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種苗管理發展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此次會議是由廳黨組決定召開的。本次會議的任務是總結交流種苗工作發展的成績和經驗,加強種苗質量監管,繼往開來、開拓創新。繼而部署今年的種苗工作。今年的種苗工作是繼往開來,開拓創新的一年。
同志們:
這次會議目標是造林良種化。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供大家討論:
一、種苗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一)突出油茶種苗質量管理這個重點,嚴把了“三關”
*是全國的油茶大省,油茶育苗在我省有著深厚的基礎和傳統。隨著油茶產業的升溫,油茶育苗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話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油茶種苗質量監管,責無旁貸地成為了種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種苗工作嚴把“三關”,較好地保證了油茶種苗質量。
1、規范管理,嚴把了市場準入關。為防范油茶育苗一哄而上、以劣充優、擾亂市場等行為的發生,各地在嚴格執行《*省油茶采穗圃管理辦法》和《*省油茶苗木質量管理辦法》的同時,采取得力舉措,強化了油茶育苗的“準入制度”。如*縣人民政府下發了《油茶苗木質量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該縣油茶育苗只允許是“定點育苗”,所用苗木只許來自定點育苗基地;*市政府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油茶種子和苗木生產經營管理的通告》,將定點育苗制度傳達到了每一個村組;*市通過制作統一大型標牌,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和告之作用。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宣傳活動,有效地遏制了全省油茶計劃外育苗現象的大規模發生。
2、強力監管,嚴把了生產質量關。為科學指導油茶種苗生產,全省上下認真抓了三件實事:一是大力開展了油茶種苗生產實用技術培訓。省廳先后舉辦油茶采穗圃建設培訓班、油茶嫁接育苗技術培訓班四期,培訓技術骨干400多人。各市州、縣和65個定點育苗基地在省廳集中培訓結束后立即啟動本地嫁接技術力量的培訓工作,*、*等地的林業部門還與當地農民教育培訓機構聯合,將油茶育苗培訓納入了縣市為民辦實事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培訓嫁接工超6000人次,為油茶產業的發展儲備了人才資源。二是強化了油茶種苗生產的日常監管。為確保油茶種苗質量,全省上下采取超常規的措施抓育苗。在穗條生產和芽苗砧嫁接期間,省、市、縣種苗管理機構均按屬地原則進行了現場監管,省廳還推行了嫁接生產日報制、組織專家深入定點單位進行了現場指導,*、*、*數據上報及時,統計準確。在日常管護的每個關鍵環節,省廳都下發了專門文件,了具體要求和可操作的技術規范。市州縣也紛紛拿出了看家本領抓監管,促進了全省油茶育苗水平的提高。如*市配備了專人專車,分管局領導率市種苗站負責人經常微服私訪抓檢查;*市由市局聘請多年從事油茶育苗工作的林業高級工程師為首席專家,無償為育苗單位提供技術服務;*市種苗站的主要精力集中圍著苗木質量轉,分管局領導最多一月親自到育苗點檢查指導達10次之多;*市制定了油茶育苗質量評分辦法,將檔案管理、圃地管理、苗木質量細分為11項評分指標,由市局統一組織檢查、記分、評比。三是認真抓苗木質量檢查和容器苗培育的組織工作。20*年8月,省廳組織力量對全省圃地油茶苗木質量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摸清了全省育苗家底,之后,又立即召開了油茶種苗質量管理座談會,將各地育苗情況進行了通報并對下階段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會議后,絕大多數市州能積極抓整改,再次開展了除萌除雜工作,在油茶容器苗培育工作中能嚴格執行省廳的時間、質量、技術要求,并認真進行苗木質量分級工作,從最近國家林業局在我省開展工作的油茶種苗質量抽查情況來看,抽查的15個定點育苗單位16個苗批,大部份育苗單位都能按照相關要求和技術規范做好苗木分級和除萌、除雜工作,特別是*縣、永大高科,育苗水平較高,苗木質量較好,除萌、除雜比較徹底。
3、疏堵結合,嚴把種苗使用關。為確保全省油茶產業發展用上優質苗,省廳在*林業政務網、*種苗網、《*林業》雜志上開辟專欄對有關油茶種苗法規進行了深入宣傳,將全省65個定點育苗單位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在《中國綠色時報》、《*日報》等省級以上新聞媒體通過種苗信息、良種審定公告、答記者問等形式進一步宣傳貫徹《種子法》。*、*、岳陽、衡陽等市都采取了多種途徑加大了良種宣傳力度,社會反響很好。為防范劣質苗木流向省內、外市場,省廳采取了“疏堵結合”的辦法,一方面,把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種苗行為納入到了林業公安“雷霆一號”專項行動打擊范圍,極大地震懾了違法行為,盡力壓縮非良種苗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呼吁兄弟省市通過正當渠道到我省購買優質種苗,盡量堵住下游銷售通道。
