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三問山西生態煤黑子如何披綠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題:三問山西生態:“煤黑子”如何披綠衣
記者張先國
16日下午,黨的十七大山西代表團向媒體開放討論十七大報告,來自海內外的十幾家媒體記者早早就聚集在人民大會堂山西廳。記者向代表團提出了6個問題,其中3個問題涉及生態環境。
“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山西作為煤炭大省,怎樣才能盡早甩掉‘污染大省’的帽子?”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記者話音未落,十七大代表、山西省發改委主任令政策就擰開了麥克風。他說,十六大以來,山西省委明確提出“不要污染的GDP,不要帶血的煤”,打響了生態保衛戰。五年來,單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達48.6%。今年上半年環保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山西減排二氧化碳幅度位居全國第一。
“全國需要山西的煤,但山西不能留下污染”,十七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說,山西控制污染主要有“四招”,一是地方立法控制污染源;二是“摧枯拉朽治污染”,近幾年關掉的污染重的焦化、電力企業影響GDP1000多億元;三是環保部門對企業進行實時監控;四是大規模植樹造林,每年提高森林覆蓋率一個百分點。
“我的問題還是關于治污的。”胸牌上掛著“日本經濟新聞”字樣的一名女記者緊接著發問,“今年初,山西省呂梁市被列入環保總局‘區域限批’名單,請問后來情況如何?”
“今年4月9日環保總局解除了‘限批令’。”呂梁市委書記聶春玉代表立即回答,并介紹了呂梁市“重壓之下如何重拳治污”。令政策代表補充說:“今年年底,我們山西將制訂自己的限批政策,把節能減排目標一一落到實處。”
來自首都一家報紙的記者再次發問:“有人說山西干枯的煙囪上綻出了綠芽,這個綠芽到底是什么呢?”
“是循環經濟!”十七大代表、山西潞安礦業集團總經理任潤厚代表說,作為山西五大煤炭企業之一,潞安集團從煤起步,不僅實現煤電一體化,煤化工也蓬勃發展,近年來還涉足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正從“黑色企業”向“綠色企業”轉變。
山西為全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目前煤炭凈調出量占全國的75%。張寶順代表說,“能源新產業”是山西當前最具前景的綠色產業,就在上個月,山西與商務部共同舉辦了“中國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吸引了世界44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參加。他表示,山西人民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把山西建成國家的新型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構建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穩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