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監局長學習科學發展觀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春節前,國務院專門召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同志,親自到會并作重要講話,對今年全年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部署。2月14日,遼寧省阜新礦業集團公司海州立井下發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3名礦工死亡。事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黃菊等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地方和有關部門立即采取一切措施,全力搶救井下被困人員,千方百計救治受傷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傷亡,并嚴防事故再次發生。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親率國務院工作組趕赴現場,督促指導搶救工作,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關切,對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今天省政府召開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就是要學習貫徹國務院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精神,吸取遼寧“2·14”特大事故教訓,部署我省今年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防止惡性特大事故的發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從全局的高度,對全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都作了明確指示。會前,張德江書記專門作了重要批示:“*年,我省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應當認真總結。但是,必須看到我省安全生產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元旦以來已發生多起傷亡事故。目前,我省仍處于事故的高發期,一年死亡一萬多人,令人痛心。一定要下決心,采取得力措施把安全事故降下來。要突出法制建設和嚴格執法,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責任制。還要繼續在全社會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華華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的安全生產工作也提出:“大力推進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執法隊伍和法制建設,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執法力度。增加對安全設施的投入。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做好消防工作。嚴格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強化日常監管,排查整改事故隱患,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事故機制,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游寧豐副省長對安全生產一直高度重視,在過去的一年里,對我省安全生產工作作了近百次批示。對此,大家要認真學習領會,狠抓貫徹落實。游寧豐副省長今天親自到會并將作重要講話。今天我主要通報*年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并就做好今年全省的安全生產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年主要工作回顧
總體上講,*年安全生產工作有創新、有特點、有成效。有創新,主要體現在從建立控制指標體系入手,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落實不下去、嚴不起來”的問題;從建立和實施安全許可制度入手,強化安全生產源頭管理;從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探索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的新路子。有特點,是指*年的工作與以往相比,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工作更深入,辦法措施更實在。有成效,是指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有效地遏制了事故多發勢頭,在推動全省安全狀況的穩定好轉上,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做到了“有聲有色,有章有法”。
概括起來,*年全省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控制指標,推動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一是層層簽訂責任狀,把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分解到基層。去年初,國務院安委會向我省下達了*年度工礦商貿企業死亡人數下降2.5%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結合實際,我省確定了全省各類事故死亡人數比上年下降2.6%的控制指標,在去年初的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游寧豐副省長代表省政府與各市分管市長簽訂目標責任書。各市也把指標分解落實到了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生產經營單位,逐級簽訂了目標責任狀。有些市還結合實際,增加了一些考核內容。如云浮市把控制指標進行細化,增加了煙花爆竹事故控制指標,不但對各縣(市、區)下達了控制指標,對事故多發的各行業主管部門也下達了相應的控制指標。二是動態監控,及時通報各地控制指標的完成情況。省安委辦每個月都對各市控制指標完成情況以簡報的形式通報全省。每季度在《南方日報》上進行公布,對完不成控制指標的實行警示制度,對問題比較突出的進行“單兵教練”。10月25日,省政府召集前三季度未能完成控制指標的廣州、韶關、清遠、肇慶、汕尾等市分管副市長開會,專題聽取匯報,幫助分析各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敦促做好各項工作;緊接著,省公安廳、省安全監管局也分別召集前三季度未完成事故控制指標的市的局長開座談會,逐一分析了各地存在的突出問題,會后還開展了專項督查,指導各市進一步落實會議的部署。三是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省里對*年頒發的《廣東省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進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廣東省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該考核辦法不僅明確了對各市政府的考核,還突出對市一級政府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市長)及直接責任人(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市長)、省直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部門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分管安全生產的副職)的考核,考核指標量化,易于操作。為今后加強對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安全生產考核奠定了基礎。
