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局長司法行政會議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長司法行政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局長司法行政會議講話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三長”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對優秀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對今年的工作進行部署和動員。

一、*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情況

*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緊跟省廳部署,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以推進基層基礎建設為重點,加強司法行政業務建設和隊伍建設,規范和拓展法律服務工作,切實發揮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服務經濟發展、促進公平正義、推動依法治理等職能作用,為實現全市“又好又快新跨越,率先全面達小康”和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循環發展的目標盡職盡責。

(一)強基固本,重心在下,基層基礎建設水平持續上升

——以創建“省級示范司法所”為抓手,基層司法所建設得到切實加強。*年是“省示范司法所”第一批檢查驗收年和第二批創建年。當涂縣、各區大力開展創建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省廳檢查組對我市首批申報的13個司法所給予了較高評價,4個所被授予第一批“省級示范司法所”。同時,啟動了第二批“省級示范司法所”的創建。加強了司法所工作“軟件”建設,統一規范了司法所各項文書格式,印制發放了司法所工作日志以及社區矯正、人民調解、安置幫教三項卷宗。舉辦了司法所長、司法助理員培訓班,開展了司法所長講案例和司法所基礎臺帳評比活動。雨山區開始創建“司法行政示范村(社區)”,金家莊區在村級創建“司法行政工作室”。這兩項舉措,駐點最基層,服務最大眾,受到了廳主要領導的關注與肯定。

——全系統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步伐加快。適應“人民調解百日會戰”的需要,優化了網絡系統,完成了軟件安裝及調試工作,開展了大規模的卓有成效的培訓,縣區司法局、各司法所信息化建設及應用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持續推動辦公自動化、信息報送、律師、公證、基層等管理系統的應用,制定應用管理制度和考評考核制度,提高應用水平。積極推進當涂縣司法所四級網改造和花山區社區矯正移動管理平臺開發應用。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加大投入,信息網絡安全防護等級得到提升。*年,我局信息化建設和應用考核繼續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與時俱進,與事俱進,做好社會安全與穩定工作

——社區矯正相關制度和工作機制漸趨完備。做好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管控和矯治。牽頭對全市社區矯正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召開了全市社區矯正領導小組會議,通過了《社區矯正對象獎懲辦法(試行)》和《刑事案件被告人審前調查實施辦法(試行)》。《辦法》下發后,法院已將26例刑事案件被告人審前調查工作委托司法所實施,社區矯正對象獎懲工作也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社區矯正工作研究暨*之實踐》獲市社科聯重點課題二等獎,并入選參加了司法部組織的優秀論文評比。*年底,全市共有在冊矯正對象943人。全年無脫管、漏管,矯正質量穩定。

——努力推進安置幫教工作。*年,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列入全市綜治重點工作。年初,縣、區展開了深入摸底排查,對刑釋解教人員中的人員摸底登記造冊,加強銜接和管控。奧運期間,貫徹市委決策,部署了本系統14項奧運安保措施,組織各司法所對刑釋解教人員全面摸排,對重點人員嚴格落實“四定”(定幫教對象、定幫教力量、定幫教措施、定期檢查幫教效果)責任制,杜絕脫管失控現象。縣、區司法局安排各司法所刑釋解教人員中的就業幫扶對象進行摸底登記,協調配合相關部門向幫扶對象提供政策咨詢、職業培訓、創業服務、就業服務,并全面落實刑釋解教人員社會救助政策。金家莊區舉辦了幫扶對象專場招工會。推廣馬鋼姑山礦刑釋解教人員就業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動縣區采取措施建立過渡性安置實體。*年,全市共建立各級幫教組織1047個,落實幫教工作人員3548人,將1979名幫教對象(其中,五年內刑滿釋放人員1695人,三年內解除勞動教養人員284人)劃分為重點和一般幫教對象,實施分類幫教。

