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環保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非常高興參加*年度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授牌儀式。同志們長期工作在生態保護第一線,在困難條件下,迎難而上,不斷開拓,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做出了積極貢獻。借此機會,我代表振華局長和國家環保總局黨組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問候!剛才,力軍同志就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主要進展、下步工作安排講了很好的意見,我都贊成。下面,結合自己多年來分管生態保護工作的體會,談點意見。
一、要審時度勢,準確把握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的形勢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三年前國家環保總局提出,在全面推進生態示范區創建活動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深化不同層面的創建工作,如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和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環境優美鄉鎮的內涵實際上就是生態鄉鎮的基本要求,是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的基礎和細胞工程。通過三年的推動和艱苦工作,現在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已受到不少地方,特別是鄉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擺上議事日程。目前,創建活動發展勢頭良好,各地探索、創造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做法,涌現了一批先進典型。
截至目前,有79個鄉鎮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從全國來看,這項工作開展的時間不長,還處于起步階段,創建工作中也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創建工作的成績不能估計過高。
在今年召開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就“全面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做出了重要指示,環保總局正會同有關部委開展規劃,全面貫徹落實。從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環境壓力來看,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環境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從全面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要求來看,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既是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又是一種有效的工作組織形式,必須高度重視,大力推動,不斷深化。
二、要常抓常新,不斷深化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
三年來的實踐證明,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是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下充分發揮環保、衛生、水利、林業、農業、建設等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推動農村環保工作最有力的組織形式。如何深入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活動,剛才力軍同志已提出了明確要求。這里,我想再強調幾點:
一是強化宣傳,深化認識。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是農村踐行科學發展觀和實現“五個統籌”的有效措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的重要基礎和細胞工程,是推動農村環保工作和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重要載體。要把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與全面推進鄉鎮可持續發展,加快區域經濟、社會、環境建設結合起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大力宣傳,深化教育,不斷提升廣大干部群眾的環境意識和生態意識,增強創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凡是有條件的鄉鎮,都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利用本地優勢和潛力,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制定環境優美鄉鎮創建計劃,研究具體工作措施,抓好組織和實施工作,為生態縣、生態市的建設打好基礎、當好先行、做出貢獻。
二是重在創建,貴在創新。環境優美鄉鎮的建設其生命力就在創新。要扎實工作,重在實效,通過創建工作,使鄉鎮區域的經濟、社會、環境得到協調發展,人民群眾從中得到真正實惠。創建工作就是為民謀利,而不是勞民傷財,徒有虛名。創建過程中要堅持分類指導,從實際出發,體現本地特色。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大力推進生態產業、生產環境、生態人居和生態文化建設。創建工作要突出重點,抓好規劃,在組織、投入、監管上下功夫,確保規劃的落實;要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通過建設生態產業園區,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努力控制面源污染;要加大鄉鎮、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切實保護好飲用水水源地,科學處置生產、生活污水、垃圾,美化人居環境;要大力推進生態文化建設,普及環境保護科學知識,提倡綠色消費,弘揚生態倫理道德,形成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
三是加強領導,完善機制。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從宏觀和全局高度把握創建工作,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靠環保一個部門是不能推動的,也不能由單一部門包攬。創建活動涉及到鄉鎮行政轄區內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囊括了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工作任務。各地創建工作要立足現有工作基礎,不斷深化,常抓常新,因地制宜,推陳出新。特別是各級黨政領導要站在歷史的高度來把握這項工作,要有戰略思維和超前意識。要實現創建工作目標,不僅需要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還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組織起來,把相關部門的有關工作目標和工作措施整合到創建工作中來。只有把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合力,按照求真務實的精神,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真抓實干,不斷開拓,才能不斷開創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真抓實干,不斷開拓農村環保工作新局面
良好的生態與環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沒有廣大農村環境的改善,要實現全國生態與環境的改善是不可能的。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總書記和總理對此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按照總書記關于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要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應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培育農村生態文明、促進城鄉和諧發展為目標,通過環境優美鄉鎮和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生活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減輕農村生態與環境的壓力,重點解決好直接影響農民群眾健康和不利于農業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當前,要重點做好幾項工作:
一是盡快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力爭用15年的時間,通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一系列具體行動,使農村生態與環境,特別是農村居住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促進農村落后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讓更多的農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為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供基本的生態與環境保障。
二是繼續推動環境優美鄉鎮和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結合國家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在總結近年來環境優美鄉鎮和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要加強宣傳、深化認識、分類指導、加大投入,從村組抓起,夯實基礎,進一步深化創建工作內涵,不斷提高創建工作水平,為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進一步加大“菜籃子”基地環境保護力度。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要開展對重要農產品基地的環境狀況調查,建立環境監測和監督管理制度,開展土壤污染普查,加快土壤環境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立法步伐,努力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四是大力發展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在繼續推進綠色食品發展的同時,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大有機食品基地建設與扶持力度,制定促進有機食品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發揮市場導向作用,推動有機食品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生態與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