(二)抓雙基工作,推動企業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礎。針對全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出現的事故多發問題,積極探索對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的有效辦法。積極籌備、全力配合國家安全監管局于*年4月份在我省佛山召開了全國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現場會,會議開得很成功,在全國安全監管系統產生較大影響。認真總結推廣了佛山市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監管試點經驗,概括起來就是六句話:把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總體規劃;委托基層進行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監管重心下移;健全完善目標考核制度、落實責任制;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強化企業責任主體意識;把監管融于服務之中;大力培育安全生產中介機構。這些經驗得到國務院領導和國家安全監管局的充分肯定。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領導批示精神,省政府于7月21日專門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布置佛山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監管試點經驗推廣工作。為加大全面推廣佛山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的力度,10月份,省里又制定了廣東省推廣佛山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實施方案,各地結合本地實際也都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在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的同時,召開了中央駐粵和省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就加強中央駐粵和省屬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做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要求,做出了工作部署。在深圳寶安區進行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試點,在機械制造、非煤礦山、采石場、石化等行業領域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通過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省企業安全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得到了強化。
(三)抓法制建設,推動監管、監察執法不斷深入。*年,以省政府名義出臺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廣東省鄉鎮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管理規定》,尤其是《決定》明確了全省安全生產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在政府領導實行一崗雙責、企業安全標準化管理、企業安全費用提取、風險抵押金制度、安監機構及執法隊伍建設、行政責任追究、建立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等方面都做了具體的規定,是今后一個時期做好全省安全生產的綱領性文件。還出臺了《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廣東省生產安全輕傷事故管理辦法》、《廣東省屬及中央駐粵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各市也結合本地實際,加大了安全生產法規建設的力度。如廣州市制定了《廣州市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廣州市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目標考核辦法》等7個規章。全省安全生產法規體系逐步完善,為安全監管執法提供了可靠保障。
各地還加大了安全生產執法檢查的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組織了3次綜合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6次煤礦和2次危險化學品等方面的專項督查,重點開展了“三小”場所、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和“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改,保安全”活動,多次集中開展了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活動,消除了大批的事故隱患。據不完全統計,*年全省各級安全監管機構現場檢查執法共出動68300多人次,發出整改通知書37546份,治理安全隱患107365處;發出處罰通知10290份,行政罰款1142.32萬元,停產整頓1797家企業。全省各地各部門也根據本地實際,分季度分行業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安全生產檢查,對所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加大了跟蹤整改力度,建立了專門檔案,確保檢查一次,消除一批事故隱患。通過加強執法,增強了安全生產的法制觀念,依法進行安全生產的企業不斷增多。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查處各類事故760多起,查處重大事故180多起,查處特大事故7起;去年以來發生的特大事故,基本上都能夠在規定的限期內調查完畢并拿出處理意見。對普寧特大火災瞞報案進行了調查,嚴肅處理了一批責任人,在媒體上進行了公布,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
(四)抓專項整治,推動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穩定好轉。去年,我省在抓好煤礦、非煤礦山、危化品和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的同時,集中開展了道路交通安全、“三小”場所消防安全和建筑施工行業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效果。
礦山安全專項整治。全省共取締炸封無證非法礦山1125條(次),其中煤礦403條(次),非煤礦山722條(次),吊銷了3個污染環境、影響景觀、安全條件較差的煤礦生產許可證;開展了6次安全專項督查,重點整治了大寶山礦非法民采和大寶山尾礦庫的滑坡隱患;建立了大寶山尾礦庫、大頂鐵礦尾礦庫、三水青岐石膏礦、四望嶂水淹區等重大危險源檔案。通過以上整治,在煤運緊張的情況下,全省沒有發生特大煤礦安全事故。