——再次擴大了法律援助范圍,盡力滿足公共治理的需求。健全城區法律援助工作網絡。各區設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形成1個市中心、4個縣區中心、42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法援體制。市法援中心在信訪局還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點,引導信訪當事人依法維權。實行法律援助“產品和服務”變革,加強咨詢、代書、代辦等非訴訟法援事務的辦理。簡實工作機制,推動援助方式出新,多適用援助性調解或調解式援助。做好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法援工作。加強法援過程監管和法援案件質量管理。開展了法律援助質量管理月活動。出臺了《法律援助質量管理辦法》、《法律援助案件隨聽辦法》,規范與監督法援人員的援助行為,保證法援質量。提高了法援案件補貼標準,評選表彰了2007年度10大法律援助優秀案件,加強對法援工作人員業務培訓。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會同大眾媒體,講述法律援助故事。“法與大眾”、“1818新看點”連續播出《風雨在援助中遠離》等6個法援故事后,社會反應相當熱烈,展示了法援制度的社會貢獻力,提高了法律援助的社會知曉率,讓全社會共享“民生工程-法律援助”的溫暖陽光。市司法局被司法部授予“第三屆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年,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提供法律咨詢4811件,年增長43%;承辦各類法律援助事項806件,年增長22%。

——傾全系統之力開展人民調解“百日會戰”。共摸排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5件,維護了社會穩定,也促進了人民調解基礎建設,錘煉了基層司法行政和人民調解隊伍,激活了人民調解制度,受到市黨政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在后“奧運杯”全省人民調解百日會戰網上競賽中,通過艱苦的訓練和組織,我市綜合排名全省榜首,榮獲“奧運杯”。人民調解“百日會戰”表彰中,市局被省司法廳記集體二等功,縣區司法局、司法所及多名同志被記功和表彰。活動結束后,及時出臺了《關于鞏固人民調解百日會戰成果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在各司法所建立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長效機制,在全系統建立起人民調解工作季度督查通報制度。抓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契機,推動了人民調解工作的“四落實”、“六統一”。截至*年底,全市已建調委會413個,其中,村(居)調委會364個、鄉鎮(街道)調委會31個;在冊人民調解員3449名。共調處各類糾紛2611件,制止和避免群體性械斗50件,防止和避免集體到省、赴京上訪12件,防止民間糾紛引起自殺2件,涉及人員2人;防止民間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17件,涉及人員110人。

(三)改善管理,加強服務,出新法律服務業形象

——認真貫徹新修訂的《律師法》,凝結律師“三個維護”職責意識。“每萬人律師數”列入全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制定了律師工作服務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建設的三十項措施。堅持對律師事務所年中專項檢查、年度綜合考評。查處律師違規行為,對2名違規律師公開譴責并通報批評。全面公開每名律師的誠信執業情況。辦理了律師全員執業保險。舉辦了以“經濟發展與律師責任”為主題的第四屆“*律師論壇”。組織律師向四川災區捐款12萬元。成立了律師聯合黨總支,下設6家律師所黨支部。律師事務所數次受到市、區各類公益性表彰。全省律師行業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我市召開。我市律師群體的正面影響持續擴大。*年,全市14家律師事務所142名社會律師擔任常年法律顧問589家,辦理各類案件5300余件,業務收入2859萬元,年增長68%。

——實施公證體制改革。舉辦了三輪“競選人談公證發展”及開放式評薦。年底,合署了市內的兩個公證處,配備了公證處新班子。擬定了新的財務分配、辦證質量、業務管理等核心制度。對公證員不良執業行為嚴格懲戒。公證體制改革大頭落地,管理效能開始顯現,初步呈現出穩定有序的態勢,為我市公證工作的發展重新開頭。*年,全市3家公證處辦理國內公證3918件、涉外及涉港澳臺公證2558件,公證業務收入280多萬元。

