劃分、優化組合,這為我縣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二是隨著武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我縣將面臨發展的大好良機,加之近幾年招商引資的持久推動,會有更多的客商選擇英山。三是省里已正式批準我縣籌建經濟開發區,為我縣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了政策平臺。這些都使我縣在發展三農產業、開發旅游業、加快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型工業等方面擁有機遇、大有作為。
(四)從思想解放的程度來看,全民創業的熱情將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大力推進觀念更新,全民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創業、創新、創優的“三創”精神正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追求,涌現出了一大批自主創業、艱苦創業、全民創業的典型。這些都是我們加快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必將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勁動力。同時,通過開展以效能建設為主題的“兩項活動”,將對轉變機關作風,提高政府執行力,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改善我縣的經濟發展環境。
看到這些有利的因素,我們必將信心倍增。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善于抓住有利機遇,順勢而為,借勢而上,造勢而用,強勢而進,進一步激活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積極因素,變壓力為動力,蓄勢待發,增強后勁,使英山經濟社會發展得更穩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三、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雖然上半年經濟發展態勢較好,但是有些工作完成的情況與目標要求還有差距,有些工作還是剛剛起步。因此,下半年的工作任務更加艱巨。做好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實現全年目標,要把握五個方面:一是要堅持抗災保規劃,通過發展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二是要堅持把工業和旅游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思路不動搖,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加快骨干企業培育,加快旅游開發步子。三是要進一步推進全民創業,抓好招商引資,讓更多的人投身創業,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四是要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解決民生問題,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實事,協調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五是要牢固樹立保穩定促發展的思想。今年是個特殊年份,穩定工作顯得尤其重要,我們必須按照“守土有責”的要求和“屬地管理”的原則,認真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安全生產等事關穩定大局的工作,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和諧的條件和穩定的保障。
(一)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一是要抗災奪豐收。當前,要以防汛為重點,抓好洪澇、干旱、動植物疫病等多種自然災害的防御工作,及時組織開展災后生產自救。堅持農業損失工副業補,田地損失勞務補,半年損失全年補,種植業損失養殖業補,全面開拓農民增收渠道。要積極推進以母豬、奶牛、水稻、農民工意外保險和“兩屬兩戶”(烈屬、軍屬、五保戶、低保戶)住房保險為重點的農業保險,通過保險減輕災害損失、增加農民自救能力。二是要抓好農業結構調整。重點要培育壯大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群。種植業方面,完成好新建及改造茶園1.5萬畝和林業低產林改造1.5萬畝的目標任務。養殖業方面,加快發展規模養殖,鞏固完善已建規模養殖場的生產經營。農產品加工業方面,要落實扶持政策,著力培植、打造加工產值上億元的龍頭企業。要積極引導農民創辦各類專業合作社,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三是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要抓緊搶修水毀農田和農業基礎設施,加強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做好地質災害防范,消除安全隱患。要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和中低產田、低丘崗地改造,強化耕地質量建設,提高耕地產出能力;要加強沼氣工程、農村路網工程建設,推動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繼續抓好整村推進扶貧工作,切實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四是要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新農村建設“五個結合”的工作思路,結合“百鎮千村”、“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扎實做好新農村規劃編制、產業調整、村莊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在抓好示范村建設的同時,注重在面上推廣示范村建設經驗,擴大示范效應。
(二)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規劃抓好園區建設,提升園區水平。要盡快完善園區管理體制,落實開發區“三定”方案,作好園區規劃,使開發區規模達到10平方公里以上。盡快完成落戶一期園區的項目建設,確保在建項目早日竣工投產。對新落戶園區的項目,要嚴格審核把關,實行投資規模、建筑密度、建設期限、產業方向、投入產出比重“五定位”。要進一步加快二期園區的建設速度。園區建設必須要有熱火朝天的氛圍、車水馬龍的場面、只爭朝夕的速度、夜以繼日的效率和大干快干的局面,這本身就是一種形象,一種吸引力。下半年的園區建設要實行季度現場點評制,以此促進園區和項目建設環環相扣,始終保持高壓力、高負荷運轉,力保9月30日前完成工業園區二期土地平整的建設任務。要落實好各種優惠政策,引導各類新辦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特別是注重引進“兩高一低”(高科技、高利稅、低污染)的企業和項目,盡快把園區建成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
