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現代企業的財務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謝旭元
[甘肅省嘉峪關市地方稅務局735100]
摘要:通過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作用及影響,全面闡述財務分析對企業財務決策、計劃分析、決策控制的關鍵性作用。
關鍵詞: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運用財務報表數據對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及未來前景的一種評價,通過這種評價,可以為財務決策、計劃和控制提供廣泛的幫助。隨著會計制度、投資體制、稅收制度等深入改革及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的頒布與完善,對現代企業進行財務分析顯得越來越必要,越來越迫切。
一、現代企業財務分析區別于傳統企業財務分析,不同于某些專題分析
(一)現代企業財務分析與傳統企業財務分析的區別。
1.分析目的不同。傳統企業財務分析是為了滿足國家計劃管理的要求,重點對企業完成國家資金、費用、利潤計劃的情況進行分析,對影響企業完成國家計劃的各種因素進行剖析和揭露,檢查企業是否執行國家各項政策、法令;而現代企業財務分析是建立在新的理財環境及新的企業管理模式之上。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對企業財務分析提出新的要求,其分析的目的表現為既評價過去的經營業績,又衡量當前的財務狀況,還預計未來的發展趨勢。
2.分析對象不同。傳統企業財務分析主要是為國家及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情況,特別是國家有關的政策法令及財務制度的執行情況;現代企業財務分析則主要是為企業的現實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進行財務決策所需的信息,同時為政府、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提供相關信息。
3.分析評價標準不同。傳統企業財務分析主要評價企業財務計劃完成情況,而企業的財務計劃是根據企業的歷史情況、國家的政策要求制訂的,很少考慮市場情況,所以評價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計劃制訂是否合理;而現代企業財務分析是以市場狀況及各種指標值和平均值等規范的資料為依據,既不受企業自身條件的限制,也不受外部個別因素變動的影響,從而能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等適應市場的能力和企業財務運營的效果。
(二)現代企業財務分析不同于某些專題分析。按照現行有關制度和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企業除開展定期、不定期的財務分析外,還要進行某些專題分析,但任何專題分析均不能取代財務分析。
1.對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評價不能取代現代企業的財務分析。1995年財政部頒布了一套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銷售利潤率、資產負債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及社會貢獻率等十大指標,借以對企業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盡管按照評價指標的計算和分析企業經濟效益的過程,也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綜合情況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過程;但從實質上看,該指標體系只是一套為了消除不同企業營運差別,采用市場經濟的通用語言來衡量、評價不同組織形式、不同規模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這些指標雖構成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但主要是現代企業進行財務分析的手段和方法,更何況有些指標還超出了財務分析的范圍,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財務分析。
2.依法披露企業信息不是現代企業的財務分析。根據《公司法》及證監會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等法律、法規,企業應在營業中期和營業年度終了后的一定時期內,通過上市公告,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等形式披露企業的信息,客觀公正地公開企業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以及為實現財務目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同時還要公開企業下一年度財務預測目標。其實業務報告主要是介紹企業為實現財務目標而采取了哪些措施,包括許多非財務信息,更不涉及具體財務指標的分析,對報告期內影響財務目標值發生變化的主客觀因素不作深入分析,因而這也不是現代企業財務分析。
3.國有資產經營分析有別于現代企業財務分析。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制訂的《國有資產經營分析報告制度》規定,企業應于每個公歷年度終了后60天內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提交兩份國有資產經營分析報告,并對企業國有資產經營分析的具體內容作了規定。其主要作用是對國有資產經營的效益、資本結構和對外股權投資結構等狀況進行揭示和分析,給有關部門和人員提供企業國有資產的經營狀況,一般不涉及企業的財務活動,因此國有資產經營分析的內容只是企業財務分析的一個方面,或者說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而且國有資產經營分析只要求一年分析一次,替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因此,這有別于現代企業的財務分析。