——城區和當涂縣城共計4個法律服務所如期退出法律服務市場,原執業人員穩定分流,有效整合。推動基層法律服務人員為小城鎮建設、農村征地拆遷、土地承包等地區中心工作服務,為“三農”服務。加強日常管理,縣、區都建立起基層法律服務來訪接待和投訴處理機制。*年,全市18家基層法律服務所、53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法律顧問136家,訴訟713件、非訴訟事務810件,寫作法律文書1771份,解答法律咨詢3751人次,辦理法律援助280件,參與司法行政工作402人次。

——認真實施新頒布“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規范司法鑒定各個環節。“公正司法鑒定所”通過了司法部損傷程序能力驗證。在司法部首屆“鼎永”杯優秀司法鑒定文書評選活動中,我市兩名鑒定人獲獎。*年,兩個司法鑒定所共受理鑒定申請763件。執行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鑒定意見庭審采信率100%。*年司法鑒定零投訴。

(四)統籌協調,梯次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統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推動法律“六進”。普法講授團成員講授120多個專場。利用全市每月的學習日安排學法。開展【影法同行】—“電影、法律共進鄉村(社區)”活動,受眾過20萬人。穩定和擴大宣傳載體,新開通“*普法網”,利用公交車載電視、大型廣告牌、手機短信等,宣傳法治。在“農民工學校”定期講法。開展了首屆“12·4”法律服務周活動,社會參與廣泛。年中,召開了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出臺了《“法治*”創建工作意見》。8月中旬,市人大常委會分五組開展法制宣傳工作檢查,作出決議。9月初,省人大常委會對我市“五五”普法進行中期督導檢查。“法制宣傳和依法治理是各機關、各單位的共同責任”正在實現。全市更加重視法治建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加大普法力度”列入市委常委會2009年工作要點。

(五)教育訓練,嚴明制度,加強隊伍建設與黨風廉政風建設

組織了全系統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執行機關干部學習鍛煉制度,全年有27名同志參加省、市主體班學習和行政能力培訓。建設基層能力,除舉辦了司法所長培訓班、司法助理員培訓班外,多層級進行了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專項培訓。組織了全系統網絡知識培訓和應用能力考試。組織律師、公證員跨區域交流業務,參加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加強基層建設,新招錄的公務員全部充實基層。進一步明晰了年度工作目標,分解到位,責任到人。繼續執行機關人員到法援中心和司法所鍛煉制度。強化工作統籌調度,局科室工作周報周考。完善機關效能建設措施,再次修訂了機關效能建設“七項規定”,貫徹執行市效能建設“六項禁令”。執行司法所工作日志上報制度。全年有28個集體和個人獲廳以上表彰。將黨風廉政建設納入考核目標,一崗雙責,與職能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考核。有序提拔和推薦干部,講公認,講發展,講程序。跟蹤下撥縣區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保障有效使用。

最后說一下司法考試工作:*年,繼續承辦國家司法考試考區工作。1890名考生,65個考場,首次分成兩個考點。規范程序,安穩運作。堅持以人為本,為考生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實現了考點無線電監測全覆蓋,按規定處理考試作弊人員,維護考風考紀,保證公平競爭。積極做好取得法律職業證書人員的信息管理和就業推介。5人進入市勞動爭議仲裁院工作。司法考試響應度升高,*年我市報名考生407名,年增加21%。

問題:(1)基層司法所從總體而論仍是力量不足,整個工作量不能適應社會需求,仍不能全面盡職。(2)律師界對推動全社會政治進步、法治完備聲音不大。(3)部分司法行政工作人員的作風不扎實,能力跟不上。(4)法制宣傳的作用、依法治理的實效都與期望值有較大差距。(5)公證工作是全市各項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一塊短板。

