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號)和《關于印發年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任務的通知》(市府辦字號),結合我縣實際,就年全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出如下目標任務:
一、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一)繼續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
1、確保全縣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0%以上。[責任單位:醫保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參照國有困難企業醫療保險政策,財政補助解決全縣國有困難農林水企事業單位職工、困難農墾企業職工和城鎮困難大集體企業職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職工醫保)。[責任單位:醫保局、財政局、農業和糧食局、林業局、水利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增加國有和國有控股關閉破產改制及困難企業職工醫療保險財政補助,保障國有和國有控股關閉破產改制及困難企業職工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責任單位:醫保局、財政局、國資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大力推進工業園區企業、城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確保90%以上的城鎮中小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保。[責任單位:醫保局、教育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5、城鄉醫療救助對象擴展到低保邊緣家庭,將新增城市低保對象全部納入城市醫療救助范圍。資助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責任單位:民政局、財政局、衛生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6、確保全縣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2%以上。[責任單位:農醫中心、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進一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7、城鎮居民醫保籌資水平成年人每人每年提高到22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提高到150元,其中成年人財政補助120元、個人繳費100元,未成年人財政補助120元、個人繳費30元。基金使用率達到85%。探索推進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試點。[責任單位:醫保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8、適當提高城鎮職工醫保住院報銷比例。[責任單位:醫保局]
9、城鎮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成年人3萬元,未成年人6萬元,結合大病補充醫療保險,逐步使最高支付限額達到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城鎮職工醫保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上年度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以上。積極推行城鎮居民醫保縣級統籌,開展城鎮職工醫保市場統籌政策調研。[責任單位:醫保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0、新農合籌資標準每人每年提高到150元(其中財政補助120元、個人繳費30元)。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5萬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60%以上。50%的新農合統籌地區推行門診統籌工作,統籌基金使用率達到85%以上。[責任單位:農醫中心、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1、新農合參合農民在所有定點醫療機構自主選擇就醫。一次報帳率達到90%以上。[責任單位:農醫中心、各鄉鎮人民政府]
12、將貧困家庭14周歲以下(含14周歲)兒童的大病醫療救助比例提高10%,年救助封頂線提高到3萬元。落實好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手術費用補助工作。[責任單位:民政局、財政局、衛生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3、加強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探索推廣參保人員就醫“一卡通”。探索推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責任單位:醫保局、衛生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4、積極做好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開展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的就地就醫、就地實時結算服務。[責任單位:農醫中心、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監管
15、落實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督查評估制度,12月底前對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組織開展一次專項督導檢查。[責任單位:監察局、醫保局、衛生局、財政局、食藥監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
(四)扎實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
16、在6月底前,鞏固完善2所鄉鎮中心衛生院建立實施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發改委、醫保局、食藥監局、有關鄉鎮人民政府]
17、在11月底前,全縣所有的鄉鎮一般衛生院啟動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12月底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建立實施。[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發改委、醫保局、食藥監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8、6月底前,將基本藥物目錄藥品全部列入醫保“三張網”報銷藥品目錄,落實基本藥物報銷比例高于非基本藥物報銷比例10%的政策。[責任單位:醫保局、農醫中心、各鄉鎮人民政府]
19、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用基本藥物全部實行網上采購中標藥品,統一企業配送。12月底前,完成縣及縣以上公立醫療機構2011年度所需藥品(包含基本藥物)的網上集中招標采購,并由招標選擇的配送企業統一配選。[責任單位:衛生局、食藥監局、有關鄉鎮人民政府]
20、推進藥品分級管理,在2009年藥品分級管理的基礎上,確定151家符合條件的零售藥店列入藥品分級管理。所有零售藥店均應按規定配備和銷售基本藥物。[責任單位:食藥監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1、深入開展農村藥品監督網絡和供應網絡建設,進一步強化農村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制度和應急處置機制,確保對農村、偏遠地區基本藥物供應及時、質量安全。進一步加強對城鄉基本藥物的日常監管,建立健全基本藥物生產企業質量監督檔案;對基本藥物生產企業、配送企業和使用試點單位的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責任單位:食藥監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五)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
22、完成3所縣級醫院、11所鄉鎮衛生院和1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2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責任單位:發改委、衛生局、財政局、有關鄉鎮人民政府]
23、每個行政村辦好一個村衛生室,沒有鄉村醫生的行政村由鄉鎮衛生院負責建立并派駐衛生技術人員,對一村多室的可實行人員調劑,對人口不足200人、相鄰在1.5公里之內的村,可實行醫療掛靠。鄉鎮衛生院要轉變服務方式,組織醫務人員開展巡回醫療、駐村服務,積極開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確保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縣級財政對到空白執業的鄉村醫生或派駐衛生技術人員的衛生院按每村每年不低于5000元標準補助。[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有關鄉鎮人民政府]
(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隊伍建設
24、實施《省鄉鎮衛生院編制標準(試行)》、《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6月底前完成鄉鎮衛生院和政府舉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核定工作。[責任單位:編委辦、衛生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5、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訓全科醫生(含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責任單位:衛生局]
