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縣城拆違動員會講話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拆除違法建筑動員大會,這是縣委、縣政府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這之前,有關部門已向掌握的違建戶發放了限期拆除違法建筑通知書,并上門對所有已發現的違建戶進行了教育,要求自行拆除違法建筑。桐君街道和有關行政村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從違建戶主動拆除違法建筑情況看,效果不是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推進拆違工作,不然就無法制止違法建筑的蔓延。由于“拆違”是得罪人的工作,所以,我們必須在思想認識上高度統一,行動上協調一致。剛才,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徐小林同志就下一步拆違工作作了全面的動員和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拆違工作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認清違法建筑的危害性,統一對拆違工作的思想認識
違法建筑,簡單地講就是經規劃部門批準的建筑設計以外的建筑。不管是個人的、企業的、組織的、社團的,只要違反了這一條就是違法建筑。違法建筑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嚴重侵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建造違法建筑首先是利益驅動問題,違法建筑一般都用于開店出租,“含金量”較高,所處地段也較好。這種違建物要么侵占了公共空間,包括侵占集體土地或國有土地、侵占綠地、侵占人行道等,這是損公肥私;要么損害他人的利益,侵犯他人的權利,比如亂搭亂建,影響周圍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生產經營,并造成鄰里糾紛,這叫損人利已。比較突出的如瑤琳路旁邊的違法建筑,大部分是用于開店營業的,由于經營成本低,嚴重影響周圍那些經過合法程序審批的營業房內經營戶利益。同時,違建物開設營業場所一般都沒有設停車場,旁邊的城市主干道因此被當成各種車輛無序停放的場所,這又影響城市的市容市貌。所以,以違法建筑致富,與法制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原杭州市市長、現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稱違法建筑行為是“陽光下的一種犯罪,是明目張膽的搶劫”。這種說法十分恰當,因為違法建筑物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違法行為,它侵占了公眾空間,損害了公眾利益和他人利益,擾亂了社會秩序、市場秩序。所以,必須加以堅決制止。
2、嚴重影響城市建設規劃的實施。規劃是龍頭,高起點規劃是搞好城市建設的前提。桐廬縣城市總體規劃是經省政府批準的,具有嚴肅性,不得任意改變,不得違反規劃搞建設。如果不該建房的地方建了房子,不該搭建的地方搭了棚子,規劃豈不成了“豆腐規劃”了?城市建設還怎么有序進行?規劃本身具有剛性和嚴肅性,這是城市建設的一個規則,不按這個規則實施,城市建設一定雜亂無章,提高城市品位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這里還有一個執行土地管理法的問題。剛才我們講了建造違法建筑是“陽光下的犯罪”,在全國上下大力開展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的情況下,竟然還有這樣一些人敢明目張膽地侵占集體和國有土地,從土地管理法的角度來講也要依法從嚴查處。規劃有規劃法,土管有土管法,必須增強其剛性,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嚴重影響“山水福地、人居佳境”的打造。去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打造“山水福地、人居佳境、旅游勝地”的目標,主要是基于我們桐廬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現在看起來,違法建筑的發生、蔓延,嚴重影響了這個目標的實現。違法建筑往往伴隨著“臟、亂、差”,它們是孿生兄弟。違法建筑多的地方,秩序往往比較亂,衛生狀況比較差,有的違法建筑開成飯店后,污水橫流,蚊蠅滿天飛,臭氣熏天,嚴重影響群眾的生活環境、生存質量。要把桐廬建設成為“山水福地、人居佳境、旅游勝地”,必須把環境衛生整治好、把縣城建設好。為此,縣委、縣政府提出以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為抓手,大力開展“臟、亂、差”的整治。如果違法建筑不拆除,“臟、亂、差”整治就難以取得好的成效,城市品位就難以提高。如果我們任憑違法建筑蔓延,必然毀掉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的成果,破壞富春江的美景,嚴重損害“山水福地、人居佳境”的美譽。