通過全省上下努力,65個定點育苗基地完成油茶芽苗砧嫁接苗1.1億株,現保存苗木8700萬株,其中容器苗4700萬株,可滿足45萬畝油茶造林對優質種苗的需求。
(二)堅持林木良種繁育體系這個中心不動搖,進一步夯實了林木種苗繁育推廣體系
以推進造林良種化的林木良種選育、生產和推廣工作是林木種苗工作永恒的主題。一年來,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我省林木良種繁育推廣體系,著力抓了四項工作:一是大力爭取國家種苗工程項目,增強了種苗生產發展后勁。年初,利用國家拉動內需和加大油茶種質資源建設的機遇,各地加大了種苗工程的申報力度,*、*、*、*、*等地搶占先機,精心編制并及時上報了油茶采穗圃、種子園等15個工程項目,省站同時對以前申報的工程項目進行了跟蹤。經不懈努力,13個項目當年即獲批復,并與過去4個已批復項目一起得到了國家投資,到位中央資金2557萬元,是上年資金總量的4.6倍;會同、靖縣、攸縣杉木種子園,城步馬尾松種子園,汨羅桃林林場濕地松種子園和*市雜交油茶種子園等6個良種基地被命名為“國家級”林木良種基地,省林科院油茶種質資源庫、泰格林紙集團楊樹種質資源庫分別被命名為“國家級”油茶種質資源庫和“國家級”楊樹種質資源庫。“國字號”桂冠的爭取,不僅為后續工程的上馬贏得了先機,而且為爭取國家林木良種補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強化了種苗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去年,全省新建油茶采穗圃1008畝,全部做到了規范化管理,6個國家級林木良種基地逐一落實了科技支撐單位,并精心編制了20*~2015年發展規劃。為確保新上項目的建設成效,省廳舉辦了一期種苗工程建設與財務管理培訓班,對17個單位的法人代表和財務負責人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工程和財務管理培訓。三是省林木種苗管理站堅持不懈地與省林科院合作,開展杉木、馬尾松、濕地松、油茶、楊樹、光皮樹、榿木等7個樹種的良種選育和杉木、馬尾松、濕地松、楊樹等4個樹種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工作,該項工作得到了屬地市縣林業局的大力配合,20*年,收集優良種質資源超過了500份。國家油桐種質資源保存庫建設方面,收集了*、*、*、*等9省市油桐種質資源146份,栽植面積220畝。四是認真抓了到期種苗工程的竣工驗收。年內完成了*省林木種苗繁育示范中心、*省良種繁育中心等10個種苗工程項目的驗收,*市中心苗圃、*桑植縣苗圃等一批遺留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也順利通過了竣工驗收,使到期完工項目驗收率達到了90.6%。
(三)推行四個“落實”,強化了種苗行業管理
一是落實了政務公開。省站承擔的行政職能和辦事流程全部做到了網上和公示欄上全公開,省級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核發做到了網上辦證。所有定點育苗點的選擇、良種穗條的調劑、容器苗培育的計劃都做到了公平、公正,并向社會進行了公告。市州縣種苗管理機構絕大多數能按政務公開的要求,實行“陽光行政”。
二是落實了依法行政。出臺了《*省林木種苗“四證一簽”發放管理辦法》,編制了種苗行政許可流程圖和種苗辦事服務項目指南,制定了*省林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參照執行標準(種苗部分)。從20*年起,在全省范圍內,以油茶種苗質量管理入手,建立起了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制度,種苗執法更具操作性。從最近國家林業局在我省開展的油茶種苗質量抽查情況來看,抽查的15個定點育苗單位、7個定點采穗圃均建立了生產經營檔案,其中汨羅玉池林場、道縣苗圃等單位的種苗生產經營檔案相對而言比較規范和健全。
三是落實了依法治種。市、縣共查處非法采摘、收購油茶穗條案件8起,非法經營油茶種苗案件4起,為群眾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多萬元。特別是*虹瑞生態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定點育苗基地)違規生產、調運油茶苗木的事件,由省、市組織聯合調查組進行了認真查處,取消了其定點資格,注銷了其種子林木生產、經營許可證,并將處理結果向全省進行了通報。
四是落實了依法興種。全省調劑林木良種20000多公斤,種子出庫時都達到了國家標準Ⅲ級以上的質量要求,主要造林樹種杉木、馬尾松、濕地松的良種使用率分別達到75.04%、93.20%、91.17%,其中*、*、*、*、*、*等市州杉木、馬尾松、濕地松的良種使用率均達到了100%。全省育苗2.8萬畝,可產合格苗9.3億株。為因地制宜超前做好“優材更替”、“無節良材”珍稀苗木準備,省廳在廣泛征詢育苗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了以紅錐、毛紅椿、楠木、櫸木、馬褂木等樹種為優材更替的主要造林樹種,并根據不同樹種種質資源的保存情況,劃定了采種區域,指導各地按需要進行了科學采種。來源于:
(四)強化效能建設,省級種苗隊伍建設上新臺階
省質檢站強化檢驗能力建設,不僅出色地完成了省內林木種子的檢驗任務,而且圓滿完成了國家林業局交辦的南方六省種苗質量抽查工作,檢驗能力和影響又有了新的提升。
省種子儲備庫嚴格執行“三不”原則(不是良種不調,不檢不調,不合標準不調),圓滿完成了種子調劑任務。