危化品安全整治。據不完全統計,*年,全省共有17126家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含使用企業)進行了自查自糾,共排查隱患38974個(處),整改隱患16133個(處)。其中關閉、取締違法違規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單位1559家;搬遷、清理整頓了一批加油站、危險化學品小倉儲點、小化工廠和使用劇的小電鍍、小五金廠。開展危化品重大危險源普查登記,全省已普查登記的危化品重大危險源共2913處,已確認為重大危險源的1801處,落實監控措施的有1028處。從源頭上消除危化品事故隱患,認真作好危化品有關行政許可證的審批工作。通過整治,全省未發生惡性危化品安全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全省所有市、縣(區)都建立了預防道路交通事故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按照“五整頓、三加強”工作要求,重點加強了駕駛員和機動車管理;整頓了等7條高速公路和324、325、205、105、107等5條國道的交通秩序;嚴厲打擊拖拉機、農用車無牌無證、違章載客等嚴重違章行為;重點整治摩托車無牌無證、違章載客、不戴頭盔、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嚴重違章行為;加大了對超速、超載、酒后駕車、疲勞駕駛、違法超車、違法會車等嚴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開展了事故多發路段、危橋和客運車輛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據統計,全省查處無牌無證拖拉機1.8萬多臺。共銷毀各類非法組(拼)裝、走私和達到報廢年限被查扣的摩托車38萬多輛、強制符合上牌條件的摩托車上牌61萬多輛、拘留無證駕駛摩托車駕駛人762人次、處罰各類摩托車違法駕駛人352萬人次;全省共排查出事故多發路段395處。通過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明顯好轉。
“三小”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全省建立“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接受監督”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積極推動各地社區落實消防工作組織機構、宣傳教育、消防檢查、消防設施、檔案管理以及小城鎮消防規劃編制等。全省5675個社區已有2694個基本實現消防建設目標;全省183個中心鎮(重點鎮)已有135個完成了消防規劃編制。積極推動解決公共消防基礎設施“欠帳”問題。全省新增市政消火栓2385個、消防車60多輛,配備了一批特勤、常規裝備器材和個人防護裝備,消防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得到提高。
建筑施工安全整治。重點開展了深基坑、高邊坡、高支撐模板、人工挖孔樁、腳手架工程和井架物料提升機、塔吊等的安全專項整治,抽查在建的工程1萬多項,發出整改通知書9000多份。通過安全專項整治,去年井架物料提升機、腳手架、模板等事故多發部位事故率大幅下降,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42.8%和37.5%。
水上交通、特種設備、民爆器材、旅游場所、水利設施、防雷減災、中小學校、民用航空、監獄勞教場所等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進展順利,都收到預期效果。
(五)抓宣傳教育,推動安全生產氛圍的不斷濃厚。全省深入開展了“安全生產月”、“交通安全村、社區、學校”、“農機安全示范村”、“煙花爆竹(安全科技、文化、法律)三下鄉”、“安康杯”勞動競賽等活動。全省上下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咨詢日”、“事故處理警示日”、“百人基層服務隊”、安全生產設備及職業防護用品展覽會等多種活動,深入宣傳《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成功參加在港舉行的首屆“粵港澳安全知識競賽”。省公安、交通、農業(農機)、消防等部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宣傳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法規和知識。有關地市也開展有特色的安全生產宣傳活動,如*市針對該市上半年工礦企業工傷致殘人數猛增的情況,開展“綠色關愛”行動,提高了企業和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增強了全社會的安全意識,促進了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全省還加強了安全培訓工作。據統計,去年培訓企業負責人15639人、特種作業1*0人、安全管理員9748人,注冊安全主任31322人、非公有制試點經驗推廣培訓606人。省公安廳、交通廳加大改革力度,強化了對駕駛員的考核、培訓力度;省司法廳會同省安全監管局對全省監獄、勞教場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進行了全面考核,并頒發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成效也比較明顯。
(六)抓體系建設,推動安全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全省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取得新進展。繼省安全監管局升格為省政府直屬機構之后,廣州、深圳、*等市安全監管局也升格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有18個縣區獨立升格為同級政府工作部門,尤其是深圳市市、區、鎮、村都組建了安全監管機構;湛江也在不斷完善市、縣(市、區)兩級安全監管機構的基礎上,鄉鎮(街道)一級基層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取得新突破,共配備322名專(兼)職安全管理干部;東莞市增加285名編制,在32個鎮區設立安監機構,全省安全監管力量得到了加強。廣州市花都區率先成立了20人的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統一著裝,配備了專用監察設備;清遠市在清新縣組建隸屬于縣安委會的安全生產監察執法隊,開展安全生產聯合執法,通過加強安全監管機構建設,提高了安全監管的能力和水平。
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國民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煤、電、油、運供給緊張的情況下,全省安全生產繼續呈現出相對穩定、趨于好轉的發展態勢。一是全省各類傷亡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繼續下降,較好地完成了國家下達我省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年,全省共發生各類事故86115起、死亡12154人,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3%和3.84%。有14個市完成了工礦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控制指標,占66.7%;有17個市完成了道路交通事故控制指標,占81%;大多數市安全狀況好于上年。二是工礦企業事故死亡人數大幅下降。全省發生工礦企業職工傷亡事故1232起、死亡857人、重傷572人、直接經濟損失5958.63萬元,死亡人數連續三年上升后首次下降4.46%。三是道路交通事故下降明顯。全省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3起,死亡10657人,受傷78562人,直接經濟損失24127.16萬元,在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普遍上升的情況下,我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比上年下降1%、4%和23.13%。四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明顯下降。去年,全省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起,死亡43人,同比減少5起,少死亡108人,是全國特大事故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
過去的一年在經濟快速增長,生產任務加大,車輛和道路大幅增加等情況下,能保持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確實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靠的是廣大干部職工的辛苦工作。回顧這些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以下六條基本經驗,是值得認真總結和長期堅持的:
