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領導在全縣食品從業人員培訓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精神,我局工作職能將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職責劃給縣衛生局;將縣衛生局餐飲服務環節許可、食品安全監管和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督管理職責劃入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這次培訓會議是機構改革后我局履行新職能后召開的第一次工作會議,意義非常重大,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全縣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高食品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進一步規范餐飲服務環節市場秩序,提高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切實擔負起全縣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的重任。下面,就此次培訓班的順利召開,我講幾點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
我國近年來采取大量措施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從而使得整個食品市場安全形勢總體比較穩定,但“蘇丹紅”、“毒火腿”、“乳制品含三聚氰胺”和“染色饅頭”等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爆發,形勢依舊不榮樂觀。綜合分析我國食品安全現狀,我國食品安全市場目前主要呈現如下方面特征:
一是小型熟食加工作坊、地下小加工作坊等多缺乏符合衛生安全的原料、輔料、生產加工設備,儲藏、運輸等不符合食品流通秩序規范要求現象普遍。二是工業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違法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超量使用添加劑等投入品、加工過程二次污染。三是行業自律機制及社會監督機制不成熟。行業法律制度不完善,自律監督權的能力和規范企業市場行為的經驗還明顯不足。如“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奶協始終沒有發揮出其應有作用,既無代表奶商向公眾致歉和自省以維護奶品行業聲譽,也無行業自律和自救措施出臺。
通過近期開展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全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形式得到有效改變,但是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仍然突出,主要表現在:我縣餐飲服務單位呈現多、小、散的特征,餐飲企業從店容店貌的衛生狀況,到服務人員的著裝、言談舉止,從企業管理到服務水平,都體現出一種落后,跟不上時展步伐。
隨著經濟社會正進入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對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安全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高,餐飲服務安全監管任務十分艱巨。大家要借助此次培訓,積極履行法定的義務,認真開展自我檢查,切實提高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法律意識,加強行業自律,保障全縣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二、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回顧。
一是我局于9月正式接管餐飲服務、保健食品和化妝品工作以來,加強領導,靠實責任,成立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計劃》、《年餐飲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按照《餐飲服務許可證管理辦法》、《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等相關規范的要求。二是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嚴格許可準入標準,對新開辦和換證企業進行嚴格審查。三是積極推進餐飲單位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四是針對學校食堂就餐人數多、就餐時間集中、食品安全隱患大的特點,我局與縣教育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的通知》,對全縣30家學校、托幼機構食堂進行了專項整治,進一步完善了全縣學校食堂的衛生設施,提升了集體食堂衛生管理水平,“兩證”持證率均達100%。五是我局于年10月份對全縣大中小型餐飲單位操作間各加工區域布局不合理、原料進貨索證和驗收制度的落實不全面、餐用具消毒不徹底、保潔設施不完善、餐廳桌布、椅套不整潔、防塵、防蠅、防鼠設施不到位、廢棄物存放容器不齊備等情況進行了專項整治,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15份,同時嚴厲打擊采購、加工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等行為,督促餐飲單位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嚴把原料采購索證關,認真實施食品原料索證和進貨驗收制度,使餐飲單位進購食品原料時做到“帳物相符、帳票相符、票證相符”,并重點監督檢查了食品油、米、面粉、調味品、豆制品、水產品、畜禽產品、食品添加劑等原料的索證管理情況,共計檢查餐飲單位220家。六是我局與縣文化旅游局聯合舉辦了餐飲服務人員培訓班,期間邀請了蘭州飯店專業培訓師2名,對農家樂100多名經理及服務人員進行為期兩天的理論知識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七是我局與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對建筑工地食堂進行了排查,對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限期整改,對無證的食堂進行了審查,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體檢和培訓,確保了民工的飲食安全。八是我局重點對縣城酒店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和小餐館負責人總計130余人進行了培訓。培訓涉及餐飲業操作間設施布局、餐飲具消毒、餐飲具保潔設施、原料索證索票、環境衛生、后堂死角垃圾、廢棄油脂處理及設備與工具衛生要求、原料采購衛生要求、粗加工及切配衛生要求、儲存衛生要求、餐用具衛生要求、留樣衛生要求、個人衛生以及工作衣帽等幾個方面,切實提高了餐飲業負責人和服務人員的素質。
