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大常委監督教育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強學習,統一認識,切實增強貫徹實施監督法的自覺性
*同志:“制定監督法,有利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好地發揮這一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有利于健全人大監督機制,有利于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也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監督法的出臺,是我國立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人大監督史上的里程碑。監督法的貫徹實施,對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規范人大監督工作和“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對于發展社會民主政治、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換屆剛結束,我們就要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機關干部通讀監督法原文。5月份又組織以監督法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讀書會,進一步加深了對監督法精神實質的理解,集中形成了以下幾點認識:一是貫徹實施好監督法,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二是貫徹實施好監督法,有利于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三是貫徹實施好監督法,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制,促進依法治國。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對“一府兩院”實施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的主要職責,這從法律地位上構成了人大及其常委會與“一府兩院”存在監督與被監督的法律關系。人大工作與“一府兩院”工作都是黨的工作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分工不同,但目標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為了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圍繞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依法治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目標、總要求來履行各自的職責。《監督法》是各級人大常委會履行監督職能、規范監督程序、增強監督實效的基本法律。人大監督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憲法和法律得到正確實施,保障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正確行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維護。我們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實施好《監督法》,把我們的監督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來。同時,“一府兩院”也要熟知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工作職能,掌握法律規定的監督內容、監督程序和法定時間等要求,積極主動地接受人大監督,不斷改正服務,努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水平,做到在一個“舞臺”上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監督法雖然是一部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的基本法、程序法,但它明確了法律實施的主體和客體,因此,貫徹實施監督法不僅僅是人大常委會的義務和責任,它應該是雙向的、互動的。所以,貫徹實施好監督法,要在區委統一領導下,人大依法推進,“一府兩院”全力配合支持,各自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增強貫徹實施監督法的自覺性,才能把握好、實施好監督法。
二、遵循監督原則,把握監督重點和環節,切實增強監督實效
在監督法的貫徹實施中,我們認真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依法行使職權,堅持民主集中制、集體行使職權,堅持監督公開的基本原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圍繞區委中心工作、圍繞加快*發展和關注民生,堅持從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特點出發,按照區委的重大工作部署,把對影響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突出矛盾,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我們的監督工作重點。在監督形式上認真把握監督法規定的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組織執法檢查等7種監督形式,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在監督效果上下功夫,寓監督與支持之中。在監督環節上把選準監督議題,摸清議題實情,規范監督程序,提高審議質量,增強監督實效5個方面作為提高監督質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使我們的選題貼緊區委中心工作、貼緊*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人民群眾的意愿。對監督議題做到事前深入調查研究,摸清真實情況,增強了監督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在實施監督工作時,我們嚴格按照《監督法》規定的程序和法定時間要求,努力抓好監督工作各個環節的落實。在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時,我們都安排專題審議發言和分組審議發言,做到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把正確意見吸納到審議意見之中。同時,又十分重視人大監督意見交辦、督辦和跟蹤、落實、反饋工作,把它作為提高監督工作質量,體現監督工作效果的重要環節來抓。在改進和規范向社會公開人大監督工作中,我們一是擴大公開對象。除了繼續堅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邀請人大代表參與常委會重點監督工作調研,定期向代表寄送會刊等,重點加強監督工作的社會公開力度,將公開的對象從人大代表擴大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通過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手段,將監督公開的范圍和內容從以往的文件式、選擇式公開逐步擴展到動態式、全方位的公開。二是拓寬公開渠道。7月5日,我們正式開通了“*人大網”,設置了19個欄目,點擊率超過1.3萬人次,對監督計劃、監督議題、監督實施情況、監督結果全部向社會公開。三是改進公開方式。為調動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我們不斷改進公開方式,將事后結果公開逐步擴展到事前公開、過程公開以及全程公開,使代表和人民群眾對監督工作的知情和參與從被動轉為主動。8個月來,常委會先后召開5次全體會議、17次主任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區政府專項工作報告7個,組織代表視察了7次,開展執法檢查兩次,其監督基本符合監督法的規范要求。
