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關教育工作的市長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剛才,局長全面回顧和總結了過去一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并就深入推進我市教育改革與發展進行了具體部署,講得很好,我都贊同。希望大家結合實際,認真領會,抓好落實。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政府以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中心,堅定不移地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全市教育支出同比增長23.5%。啟動實施《教育改革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力度進一步加大,教育布局日趨合理,在全省率先取消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高考、中考連創佳績,學生綜合素質明顯增強。廣大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整體素質全面提高。北方礦業職教集團正式成立,職教園區建設開始啟動,職業教育發展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關乎教育的民生實事得到較好落實,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是各部門協同努力的結果,也是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員工辛勤奉獻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年是“”規劃實施承前啟后的關鍵年,是扎實推進教育規劃綱要貫徹實施的落實年,也是深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突破年,做好教育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把握機遇,堅定教育改革發展的信心
我們面臨的問題,局長已經講了,這里重點講一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后盾。
各級黨委、政府把推動教育優先發展納入“”規劃,并切實承擔起重要職責,在政策制定、經費保障、基礎建設、環境創造等方面提供有利條件,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各部門、各單位也更加關心、支持教育事業,形成了發展合力和濃厚氛圍,這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根本保障。
二是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教育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國家經濟轉型試點城市,近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跨越趕超的強勁勢頭。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00億元,增長22%;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33億元,增長17.6%;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10.5億元,比上年增長23.07%,占財政支出的16.23%,可以說,增速和占比都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是《教育規劃綱要》的實施,強化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按照《教育規劃綱要》要求,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年要達到4%。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明確,年我省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要達到15%。這對于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組織實施好教育重大項目,依法加大教育投入,確保教育經費優先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市教育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外部環境和良好機遇,我們要把握好形勢,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積極的行動,全力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
二、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全面加快教育改革發展步伐
市政府年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教育改革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年)的通知》(府發〔〕13號),年是深入實施、狠抓落實的關鍵一年,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要集中優勢力量,在幾個重點領域的工作上實現新的突破。
一是加快推進,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新突破。
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均衡發展作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性任務來抓,緊密結合我市經濟、社會、教育發展實際,分階段、有步驟地縮小城鄉之間、各級各類學校之間的差距,不斷提升教育總體水平。
要科學規劃布局,合理配置資源,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各級政府要根據我市城鎮化進程、產業發展要求、新農村建設、合村并屯和人口流動狀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適時遷建、擴建、改造公辦幼兒園,分步實施整合義務教育學校資源,集中辦好中心校和聯辦村小,大力實施集團化的職業教育發展戰略,形成各級各類教育協調推進、均衡發展的格局。要通過實施“教學儀器裝備達標工程”,重點解決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音體美器材和圖書、信息技術配置等問題,確保域內每所學校達到省定辦學標準。東豐縣、龍山區和市區部分初中要高質量通過省對縣域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展的評估驗收。要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實踐室建設,加快推進特殊教育康復訓練儀器設備配置,搞好職教園區建設。努力縮小校際和城鄉差距,不斷健全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各級各類教育的機會和權利。
要加強隊伍建設,統籌師資力量,推進教師交流制度化。各縣區要抓緊建立健全教師補充的長效機制,按照核定的編制和實際需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及時補充缺員教師。尤其是要按照省文件要求,妥善解決好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要作為一項剛性政策,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平穩有序推進,確保社會穩定。要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工作,逐步加大培訓經費投入,認真組織教師參加“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對幼兒園、中小學、職業學校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特別是要保證農村中小學普通教師接受在職培訓的機會,不斷提高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重。要加快建立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流動機制和校長定期交流制度,選拔農村教師到城市優質學校進行培養鍛煉,選派城市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送教。要認真研究制定校長、教師交流的保障政策,努力實現教師由“單位人”向“系統人”的轉變,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師素質的整體提升。
二是提高質量,實現教育內涵發展新突破。
各級政府和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質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根據大中小學生的不同特點,不斷創新德育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用健康豐富的活動吸引學生、用充滿親情的關愛感染學生,切實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學前教育要在進一步擴大規模的同時,切實規范管理,遵循幼教規律,創新教育方式,解決好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中小學教育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能力培養,注重學思結合,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職業教育要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核心,根據我市產業發展需求,著力加強對產業結構、企業需求、行業發展的深度研究,緊緊圍繞我市支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資源產業,加快調整專業設置,構建符合就業需求的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探索“前校后廠”辦學模式,鼓勵“把工廠辦在學校,把教室辦在車間”,實現人才培養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有效銜接。
三是普惠民生,實現教育公平發展新突破。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要嚴格規范管理,營造有利于教育公平的良好氛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將規范管理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來抓,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堅決抓好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確保作息時間、課程開設、作業總量等規范要求的有效落實,堅決遏制教育亂收費現象,糾治在職教師違規補課辦班問題,進一步規范教輔材料使用,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要落實惠民政策,構建有利于教育公平的資助體系。要把解決困難群體接受教育作為促進公平的重點,不斷加大政策普惠力度,不讓一個學生因貧輟學。要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全面落實中職、普通高中國家資助政策和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政策。要廣泛動員企業、個人和社會力量開展扶貧助學。繼續做好農民工子女入學工作,保證農民工子女就學與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各級政府要協調家庭、社會、學校共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保障留守兒童順利接受義務教育。要重視特殊教育,要按照普通學校公用經費標準5倍核撥公用經費設立特殊教育專項經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彩票公益金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特殊教育。
要維護校園安全,形成有利于教育公平的發展環境。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嚴防校園暴力和傷害事件,切實搞好消防安全、飲食安全等隱患的排查整改。要進一步做好師生安全知識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和宣傳,完善學校突發事件防范和處置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提高學生自救互救能力。要切實加強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堅決不出安全責任事故。
三、積極作為,合力推進,努力開創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協同推進。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認真履行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監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責,切實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保證國家、省、市的有關政策落實到位,及時跟蹤了解本縣區教育工作進展情況,認真研究解決教育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加強分類指導和督促檢查。要統籌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各職能部門協同推進教育發展的工作機制,分解落實任務和責任,形成協調配合、共同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要進一步加大投入,用好政策。要確保教育投入資金足額到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出臺的一系列增加教育投入政策,優化支出結構,保證財政教育支出占總支出15%的比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要足額征收,土地出讓純收益教育資金要足額提取,并足額用于教育;要用好教育資金,合理編制規劃,建立多層次預算審查機制,科學配置、合理使用教育經費。要加強資金監督管理,確保資金規范、安全、有效使用。
要進一步強化監督,確保實效。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考核機制、評價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充分發揮教育督導部門的重要作用,加強對《教育規劃綱要》的落實及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的督導檢查。尤其要重點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情況、規范辦學行為、校園安全等進行監督檢查,堅持督導通報制度、公告制度和整改制度,確保各項政策和改革舉措落實到位。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教育規劃綱要》,努力開創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