省種苗示范中心積極推進精細化管理和科研創新,合作開展了油茶苗組培、櫸木引種實驗、馬尾松頂芽扦插等試驗,花卉苗木生產穩步上臺階,尤其是中心油茶容器育苗技術和管理水平日臻成熟,成為了我省林業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和全國種苗行業的一個知名品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20*年的種苗工作也還存在不少缺點和問題。主要是:主要用材林樹種圃地苗木質量不高,地區間質量參差不齊;種苗工程重項目爭取、輕項目建設與管理的現象仍然存在;非定點油茶育苗較為突出,種苗行業監管任重道遠;部份油茶苗木質量達不到出圃標準,苗木調運監管難度加大;種苗生產、經營檔案不健全、不完善。上述問題,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著力解決。
二、當前林木種苗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林木種苗是植樹造林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是增加森林總量,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功能,提高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內在動力。在當前形勢下,林木種苗工作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但其“利好”形勢與任務“壓力”并存。
(一)當前林木種苗工作面臨的“利好”形勢
1、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林業工作,高質量的種苗將是一個長期的“績優股”。在去年10月召開的中央林業工作會議上,*總理賦予了林業以特殊地位。在12月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我國政府在沒有任何國際援助的情況下自主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年下降40~45%的目標”,承諾到2020年我國森林面積比20*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增加13億立方米。這就意味著新一輪大規模造林的序幕即將開啟,社會對良種壯苗的需求又將提速。
2、林木良種的增產效益已越來越為社會所認可,林木良種補貼政策可望得到落實。去年2月,*總理再次對發展油茶產業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對油茶良種補貼政策進行認真研究。在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進一步明確,要實施油茶良種補貼政策。在中央林業工作會議上,回良玉副總理再次要大力發展油茶等木本糧油。根據最新消息,國家林木良種補貼政策可望今年出臺,良種基地投入不足、產能低下的困局有望得到緩解,林木良種的普及推廣力度必將加強。
3、系列林業新政的出臺,刺激了社會對良種壯苗的需求穩步上升。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順利鋪開,森林采伐指標入戶工程的實施,有了林權就能“我的地盤我作主”,極大地促進了林農“山當田耕,樹當菜種”的熱情。良種壯苗已成為了社會造林的第一選擇。
4、低碳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為林木種苗工作注入新的內容。省長在年前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要突出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努力保護天藍、水清、地綠的生態環境。林木良種以其增效顯著的遺傳特性必然是林業低碳經濟產業的首選資料。不管是木本油料、工業用材,還是城鎮綠化,林木良種都將大放異彩。
(二)當前林木種苗工作面臨的任務“壓力”
1、油茶種苗供應時間緊,任務重。長期以來,我國造林計劃一般都要滯后于種苗生產一年左右的時間,由于林業生產周期長的特殊性,苗木生產與造林需求難免脫節。就油茶種苗來說,一般采用2年生裸根苗造林,但準備期就要相對延長,一方面苗木供應難以滿足,另一方面又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2、林木良種基地的生產能力有限,良種使用率難以在短期內有重大突破。目前,我省除濕地松種子園的生產能力能基本保證供應外,杉木、馬尾松種子園的生產能力與生產需求都存在較大缺口。
3、受油茶育苗的沖擊,主要用材林樹種苗木質量呈下降趨勢。如何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今年種苗工作必須抓好的一大課題。
4、種苗執法任務繁重,行業監管任重道遠。受利益驅使,非定點油茶育苗、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無證經營現象將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種苗質量監管工作需長抓不懈。
以上形勢與任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需要我們繼往開來,把握機遇,扎實工作,穩步推進種苗工作再上新臺階。來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