4、嚴重影響政府形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踐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一直在倡導和堅持的。現在,人民群眾要求制止和懲處違法建筑的來信來訪、舉報不斷,呼聲越來越強烈,對此如果我們置之不理,就是沒有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沒有把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追求,沒有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無視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是對群眾感情的麻木不仁。而且,有些違建戶還是黨員干部,他們的行為已經直接損害了黨的形象,理應受到查處。另外,從依法行政的角度看,發現違建現象不去查處,就是有法不依,就是政府不作為,就是向違法者、投機者讓步,這些都將大大影響政府在社會上的公信度。
從以上四個方面分析,違法建筑物的危害性、嚴重性是很大的,我們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違法建筑的發生甚至蔓延。所以,拆除違法建筑就是為了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維護社會公正,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有序建設;就是為了把桐廬建設的更加美麗,更具魅力。
二、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形成合力
實施強制拆違一定要做到干部群眾認識的一致性、社會參與的廣泛性、政府行動的堅定性。各單位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協調動作,合力推進。
1、營造氛圍促進拆違。在實施強拆之前,廣播、電視、《今日桐廬》等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要開設專欄、專題,講清違法建筑的危害性,既要說理,又要有實景,圖文并茂,還可以開一些座談會,讓群眾討論,增強說服力。我建議新聞部門到違法建筑多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衛生狀況是怎么樣的,要通過媒體讓群眾進一步認識違建帶來的危害。我提供一個采訪對象,在瑤琳路梅苑人家對面的飯店旁,污水橫流、一塌糊涂。新聞媒體既要宣傳自行拆違戶,又要曝光釘子戶,對逾期不拆的要公開點名曝光,在全社會形成拆違的共識,形成違法建筑“人人喊打”的強大輿論氛圍。
2、教育引導自行拆違。我們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依法拆違工作中去。違建戶的違法建筑要拆掉,這是必須的,對于違建戶而言會有損失,當然這是咎由自取的,如果能自行拆除的話,或許能減少損失。所以,現在盡管已到了強拆期限,但寬限幾天,違建戶能自行拆除的話,政府可以考慮。同時,對一些住房確實困難的違建戶,通過必要的公示后,可以考慮緩拆。
3、明確對象,重點拆違。拆違要動真格,決不能做樣子,隔靴搔癢、只打蒼蠅不打老虎是絕對不行的。要重點先盯住兩種對象,堅決予以拆除:一是黨員干部必須先拆。黨員干部本來就不能做這種違法的事情,在拆違的過程中,確切地講這不是讓你去發揮“帶頭”作用的,這只是給你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正人先正已,連自己的隊伍都管不好,還管什么老百姓,還談什么以身作則。希望這些黨員干部能充分認識違建物的危害性,抓住這次改錯的機會,爭取從寬處理。二是違建物檔次較高、造價較高的先拆。要讓社會知道搞違建的代價是不小的,搞違建是要付出成本的,政府拆違的決心是堅定的,不是做樣子的。在這里要明確地告訴大家,對于違法建筑,不管是誰,不管他的“來頭有多大,靠山有多硬,脾氣有多霸道,釘子扎的有多深”,都要毫不含糊地堅決“拔除”,堅決拆掉。只要嚴格執法,大多數群眾是會支持的,只有我們執法不嚴、執法不公才會受到老百姓的批評,從來沒有因為政府執法嚴格而受到老百姓批評的事。
