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體局發展行政教育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體局發展行政教育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文體局發展行政教育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縣教育體育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縣委十五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縣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教育體育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全力推動全縣教育體育事業科學均衡發展。根據會議安排,我現在代表教體局作全縣教育體育工作報告。一會兒,政府副縣長同志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一、充分肯定2009年全縣教育體育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

200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縣教育體育局領導班子團結和帶領全縣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以加強教育管理為抓手,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努力改善辦學條件,著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縣教育體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科學規劃,強力實施,全縣中小學校園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全年共爭取校舍建設投資972萬元,計劃建設總規模2.3萬平方米,已完成投資553萬元,完成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1140平方米,完成投資90萬元;“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200平方米,完成投資95萬元;社會捐資工程2400平方米,完成投資68萬元;地震災后重建校舍維修加固工程1.2萬平方米,完成投資300萬元;鎮坪高中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科技樓建設項目開始啟動。同時,通過加強學校教育教學附屬設施建設和功能部室內部設施建設,全縣各中小學校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

二是立足常規,加強指導,教育教學管理取得實效。通過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干部作風整頓和部門政風行風評議活動,扎實開展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及時完善整改方案,嚴格按照整改方案加強管理,局機關建設得到加強,干部職工服務基層的意識明顯提高,教育系統干部職工工作責任心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明顯好轉、工作效率逐步提高。通過開展學教活動,進一步規范了教師行為,明確了工作目標,樹立了教好書、育好人的信心和決心。以全面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為根本,學生言行進一步得到規范,學習氛圍更加濃厚。組織開展了豐富的文化知識、體育、藝術競賽活動,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增強。以開展“為地震災區獻愛心”活動為載體,對中小學生進行深刻的民族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青少年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把安全管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安全檢查達50余次,排查安全隱患60余處,開展法制教育講座20余場,受教育學生達5000余人次,積極會同公安、工商、文旅廣電局等部門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整治4次,全縣申創省級平安校園1所,市級平安校園1所,縣級平安校園4所。同時,積極做好信訪工作,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有力維護了教育系統的和諧穩定。

三是突出重點,科學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攀升。堅持依法治教,將“控輟保學”納入法制化管理,實行局機關人員聯鄉包校制度,狠抓入學工作,全縣初中、小學入學率達100%,小學鞏固率100%,初中鞏固率和畢業率分別達99.2%和100%,高中階段入學率達75%以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加強教研教改,廣泛開展教學研究和改革,優化教學過程,多次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和片區觀摩課活動,成功舉辦了全縣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深入開展實驗教學和遠程教育應用工作,強化實驗室管理和教學儀器設備使用的技術指導,為普及中小學實驗教學做了前期準備工作。加大教育政策與法規的宣傳,開通了鎮坪教育信息網,發揮網絡作用,及時報道教育系統內部信息及教育成果;建立了片區遠程教育指導應用和服務機構,扎實開展遠程教育應用督察與評估工作,使遠程教育更好的服務于教育教學。狠抓教學管理,修訂了《鎮坪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獎懲辦法》,完善了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突出學校教學工作中心地位,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加大了中小學常規教學檢查指導力度,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中教育開創新局面,順利完成了390人的普通高中錄取新生招生任務;高考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一本線以上20人,二本線以上38人,體育、藝術類雙達本科線14人,超額完成了市上下達我縣的高考任務,2009年11月,市委、市政府授予鎮坪高中“安康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先進學校”,12月,順利通過陜西省教育廳關于省級標準化高中建設的檢查驗收。積極開展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工作,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650人,勞動力轉移培訓280人,人人技能培訓167人。