二、2009年的主要工作安排及基本思路

(一)全力搞好“基層司法所進萬村大服務活動”。這個主題涵蓋了基層司法所的所有工作,也是市、縣區司法局今年的重頭工作、主要工作。從市局到司法所,必須全員上陣、全力以赴、全面展開。這項活動充分體現了貼近中心、服務大局、貼近服務的工作思想,也是推動基層司法所行政機關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夯實基層基礎、提升隊伍戰斗力、擴大基層工作影響力的需要。推進“大服務活動”,一定要落實“四個進村入戶”和“六個一”的基本要求,還要探索工作創新和建立長效機制。要結合這項工作繼續開展省級示范司法所創建活動。這兩項工作有很大的競合,交集率很高。今年,還要對各個司法所打分評等,全面通報排名及工作缺失。縣區司法局要把司法所基本人員配備作為一個要事。一定要保證現有工作有人去做,而且有合適的人去做;否則,就根本談不上全面履行職責,建立長效機制,實現良性循環。要通過努力,盡快讓全市底端司法所有個大改觀、大起色。這“三項工作”一合成,就是今年的抓基層、打基礎。

(二)信息化建設升級。全系統的信息化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信息化帶來了生產力。科學技術能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年,省廳要在四月底前完成法律援助、律師、公證等綜合管理系統的投入運用,我們必須要籌資跟進,不拖后腿。我們還要完善在花山區試點的社區矯正移動管理平臺,在城區推開應用。全員信息化運用能力必須再有一個提升才能跟得上需要,才能配得上投入。

(三)律師工作。認真學習律師法,凝固“三個維護”意識。要清晰律師、律師所、市律協、市司法局的各自的權利、權力、責任。完成市律協換屆,推動和保證律協依法履行職責。要繼續展開以律師事務所為基本單位的自律性管理,既要保障律師合法權利,也要處置律師服務中的違規行為。要推動律師服務的優質拓展。律師,應該成為社會建設的優質力量。

(四)公證工作。抓緊出臺和執行基本制度,重新起跳,蓄積后勁,保障發展。今年在全省的考評排名和收入總量等方面要有一個顯著提升。當涂縣局也要對縣公證發展工作有一個籌劃,抓緊決策和執行。

(五)司法鑒定工作。要認真學習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建立司法鑒定新體制。要組織統籌各司法鑒定機構嚴格執行司法部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保證司法鑒定業的健康存在與發展,保證司法鑒定質量,保證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以上三項,基本要求就是誠信執業、優質服務、規范管理。)

(六)法律援助工作。繼續完備各區法律援助中心和工作隊伍建設。要保持法律援助的發展態勢,盡量體現法律援助的公共服務性質。法律援助要到最需要的群體中去,法律援助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要編織好法律援助工作網絡,簡便前期受理機制,強化后期監督管理。前期體現一個“快”,后期確保一個“好”。一定要讓法律援助成為保護最基層群體權益的好制度,一定要讓法律援助成為呈現政府善治的好制度。

(七)人民調解工作。要全面落實《安徽省人民調解條例》,繼續推動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組建,主要是加強企事業單位調解組織建設,著力于改制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調解組織建設。積極穩妥地發展區域性、行業性的自律性調解組織,推進在流動人口聚居區、毗鄰接邊地區、大型集貿市場、物業管理小區、消費者協會等建立調解組織。縣區司法局、各司法所特別要加強對調委會日常工作的指導。要有計劃地組織人民調解員的交流和培訓,提高人民調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要創新調解工作機制,實現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行政調解、自行和解的有機融合。

(八)社區矯正工作。今年要在制度整理落實上下功夫,在各司法部門形成聯動上下功夫,體現矯正制度特色,保證矯正工作質量,要認真落實去年頒布的“兩個辦法”—《*市刑事案件被告人審前調查實施辦法》、《*市社區矯正對象獎懲辦法》。要組織一支心理矯正隊伍,對矯正對象提供心理矯正。要加強與*監獄、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工作合作,全面探索與實踐具有中國特色的刑罰執行體制。