4、落實責任督促拆違。我們希望強制拆除的是極少數,不希望第一批排出的57戶違建戶都成為強拆對象。因此,會后請桐君街道與相關村、社區共同研究,要召開違建戶會議,做深入工作,講明政策,讓他們放棄僥幸心理。桐君街道黨工委、紀檢委要按干部管理權限,分別找黨員或干部違建戶進行談話告誡,嚴肅批評教育。同時要摸清違建戶工作的單位,將工作落實到所在單位、行政村和社區,落實到街道干部身上,采取“干部包戶做工作”的辦法,努力實現自行拆違。
5、嚴肅紀律保障拆違。縣紀委、縣監察局對屬黨員干部的違法建筑戶要立案并給予必要的黨紀政紀處理,對規定期限內不拆除而實施強拆的,要給予從重處理。有的違建戶在縣內有不少親戚朋友,有的親戚朋友還有一定的地位,希望他們的親戚朋友能主動承擔起幫教的責任,決不能不幫教反而添亂、幫助暗中出主意或“獻計獻策”,甚至公然袒護出面說情,一旦發現以上情況,紀檢部門要記錄在案,公開曝光、嚴肅查處。
6、形成合力強制拆違。拆違決不僅僅是城管、建設、國土部門的事,是大家的事,全社會的事。希望加強合作,互相配合,確保政令暢通。在實施強拆時,要加強領導,領導要靠前指揮,到場指揮。要細化方案,做到盡可能仔細全面。要保證有足夠的力量,確保拆違的強大聲勢,順利推進拆違工作。
三、加強事前監督,防止違法建筑物的形成
違建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們監管不力、拆違不力造成的。有的是沒有巡查到位,等到發現時已經形成了;有的是對發現正在建的新違建,只發一紙責令停工通知書了事;有的是業主不聽勸告,繼續我行我素搞違建,一些執法單位也不采取制約措施,只是再發通知書,任其一層一層造上去,等建成了再組織隊伍浩浩蕩蕩進行拆除,這樣不僅會給個人、集體、國家帶來損失,也會增加拆違的阻力和難度,容易形成新違建在一定時段內積累,導致群起哄建和蔓延成風的危險。所以,我們還是要加強監管、巡查,及時地制止和拆除建筑物。
如何預防違法建筑的產生?我認為:一要一以貫之,常抓不懈。對拆違工作要做好打長期硬仗的思想準備,要抓反復、反復抓。我們正處在城市化推進的過程中,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不斷向周邊農村延伸,越往城市邊緣違建物就越多。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排查摸底,把違建物搞清楚,發現一處拆除一處,仗要一仗一仗地打,拆違工作要一波一波地推進,思想上一定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消除厭戰、厭倦情緒。二是加強巡查,及時處理。要劃定區域,固定責任人員,落實責任,加強巡邏檢查,實行網格化管理。國土部門有一條很好的經驗,就是對土地實行網格化管理。我覺得城市的管理其實更具備網格化管理的條件,城市管理完全可以責任到人,樹立一塊區域管理責任人的牌子,牌子上明確管理責任人的職責、聯系電話、舉報電話等內容,方便老百姓舉報,其實老百姓是一支不用花錢的監督、管理隊伍。一旦發現正在建設中的新違法建筑,一定要快速、果斷地拆除,決不能姑息遷就或手軟無力,要將新違法建筑消滅在萌芽狀態。三是落實責任,加強考核。要把加強城市管理,及時發現、制止、拆除違法建筑納入有關部門、街道、村的考核,并與干部的選拔、任用和年終獎金掛鉤,真正地把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四是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群眾舉報。強拆之后必將激起群眾做好拆違工作的信心,同時,也會使一部分群眾產生不平衡心理,使更多的人參與監督舉報,對這些舉報要保護、鼓勵,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有力支持,要加大舉報的查處力度。要暢通專門的信息舉報渠道,對群眾的舉報來訪做到有記載、有核實、有反饋。
此外,我們還要將拆違與縣城改造整治工作結合起來,做到拆違還路、拆違還綠,做到違法建筑拆到哪里,改造整治工作就跟到哪里。不要拆到哪里,破敗的樣子就出現在哪里。也就是說拆違后該綠化的要綠化,該搞公建的就盡快搞公建,這樣就能以實實在在的拆違成果向群眾展示,以此來教育群眾,進一步統一對拆違工作的思想認識,進一步鼓舞干部群眾做好拆違工作的信心。
同志們,拆除違建,依法管理城市是我們的職責,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望。能否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是對我們大局意識、法制意識、組織能力和工作作風的一次直接檢驗。希望同志們高度重視,真抓實干,頂真碰硬,克難攻堅,不斷開創城市管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