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報告提出就業新思路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韓潔、何豐倫)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并強調“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作為擴大就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報告提出在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的同時,“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這一表述引起很多代表關注。
十七大代表、民營企業家、山東威高集團董事長陳學利說,這一新提法表明創業將成為我國解決就業難題的重要途徑——通過創業增加就業,通過就業減少因失業而導致貧困的人口。我國第一、第二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第三產業日益蓬勃,為更多人創業提供了市場和機遇。
十七大代表、廣西大學教授陳保善用“昔日就業‘鐵飯碗’,如今就業多元化;自主創業扶持多,市場機制待完善”來描述當前我國通過鼓勵創業增加就業的深層背景。他認為,報告的這一表述表明國家將有更多鼓勵措施推動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就業是民生之本,一方面國家政策在不斷出臺各種鼓勵就業的措施,另一方面,大學生、研究生們的就業觀念也在不斷地轉變更新。”陳保善說。
當前我國就業壓力依然嚴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數字表明,雖然2006年城鎮安排就業人數創記錄地突破1000萬人,但依然還有1400萬人待業。2007年可提供的就業崗位總計約1200萬個,但新增就業人數將達到2400萬。
勞動力供給嚴重大于需求,大學生就業空間也受到擠壓。今年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達到495萬人,為近幾年來最高。從近年來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拿著本科文憑"“回爐”讀技校,到動輒數萬名大學生一起報名爭搶當“村官”,這些現象都從側面反映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
鼓勵創業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十七大報告對就業等民生問題給予極大關注,并強調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入。十七大代表、遼寧省財政廳長邴志剛說,未來國家財力將加大向民生傾斜,增加對教育、公共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等的投入,使更多群眾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他介紹說,目前遼寧省一方面鼓勵支持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另一方面還專門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專項資金,鼓勵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和下崗失業人員開辦企業還將在貸款時獲得政府提供的擔保,并在所得稅等稅收方面獲得優惠。
鼓勵創業更需要創業環境的改善。目前發達國家大學畢業生創業率在20%至30%,而我國僅為1%至2%。我國傳統"吃皇糧"的就業觀念并沒有發生變化,大學生中自主創業的比例也很低,很多代表在討論時也認為,國家鼓勵創業,下一步應該在減少企業稅費負擔,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等創業服務方面有所改善,努力營造和改善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