(九)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繼續落實刑釋解教人員前六個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繼續落實“兩局”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幫扶工作有關規定(包括政策咨詢、就業服務、職業培訓、創業服務、結對幫扶)。要積極發現、研究、推介安置幫教工作的典型措施,推動縣、區進行安置幫教實體和基地建設,并爭取成為市綜治工作考核的一個分值。

(十)法制宣傳和“法治*”建設。一定要明確普及法律知識的對象是全體公民,重點是國家公務員。對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識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國家公務人員,則是要求他們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更加自覺地依法辦事。對宣傳對象要分類設定,宣傳的目的有的是指導、扶助,有的則是規范和約束。要多宣傳憲法、基本法、國家基本政策。宣傳中,司法行政部門既要講究自力執行,更要做好統籌協調,以實現“法制宣傳和依法治理是各單位的共同責任”。要把普法與依法治理結合起來。一定要讓法治融入到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去年8月初,我市出臺了《開展法治*創建工作的意見》,這實際上是多年法制宣傳教育、依法治市工作的承接與提升。法治建設本質上是實踐性的工作。該“意見”就主要工作、工作任務,已經列出9個方面43個事項,內容涉及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維護穩定方面,突出了工作機制和工作措施落實,突出依法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司法行政機關在這項工作中要承擔組織、協調、指導和督促的相關具體事務。這既要勞心、又要勞力,還要堅韌,才能把這件事辦好。這項工作,就是學法用法的最好載體,也是學法用法的最好體現。法治宣傳也要圍繞法治*建設開展,要盯緊目標,有效工作,持之以恒,求得成效。

(十一)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一是基層隊伍建設。我們正在建設和諧社會,又在一個社會轉型期。市以下特別是縣區司法行政真是工作很多、壓力很大。每一件事要做出樣子,做出效果都很不容易。一件事做不好,就可能影響全局。司法所更是人員少,事情多,事務雜,每個人都要有德、有能、有勤,才能頂得上、辦得了、靠得住。要加緊基層司法所人員的進入,進入后要立即實施培訓與鍛煉,建立基本能力,塑造積極的工作心態,勇于任事。有能力、有行動,才能力挺一方、服務一片。二是機關隊伍建設。機關一定要熟悉基層、了解基層、服務基層。要圍著基層工作轉,圍著基本工作轉。要把基層評價作為對機關的重要考量指標。機關新進人員一律在基層鍛煉。未在基層工作過的人員也要下一次基層。要實現機關與基層認識上的融合、工作上的集合。

結語:這個社會正在飛速進步,這個系統也在大踏步前進。如果我們覺得累,那是因為我們在工作,在出力。如果我們有點自豪,那是我們在貢獻、在進步、在成長。當今中國社會的發展生成了越來越多的治理需求,給我們這個系統提供了很多的工作領域、工作空間,這真是十分難得、特別寶貴。我們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要珍惜這個機遇,全力工作,發出光和熱,既服務社會、服務大眾,也實現這個系統的永續發展、良性循環。

我們這個系統的工作結構已經改變,而我們的發展方式也要變化。有三點是必須的,人的素質的提高、科技應用(信息化建設)、管理的創新。看準了,只要堅持,一定會有成效,一定會有質變。實踐已經證明,今天比昨天好了很多,明天也一定會比今天更好。

同志們,新的一年已經開始,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我們一定要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努力推動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循環發展,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加速構建和諧*、創造人民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静乐县| 昌图县| 沽源县| 宜君县| 邵阳县| 昌平区| 杭州市| 富川| 长丰县| 南充市| 秀山| 沙田区| 玉环县| 凌云县| 榆林市| 大连市| 武夷山市| 南汇区| 林州市| 大新县| 洛隆县| 凤山市| 沙河市| 怀远县| 万全县| 泸水县| 屏东县| 资中县| 从江县| 万源市| 日喀则市| 波密县| 广昌县| 凤台县| 轮台县| 清水县| 长宁县| 富裕县| 太保市|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