三、切實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樹立地方權力機關的責任意識
在工作實踐中,人大自身的一些同志存在妄自菲薄的心態,缺乏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對監督權力行使不到位,往往歸咎于環境條件,而不是反省自身是否真正做到善于監督、敢于監督,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論是人大常委會的組成人員,還是人大代表,乃至人大機關干部,都應把履行職責視作為代表人民行使權力。如果規避自己的職責,則與失職、瀆職沒有本質區別。人民賦予的權力,既不應濫用,也不應棄之不用,這應成為人大應有的“權力觀”。人大常委會是監督法的執法主體,要保障監督法的正確實施,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加強人大常委會及其機關的政治、思想、作風、組織、業務、制度建設,提高履職能力和監督水平,努力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為提高代表素質,豐富閉會期間代表活動內容和形式,發揮代表監督作用,進一步增強代表履行職務的積極性,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代表學習培訓,在區代表中組織開展了“讀好一本書,提好一件議案、建議,出好一份力,辦好一件實事,走訪一次選民”的“五個一”活動,堅持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督辦代表重點議案、建議制度,7月份又開展了走訪聯系代表和議案督辦月活動。為增強人大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預見性,常委會對審議議題、執法檢查和組織代表視察前,都認真開展事前調研,形成調研報告。今年,我們還結合*人大工作實際,列出了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代表履行職務的實現途徑等5個帶有前瞻性、預見性的專項調研課題,其中已完成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專題調研課題的5個調研報告,區委書記*同志作出了批示。有關防范政府性債務風險、農村違法建房等課題調研也即將完成。這些調研課題,都將在我們今后工作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深入研究,不斷探索,貫徹實施監督法需要進一步把握和認真研究的幾個問題
從貫徹實施監督法的工作實踐看,人大監督工作重點、監督形式、監督程序、監督公開制度和監督工作質量等還存在不規范、程序不到位和審議質量不高的現象,政府專項報告行文格式不規范、報送時間不及時等等,這都應進一步把握和認真研究。
一是依法規范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人大常委會和“一府兩院”都要按照監督法的要求,各自依法建立健全制度,規范行為。首先,審議議題選擇要依法規范。選好議題是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提高常委會會議審議質量的關鍵。因此,在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時,應堅持少而精、重而準的原則,依照法定途徑和程序列入議事日程。其次,聽取和審議的程序要依法規范。其三,在時間安排上要依法規范。其四,與會和審議行為要依法規范。最后,審議意見的作出和辦理要依法規范落實。
二是依法加強對計劃、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監督國民經濟發展計劃、財政預算執行情況,是人大常委會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的重要內容。監督法根據多年來各級人大常委會的探索和實踐,按照突出重點、增強實效的要求,在同預算法、審計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中央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相銜接的基礎上,又作出了一些比較具體的規定。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對待和重點把握的工作。
三是依法嚴格對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監督法對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對以下兩方面作出了嚴格規定:第一,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下一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不適當的決議、決定和本級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第二,監督法的規范性文件還有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屬于審判、檢察工作中的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與法律沖突的問題,省級以下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對此,在具體開展備案審查工作中,我們要按照監督法規定的監督形式和監督內容,積極健全備案審查工作的具體工作機制,逐步統一規范性文件的報告備案格式,規范報備程序,健全備案接收、登記、審查、處理、存檔等制度,提高備案審查的效率和質量,同時,要求“一府兩院”建立完善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自查自糾機制。
四是依法推進監督工作向社會公開。監督法為人大常委會監督公開設定了七條規定,我們要按照監督法公開的原則和具體規定,研究制定區人大常委會關于監督公開制度,使各項監督全面公開,真正到位。我們還將建立和完善常委會、主任會議的工作程序,審議、執法檢查、代表視察等工作規范,進一步完善監督工作機制,規范人大監督行為。
監督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永恒的主題。貫徹實施監督法,加強人大監督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因此,我們要在區委的統一領導下,與“一府兩院”攜手共進,貫徹實施好監督法,為我區實施“四大戰略”、推進“三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肩負起法定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