三、扎實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努力推動全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上水平。
一是推進“企業是第一責任人”責任體系的建立和落實。定期對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積極引導企業自律,督促其自覺樹立“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實行企業安全誠信等級年度考核,加大對誠信企業宣傳和失信企業監管力度,促進企業嚴格自律,確保了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的“源頭控制”。
二是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檢查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加工過程等;嚴厲打擊采購、使用非食用原料、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工業用鹽等行為;重點開展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集中開展大、中、小學校食堂和幼兒園食堂特別是農村學校食堂的整治,嚴格規范學校食堂承包經營行為;重點開展農家樂、旅游景點和城鄉結合部等小餐飲單位食品安全整治。重點加強對旅游景區、車站、城鄉結合部及農村地區的賓館、飯店、農家樂等的整治,加強賓館、飯店、餐飲店內部等節令食品的監督檢查;重點整治無證經營行為,堅決依法查處取締各類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無證無照餐飲食品服務經營行為,年內對重點集鎮的餐飲單位至少進行3次以上的檢查。
三是堅決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對提供火鍋、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等服務的餐飲服務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用食品添加劑情況實施重點監管。認真核查餐飲服務單位落實食品采購索證索票和查驗記錄制度,以及食品添加劑“五專”(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專柜保存)管理制度。要督促餐建立健全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安全管理制度,認真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等制度,嚴禁采購和使用無合法生產資質以及標簽不規范的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對采購的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要專項登記,統一存放,嚴格領用,并按照有效期使用。餐飲服務單位自行配制食品調味料,其原料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有合法進貨渠道和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嚴禁添加非食用物質,要依法依規使用食品添加劑。
四是嚴格餐飲單位索證索票制度。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采購記錄、食品添加劑使用臺賬等重點制度,嚴格規范加工工藝流程,健全“三防”設施和食品留樣柜。要在其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其餐飲服務許可證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等主要信息。
五是嚴厲查處餐飲服務單位采購和使用劣質乳制品行為和非法轉讓、涂改、出借、倒賣、出租餐飲服務許可證行為。對餐飲服務單位采購、使用、保管食品添加劑進行重點檢查,嚴禁超越使用范圍和標準限量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和不按規定及時申請注銷餐飲服務許可證行為,及時查處餐飲服務環節違法案件。
六是推行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對新發證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按照量化分級管理標準實施餐飲服務許可,達到標準方可發證;對已經評級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監督管理,對照標準督促規范經營,對整改不到位的給予降級;爭取在年內評定A級單位1家,B級單位2家,C級單位達90%以上。
四、全面啟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成創先爭優長效機制。
按照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安排部署,今年要全面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全縣餐飲服務單位要努力發揮行業特色,積極參與餐飲服務示范店建設,通過創建工作,形成全縣餐飲服務單位創先爭優的良好局面。
一是在醒目位置懸掛《餐飲服務許可證》和《進貨查驗制度》、《索證索票制度》、《進銷貨臺帳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消費投訴處理制度》等制度及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提示牌及投訴舉報電話;二是向消費者公開承諾簽訂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三是配置用于存放食品進銷貨電子臺帳、索證索票資料、不合格食品召回記錄簿、處理投訴記錄簿等記錄的“食品安全材料盒”。四是為保證示范店質量,對已評為“食品安全示范店”的食品經營戶,每年復查一次,不達標的,予以摘牌,取消榮譽。五是對于長期違法違規經營屢教不改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在渭水一方網站上專門開設的食品藥品監管網頁中予以曝光,加大群眾參與力度,形成全社會監管的局面。
同志們,食品安全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家必需高度重視,我再次強調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尤其要增強餐飲環節食品安全意識;要加強日常管理,規范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并且還要認真參加培訓,加強學習、交流和宣傳,提高餐飲環節食品安全知識水平。全縣餐飲服務單位要站在建設食品安全的認識高度,加強自律,規范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