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特寫農民工眼中的十七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吳陳周而捷)沒有電視看并不影響謝根對中共十七大的關注,因為的報告“講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也多次講到給我們農民工平等待遇。”他說。
在十七大報告中,“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被列為黨的工作目標。報告提出的“制訂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對于輾轉各地的農民工來說意義重大,也這意味著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正在形成。
43歲的謝根和妻子陳龍鳳,是在北京從事裝修工作的外地農民工。眼下,兩口子正在北京南城新開發的一個建筑面積達112萬平方米的住宅小區里忙碌著。小區里有假山、噴泉,小區外不遠處還有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常
在首都北京,像謝根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有280萬人,占北京常住人口的17%。在全國,有2億農民工,其中異地轉移進城務工的約1.2億人。
當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北京人搬進新房的時候,這些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的生活水平與許多高樓里的住戶相比,差距越拉越大。
這也是正在北京舉行的十七大著力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大會報告中指出,要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來自安徽農村的謝根,家里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大專肄業,正在北京找工作,但總找不到滿意的;小女兒在安徽老家讀高中,還有老人需要贍養。夫妻倆工作到哪里就住在哪里。一個電飯鍋、兩副碗筷、一塊用來當床的木板和簡單的鋪蓋、幾件洗得發白的衣服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
“能省一點就省一點。”陳龍鳳說。
謝根一家在北京已經算是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從做零工到固定在同鄉開的裝修公司打工,一家工程結束就可以找到下一家,夫妻倆每個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
“我感到黨和國家的政策對于農民工越來越有利。”謝根說。“拖欠工資的事情越來越少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也可以去找我們省政府駐京辦幫助解決。”
但當進進出出高檔小區,保安和住戶們對衣服上沾滿油污的農民工投來異樣眼光時,謝根還是感到很不舒服。“希望能被平等地看待。”謝根說。妻子陳龍鳳也希望能在閑暇時逛逛北京的景點,像城里的女人一樣去逛逛商常
與謝根在同一個住宅小區賣窗簾的四川人張樹春和妻子正在為明年是否回老家去猶豫不決,因為“在北京買不起房子,但賺錢還比較容易。”
張樹春說:“十七大報告說,要繼續改革開放,我們的生意應該會更好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