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長深化教學改革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會議學校黨委和行政在年度重點工作中就有部署,經過近半年的充分準備,今天勝利召開了。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教育部20*年1號、2號文件和全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學校近三年來教學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績,分析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探討、交流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體會,進一步明確今后一個時期教學改革和建設的工作思路、目標和任務,努力把我校教學工作水平推向一個新高度。在這里,我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問題,進一步增強做好教學改革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自20*年學校第二次教改工作會議以來,全校廣大教師在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學校一次黨代會和二屆一次教代會精神,全面落實“質量立?!睉鹇裕冀K堅持培養人才是根本任務、教學工作是主旋律、提高教學質量是永恒的主題、教學改革是各項改革核心,制定了新一輪學科專業建設規劃,明確了教學改革的目標和任務,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連續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全省本科院校前列,學校以“良好”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順利實現黨代會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第一步。
1、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優化。學校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規格,修訂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了學生和教師評價激勵機制,有效調動了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推行“平臺+模塊”課程體系改革,擴大選修課比例,課程建設已步入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軌道。學校新增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達11門;校級精品課程48門,已基本覆蓋了學生受益廣的專業主干課和公共基礎課。加強教材建設,承擔了省內五校聯合編寫通識教材7部。
2、專業建設水平有新提高。學校制定并實施了《專業建設“十一五”規劃》,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構建了與綜合性大學相適應的專業體系,學校新增本科專業14個,使本科專業總數達到41個,其中省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12個。近三年,學校投入300余萬元用于省級、校級重點專業和新辦專業的建設,使重點專業和新專業建設水平有所提高。
3、教學質量有顯著提升。20*年學校開展了“人人過課堂教學質量關”活動,創設了年度“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十佳”競賽;20*年學校開展了“教學質量月”活動,組織了集中聽課、教學觀摩、專家講學等一系列活動,全面推進本科教學工作整改,進一步鞏固了本科教學評估成果。通過深化第一課堂教學改革,加強第一、二、三課堂的聯通,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較大的提高。近三年,我校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240余項,其中20*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國家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實現了國家級獎項上的突破。學校鼓勵學生從事科技創新,20*年學生校級科研立項項目達到81項。
4、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結出了豐碩成果,我校兩項成果獲20*年度*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兩個項目被立為省20*年度新世紀教改項目,全?,F有新世紀教改項目5項。《高教領導參考》對《*師范學院關于加強教學工作激勵機制建設的意見》、《*師范學院專業、課程設置實施意見》進行了登載介紹?!?日報》、《教育信息報》等新聞媒體也對我校在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作了廣泛的報道。
5、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一是師資隊伍得到加強。現有專任教師680人,高級職稱教師300人,其中正高84人;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350人,其中博士42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151人才”13人。教師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進一步優化。二是教學條件明顯改善。近三年來,學校累計投入資金近3億,新建了綜合教學樓、生科樓、醫學樓、學生公寓等一批基礎設施,校舍總面積增加到38萬平方米;20*年9月,學校東校區順利投入使用,生科院、醫學院和求真學院順利遷入。三是實驗條件逐步完善。近三年,學校投入3650萬元用于實驗室建設與改造,實驗室、實習場所面積達75109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7512萬元。目前,學校擁有91個多媒體教室和語言實驗室。校園互聯網已覆蓋辦公、教學樓和大學生生活區。
6、教學管理日趨規范。學校在抓好教學常規建設的同時,注重加強教學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和現代化工作,不斷探索制度創新,提高管理效益。實施領導、專家、同行聽課和學生評教,完善了課堂教學評估制度;建立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制度,充分發揮教學督導在教學質量監控中的作用;建立下屬學院教學副院長例會制、教學秘書例會制和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及時掌握教學運行狀態,加強對教學工作的信息反饋;實施了課程主講教師制度和青年教師導師制。
總之,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校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凝聚著全校師生員工的心血和汗水,更是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廣大教師、管理干部辛勤努力的成果。在此,我代表學校向廣大師生員工表示衷心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教學思想觀念還需要進一步轉變和更新;對教學的投入需進一步加大,這里包括資金的投入及教師教學精力和學生學習精力的投入;人才培養模式尚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特別是課程教學內容老化、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還十分突出。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并在學校改革發展過程中著力解決這些問題。
今年年初,教育部下發教高1號和2號文件,就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出了意見和要求。4月19日,省政府召開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對全省高等教育發展提出了具體意見。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工作重心,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努力使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為此,我們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形成共識:
一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辦學“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努力構建和諧校園;
二是必須堅持“質量立校”戰略,始終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
三是必須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
二、明確目標,理清思路,全面提升本科教學工作水平
從現在到2010年是學校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努力實施“三步走”戰略目標第二步的關鍵時期,是學校工作重心轉移到內涵提升后的重要發展期,工作任務十分艱巨。學校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貫徹“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工作方針,深化教學改革,注重特色培育,加大教學投入,強化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學校的本科教學工作達到優秀水平。
為了把我校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將啟動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實現“兩個提高,三大突破,四個一批”。即:
