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食品安全整治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天我們督查組一行8個部門11位同志來巢湖,只有一項任務,就是督查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F在看來,我們通過看現場、查資料、聽匯報,順便又完成了兩項任務,這就是學習了解,了解到了許多在機關里一般難以知道的鮮活情況;再就是促進提高,市縣的做法及經驗對改進和提高我們的工作確實大有裨益。
對于巢湖市的專項整治工作,從各位的匯報看,我總的感覺有四句話,這就是領導重視,措施有力,重點突出,效果明顯。剛才大家的發言中,大量的數據和例證都說明了這一點,我就不重復了。如果要加什么的話,我就再加上四句話,這就是領導重視要繼續加強,工作舉措要落實到位,整治工作要擴大成果,整治任務要保質保量。此次專項整治國家有27項指標,省里有29項,其中量化指標15項,基本上都要求100%,要求很高,完成起來將非常的不容易。從目前實施的情況看,大體上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現在就可以完成的,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00%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等,應確保完成;一類是能夠完成但目前尚未完成的,如縣城以上城市進點屠宰率達到100%等,要加大工作力度,應盡快完成;再有,就是完成起來有一定難度的,如食堂和縣城以上城市的餐飲經營單位100%建立原料進貨索證制度等,主觀上決不能松勁,要勇于克服困難,找出突破口,創造條件努力去完成。
此次督查,也是一次調研。我想,乘此機會談四點初淺認識:
一是檢查要搞,但持續不斷地推進誠信建設則更為重要。有人說,現在的工作無非是三大項,開會、發文和檢查,此乃“三大法寶”。集中檢查要不要搞,要搞?,F在,流通、消費領域不安全、不衛生的現象比比皆是,不加以整治,熟視無睹,任其泛濫,怎么行?但我更認為,抓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得抓根本,這個根本就是持續不斷地抓誠信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興,政府無信不威,社會無信不穩,國家無信不強。我覺得過去的小作坊、小企業搞坑蒙拐騙、假冒偽劣還不象現在這么多,但這些年來由于處在社會轉型、體制轉軌的過程中,盡管執法部門越來越多,手段逐步提高,誠信缺失現象卻很嚴重。不承認這個現象,看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不實事求是,就不是一個“清醒的革命者”。誠信建設,既是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只有各行各業都講誠實守信,人人都講職業道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不正當競爭,杜絕假冒偽劣,真正保障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
二是流通要治,但注重源頭整治則更為有效。這次是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更多的是突出流通領域。這我不反對!流通直接聯結消費,是最后關口。假冒偽劣充斥其中,暢行無阻,怎么向消費者交代?但作為產品質量安全的首要環節,必須從生產過程抓起,從源頭上進行控制。不僅要對小作坊、小食雜店、小餐飲單位等加強監管,而且對大中型生產企業包括農業生產企業也要進行監控。只有從源頭上抓起,才能更有效地保證全社會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三是整治要抓,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則更為迫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場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維護中國產品信譽和國家形象的特殊戰役。開展集中專項整治非常必要、非常及時。但如果就整治談整治,既使一次比一次聲勢大,也不會真正有效果。我認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一項更為迫切的任務就是要結合此次專項整治積極探索并加快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例如生豬定點屠宰,怎樣建立長效機制?第一是法律和執法問題。現在用的是97年的舊條例,但很多情況變了,新條例呼喚了多年,今年才有可能出臺。有了條例,才能有法可依,接著就是要嚴格執法。第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今天我們去看廬江縣的屠宰場,雖然相對過去是進步了,但現在標準還比較低,雖不說是“一口鍋、一把刀”,至多也只能說“幾口鍋、幾把刀”。“兩節”前,我去檢查合肥市最好的屠宰企業,檢驗檢疫設備也很簡陋,主要還是靠肉眼檢測。基礎建設很重要、少不了,如果跟不上,就很難保證食品安全。再一個就是部門聯動問題。商務部門管生豬屠宰,但還需要農業、公安、工商等部門協同配合?,F在管市場、管流通、管消費安全的部門很多,省里部門之間協調得很好,無論是廳長之間,還是處長之間個人工作關系都很順暢,工作起來幾乎沒有什么矛盾,但這些都是淺層次的,關鍵是怎樣形成一種比較默契、富有實效的聯動監管機制!例如剛才講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中的檢測設備投入,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質檢要投,農委要投,商務部門也要投,錢不多又分散,誰來管理負責,這都需要探討。
四是政府要管,但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監督的積極性則更為關鍵。我們工作基礎在基層,工作任務在基層,工作成果也要體現在基層。剛才你們介紹了質監局實行“三員四定”,商務部門搞了“投訴獎勵”,工商局搞了“村所掛鉤”,還有宣傳造勢等做法,都是非常好的經驗。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讓廣大企業和人民群眾重視、了解和參與到整治工作中來,充分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只有把全社會都調動起來,形成強大的社會監督力量和網絡,消費不安全問題才會及時發現并可望得到解決,生產領域、流通領域的不法分子才會提心吊膽直至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