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垃圾運出村 環境更清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隆冬時節的千陽縣寺坡村,只見條條巷道綠如潑墨,家家門前干凈整潔,各式卡通圖案的垃圾筒(屋)更是帶來了童話般的美麗,這是該村推行垃圾集中處理產生的新變化。在千陽縣,已有53個村與寺坡村一起,為省建設廳試點農村垃圾集中處理辦法,徹底凈化村莊環境,建設農村生態文明。
針對農村大多數地方“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普遍現象,千陽縣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縣級垃圾處理場,并受省建設廳委托,從2007年5月開始,利用3年時間分批完成農村垃圾統一收集、集中填埋的試點任務,為全省探索一條農村垃圾“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成功路子。目前,在該縣城關、張家塬等4個鄉鎮39個新農村建設重點村和14個村莊環境整治重點村實施半年多來,各村新建奶站小區28個,栽植綠化苗木30多萬株,建垃圾臺(點)426個,設果皮箱715個,設“三堆”集中堆放點341處,落實保潔員546人,全面規范生產、生活垃圾堆放,徹底解決了農村亂堆亂放的問題,集中拉運填埋垃圾870多噸。各村還大力發展戶用沼氣,改廚、改廁、改圈,引導群眾把有利用價值的垃圾采取堆肥、廢品出售等方式區別處理,變廢為寶,村莊街巷變得更干凈整潔,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群眾高興地說,路上鋪水泥,巷子栽滿綠,垃圾運出村,農村更加美。
為確保工作開展,該縣在經費上對各村建設垃圾臺(點)給予8000元到2萬元不等的補助,并要求各鄉鎮和包村部門把此項工作作為今后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來抓,納入全年工作考核,獎懲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