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發展農業產業化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重點要干什么,怎么干”談點我個人膚淺的看法,不當之處,請各位指教。
近年來,我縣農業產業化雖然取得較快發展,但對照農業產業化要求,對照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對照市場競爭要求,仍存在總體水平不高,資源消化能力不強,輻射帶動能力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夠等問題。
一、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開拓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除三戶制糖企業外,*茶業公司、*業公司、鑫承酒精公司、凱雄香蕉公司、國有糧食購銷公司五戶企業是被認定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五家企業的情況來看,注重基地建設的多、重視市場的少,注重發展生產的多、重視開拓市場的少,產品銷售渠道狹窄,宣傳力度不夠大,營銷手段不夠有效,產品銷售僅局限于等待人家上門來找,國內市場尚未得到開發。
(二)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近年來,我縣農業龍頭企業在鞏固和發展企業與農戶關系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企業加合作組織加農戶的有效合作形式,但涉及的企業還不多。目前,多數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還沒有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龍頭與龍身、龍尾的脫節現象時有發生。作為農業龍頭企業,在品種、技術、資金等方面由于能力和意識等方面的諸多原因,還很難為農戶提供全方位、有效的服務,甚至部分龍頭企業自我定位不正確,把與農戶的關系看成是“市場博弈”、“價格博弈”的關系。
(三)企業發展后勁有待進一步增強。從總體上看,我縣農業龍頭企業自我發展的意識、加大投入的意識在不斷增強,但由于企業自身積累有限,融資能力不強,對外合作不夠,投入的力度和強度還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好的企業一年能投入上千萬元,有的企業卻是多少年江山依舊,也有的企業“等、靠、要”思想嚴重,政府扶持多少,就投入多少。因此,大多數企業普遍缺乏與發展相適應的技術和人才支撐,整體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新產品開發能力不強,多數企業產品為初加工,檔次不高,附加值低,品牌效應不強。
(四)龍頭企業發展與農業產業化對接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龍頭企業之所以為龍頭,就是要能起到對產業、對農戶的龍頭帶動作用。就目前而言,我縣農業龍頭企業一是數量不多,二是加工能力比較低,農產品平均加工率不行,農產品就地消化能力有限。
二、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重點要干什么
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多措并舉,廣開渠道,加快做大做強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現代高效農業發展,使龍頭企業真正成為帶動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火車頭”,真正起到“建成一片基地、帶動千家萬戶、振興一項產業、繁榮一方經濟”的幅射帶動作用。
(一)加大市場開拓,努力擴大市場份額。企業要上規模、求發展,必須要把市場開拓牢牢抓在手上。一是要擴大產品銷售渠道。我縣的幾家龍頭企業要切實增強現代營銷意識,在開發新產品的同時,積極參加農產品展銷會、農業博覽會等會展活動,充分發揮各級媒體作用,加大產品和企業的策劃和宣傳;要認真分析市場,研究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市場營銷模式,強化對大中城市市場的外攻。二是要加強企業品牌建設。提高產品質量抓好品牌創建,力爭更多的產品成為各級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注重企業形象建設,加強企業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增強企業信用建設,提高企業的對外知名度。
(二)強化基地建設,妥善協調企業農戶利益關系。今年上半年,全縣農業產業化基地不斷擴大。甘蔗、橡膠、茶葉等傳統支柱產業進一步壯大,實現了產量、收益大幅增長。本榨季入榨甘蔗115.24萬噸,同比增長53.2%,兌付蔗款2.36億元,同比增加1億元。春茶產量1410噸,同比增長30.8%,春茶收入7543萬元,同比增加6000萬元。收購木薯干片3700噸,同比增長2200噸,收購亞麻原莖2600噸。上半年,新植和翻種蔗園9.6萬畝(計劃6萬畝),其中:新植6.37萬畝,翻種3.23萬畝。7月30日止,新植茶園0.75萬畝(計劃0.5萬畝);新植橡膠1.26萬畝(計劃1萬畝);新種植香蕉1.46萬畝(計劃1.7萬畝);種植薯類3.7萬畝(計劃4萬畝),其中:木薯3.5萬畝,紅薯0.2萬畝;種植桑樹0.26萬畝(計劃1萬畝);種植烤煙0.19萬畝(計劃0.19萬畝)。9.5萬畝核桃基地建設,已經落實好地塊和種苗,進入備地階段。3萬畝膏桐種植,已備好種苗,落實地塊。畜牧產業平穩發展,大牲畜存欄7.93萬頭,同比增944頭,生豬存欄16.5萬頭,同比增2.13萬頭,出欄4.69萬頭,同比增5224頭,肉類總產量3846噸,同比增239噸,禽蛋總產量132噸,同比增2噸。
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一是要積極穩妥發展農業主導產業。深入研究農業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內在聯系,制定和完善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引導農戶科學、理性發展,確保農業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相互支持、協調發展。二是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全面推進農業安全標準化建設、清潔化生產,組織生產、加工、包裝、儲運等環節,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尤其是要著力解決好農殘留問題,提高農產品整體質量和檔次。三是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協調機制。引導龍頭企業樹立“農業發展我發展、我與農業共興衰”的經營指導思想,主動為農戶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在農產品產銷過程中,切實履行好企業的相應義務,減少農戶的市場風險,提高農戶的經濟利益;大力發展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中介服務組織,增強農戶自我管理、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服務的能力,提高農民生產的組織化程度。