四是深化改革,強化培訓,師資隊伍不斷增強。全面實行“十一五”人才振興計劃和中小學教師公開招錄制度,為高中、初中招聘了10名本科畢業生,面向社會公開招錄小學教師15人,實現了招人用人的公開、公平、公正。在第24個教師節前夕,組織召開了隆重的優秀教師暨先進教育工作者表彰大會,全縣35名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獎勵。全面完成了教育系統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工作,首次面向社會對擬申請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的人員進行教師資格考試,全縣31人參加了首次教師資格考試并取得了相應的教師資格,66人分別申報了初、中、高級職稱。加強了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完成高中課改年級教師的新課程培訓,組織了3名骨干校長和27名骨干教師參加省、市級培訓,6名總務主任和12名骨干班主任參加市級培訓,22名教師參加市級學科培訓,14名教師參加省、市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健康教育培訓;對全縣小學教務主任進行了縣級培訓,150余名農村小學教師參加了“陽光師訓”項目培訓,全縣350余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暑假繼續教育培訓。

五是嚴明政策,加強監督,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得到落實。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機制,全年共落實免費資金443.05萬元,其中:免除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7338人雜費及課本費共309萬元(雜費256萬元,課本費72.25萬元),補助1760名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費114.8萬元。認真落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國家助學金,270名高職學生享受助學金20.25萬元。全面完成生源地學生貸款工作,全年申請助學貸款學生118人,共發放貸款61萬元。

六是精心組織,全民參與,體育工作蓬勃發展。為喜迎“奧運”,全面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我們周密安排,精心組織,扎實有效地開展了一系列體育活動。5月份在全縣10個鄉鎮舉辦了小學生達標運動會,6月份組織了第三屆鐘曙片區、城關片區、洪石片區教師運動會和鎮坪縣第三屆“鐘聲杯”中學教職工籃球賽,10月份組織了中小學生田徑通訊賽。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1月份與團縣委共同舉辦了“我與奧運同行”青年冬季越野賽,與縣婦聯共同舉辦了“迎奧運、展風采、促和諧”女子登山賽,9月份承辦了全縣“平安杯”籃球賽,10月份組隊參加第三屆渝陜鄂毗鄰縣區男子籃球賽。全年完成農民健身工程7個,為鄉鎮安裝全民健身路徑3套,4月份組織了6名體育教師參加市體育局組織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和市教育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教育系統廣大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不懈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教體局對始終如一關心支持教育的各級領導,對在實際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在座的各位中小學校長、園長及諸位督學表示崇高地敬意和最衷心地感謝!

在我們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縣教育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與素質教育總體要求和辦人民滿意教育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一是教育發展不均衡。各類教育的內涵發展和外延擴張矛盾突出,地域之間、學校之間資源配置和發展速度不均衡,初中教育還處于薄弱階段,高中教育總體規模較小,職業教育現有辦學空間無法滿足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和“人人技能工程”培訓總體規模的要求。二是師資水平不平衡,校長的治校能力和水平、教師的業務技能、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等還需進一步增強。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師資結構不盡合理、學科不配套,體育、藝術專業教師缺乏。三是教育行風建設亟待加強,師德師風、學風、校風問題還需進一步改進。五是辦學條件尤其是以寄宿制學校、實驗教學為主的標準化建設仍需加強,校園環境還需進一步美化。六是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匱乏,與體育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相適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教育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們要冷靜分析,辯證看待,正視困難,認真研究,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善于抓住各種機遇,努力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推進教育事業科學均衡發展。

同志們,2009年全縣教育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很多,大家一定要慎之又慎,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教育無小事,事事牽人心”,全縣教育系統要精誠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干好每件事,干成每件事,我們相信,有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廣大教職員工的辛苦工作、無私奉獻和團結奮斗,我縣的教育體育事業一定會翻開嶄新的一項,一定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平江县| 宽城| 东乡县| 临武县| 搜索| 张家川| 永仁县| 垦利县| 南丹县| 师宗县| 正宁县| 方正县| 宁海县| 瑞金市| 邹平县| 儋州市| 光泽县| 黄山市| 都昌县| 江城| 明星| 木兰县| 柞水县| 贺兰县| 雅江县| 柳州市| 交城县| 安新县| 沛县| 寿阳县| SHOW| 宾川县| 星座| 长葛市| 旌德县| 田东县| 五大连池市| 凉山| 金沙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