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質量管理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肯定成績,進一步堅定我市建筑業發展信心;正視不足,進一步增強加快建筑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突出重點,切實做好建筑業發展管理十項工作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行業主要指標穩定增長;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建筑市場開拓取得新進展;質量安全管理水平跨上新臺階;企業社會責任意識進一步提高;從建筑業整體情況看,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從建筑業管理方面看,還存在四個方面問題;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嚴格法定基本建設程序監管;切實提高招投標的規范性和科學性;重點加強對中標后違法分包、轉包、不履行合同等方面的監管;加強聯動配合,提高執法效能和管理水平;創新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轉變監管方式;積極推進企業誠信建設,健全和完善各項市場機制;引導企業規范管理,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繼續加大對建筑業的扶持力度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今天,市政府在這里召開全市建筑業發展暨推進施工質量“十大”環節管理動員大會,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去年建筑業工作情況,分析2010年建筑業發展形勢,動員廣大建筑業企業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后金融危機時代對我市建筑業的沖擊和挑戰,為打造建筑業強市,實現轉危為機、跨越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剛才,洪國良同志回顧總結了去年建筑業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對今年工作進行了部署;四個單位分別代表建設、施工單位作了典型發言;劉紹干同志對全市推進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十大”環節管理作了動員講話,我都表示贊同;會議還對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通報表彰,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富陽建筑業發展及城市建設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建設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進一步堅定我市建筑業發展信心
在過去的一年,我市建筑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挑戰,和衷共濟,迎難奮進,適時調整發展戰略,整個行業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行業主要指標穩定增長。全市144家建筑業企業共完成建筑業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17%;上交稅收3.8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增加值17億元,同比增長15.6%。
2.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市擁有一級資質企業9家,去年二級升一級資質企業4家,三級升二級資質企業14家,核準三級資質企業8家,增項31家;完成申報一級、二級建造師236人。
3.建筑市場開拓取得新進展。去年共辦理工程交易、招投標等工程項目344項,建筑面積272.95萬平方米,造價33.24億元;辦理質量安全監督181項,建筑面積202萬平方米;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215項,面積257.38萬平方米,造價32.06億元;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213項,建筑面積196.56萬平方米。辦理外地進富建筑類企業65家,其中參與政府投資工程44家。
4.質量安全管理水平跨上新臺階。全行業深入貫徹落實質量技術標準,著力加強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管理,建筑工程質量不斷提高,創優奪杯工作取得可喜成績。20*年度,創建成功省級文明標化工地2項,市級以上優質工程2項("*杯"),*市文明標化工地6項,“*杯”7項,富陽市標準化管理工地10項。
5.企業社會責任意識進一步提高。20*年,我市建筑業企業在自身發展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大力開展“百企千崗”活動,全年新增就業崗位5695人,建筑業從業人員達49424人,為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正視不足,進一步增強加快建筑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雖然我市建筑業的快速發展為改善城鄉面貌、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建筑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1.從建筑業整體情況看,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是建筑業整體實力還不強,龍頭企業規模偏小;二是建筑隊伍技術含量偏低,建筑人才緊缺,增長方式落后;三是建筑企業資質較低、技術裝備較差,改制企業負擔較重,市場競爭力較弱,在與外地企業競爭方面存在明顯弱勢。
2.從建筑業管理方面看,還存在四個方面問題。一是建筑市場秩序規范難。少數建設單位招投標設限,或少數附屬工程不招投標。二是外地進富企業掛靠多。外地企業掛靠、出借資質等行為還時有發生。三是質量安全管理基礎弱。有的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投入不足;監理單位監理人員配備不齊、安全生產監理職責履行不到位。四是市場主體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建設單位沒有取得施工許可證就擅自開工、未經竣工驗收的工程就擅自投入使用;有的建設單位背離招投標文件,簽訂不合理的附加合同條款;有的施工單位重投標、輕合同,施工合同簽訂不規范,引發合同糾紛。
三、突出重點,切實做好建筑業發展管理十項工作
1.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市場各方主體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情況的檢查,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要深入開展建筑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重點查處在市場經營活動和資質審批中存在的弄虛作假行為,對存在虛假招標、圍標、串標、簽訂陰陽合同、轉包、掛靠、違法分包等行為,以及在申請資質時提供虛假證明材料、偽造業績的企業和人員,要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公開曝光一起。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要堅決清出建筑市場,絕不姑息遷就,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強化對企業資質、個人注冊執業資格的動態監管。