第一,必須堅持以“*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一方面,要把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另一方面,要重視做好人的工作,依靠科技和教育,在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養、調動人的積極性上下功夫。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以“*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了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第二,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部署,堅持正確工作方向。過去的一年,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就安全生產工作提出要求和作出批示,全省認真組織學習,明確了工作思路和重點,確保了安全生產工作的正確方向。
第三,必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加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重視抓好“雙基”工作。通過建立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強化了各級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通過認真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企業安全生產法律意識;通過出臺一系列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更加健全;通過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逐步得到了落實;這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第四,必須狠抓安全生產薄弱環節治理和重大危險源監控,努力消除各類生產事故隱患。把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放在對交通、煤礦、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和消防的安全專項整治和整改上,有力地遏制了這些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事故多發的勢頭。積極組織開展全省重大危險源普查登記,進行重大危險源辨析和評估,著手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檔案和信息庫,實行分級管理和監控,增強了安全監管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
第五,必須強化企業責任主體,切實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安全監管。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做好了,安全生產的基礎才能牢固。針對全省非公有制企業事故多發的問題,我省認真分析非公有制企業事故多發的原因,充分利用國家在佛山開展試點的有利時機,著力解決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有人管、會管和管得住”的問題,進一步夯實了安全生產的基礎。
第六,必須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積極嘗試把安全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組織開展安全文化研討、安全演講、安全書法展覽、安全對聯征集、安全文藝匯演等活動,逐步形成了有助于加強安全工作的社會文化氛圍。要求基層鄉鎮和企業把安全培訓與干部考核和職工工資掛鉤,創新培訓教育機制,調動了基層單位抓培訓和職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通過加強宣傳和教育,使全民的安全意識得到提高。
在認真總結經驗,肯定取得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目前我省的安全生產工作離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相當的距離,安全生產總體形勢依然嚴峻。一是事故總量較大。*年,全省發生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都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左右,連續幾年居全國第一位。二是全省重大事故呈上升勢頭。*年,共發生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222起,死亡806人,平均每周都發生4起重大事故。三是部門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各地安全生產工作進展不平衡。去年全省發生火災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財產損失同比分別上升0.25%、12%、14.67%和45.51%;煤礦、道路和水上交通等行業事故多發的現狀尚未根本好轉;各市完成事故控制指標情況不平衡,全年有7個市和4個市分別未完成工礦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控制指標,分別占全省地級市的33.3%和19%。四是安全生產體系不健全,監管力量和手段不能適應安全生產形勢發展的需要。集中表現為:市縣監管體制不順;監管力量不足;裝備落后,經費缺乏,難以適應監管全省60多萬家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的工作需要。五是部分市縣領導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地方黨委、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形式上,沒有將安全生產列入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對安全生產的實質性投入少,造成安全生產欠帳多。
上述問題表明,對全省安全生產形勢不能盲目樂觀,對已取得的成績不能沾沾自喜,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牢固樹立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警鐘長鳴,長抓不懈。
二、*年安全生產工作思路
*年,隨著宏觀調控逐步到位,全省經濟社會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但煤電油運緊張局面不可能根本改變,給安全生產工作增加了難度。在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對安全生產的期望越來越高。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深刻闡述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為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生產戰線廣大干部職工要充分認清形勢,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以滿腔熱情做好*年的各項工作。
為此,*年全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牢固樹立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觀念,繼續圍繞“打好基礎,抓住重點,落實責任,依法監管”的基本思路,大力推進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執法隊伍和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繼續深化專項整治,與強化日常監管、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不斷創新監管手段和方式,努力實現全省安全生產狀況的持續好轉。
具體目標是:*年力爭各類傷亡事故總起數、總死亡人數與比*年下降2%,道路交通事故、工礦企業事故死亡人數分別比*年下降2%、2.5%,億元生產總值死亡率、萬車死亡率、10萬人死亡率繼續下降,減少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特別重大惡性事故,實現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標,*年安全生產工作要狠抓“四個深化”,突出做好“四個加大”。
