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以五中全會為指針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點經驗和設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農村基本現狀
×是××市的主城區,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總面積×平方公里,其中郊區和農村面積達×平方公里;總人口×萬,其中農業人口×萬;轄兩鎮、三鄉、四街道,現有×個行政村,×個城區和鄉鎮居委會。
全區經過多年的建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農業基礎設施體系,現有蓄、提、引水工程座,堤防工程處,機電排灌站座,農用排灌動力機械臺,農機總動力萬千瓦,有播種機、耕整機等臺(套)。全區至××年底已建成農村公路條,總里程公里,××年通水泥(油)路行政村將新增個,通村公路硬化率已達%。電、電話、廣播都%接通到行政村。
近年來,××圍繞“城郊農業服務城市”的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依托區位優勢和特色資源,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初步形成了蔬菜、花卉、特色養殖、林果、特色旅游五大主導產業。一是形成了以××為中心的萬畝無公害蔬菜產業群,××年全區蔬菜種植面積萬畝,總產萬噸;二是沿高速、國道在××建設了千畝花卉苗木特色種植產業帶;三是以生豬和特色水產為核心發展特色養殖,以養豬協會為基礎,在培育生豬養殖大戶戶,在成功進行了刺鲅魚、黃顙魚的人工繁殖,××年特色水產產量噸,肉類總產萬噸;四是在建成了千畝板栗、梨柚、毛竹等基地十余個;五是以利用等地的人文生態資源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生態農莊家,××年接待游客余萬人次,年創產值萬元?!痢聊晖瓿赊r業總產值億元,可比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元,達元。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二、做法和經驗
區委、區政府高度的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內全區“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號召開展以加快推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為目標,圍繞創建文明村鎮“五個一”工程這一核心,以建設新家園、發展新經濟、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尚、再創班子新面貌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制定了用—年的時間,每年按—的建設速度,到年,將全區的鄉(鎮),行政村和自然村,基本建成衛生村鎮、生態村鎮、文明村鎮和小康村鎮,實現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具體建設目標;下發了《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意見》,明確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各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要求財政每年預算專項資金用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扶持;發改委和招商部門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包裝推介,做好立項和申報工作,爭取國債等項目資金;規劃建設部門抓好村鎮規劃,及時做好村鎮規劃編制,提供足夠的村鎮規劃、房屋設計圖紙以供參考,并負責對規劃工作人員的上崗培訓;國土部門嚴格按規劃要求把好土地審批關;交通部門抓好自然村、行政村、鄉(鎮)公路勘察設計,協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規劃設計;愛衛辦、城建、農業部門抓好環境整治、改水改廁和沼氣池建設;供電、電信、廣播電視部門協調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電、通信、通廣播電視工作;文教體育部門合理調整中小學校網點布局,建立文化教育、體育活動中心,保證農村教育文體活動的正常開展;衛生部門積極推進農村醫療體制改革,搞好農村防疫、醫療體系建設;金融部門努力加大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投入,簡化貸款手續,積極支持建設;各鄉(鎮)要積極引導農民投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把推進小城鎮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突破口,區委、區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定》,使全區城鎮化進程大大加快,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全區以村鎮規劃為龍頭,首先完成了個鄉鎮的小城鎮規劃編制,確定小城鎮的面積由平方公里擴展到平方公里,有近萬戶山區農民遷入城區或小城鎮居住。目前,正著手對個行政村所有的自然村進行規劃編制。今后的農村建設也要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其次是注重打造農民住宅示范點,先后推進了等個示范點的工作。這些示范點基本已完成了地形測繪、規劃審批的工作,其中示范點已建房余棟;示范點已建房余棟;已投資萬完成了下水管道、電力、電信、有線電視等預埋的工程。
立足產業和資源優勢實事求是規劃和建設。經過細致的調研和充分的論證我們確定立足花卉、絹紡等產業,建設成城鎮工業商貿和特色農業小城鎮;配合城區東擴,強化環境保護,發展成城鎮無污染工業、商貿物流和商住小城鎮;依托路建設成城市中心與副中心之間商儲物流發達的流通小城鎮;依托特色農業和林果業建設成生態小城鎮;依托旅游休閑山莊建設成旅游休閑小城鎮。這樣充分考慮到規劃建設與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相結合,三者相互促進,以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動力和長久生命力。