2.嚴格法定基本建設程序監管。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工程建設規律,嚴格落實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招投標、施工許可證、工程建設監理、合同管理、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等制度,依法加強法定基本建設程序的監管,尤其要認真核查建設資金落實情況,對資金落實不到位的項目,堅決不予辦理施工許可,防止新欠工程款。
3.切實提高招投標的規范性和科學性。要積極探索科學、公正、合理的評標方法,對現有招投標辦法進行深化研究。嚴肅查處招投標活動中規避招標、擅自采取邀請招標、圍標、串標,以及招標機構虛假、串通招投標、高價出售招標文件獲取非法利潤等違法違規行為。
4.重點加強對中標后違法分包、轉包、不履行合同等方面的監管。要嚴厲打擊違法分包和轉包等違規行為,對存在此類行為的主體單位,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項整治,對責任主體依法給予嚴肅處理。要強化合同管理,及時發現和查處簽訂“陰陽合同”、任意進行合同變更、不合理增加合同條款、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協議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營造誠信經營、忠實履約的市場環境。
5.切實落實建設工程質量安全責任。依法理順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對工程質量、安全、施工許可實行統一監管。抓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貫徹執行,落實建設主體安全責任。繼續深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嚴肅查處工程質量安全事故。加大檢測試驗管理力度,整頓和規范檢測市場。加強建筑節能監管,鼓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提高工程建設水平。強化保障性住房建設質量監管,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推行分戶驗收制度。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農村房屋建設質量安全。
6.加強聯動配合,提高執法效能和管理水平。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加強資質審批、招投標、施工許可、質量安全、合同履約等各監管部門以及有形建筑市場之間的配合協作,強化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聯動管理,實現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全過程管理和聯動執法。同時,加強與司法、監察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進一步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促進建筑市場健康發展。
7.創新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轉變監管方式。加強對國有投資項目的全過程監管,對非國有投資項目,要在確保依法建設和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轉變監管方式,突出業主負責制;加快推進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建筑市場監管信息系統,進一步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
8.積極推進企業誠信建設,健全和完善各項市場機制。加強建筑市場各方主體信用管理,健全有效的誠信獎懲機制,完善市場各方主體誠信體系。加強建筑市場動態監管,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秩序。加大工程擔保、保險推行力度,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從源頭上治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和合同履行,切實提高投資效益。
9.引導企業規范管理,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一是要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進一步理清在思想觀念、精神狀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拓創新,努力開辟一條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1)要按照現代企業用人標準,將家族式的用人管理向職業經理人的管理轉變;(2)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堅持嚴管、增效,不片面追求量的擴大,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3)要重點培養和選擇在建筑經濟管理、科技應用與創新、工程預決算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形成高層次的人才優勢,促進全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二是要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地域拓展上,有能力的企業特別是資質等級高的企業要大膽走出去,積極開拓市場空間。在行業內部,企業之間要實行組團作戰,以集群優勢開拓市場。
10.繼續加大對建筑業的扶持力度。在這一方面,各鄉鎮(街道),特別是各部門必須著重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在思想認識方面要有新的轉變。建筑業不僅每年為社會創造大量的工作崗位,上交的地方稅收也連續多年遞增,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因此,我們對富陽建筑業的認識,必須重新審定,要從人文關懷入手,支持建筑業的發展。二是在支持力度上要有新的提高。去年,市里出臺了針對做大做強建筑業的政策文件,雖然與大家的心里期望還有一定距離,但其優惠之多、舉措之實、力度之大,在我市建筑業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全省來說也是領先的。今天有很多企業和個人受到了表彰,今后市委、市政府也一定會及時、公正地兌現政策規定的舉措和獎勵,讓企業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公信度。三是在服務企業方面有新的舉措。有關部門對建筑企業的服務,不能光看數字,只做表面文章,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在親近理解、辦事規范、優質高效上。市建設局要積極做好管理與服務工作,及時研究解決企業普遍關心的問題,促進行業發展。市建筑業協會要積極開展雙向服務活動,配合市建設局開展專題調查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其他有關部門也要根據自身職責,優質高效地為企業搞好服務,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
2010年全市建筑業發展目標已經明確,希望建筑業領域廣大干部職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打造建筑強市,建設“富裕陽光之城”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