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助花鄉騰飛 云南呈貢縣花農給花卉"打吊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黃金周是花卉銷售旺季。這些天,“花卉之鄉”云南省呈貢縣花農們開始忙碌了起來。
“打吊針”——
一年每畝節水20噸
4月26日,記者在斗南鎮七步場村李麗昆的大棚里看到,一根根塑料管道接到大棚里,管道上的滴頭正把水一滴一滴地滲入土壤。李麗昆笑著說,這是給花卉“打吊針”。
“你可別小看這些塑料管道,有了它們,一年要少用不少水,花的質量還提高了!”老李指著自家大棚里的噴滴灌設備高興地說。
李麗昆介紹,前幾年,縣農業局來給花農們裝噴滴灌,說噴滴灌比一般的大水漫灌要節水70%左右,大家都不太相信。“裝上噴滴灌的這幾年,我們可是嘗到了甜頭”,李麗昆給記者算著,“我們家種了30畝玫瑰,就這噴滴灌,一年下來每畝能節水近20噸。俗話說‘雨露滋潤禾苗壯’,利用噴滴灌技術,不僅能提高花卉的品質,還可以減少灌水、施肥、防病治蟲、土壤破板結的勞力,每畝還能節約相應的勞動成本一兩百元。”
熏蒸器——
農藥用量減少4/5
在馬金鋪鄉化城村,村民畢紹惠家的花卉大棚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掛著一個硫磺熏蒸器。
“以前也聽說硫磺熏蒸器好用,但是要插電才能用,想著往大棚里拉電線麻煩也不安全,就放棄了裝熏蒸器的想法。”畢紹惠告訴記者,去年,縣里的花卉產業辦公室,到村里給大家推廣改良過的硫磺熏蒸器,不用插電,點上酒精就行,“方便了不少”。
畢紹惠還給記者演示了熏蒸器的使用方法。在熏蒸器里放上少量農藥,把熏蒸器底部的酒精等點燃后,農藥會隨著熱氣蒸發,起到殺死病菌、防治病蟲害的作用。“這個熏蒸器確實好用,裝了它之后,我們家大棚的農藥使用量也減少了近4/5,殺蟲效果也更好了。”
“種了10多年的花,現在的變化可是越來越大了”,畢紹惠告訴記者,不僅是裝熏蒸器,現在還要定期對土壤進行消毒,“以前用‘福爾馬林’,成本高、效果還差;現在用的‘正肥丹’,不僅可以殺滅土壤里的細菌,還有除草、增肥的功能,效果更好,成本也降低了不少;現在種花,每畝的投入要比以前少800元左右。”
培育新品種——
每畝節約3000元
畢紹惠家種了25畝花卉,主要是天堂鳥、康乃馨、紫羅蘭等品種,2005年,每畝的產值近1.5萬元。
讓畢紹惠感到驕傲的是,好幾年前,她家的紫羅蘭就有10多個品種和顏色,都是當地最多最好的。這些新品種紫羅蘭的種子,都是畢紹惠的丈夫李建自己鉆研、培育出來的。
“六七年前種的紫羅蘭,都是日本進口的種子,每粒要兩毛多錢,還不一定能長出花朵來。起初是覺得太貴了,就想自己能不能培育出紫羅蘭的種子來。”李建告訴記者,“從那時候起,自己就開始注意留些紫羅蘭種子進行研究。”
紫羅蘭種子培育成功后,李建家的花卉種植每畝要節約成本3000元左右。據縣花產辦的同志介紹,李建培育出來的紫羅蘭種子,質量跟進口的差不多,并且更適應當地的環境,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其花枝在國內市場每枝能賣到0.4元,出口到日本后能賣到1.2元。
雖然李建只有初中文化,但他一直愛鉆研、愛看書,遇到問題,就去查資料、向科技人員請教。現在,李建還把自己培育出來的種子送給其他村民種。
出口聯合體——
畝產值提高2萬元
在馬金鋪鄉中衛村,近千戶以種植玫瑰花為主的花農,成立了玫瑰花出口聯合體。出口聯合體以楊月季園藝公司為核心,公司對農戶每年進行幾次定期的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技術咨詢,并帶動農戶種植新品種、組成聯合出口體系,將種植的玫瑰花出口到德、日、韓等國家。
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就玫瑰花來說,在國內的市場價是每枝0.4元,如果品質較好、能出口到東南亞的話,則提高到每枝0.7元;而加入該聯合體后,在公司的帶動下,花農們種植先進品種、技術符合國際標準,能出口到日、韓、德等國的話,每枝花就能賣到1元左右。“以每畝產4.5萬枝玫瑰花為例,加入聯合體后,每戶花農每年的畝產值可以提高2萬元左右。”
保質是鮮切花發展的重要因素,為解決云南空運能力有限、公路鐵路運輸鮮切花又存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問題,聯合體自2003年以來,還學習、借鑒荷蘭研發和開展的切花立式容器含水包裝運輸的成功經驗,應用于鮮切花保鮮運輸技術,不僅延長切花之瓶插壽命10—12天,還提升了切花品質。
據統計,目前呈貢縣鮮切花的日交易達500萬—600萬枝,花卉產量占到云南省的63%,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卉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