二、現代企業財務分析的目的在西方國家,企業之所以十分重視財務分析,是有多種多樣的目的,這些目的歸納起來,不外乎是:
(一)評價過去的經營業績為了正確地確定投資方向,決定信用發放,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不管是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還是企業管理當局,都必須了解企業的過去經營情況,比如說,凈收益為多少,投資報酬率如何等等。財務分析有助于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個人和集團,以及企業管理當局正確評價過去的經營業績,并與同行業的企業相比較,檢驗其經營成敗得失。
(二)衡量當前財務狀況由于財務報表只能概括地反映企業財務現狀,如果不將報表上所列數據,進一步加以剖析,就不能充分理解數據的含義,無法對企業財務狀況是否良好做出有事實根據的富有說服力的結論。只有通過財務分析,發掘各數據的經濟涵義,才能揭示出企業的營運績效和獲利能力,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和企業管理當局正確衡量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提供依據。
(三)預計未來的發展前景在現代企業經營決策中,管理當局必須針對目前的情況,預計未來的發展趨勢,擬定若干供選擇的方案,從中選擇出最佳方案,才能把企業財務方面可能出現的各個因素及其作用弄清楚,明確重點,趨利避害,促進有關因素的最佳組合。
三、現代企業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通過以上論述,我們明確了現代企業財務分析的特點及目的。接下來應解決的問題是現代企業財務分析應從哪些方面進行。根據國際財務管理慣例結合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實踐,筆者以為現代企業財務分析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企業獲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業利潤的實現情況。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直接動因,企業實現利潤的多少最能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效。因此,對企業獲利能力的分析是現代企業財務分析的核心內容。通過分析要揭示企業利潤的構成情況,影響利潤發生增減的因素及每個因素的影響程度等。具體包括:
(1)企業利潤的目標分析,分析企業目標利潤和同期利潤比較的增減變化情況;
(2)企業利潤的先進性分析,分析企業利潤與同行業同地區同規模企業比較的情況,找出企業同兄弟企業的差距;
(3)企業利潤的結構性分析,解剖企業利潤的組成情況,看各種收入在利潤總額中所占的份額;同企業經營規模,市場價格水平聯系起來分析企業成本費用開支合理情況。既要分析成本費用總水平的配比程度,又要解剖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生產經營成本的構成情況,還要對重點費用項目和企業重點部門的費用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企業增收節支的途徑,引導企業調整業務活動。
(4)企業利潤的質量分析,揭示企業在完成利潤時的投入資本規模,承擔防治環境污染、支持社區文化教育事業等方面社會責任及依法經營等方面的情況,引導企業堅持正確的經營方向,維護企業的聲譽。企業利潤分析的重點應放在對獲利能力的研究上,對銷售利潤率,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及成本費用利潤率等質量指標應進行認真分析。
(二)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償債能力的大小直接關系到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高低,是企業各方面利害關系人最關心的財務能力之一。在我國還未引起應有的重視。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經營活動的現代企業,償債能力是衡量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償債能力的分析應成為現代企業財務分析的核心內容之一。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應結合企業現金流量分析,首先應看企業當期取得的現金,在滿足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現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償還到期債務的本息。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主要通過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質量指標,揭示企業舉債的合理程度,長期債務和短期債務構成的效益性,舉債經營的效果,及清償債務的實際能力等。分析時應解剖:
(1)資產變現的能力,主要是解剖資產的質量,其價值與社會價格的背離程度以及潛在的變現能力;
(2)資產的流動性,具體解剖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是否能即時變現,有無沉淀性的流動(速動)資產及造成的原因;
(3)企業舉債規模與企業經營規模的分析,看企業舉債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4)舉債資金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分析,財務杠桿作用分析等。
