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在新農村建設培訓班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緊密聯系如東實際,充分熟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把握內涵,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經部門責無旁貸,對在新農村建設培訓班講話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蓄勢跨越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全面小康的攻堅之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有效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鎮村布局的合理規劃和建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服從服務于新農村建設、農經隊伍的能力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具體材料請詳見:
同志們:
今天全縣農經系統舉行新農村建設培訓會議,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時。剛才,縣農辦周主任認真分析了當前“三農”工作的形勢,回顧總結了去年農經工作,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會上還對2005年農經戰線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借此機會,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長期奮戰在“三農”工作一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緊密聯系如東實際,充分熟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展望“十一五”如東“三農”工作,新農村建設的提出和實施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蓄勢跨越的必然要求。實現蓄勢跨越發展,是縣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如東“十一五”發展提出的戰略部署,實現這一戰略,保持我縣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必須著力解決增長不協調、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實現工農城鄉之間的全面協調發展,以農業農村的快速發展來支撐全縣的蓄勢跨越。黨中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就是要扭轉“三農”發展明顯滯后的狀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以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支持和推進整個現代化建設。我們要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重點,著力做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工作,為促進全縣跨越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全面小康的攻堅之戰。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現農村小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確保2010年、力爭2009年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目標能否如期實現,要害在農村。目前我縣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農村,即使將來城鎮化率達到55,全縣仍有40多萬人口生活在農村。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縣的全面小康。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任務,其實質就是要建設體現全面小康水準的農村社會。新農村建設好了,農村的全面小康也就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有效舉措。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心從提出“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明確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從作出“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到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政策,這些都體現了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建設的新農村,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推進的新農村,這是科學發展觀在“三農”工作中的集中體現。我們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抓手,以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成效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進步。
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把農村的事情辦好,使農民安居樂業、和諧相處,使農村安定有序、布滿活力。目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既是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現期的要害階段,各地“三農”發展面臨的農民增收難、農業增效難、農村繁榮難,尤其是農民就業難、看病難、養老難、維權難等眾多的難題,在我縣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盡管我縣農民收入增幅連續兩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但絕對值還比較低,城鄉收入差距還比較大。假如這些問題不解決,農業弱質、農村落后、農民弱勢的狀況就不會
改變,也就談不上社會和諧。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熟悉,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加快農村發展,緩解農村社會矛盾,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把握內涵,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社會主義新農建設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治理民主”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工業化致富農民,城市化帶動農村,產業化提升農業”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民富,村美,風氣好”的建設要求。新農村建設,既包括了以農田、水利、科技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產業能力建設,也包括路電水等生活設施和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建設;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環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建設。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對此,我們必須把握以下幾條原則: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是龍頭。要結合實際,編制好新農村建設的長遠規劃和近期規劃,確保規劃科學、全面、可行。二是堅持經濟發展優先的原則。必須把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中心環節來抓,著力實現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三是堅持加大財政投入與調動農民積極性并舉的原則。農民群眾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必須充分發動群眾、調動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同時,要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資金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四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進一步突出人的全面發展,著力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加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強化村民自我治理,努力加快文明、生態、和諧農村建設。
面向“十一五”,加快建設具有如東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立足實際,突出重點,有效推進。著力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近幾年來,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破兩位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項目農業建設的推進和高效農業規模水平的提高,一產收入仍是相當一部分農戶的基礎保障。“十一五”期間,我們仍然要把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作為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要繼續以項目農業建設為主抓手,以高效農業的規模化、普及化為目標,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投資主體、市場主體和聯結主體建設,用產業化的生產方式,市場化的發展思路,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服務、農產品流通和加工等前延后伸產業,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大力推進全民創業。要通過政策引導、宣傳發動、行政推動多管齊下,充分調動農民自主創業和增收的積極性,鼓勵村干部、農村能人施展才干、創業致富、帶富一方,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個個有技能,人人爭創業,家家謀致富”的良好全民創業氛圍。
3、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實踐證實,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是最大的富民工程。但是當前勞動力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那些年齡偏大、文化層次偏低的勞動力尤其是女性勞動力,轉移的難度很大。為此,要通過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和職業技能,拓展農村勞動力向高層次從業轉移的潛力和空間。同時要積極發展勞務中介組織,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
4、加快鎮村布局的合理規劃和建設。要在去年完成村鎮布局規劃和農民集居區總平布局規劃的基礎上,抓緊開展村莊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合理設計村莊形態,并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導向性,確保農民自建房、遷建房建到規劃的集中居住點上,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農民集居區建設。但要注重的是,推進農民集居區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必須堅持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從各地實際出發,循序漸進,不刮風,不搞強迫命令,不損害農民利益,禁止對現有農民住宅強行拆遷。
5、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心和省提出,今后幾年要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這是一個大轉變、大戰略。一方面,我們要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加大財政性建設資金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同時要創新建設機制,廣泛吸引社會投資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需要。在農村興辦各類公共事業,要堅持量力而行,不得舉債搞新農村建設。
與此同時,要繼續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樹立良好的村風民風。
加大平安村(居)創建力度,進一步鞏固社會治安良好的形勢。
三、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經部門責無旁貸
農經工作是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經隊伍是促進經濟發展、化解基層矛盾、穩定農村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農經部門是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要助手。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勢新任務,農經部門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一要積極服從服務于新農村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長期任務,也是農經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農經部門要自覺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領“三農”工作的全局,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要始終突出經濟發展這個中心環節,始終緊扣農民增收這根主線,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要圍繞新農村建設的階段性目標,牽頭做好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
二要加強農經隊伍的能力建設。一是提高把握形勢開拓創新的能力。農經隊伍要適應新變化,研究新情況,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斷開創農經工作的新局面。二是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農經干部要增強法律觀念,堅持依法行政,依照法律法規,規范實施行政行為,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三是提高統籌協調的能力。農經工作涉及面廣,尤其要加強統籌協調工作。凡是需要農經部門牽頭的,要理直氣壯地把工作抓起來。要增強大局意識,發揮好各方面的積極性,善于利用協調配合機制推動工作。
三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農經工作的陣地在農村、前沿在基層、對象是農民。農經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時時為農民群眾著想,處處替農民群眾打算。要增進對農民群眾的感情,密切與農民群眾的聯系,傾聽群眾的心聲,要帶著感情做工作,千方百計為農民群眾排憂解難。
同志們,做好新時期農經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希望全縣廣大農經干部進一步振奮精神,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