26、繼續開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衛生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全縣完成120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技人員、162員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320名鄉村醫生的培訓。[責任單位:衛生局]
27、落實《省關于定向培養鄉鎮衛生院醫學生工作實施辦法》,做好鄉鎮衛生院免費定向招錄工作。[責任單位:衛生局、教育局、人社局、編委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28、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完成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1名。[責任單位:衛生局]
29、實施執業醫師招聘項目,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責任單位:衛生局、人社局、編委辦]
30、落實好基層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傾斜政策。[責任單位:人社局、衛生局]
31、繼續落實縣級醫療保健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生晉升中高級職稱和執業醫師前到農村服務一年以上的政策。[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人社局]
32、推進“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年,縣人民醫院、縣婦保院對口支援2所鄉鎮衛生院工作。[責任單位:衛生局]
(七)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
33、與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工作同步,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推動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綜合改革,實施績效工資和績效考核。[責任單位:人社局、衛生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4、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開展巡回醫療,為城鄉居民提代基本藥物、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占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比例明顯提高。發揮政府、集體、個人等多方力量加強村衛生室建設,政府重點加強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技術支持,積極穩妥推進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責任單位:衛生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八)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經費保障機制
35、落實《省關于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渠道補償機構的暫行規定》,12月底前初步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渠道補償機制。[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編委辦、人社局、發改委、各鄉鎮人民政府]
36、繼續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的公共衛生服務,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補償。[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7、提高村級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在省級財政補助的基礎上縣級財政每人每年補助不低于300元。[責任單位:財政局、衛生局]
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九)推進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
38、免費為城區60歲以上老年人、3歲以下嬰幼兒、孕產婦等6類人群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建立規范化健康檔案,城市居民建檔率達40%以上。[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有關鄉鎮人民政府]
39、免費為全縣11個鄉鎮19529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為全縣8936名3歲以下嬰幼兒做生長發育檢查,為3251名孕產婦開展孕前孕后保健,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20%以上。探索建立電子健康檔案。[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0、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1、扎實開展傳染病防治,實施艾滋病母嬰阻斷項目試點;開展結核病防治,在全縣繼續實施免費診斷、免費治療、免費管理政策,涂陽肺結核病人發展率在80%以上,病人治愈率在95%以上。[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2、加強慢性病防治,進行規范化病例管理。[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
43、加強健康教育,在縣電視臺開設公益性健康欄目,向社會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健康素養。[責任單位:宣傳部、衛生局、財政局]
44、積極推廣和應用中醫藥預防保健方法和技術,免費為全縣11鄉鎮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責任單位:衛生局]
45、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辦法,提高服務的效率和效益。[責任單位:衛生局]
(十)繼續抓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46、繼續實施“光明·微笑”工程,建立“光明·微笑”工程長效機制,為全縣所有具備手術適應癥的白內障和唇腭裂患者免費手術治療。[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醫保局、民政局、殘聯、各鄉鎮人民政府]
47、6月底前完成全縣8—15歲兒童第三劑次乙肝疫苗免費補種。[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8、對全縣3868名農村育齡婦女在孕前三個月和孕早期三個月免費補服葉酸。[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9、落實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對全縣2967名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給予專項補助。[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50、開展農村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在全縣農村建設4000座無害化衛生廁所。[責任單位:愛衛辦、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51、對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估。[責任單位:衛生局]
52、啟動實施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支持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設。[責任單位:發改委、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十一)調整公立醫院布局和結構,完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補償機制
53、完成全縣區域衛生規劃編制,優化公立醫院結構布局,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繼續開展公立醫院評審工作,積極創建“群眾滿意醫院”,規范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建立社區首診、雙向轉診等分級診療制度。[責任單位:衛生局]
54、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抓好開展臨床路徑等試點工作,探索開展醫師多點執業、建立電子病歷試點工作。[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編委辦、人社局]
55、落實鼓勵和規范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營利性醫院的政策措施。[責任單位:衛生局、發改委、人社局、食藥監局]
56、建立社會監督機制,加強信息公開,探索多方參與的公立醫院質量監管和評價制度。[責任單位:衛生局、人社局]
57、落實公立中醫醫院政府投入傾斜政策,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責任單位:衛生局、財政局]
(十二)探索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
58、探索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責任單位:財政局、衛生局]
(十三)完善醫患糾紛處置機制
59、制定《縣醫患糾紛預防與處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醫患糾紛處理程序和相關職責制度。[責任單位:衛生局、司法局、公安局、綜治辦、信訪局、宣傳部、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