尊重農民意愿,多渠道、多手段分布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我們首先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強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努力培養農民積極參與建設和管理的意識,通過深入宣傳、層層發動,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建設工作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其次,有機結合領導掛點、部門幫扶、“三培兩帶”、創建“三民”鄉鎮好班子、致富“雙比”等活動。目前各級黨員干部的幫帶對象余名,僅“三培兩帶”對象聯系的貸款金額就達萬余元;全區村支書、村主任中的致富能手有人,帶領農戶致富戶;全區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的有人,從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的有人、列為入黨積極分子有人。充分發揮了黨員和干部的領導帶頭作用。再次,我們依據實際,立足當前,堅持分類指導、分類設施、整體推進的原則,分步驟分階段制定目標和任務,從農民群眾最迫切的問題入手,輿論引導、典型帶動,以細致的工作贏得了群眾的支持,也鍛煉了干部隊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三、存在的問題
農村經濟發展基礎依然薄弱,農民收入水平不高。
我區雖然建立了體系較完備的農田基礎設施,但年久失修,老化嚴重。農田支渠有不同程度存在淤塞、滲漏、崩塌的現象;堤防工程僅有具有抵御年一遇洪災的能力,薄弱的基礎遠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
農業的結構層次低,沒有跳出“糧豬型”經營模式,全區種植業占農業總產值的%,生豬占牧業總產值的%。養殖業僅占農業總產值的%,遠低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的目標。
區財政財力有限,投入“三農”的資金雖年年增加,但遠遠跟不上實際的需求。鄉鎮大都財政吃緊,村集體經濟狀況更加不容樂觀,全區的村沒有經濟實體和發展項目,近的村仍是“空殼”一個,這種現狀嚴重制約了新農村的建設。
近兩年,一方面國家的惠農政策和市場價格的上揚給農民的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繼續發揮作用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我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高達元,但同期城鎮居民增加元,城鄉差距進一步加大。農民因文化低、無專長、失地趨勢加劇而導致的致富難、轉化難的問題日益嚴重。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區農民的增收前景不容樂觀。
小城鎮建設投入有限,建設質量有待提高。
我區每年安排萬專項資金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但沒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僅靠區財政的投入杯水車薪,致使小城鎮建設進展緩慢;村鎮的規劃相對滯后,管理不到位,農戶“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的現象非常普遍;鄉鎮雖有規劃但現有規模小,人氣不旺,如鎮鎮區平方公里,萬人、鎮鎮區平方公里,萬人、鄉中心區平方公里,萬人、鄉中心區平方公里,萬人。鄉鎮的公共設施不完善,欠帳多的現象普遍存在。
農村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全文娛生活單調。
農村的醫療基礎設施與專業防治力量嚴重滯后,衛生經費投入不足。一些鄉鎮醫院設備陳舊,用房不達標,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流失嚴重,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農村醫療保險體系不健全,農民小病抗大病拖,因病致貧返貧的現象突出。農村養老保險水平低,保障覆蓋面窄,推廣難度大。農村的健康文明休閑娛樂場所缺乏,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導致宗族勢力、迷信思想、賭博行為時有發生。
部分干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有待提高。
作為中心城區,城市經濟發展任務重,管理體制的限制,導致部分干部和群眾認為農村工作在我區相對處于次要位置,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認識不足,行動上不夠主動,措施上不夠扎實,工作上求穩怕亂,創新意識不強,工作成效不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設想和打算
加強村鎮規劃,分步整體推進整治與改造。下大力氣科學編制全區村鎮布局規劃,制定覆蓋每一個自然村的詳細建設和發展規劃,把規劃與市總體發展規劃、區發展規劃相銜接,與村鎮調整、并改相結合,合理安排村鎮布局,明確規模等級、發展產業和職能分工。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規劃做成一個有建設內容、有階段目標、有產業發展、有具體措施、有領導協調、有職責分工、有檢查監督、適應發展,操作性強的長遠規劃。
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重點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河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強水利設施的維護配套、除險加固,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綠色通道工程,全面提高農業基礎設施防災、灌溉和生態效益。
大力建設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城郊型農業。首先是依據實際建立一批優質農產品基地,以示范和規模效應推動農業產業化。通過引進一批、培育一批、發展一批,來引導品種結構調整、種植方式調整、種養結構調整、就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其次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大力發展農產品儲藏、流通、加工,實現農業的轉化升級。再次是加快農業休閑旅游經濟的發展,以郊區休閑旅游帶動農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通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在我區農村建成一個以人為本、城鄉統一、衛生保障體系健全、社會保障覆蓋面廣、社會服務網絡發達、環境優美、生態平衡、物質和精神文明發達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