“兩個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教學管理水平有顯著提高。
“三大突破”:國家級教學成果、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教學名師實現突破。
“四個一批”:建成一批省內外有影響的品牌特色專業;建立一批優秀的實踐基地;培養一批高水平的教學名師;培育一批高等級的優秀教學成果。
實施“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是學校根據教育部1、2號文件和全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是進一步推進我校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這次提交會議討論的文件共有四個,都是圍繞“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主題制定的,目的就是通過這些意見或方案的實施,真正解決我校教學建設與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提升教學工作水平。希望大家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暢所欲言,認真討論,務必使這些意見、方案更加適合我校的校情,更加符合學校發展實際。在此,我著重強調六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進一步大力實施“質量立?!睉鹇?。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以生為本”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出發點,體現在教育教學上,就是要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校一次黨代會確定了“質量立校”戰略,學校第二次教改工作會議把“質量立?!弊鳛榻窈笠粋€時期教改工作核心戰略,要求全校上下狠抓本科教學質量,盡快把我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回過頭來看,我們確定的教改工作思路是正確的,是符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校發展實際的。因此,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以教育部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省實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行動計劃”為契機,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以質量為生命線,圍繞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大力推進“質量立校”戰略的實施,使我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第二,要著眼于培育辦學特色,進一步優化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辦得好不好,不在于規模大小、層次高低,每一個層次都可以有非常好的學校,關鍵看是否在合理定位的基礎上辦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優勢。特色就是質量,就是水平,就是一流。近年來,我校在培育辦學特色上下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從地方性綜合大學的定位上著重培育辦學特色。一是要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就業為導向,調整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要深入研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征,把握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按照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設置和調整專業。要加快培育學校的品牌專業,積極扶持專業定位明確、培養模式有特色、培養方案切實可行、有較強社會適應性的專業,并根據國家的要求,逐步建立專業認證和專業評估機制。
二是要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為重點,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復合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重點,也是相對而言就業渠道較為暢通的人才模式。我們要針對社會的需求,根據人才培養定位,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健全學分制管理體系,積極推進彈性學制、導師制建設,堅持因材施教,努力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優質和個性化的服務。要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形成多樣化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三是要進一步推進教師教育改革,凸顯教師教育特色。教師教育是我校業已形成的辦學特色,我們要抓住全省將要實行的師范生免費教育這一契機,進一步把我校的教師教育做好、做強。要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特別是*省中小學新課程改革對師范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按照“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教師教育”的要求,改革培養模式,加大教師教育學科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力度,強化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形成教師教育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
第三,要致力于專業內涵發展,進一步加強教學基本建設。
走內涵發展道路是高等教育在大眾化階段的必然要求。高校之間的競爭,最后歸結為學校內涵發展水平的競爭。一是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加強專業內涵建設。要圍繞建設省、校兩級重點專業著力培育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本科專業,形成結構合理、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重點專業群。要通過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的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二是要以精品課程為重點,加強課程內涵建設。要進一步加大核心課程和精品課程的建設力度,通過課程的整合、重組,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加大選修課程比例等,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我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第一個階段已經結束,共產生了48門課程。
今后三年,我校每年還將立項建設10門左右的校級精品課程,使精品課程的總數達到80門左右。要進一步完善精品課程立項程序,既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也要使精品課程“物有所值,建有所得”。各下屬學院要嚴把精品課程申報關,不把不符合學校特色構建的課程申報到學校一級。要加強教材建設,特別是要把好教材選用關,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要以選用國家重點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等優秀教材為主,同時鼓勵教師編寫適應教學需要的新教材和通識教育教材。三是要以教改項目的形式,推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要注重教學改革項目的整體性和綜合化,構建新的教學改革項目管理模式,加強教改項目應用情況的跟蹤,積極培育、推廣、固化教學改革成果。要積極推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大力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水平和效果。
第四,要著力治理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新專業建設和提升實踐教學水平。
在20*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過程中,教育部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校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這就是新專業建設和實踐教學。盡管我們在整改期間做了大量工作,但解決薄弱環節的問題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次會議提交的文件中有兩個文件是針對治理薄弱環節的,一個是《關于加強新專業建設的實施意見》,一個是《關于加強實驗室建設與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是學校提出的解決薄弱環節的辦法和措施。在新專業建設上,學校將設立新專業建設專項經費,用于新專業的啟動與建設;要加大內培外引力度,提高新專業師資隊伍水平,滿足新專業的師資要求;要優化教學資源配置,以學校發展大局為重,相互支撐,互為補充,提倡資源共同開發與共同利用,從而滿足新專業教學的必要條件。