(三)企業營運能力的分析。營運能力是指企業基于外部市場環境等約束,通過內部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料的配置組合而對財務目標所產生作用的大小。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不僅從總額上反映企業的生產規模,而且從相互聯系的比例上,反映企業資金的周轉情況、企業經營的穩定程度以及企業的支付能力。分析企業的營運能力,一要分析人力資源營運能力,分析評價的著眼點在于如何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能動性,從而提高其經營效率。二要分析企業資產的周轉情況,通過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等指標揭示企業資金周轉的情況,反映企業銷售質量、購貨質量、生產水平等。三要分析企業的財務構成狀況,揭示企業資源配置的情況,促進企業改善資源配置。通過營運能力的分析解剖,引導有關人員掌握企業在財務營運過程中的效果、問題及解決辦法。
(四)企業籌資和投資能力分析。維護企業的正常經營需要合理籌資,實現企業經營的不斷擴大需要選擇科學的投資方向,在一定意義上講,籌資和投資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而籌資和投資的合理程度,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短期經營效果,而且關系到企業的持續經營,因此,現代企業經常分析籌資和投資的合理性,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1)要分析企業籌資的保證程度,看企業籌集的資金是否足額有效地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需要;
(2)要分析企業籌資成本的合理性,合理的財務結構既能籌集到有效資金,還能節約資金成本,通過籌資成本分析,揭示資金的實際效果,促進改善資金籌集方案;
(3)要分析企業投資的科學性,通過投資規模、投資結構與企業的適應程度,投資獲利狀況、投資回收期等指標,看企業投資的科學程度,促進企業改善投資管理。
(五)企業擴張能力分析。企業擴張能力是指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速度,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等。企業擴張經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絕對課題。分析時,既要看企業經營、利潤、各種資產、資本的增長情況,更要對企業的經營前景進行預測分析,找出企業發展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并就企業發展的前景進行財務預測和論證,充分揭示企業擴展經營中的不利因素及預計影響程度,引導企業正確把握經營方向。
四、現代企業財務分析應注意的問題重視財務分析,對于優化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提高決策水平,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無疑有著重大的作用。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財務分析與評價的結果并非絕對準確,有時可能會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究其原因在于財務分析本身所固有的各種局限性。財務分析局限性來源于財務分析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財務分析指標的局限性,以及財務分析所依據的資料的局限性。譬如公司可以采用窗飾技術(WindowDressingTechniques)[4],使其財務分析依據的財務報表變得較為有利的狀態以蒙騙財務分析師。例如在1998年底時,寧波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從銀行得到一筆金額為200萬元的貸款,但該公司將這筆資金作為現金擱置幾天后,就提前于1999年1月4日將貸款還清。這種做法可以提高該公司在1998年底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但這種改善只是一種暫時的假象而已,當公司在1999年初將貸款還清后,公司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又恢復到現狀。針對上述種種局限,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必須采取如下彌補措施:
1.盡可能去異存同,增強指標的可比性。例如,在分析時可以將不同會計方法的影響差異剔除;將某些特殊的、個別事件或因素剔除;選擇同行業同等規模企業進行了橫向比較等;
2.企業應當根據需要設置一些適合企業內部經營決策需要,有助于揭示各種深層次財務信息的分析指標。在計算時應盡量消除通貸膨脹的虛假影響、季節性因素的歪曲影響,并將資金時間價值因素有機地納入分析過程;
3.注意各種分析指標的綜合運用,如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總量分析與個量分析相結合;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以便相互取長補短,發揮財務分析的總體功能效應。
4.不能僅憑某一項或幾項指標便草率下結論,而必須將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及獲得利能力等各類、各項指標綜合權衡,并結合外部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及企業內部不同時期經營理財目標的不同進行系統分析,力求通過指標的現象揭示企業經營理財狀況的實質,我們還可以應用統計方法分析各項指標相互影響后的凈結果,然后再根據分析結果來判斷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最后以此為標準,將公司進行分類,以便進行財務決策。
5.不要機械地遵循所謂的合理性標準,而應當善于運用“例外管理”原則,對各種異常現象進行追蹤調查和深入剖析。
參考文獻
1.全國會計資格考試考辦編.財務管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2.財政部CPA考辦.經濟法規匯編.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3.胡玉明.西方財務會計.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2
4.黃俊昌.企業財務管理與分析.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