要進一步加快工業發展。按照培強、培優、培新的要求,加大對工業發展的政策引導和項目投入,盡快做大做強我縣工業。一是著力培育骨干企業。繼續抓好“雙十”工程,加快骨干企業的培植,重點扶持華茂船舶等10家成長型企業和金馬玻纖電子布等10個重點項目,大力發展一批稅收過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的民營企業。二是要加快產業集群建設。依托特色產業和骨干企業,按照區域聚集、板塊發展、定向培育的思路,加快培育茶葉、蠶桑、汽車配件、建筑建材、中藥材、石材加工等產業集群,積極發展配套產業,拉伸產業鏈條。三是提升品牌質效。繼續抓好品牌建設,扶持金馬玻纖、世星汽配、安然汽車附件、志順茶業、綠羽茶業等企業開展精品名牌創建工作,力爭再創1-2個省級以上名牌。四是抓好協調服務。加強與金融部門的溝通協調,推進銀企合作,引導縣內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進一步發揮縣中小企業擔保中心作用,擴大融資渠道和能力;積極引導民間及社會資本投入工業。抓好企業用工和煤、電、油等供應的協調,支持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三)進一步做活旅游大文章。要突出“一泉兩山”開發,加快“三創”工作。一是要加大規劃制定和控制的力度。加快完成總體規劃后續工作,盡早完成全縣總體規劃和南武當山、桃花沖、占河風景區等詳規的評審。加強規劃的執行和監督工作,堅決杜絕景區無序開發、不按規劃建設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二是要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以社會參與為主、政府投入為輔的市場運作方式,多途徑、多渠道籌措資金開發建設旅游景點,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啟動武圣宮二期工程建設,完成桃花溪的后續建設,力爭溫泉度假村、南武當山主峰登頂索道早日動工建設,積極推進桃花沖景區經營權出讓工作。三是要加大創強創A的力度。按照創強創A實施內容,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盡快召開創A現場會,細化工作方案,確保年內實現一個重點景區通過AAA驗收。四是要加大旅游促銷和旅游商品開發力度。努力提高英山旅游的知名度,充分發揮旅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四)進一步擴大投入。我縣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投資拉動,沒有投入就沒有增長,就不能加快發展。一是抓好招商引資增投入。要進一步強化不抓招商就是不抓經濟、完不成招商任務就是失職的責任意識,把招商引資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要著力解決一些單位招商積極性不高,行動不力的問題,對上半年各鄉鎮、各單位招商工作情況要進行專門結賬,下半年要繼續加大督辦檢查的力度,實行季度考評,年終結賬定獎懲。要積極創新招商方式。大力開展以資源引資、以資產引資、以園區引資、以企業引資的招商活動,大力發揮企業主體招商的作用,積極承接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梯度轉移,努力實現我縣優勢資源與客商投資愿望的成功對接。要按照“盯住、抓牢、辦成”的要求,狠抓簽約項目跟蹤落實,抓履約率、抓資金到位,切實加強對已簽約項目的后續跟進工作,盡早促成合同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見效。二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增投入。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直接決定著發展的速度和水平,抓項目就是抓機遇,就是抓資金。對重點項目建設要落實責任,明確牽頭領導和責任單位,做到項目誰主管誰負責,誰負責誰解決,確保重點建設的領導調度到位,目標責任到位,協調分工到位。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重點抓好236公里通村公路建設,小白線、梅沙線、紅巖線、陶英線等4條省際出口路的改造和配套建設,協調做好武英高速一期工程殺尾和二期工程施工工作,開工建設西湯河至城區的連接線。盡快完成城區控制性詳規的編制,啟動兩岸建設,建設人行天橋,開工建設蓮花小區三期工程,力爭完成夢絲家大道兩側2000多米的排水設施建設。力爭溫泉度假村項目開工建設。要積極爭取新的項目。要認真研究國家投資政策和方向,加緊項目可研、申報等前期工作;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確保一批項目落實到位,真正做到謀劃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使項目成為發展的有效載體。三是破解融資難題增投入。要加大信用擔保體系和民間小額擔保體系建設,加大我縣中小企業信用評級覆蓋面,增強政、銀、企三方互信互動合作機制建設。要堅持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并舉,著力提高融資比重。要以發動全民創業為抓手,激活民間資本,調動全民投資創業的積極性,鼓勵更多的個人資本參股投資辦企業。
(五)進一步抓好財政工作。盡管上半年財政收入完成情況較好,但從全年形勢和收入構成情況看,掉收的危險性很大。根據當前財政收入可能掉收的形勢,要積極研究增收保支、以收保支的措施和辦法。一是強化財稅征管。加大對重點稅種、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稅源的監控力度,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稅收征管方式和手段,及時解決組織收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確保應收盡收,力爭多收超收。特別是國稅、地稅部門要進一步細化超收的措施。強化非稅收入的監管,加大國有資產資本運作力度,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多渠道增加財政收入。二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今年預算計劃中安排向上爭取和調入資金3800多萬元,如果不努力,很難完成。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大向上爭取的力度,確保今年上級對我縣轉移支付和補助資金有較大的增長。三是嚴控財政支出。切實加強支出管理,強化預算約束,沒有預算的項目不得隨意開支出的口子,原則上不得申請追加預算。要厲行節約,嚴格落實各項節支措施,從嚴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各機關事業單位要按照公務支出減少5%以上的要求,確保有限的資金優先保障人員工資、單位正常運轉、重點建設和穩定的需要。
(六)進一步深化改革與創新。要進一步加大企業改革攻堅力度,盡早完成湖北化油器公司破產改制任務,力爭商貿企業的改革改制面達到70%。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公益性服務“以錢養事”新機制,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農業“小三場”改革。進一步完善“鄉財縣管鄉用”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和村級會計委托服務制。繼續抓好行政審批、投資、財稅體制改革,積極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按照“五有”的目標和要求,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落實城鎮、農村低保制度。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認真組織實施全縣八個方面的實事,確保每件實事落到實處。
同志們,下半年,我們發展的任務更重,可抓的機遇更多。讓我們以成就一番事業、富裕一方百姓的雄心壯志,以一往無前、知難而進的頑強毅力,以拼搏向上、爭創一流的精神風貌,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的主動權,用發展的主題統攬全局,以發展的思想謀劃工作,以發展的氛圍凝聚人心,全面完成年初預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以優異的成績向改革開放3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