在實驗室建設上,要從改革實驗室管理體制入手,打破原有實驗室條塊分割、資源分散、規模小、功能單一,儀器設備重復設置、利用率低和資源浪費、各自為政的體制,按照有利于資源共享的原則,分類組合構建集約化、質量效益型的實驗室管理體系,從而達到優化配置、資源共享的目標;要進一步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改革傳統實驗課程體系,建立與理論課程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的,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的,分層次、多模塊的實驗教學體系;要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我校多學科的優勢,實現不同專業、不同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輻射,重新整合實驗教學內容,合理設置實驗項目;要改革實驗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積極研究、應用現代實驗教學技術和信息手段,不斷創新實驗教學手段和學生學習方式;必須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可采取全天開放、定時開放、預約開放、階段開放等不同形式,以滿足師生的需要。
第五,要大力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體,教師教學能力與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教學工作水平的高低,也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學工作關鍵在于師資的水平及教師的投入。就我校而言,20*年以前,為滿足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需要,師資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教師總量和教師結構上。應該說,從20*年開始,學校師資工作已經更加注重質量的提高。因此才有了教師評價激勵機制改革,才有了“三個維度”綜合考評教師的新機制。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就是要繼續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一是要進一步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根據學校發展目標,加大學科帶頭人、專業負責人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重點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要將教授、副教授為本科學生上課作為一項基本制度,高職稱、高學歷教師要成為教學的骨干,鼓勵他們多上課,上好課。
二是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教師業務培訓制度。繼續實施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中青年優秀骨干教師選拔培養制度和博士培養計劃、國內外高級訪問學者進修計劃,健全青年教師導師制,強化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和教師技能訓練,不斷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水平。三是要進一步推進教師評價激勵機制改革。要以《*省教育廳教師教學工作業績考核指導性意見》為指導,完善教學、科研、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三個維度教師評價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切實提高教師的質量意識,促使教師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并引導教師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要把教師承擔教學工作的業績作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和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必要條件,大力表彰獎勵在教學工作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并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四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動態管理,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進一步健全職務聘任工作的運行機制、制約機制及獎勵機制,淡化身份管理,強化崗位競聘,實行擇優上崗,改革分配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師教學質量考核機制,對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反映強烈的教師,不再繼續聘任其從事教學工作。
第六,要完善質量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機制建設。
有效的教學管理是教學質量的保證。隨著學校的發展,現有的教學管理體系和與之相配套的服務體系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要針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要建立規范、協調發展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教學管理梯隊,逐步實現管理重心下移。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學改革管理的制度體系,大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實現教學工作網絡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要制定各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完善教學質量保障與評價機制,完善教師、學院、學校三級質量保障機制,逐步建立以專業與課程建設評估、教師教學質量評估、學生學習質量評估等為主要內容的二級學院本科教學工作評估體系。要進一步加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與運行機制建設,加強教學評估,完善網上評教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學生信息員制度和同行專家評教制度。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完成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各項任務
教學工作在學校各項工作中處于中心地位,全校上下必須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確保教學建設與改革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1、加強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這次會議確定了今后一個時期學校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工作思路、目標和任務,學校及所屬各單位都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形成齊抓共建,層層落實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的推進機制。學校黨政一把手是學校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下屬學院院長、書記是學院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教學副院長是學院教學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要把教學建設與改革的每一項任務落實到人頭;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廣大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上來,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的動力和源泉。
2、加大投入,保障教學建設與改革順利實施。當前,學校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資金瓶頸日益顯現。但我們要確保教學經費的投入,確保四項經費持續增長;要用好用足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各項專項經費,加強指導與管理,務必使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用在關鍵部位上;要通過申報教改項目、精品課程、品牌特色專業等渠道,積極爭取縱向建設經費,通過聯合、交流等拓展橫向經費來源渠道。
3、強化服務,牢固確立教學的中心地位。要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它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學管理部門要嚴格履行指導、監管和服務教學工作的職能,真正成為教學工作的政策咨詢中心、監管中心和服務中心;各部門、各下屬學院要圍繞教學工作,協調運作,互相配合。要樹立全局觀念,只要有利學校的發展,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就要全力以赴地支持、扶持。要樹立服務觀念,轉變工作作風,服務好教學、服務好師生,為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同志們,當前我們正處在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的使命光榮而艱巨,唯有攻艱破難、乘勢而上,才能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全校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一個建成、兩個提高、三大突破”的“十一五”規劃目標不動搖,圍繞教學建設與改革的目標任務,以積極的態度、先進的理念、創新的精神、務實的作風,扎實工作,開拓進取,為提高教學質量,為促進學校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