(三)加大扶持力度,為龍頭企業發展營造寬松環境。扶持農業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因此,要高度重視和支持龍頭企業的發展。一是要繼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按照中央和省市“各級財政要安排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專項資金,較大幅度地增加對龍頭企業的投入”的精神,根據財力增長,每年繼續安排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引導扶持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基地建設和科技開發,主要加強對重點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怎樣干
(一)繼續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抓緊建立一批龍頭企業集群示范基地,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以資本運營和優勢品牌為紐帶,整合資源,開展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與合作,推進優勢產品向優勢企業集中、優勢企業向優勢產業和優勢區域集聚。實施品牌戰略,以標準創品牌,靠品牌拓市場,向品牌要效益,創立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占有率高的名牌產品。
(二)大力發展中介服務組織。引導農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辦民管民受益。鼓勵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跨區域經營,壯大自身實力,增強服務功能。支持龍頭企業、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村能人以及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創辦或領辦各類中介服務組織,培育扶持專業大戶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三)加快建設產業化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全縣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依托*中型灌區、扶貧開發、人飲安全、農業綜合開發、土地開發整理、煙水配套工程等項目,進一步打牢農業發展的基礎。1—6月,共完成大小水利工程新建和修復2100件,其中:完成三面光溝渠修復25.97公里,新建三面光溝渠12公里,新建提灌站3座,新建堤防1.5公里,新建自來水工程4件,解決農村安全飲水0.32萬人。改造中低產田(地)0.42萬畝,新增灌溉面積0.3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42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5.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平方公里。完成植樹造林0.2萬畝。下一步,一要把基地建設作為規劃的重點內容,解決好一些地方基地建設與加工能力不適應的矛盾。要按照標準化的要求建設生產基地。引導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專業大戶、農民經紀人等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加生產基地建設。鼓勵和支持東部地區的龍頭企業融入到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格局中,積極到我縣建設生產基地。要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組織和中介組織在基地建設中為農戶服務的功能,促進農戶與龍頭企業有效對接,積極探索和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使家庭承包經營優越性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優勢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四)逐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開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為農戶提供種養技術、市場信息、生產資料和產品銷售等多種服務,提高龍頭企業的服務能力。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規范合同內容,明確權利責任,提高訂單履約率。鼓勵龍頭企業設立風險資金,采取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緊密、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與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
(五)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要組織開展以“選好產業項目、建立標準體系、創立知名品牌、完善追溯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創建活動。龍頭企業要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加速推行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標準化管理。
(六)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要發展現代營銷業態,建設新型物流方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研究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大型流通龍頭企業,加快農村流通服務業的發展。引導龍頭企業加強對國際市場行情和國際貿易政策的收集研究,優化貿易商品結構,擴大農產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