“四個深化”是:
(一)深化控制目標考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目前,全省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已經實施,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深化考核,狠抓工作落實上,使考核量化,強化考核的約束力,并形成安全生產的激勵約束機制。*年3、4月份將對各市政府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考核,依據考核結果,決定獎懲。對控制目標實施動態監控,通過政府公告、新聞會等形式及時向全省通報各地區的完成情況。繼續認真作好全省傷亡事故統計分析,建立安全生產預警制度,對已經超標或接近控制指標的市及時發出預警通知,派出專人調查研究,幫助查找問題,研究對策。嚴格追究制度,對完不成省下達的控制目標任務的進行行政問責。
(二)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排查和消除事故隱患。突出抓好道路和水上交通、煤礦、煙花爆竹、人員密集場所與“三小”(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同時要繼續抓好建筑施工和特種設備壓力容器等專項整治。
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整治,充分發揮預防道路交通事故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繼續按照“五整頓、三加強”的要求,抓住交通管理、交通設施、交通意識和事故處理四個環節,鞏固“治超”成果。加大對機動車超載、超限運輸的治理力度;抓緊完善各類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加大對事故多發點段排查治理;加強對高速公路和縣鄉道路運輸安全的監控;嚴抓駕駛員考試關,提高駕考質量,從源頭上把好道路交通安全關。繼續重點開展鄉鎮渡口渡船更新改造和航道整治,不斷加大更新改造投入和整治力度;繼續開展沿海小型船舶和“四客一危”船舶安全專項整治;大力開展全省漁船安全聯檢行動,對漁船非法載客行為進行整治;加大對瓊州海峽等水上安全重點危險源的監控和專項整治力度。
煤礦安全整治,繼續采取高壓態勢打擊無證非法礦井死灰復燃現象;通過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嚴格審查,繼續依法取締和關閉一批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實施嚴格監管,發生重特大傷亡事故的堅決關閉;對事故隱患較大的煤礦要采取硬措施進行整頓,對拒不整改或整改后驗收不合格的堅決關閉;繼續抓好煤礦“一通三防”工作,督促煤礦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各類安全系統和設備設施。
煙花爆竹專項整治,建立健全煙花爆竹行業管理體系,明確和落實監管職責;開展煙花爆竹行業的規劃;著力解決煙花爆竹生產、銷售、運輸、儲存等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安全評價,對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條件進行重新審核;結合安全生產許可,把好安全生產準入關,堅決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強化煙花爆竹運輸環節的安全監管;強化煙花爆竹儲存單位的整治;加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實施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和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依法打擊取締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活動。
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要積極開展加油站消防安全普查和專項治理;繼續對人員聚集場所和“三小”場所(即小擋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消防進行全面檢查和落實,嚴格落實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責任制,要對“二合一”、“三合一”的“三小”場所全面開展清查,突出狠抓出租屋和居民社區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堵塞漏洞,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
海事、質監、建設、農業、林業、漁業、氣象、鐵路、民航、旅游、教育、司法勞教等部門要從各自職能和工作實際出發,針對上年整治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危及安全的突出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整治工作。
(三)深化雙基工作,夯實安全生產基礎。一是做好佛山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推廣工作。按照“總體規劃、重心下移、更新觀念、強化主體、立足服務,培育中介”的基本思路,堅持開拓創新和因地制宜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推廣佛山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制定《廣東省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逐步規范我省非公有制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全省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水平。二是大力推進安全監管重心下移。認真總結推廣深圳、*、東莞等地加強鄉鎮、街道、鄉村和社區安全監管的經驗,大力推進安全監管到鄉鎮、到村、到社區的工作,充實基層安全監管機構和人員,建立并逐步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委托有條件的鄉鎮村、社區進行安全生產執法,切實把安全監管的觸角延伸到基層。三是全面推廣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大力推廣深圳市寶安區開展企業安全標準化管理的經驗,落實安全標準化管理責任、建立工作網絡和監控機制;突出做好危險化學品、煤礦與非煤礦山、機械制造、建筑施工、煙花爆竹、交通運輸、電子、輕紡、商場等行業企業的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
(四)深化安全生產科技和體制創新,提高安全生產水平。要加強安全科技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針對重點行業和領域亟待解決的共性、關鍵性技術難題,組織開展安全科研攻關。大力推廣應用煤與瓦斯突出預測預報、重大危險源風險評估和監控等先進技術和應急救援特種機械機器人、高速公路測速儀器、客運車行駛記錄儀等先進裝備。要加大防御雷電災害的科技投入。要制定和全省嚴重危及安全的技術、工藝、設備淘汰目錄,引導企業積極采用先進安全適用的技術裝備。
