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文化先進縣創建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一、兩項創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一)關于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一是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美化了城市環境。
二是完善了城市衛生設施。
三是改造和整治了農貿市場的設施。
四是初步理順了城市管理體制。
五是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
六是加強了“五小”行業衛生整治與監管。
七是“城中村”面貌明顯好轉。
八是城鄉聯動,推進了全縣的愛國衛生工作。
一是文體設施漸趨完善。
二是文體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三是特色文化得到提升。
四是群眾文化活動紅紅火火。
五是加強文物保護,合理開發利用。
二、進一步深化對兩項創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一)創建工作的主要經驗
一是領導重視。
二是群眾參與。
三是重點突出。
四是責任落實。
五是形成合力。
(二)進一步提高做好這兩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
識(略)
三、下一步工作意見
(一)關于深化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
一要高度重視農村的環境衛生。通過國家衛生縣城的創建,縣城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但是農村的“臟、亂、差”現象仍然比較普遍,垃圾隨處可見。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必須對農村的衛生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工作作為公共衛生工作范疇的主要內容擺到鄉鎮、街道黨委的議事日程,以創建衛生強縣為契機,每個鄉鎮、街道都要配一名以上專職公共衛生管理員,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每個行政村都要確定一名專職或兼職的衛生聯絡員,協助做好本村有關日常公共衛生的管理工作,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各級衛生先進單位的創建,落實衛生保潔長效措施,并加大對農村環境衛生的考核力度,要結合新農村創建的規劃,推進城鎮化建設,落實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要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環境衛生面貌。
二要加大“城中村”整治、改造力度。在創建國家衛生縣城中,“城中村”是整治的難點、重點,通過桐君街道、各辦事處及村干部的努力,“城中村”面貌有了比較大的改觀,要繼續保持,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效,進行定期與不定期地巡查監督,進一步提高“城中村”環境衛生保潔水平,同時,加快推進濱江區塊拆遷改造,通過改造徹底改善“城中村”面貌。
三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宣傳教育。要繼續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并不斷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通過學校課堂、公益活動、大眾媒體、健康教育宣傳欄,對各個層面人群進一步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提高市民、農民的公德意識、文明意識、健康意識、衛生意識,使群眾自覺參與創建活動,自覺維護公共衛生。加強農村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推進《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規劃》的實施,村村建立健康教育宣傳欄,村村有健康教育兼職人員,并組織好培訓。
四要實施農村環境衛生規劃。在實施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同時實施農村環境衛生規劃,通過規劃的實施來規范管理,提高農村的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
五要加大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力度。今年,是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的最后一年,通過三年的改水,全縣95%的農民用上了安全飲用水,這個“安全”是以落實消毒措施為前提的,要進一步落實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消毒工作,健全水質消毒監測隊伍,組織技術培訓,加強水質監測,定期向農民公布農村飲用水安全狀況。
六要繼續實施農村改廁工程。農戶新建房必須配套建設三格式無害化戶廁,并不斷提高無害化戶廁的比例。集中建設的農村居民點要配套建設小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逐步對原集中居住的村莊實施生活污水集中處理。
七要加強農貿市場管理,加快新區農貿市場建設。對現有農貿市場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增加管理力量,進一步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與水平,確保各項管理措施切實落到實處。
(二)深化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工作
一抓陣地。讓縣城現有的文體設施盡最大可能發揮作用,縣圖書館、博物館、葉淺予藝術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常年向群眾免費開放;縣體育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富春堂藝術學校開展各類文體活動。鄉鎮以創建和鞏固“東海明珠工程”為抓手,拓展文化陣地,明確每年開展各類活動的次數、規模,新區體育館、游泳館要加快建設進度,盡早向社會開放,滿足群眾需求。
二抓隊伍。堅持兩手抓,造就一支過硬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充分引進人才競爭機制,將那些學歷高且有真才實學的人引進來。并重視培養,讓他們有學習機會,給他們挑擔子,在工作中成長。業余群眾文化者隊伍是活躍在各條戰線的群眾文化中堅力量,要研究以獎代補的政策,對為城鄉文化活動作出較大貢獻的隊伍給予獎勵。要探索“花錢買服務”的文化事業發展模式,比如要花錢讓越劇團到我縣縣城、鄉鎮、農村演出,要鼓勵越劇團創出自己的特色,進一步做大做強桐廬的越劇事業。
三抓特色。培育具有濃郁的桐廬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把桐廬四大文化拳頭產品:越劇、故事、小品、剪紙做大做強。素有“越劇搖籃”之稱的桐廬為省內外越劇界培養了眾多的越劇人才。剪紙是傳統民間藝術奇葩,贏得了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的美譽,要樹立品牌(每兩年一屆的“神州風韻”全國剪紙邀請賽),拓展市場,使剪紙藝術品商品化,把蛋糕做大。另外,深澳的拼貼畫、合村的瓦雕、瑤琳的烙畫、新合的燈彩、莪山的畬族風情、鐘山的石雕、富春江的剪紙、橫村的書畫等,努力發展這些一鄉一品的特色文化。
四抓品牌。實踐證明,以“三百工程”為載體在城鄉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對于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十分有效,全縣各部門辦文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要繼續深化“三百”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做優做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樹立精品、品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