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院研究生會議院長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事業的需要,你們作為優秀人才,相繼加盟市中心醫院這個大家庭,業已或正在顯示你們的優勢,創造醫院的輝煌,值此,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感謝!
來院后你們的感受如何,有什么成才構想,有什么困難、困惑,醫院早就想召開這么個會議,搭建溝通平臺,共謀發展大計,共話美好未來。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新時期,創造一流事業,創建一流醫院已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這個一流事業、一流醫院靠誰來創建,最關鍵的是靠人才。以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提出了人才興國戰略,強調“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是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探索者、實踐者、推動者”。同志指出:“推動科技進步、技術創新,關鍵是人才。要充分發揮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大批青年人才的迅速成長,是科技進步、技術創新的希望所在。青年時代是最有創新精神的黃金時代。世界科技發展的一些重大突破,往往是由年輕人提出來的”。這充分說明黨和人民對你們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你們肩負著承前啟后、開創未來的神圣使命。值此機會,我想就自己在醫院工作三十多年對所見所聞談一些體會,希望大家在醫院未來的發展中努力做到“三好”:做一個好醫師,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知識分子。
一、做一個好醫師
當同志們步入醫學殿堂的那天起,大都有做一個好醫師的良好愿望,并在為實現這一人生目標而不懈努力。怎樣做一個好醫師,有很多很多的因素,我認為最為主要的是四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要有淵博的知識。我們正處于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科的局限正越來越模糊。我們除了要掌握自己所從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要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知識,要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人文知識等等。你們作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但新知識層出不窮,對新知識的獵取永無止境,希望大家發揚過去那種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終身學習,毫不懈怠,在創建學習型單位,爭當學習型個人中發揮榜樣作用,特別是不能被時下一些人玩風太盛的現象所同化。
第二,要有高超的醫術。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勤于實踐,再扎實的理論功基,再高的智商也難于成為一名出色的醫師。臨床醫學是一門藝術,只有那些勤于學習,苦于鉆研,樂于吃苦,甘于奉獻的人才能練就。我院丁主任,有人評價說看他做手術是一種享受,這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年輕醫師李紹杰,有人說他一周內除了吃飯可以不出病房和手術室,所以他提高很快。臨床醫學還需要不斷創新。黨的大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臨床醫學需要繼承,更要發展。要發展就必須創新,要創新,就必須刻苦學習,勤于思考,勇于攻關,緊跟醫學前沿。我院劉院長、曾院長、黃河等大批專業技術人員的成功無一不是不斷創新的結果。
第三,要有獨立的科研能力和出色的科研成果。一流醫院必須是科研型醫院,所以我院提出了“科技興院,科技興醫,科技育人”的戰略。一個不重視科研的醫院是沒有前途的醫院。一個人對問題不去思考,就很難有自己的見解,就不可能有所作為。我們國家把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作為評價優秀人才的重要尺子,我院的三個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均是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成果者。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今天,做學問搞科研必須踏踏實實,拒絕誘惑,要有視富貴如浮云的精神,功利思想嚴重的人是很難搞出好的科研成果的。
第四,要有嚴謹的醫療作風,良好的服務態度。醫學界的有識之士認為,建國幾十年來,人文教育薄弱是我國醫學教育的頑癥。專家們總結幾十年來醫學教育的教訓是: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們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們學術視野不寬,專業基礎不牢;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偏離;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個性發展受限,創新精神不足。更新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必須從培養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質入手,希望大家鞏固或補上人文知識這一課。
二、做一個好人
以上我講了怎樣做一名好醫師,但是如果到此為止,你很可能還不能成為一名好醫師,為什么?我認為還必須解決一個怎樣做人的問題。
《大學》這本書里面講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做人的極其重要性。要做一個好醫師,首先必須做一個好人。這個好人是個哲學概念,講的是人的人生境界或胸襟。那么,怎樣才算是一個好人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可以說,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北大哲學教授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境界分四種,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指對自己行為的、生活的、生物的直覺;功利境界是指人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滿足私欲的;道德境界是指自己的行為是利他的;天地境界也就是哲學境界,是指人自覺的超越了社會,為天地立新的意思。”人生境界表現在心理狀態上,有人稱之為胸襟或格局。而如果表現在人的言談舉止或者行為上,則稱為氣象。一個人的胸襟、氣象聽起來好象很虛,其實是我們隨時可以感覺到的。馮友蘭先生曾經這樣形容過蔡元培先生的氣象。“我在北京大學的時候沒有聽過蔡元培的講話,也沒有看見他和哪個學生有私人接觸。他所以得到學生們的愛戴完全是人格的感染”。同志是一個偉人,他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卓絕的貢獻。很多人寫過他的回憶錄。基辛格對的回憶說,他現在還時常回憶起跟相處的那些日子。他現在到北京來,經常要到紀念的地方默默地站一會兒來回憶,來哀悼這個偉人。我想這就是的人格魅力!作為一個醫師,我們不僅要注重學問,更重要的是拓寬胸襟、涵養氣象。那么怎樣的人才是好人呢?季羨林先生講,關心別人勝于關心自己的人就是好人。我想把要求放低一點,關心別人象關心自己一樣的人就是好人。做人的基本要求是:誠信、正直。言必信,行必果。當然要做到是不容易的。要靠自律來完善,要靠修養來練就。當前醫療行業存在的不正之風是社會的一個熱點,衛生部下發了“八不準”規定,希望大家深刻認識,嚴格執行。還有一點特別重要,要學會和周圍的人相處。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就是這樣明察秋毫、運籌帷幄的偉人也還得有等眾多賢人來支持,否則也將一事無成。事情要靠大家做。Windows2000是超過3000名開發工程師和測試人員一起做出來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發表的時候,整整兩頁都是作者名。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任何事情都難以個人獨立完成,特別是做生命科學的,必須聯合作戰。不善于跟人合作,很難成就事業。要樂于幫助別人,做人不能“太精”,什么東西都算得清清楚楚,好處全都自己占了,誰還和你一塊做事呢?特別要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是:不要怕別人超過自己,要鼓勵和支持人家成長進步,要承認別人的貢獻,要學會欣賞別人,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要善于換位思考,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古人云:虛懷若谷,宰相肚里能撐船。你能做多大的事情取決于你有多寬的胸懷。法國文學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比大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