要不斷完善安全生產體系,推進安全生產體制創新。一是要加大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建設力度,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和充實各級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機構,落實編制、人員和經費;力爭市縣安全監管機構成為具有獨立主體地位、有權威的機構;大力推動全省安全監察執法機構的建設,力爭在全省建立統一、高效、廉潔的安全生產執法隊伍;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積極做好廣東煤礦安全監察局的組建工作。二是要創新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科技創新體系、認證認可體系、安全生產信息體系,抓緊籌建省安全生產技術支撐中心,積極推進全省安全生產信息網絡的建設;按照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和規范化的要求,鼓勵支持安全中介機構發展壯大。三是完善應急救援體系。要整合現有資源,積極規劃組建全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指導有條件的市建立市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機構,配備必要的裝備,并組織演練;組建安全生產專家組,為事故調查處理和應急救援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四是繼續發揮好安委辦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職能。安委會成員各單位和從事安全生產管理的各有關部門既要突出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又要搞好部門間的協調和配合,要繼續轉變工作作風,大力探索和創新聯合監管的有效形式,共同解決安全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四個加大”是:
(一)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持續、穩定的安全投入是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針對當前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的現狀,下決心加大安全投入,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改造,依靠科技和裝備,努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各生產經營企業是安全投入的責任主體,要自覺加大安全投入,努力彌補安全欠賬。凡安全條件不達標的企業,必須通過多種方式,積極籌措安全投入資金,限期達標。安全設施投資要納入建設項目概算,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全省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要安排配套資金予以保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安全投入的政策扶持,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中關于建立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制度、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以及加大生產經營單位對傷亡事故的經濟賠償等政策措施的要求,抓緊研究制訂配套措施,為企業持續穩定的安全投入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加大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重大隱患整改的督辦力度。一是按照國標GB18218-*《重大危險源辨識》開展重大危險源的普查登記,調查和掌握重大危險源的數量、狀況和分布情況,建立重大危險源數據庫和定期報告制度;抓緊建立起省、市、縣三級重大危險源監控信息管理網絡系統,并與國家的監控信息管理網絡系統銜接,納入國家四級管理的系統范疇;對存在缺陷和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進行治理整頓,把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建立健全有關重大危險源監控治理規章制度,確保監控監管的落實。二是要繼續加大重大隱患整改的督辦力度,專人負責,限期整改,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要限期整改,掛牌督辦,落實整改部門和單位責任人,嚴格實施“掛牌公示,限期完成,指定部門,專人督辦”的制度,確保隱患整改到位。對逾期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的生產經營單位,要在媒體上曝光,并堅決依法予以取締。
(三)加大安全生產法制建設力度。認真組織學習《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行政許可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在全省開展安全生產法律知識競賽活動,促進干部群眾懂法、知法。繼續制定并出臺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和規章,力爭出臺《廣東省注冊安全主任管理規定》、《廣東省安全生產三同時管理辦法》、《廣東省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辦法》、《廣東省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等。
要進一步加大行政處罰的力度,認真開展執法檢查,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安全生產行政處罰辦法》的規定,嚴肅予以處罰,決不姑息遷就。要對《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執法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做好執法監督、統計和分析工作,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效能,及時總結執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規范事故調查處理的程序和辦法,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依法對各類事故進行查處,適應《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后安全生產監管面臨的新的任務需要,按照“誰發證、誰負責”的要求,對不按規定進行行政許可,導致重特大事故發生的行政許可行為進行查處,追究有關經辦人和批準人的責任。堅決打擊各種漏報、瞞報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行為,發現一宗,就嚴肅查處一宗。
(四)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全民安全意識。一是在認真總結以往群眾性安全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深化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安全生產南粵行”、安全生產基層服務隊以及《安全生產文藝匯演》和城市安全社區建設等形式多樣、貼近生活的活動;組織好粵港澳三地安全生產知識競賽活動,將該項工作納入泛珠三角“9+2”工作框架。二是建立安全生產新聞制度,充分發揮電視、報刊、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大眾媒介的作用,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實現有效的輿論監督,宣傳安全生產先進典型,對嚴重忽視安全生產導致重特大事故發生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三是要繼續深入開展安全培訓,突出開展對政府及部門領導、安全監察員、企業負責人、注冊安全主任和特種作業人員、汽車駕駛員等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大力培育和發展各級安全生產培訓機構,進一步規范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積極開展安全培訓工作改革,建立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安全生產培訓機制。
同志們,新的一年我們要堅持以“*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牢固樹立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觀念,按照此次會議部署,再接再厲,扎實工作,努力實現安全生產上新臺階,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