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向建設創新型國家宏偉目標闊步前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月9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是新世紀我國召開的第一次科學技術盛會,也是進入“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同志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中國未來發展指明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方針、戰略重點和總體部署。同志的重要講話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動員令,是指導我國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的綱領性文獻。認真學習和落實貫徹同志的講話精神,對于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50年前,和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1978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思想,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1995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提出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要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從“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到“科教興國戰略”,再到“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歷史的傳承和延伸,也是時代的發展和突破。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思想,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我們一定能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戰略目標。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半個多世紀的努力,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奮斗,我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和巨大成就,但與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新綜合指數、科技進步貢獻率、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都還比較低,科技創新能力還比較弱,2004年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在49個主要國家中位居第24位,只處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入關鍵階段之際,黨中央提出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這是特定國情和時展的迫切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要求。我們要通過認真學習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認清形勢,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抓住機遇,奮發圖強,埋頭苦干15年,到2020年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
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著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激發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我們要始終堅持新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指導方針,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通過建設創新型國家,使科技創新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詞在1978年科學大會上被引用,引起全國人民強烈的共鳴。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是我國“科學的春天”;2006年的全國科技大會是我國“科技創新的春天”。科技創新的春天已經到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令人振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組織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在科技創新的春天大有作為,為把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