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為企業發展助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企業發展“助動”
—,—青島市公安局城陽分局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的做法
青島市城陽區地處青島市北部,臨山面海,青島國際航空港坐落其中,域內的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青銀高速公路、環膠州灣高速公路等7條交通干線縱橫交錯,是進出青島市區的咽喉要道,素有青島市“北大門”之稱。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吸引國內外企業紛紛落戶。目前,全區擁有企業6000余家,常住境外人員4100余人,外來務工人員達26萬余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安全的社會治安環境,著眼于將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與優化發展環境緊密結合,青島市公安局城陽分局強化服務意識,創新工作機制,深入開展了“為企業平安著想,為企業發展助動”的“三個三”“聯企助商”活動,活動開展一年來,全局民警已聯系走訪企業5600余家(次),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830余件、整改隱患520余處,全區涉企案件發案大大下降,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內部外部環境,并有效推進了轄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三項制度”暢通聯企渠道
——全警聯企制度。分局實行了民警每人聯系一家企業工作制度,組織開展了“三送”(送辦事明白紙、送法律法規知識、送安全防范常識)、“三問”(問不穩定因素和苗頭、問困難和問題、問意見和建議)、“三查”(查暫住人口登記、查在逃犯和破案線索、查安全生產隱患)“大走訪”活動,全面拓寬了為企業發展服務領域。2005年12月10日,夏莊派出所所長林義勇到青島寶生制衣有限公司走訪時了解到,該企業因為訂單多、人手少經常發生延誤供貨的問題,遂主動與街道辦事處聯系招收了40多名熟練工人,為企業解決了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效益,得到了該企業負責人的高度贊譽。
——案件“會診”制度。分局規定,接到企業發案報警后,派出所所長作為轄區治安第一責任人必須到現場了解情況,分析案件起因,幫助企業排查整改隱患,7日內由所領導或責任區民警回訪檢查整改情況,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2005年12月28日,惜福鎮轄區青島大業食品有限公司發生一起盜竊案件,案發后,惜福鎮派出所所長王志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現其企業內部管理漏洞太多,沒有必備的安全防范設施,便主動與企業負責人協調,動員其安裝了自動防盜報警裝置,該企業再未發生被盜現象。目前,該區企業紛紛行動起來,已有520余家企業主動安裝了與公安分局聯網的自動防盜報警系統。
——“一月一講”制度。分局規定,派出所所長每月到一家企業講一堂安全防范課,并針對企業需求,與消防、交警、治安、外管、戶政等部門聯合授課,不斷增強企業員工的防范意識和法制觀念。2005年以來已授課150多次、聽課員工達35000余人。流亭轄區青島進世工營服裝有限公司,因外來務工人員較多,且人員大都來自偏遠農村地區,法制意識淡薄,職工內部多次發生打架斗毆等問題。今年年初,流亭派出所所長劉文斗連續兩次到公司為全體職工上法制教育課,務工人員的法制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企業再未發生一起打架斗毆事件,公司生產效益也大幅增長。
“三項服務”提高助商能力
——上門服務。他們立足為企業辦實事,創造性地推出了“四臺車”服務企業的新做法,投資購置了消防監督、外事服務、社區警務和交警車輛檢測四臺服務車,為企業上門服務。各派出所也配備了專門的社區警務服務車。去年以來,“四臺車”先后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810余次。青島馬士基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的五名外籍管理人員所持證件即將到期,因公司工作需要急需延長在華居留期限,民警得知此情后,當日即駕駛外事管理服務車到市局把所需證件全部辦好,中午顧不上吃飯將證件送上門。外商非常感動,該企業將一面繡有“城陽公安急外商所急想外商所想”的錦旗送到分局以表謝意。
——便利服務。他們開創性地落實公安機關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將110接處警、戶政、外事、消防、交通等服務窗口的辦理時限全部公開,明確規定:凡一次能夠辦結的事項當場辦結,決不讓企業跑第二趟,建立起服務企業發展的“綠色通道”,2006年初,城陽派出所在辦理第二代身份證過程中,針對居民白天工作沒時間辦理身份證這一現狀,組織民警夜間加班工作,按時將身份證發放到職工手中,受到企業職工的一致好評。
——細節服務。針對外商較多的情況,分局想外商之所想,別出心裁地組織相關部門編印了附有中、日、英、韓四國文字和明白圖示的《外商安全服務指南》,介紹有關辦事規程,并注明向公安機關咨詢、求助和投訴等聯系方式。城陽韓國商會會長,青島拓普頓電器有限公司樸總經理深有感觸地說:“感謝城陽公安局這么多年來對外商無微不至的關心,城陽公安部門想得非常周到,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在城陽生活舒心、居住放心,投資安心。一本《外商安全服務手冊》大大提高了城陽投資的軟環境。
“三個網絡”營造和諧環境
——涉企犯罪偵控網絡。圍繞整頓企業周邊治安秩序,分局深入摸排收取保護費、強行收取下腳料等團伙犯罪線索,不間斷開展打痞懲霸專項斗爭。2006年1月份,針對轄區幾家企業連續發生電腦及材料被盜案件,民警經過十余天日夜奮戰,相繼打掉了以林某、趙某、孫某為首的三個盜竊團伙,抓獲涉案人員17人,破獲案件30余起,案值20余萬元。
——工業園區治安防控網絡。分局深入開展創平安企業活動,針對工業園區治安特點,調動群防群治力量,建立治安防范隊伍,落實物防、技防措施,針對金融單位安全防范特點,分局編發了《致全區金融單位的一封信》,組織整修了金融單位現有的電視監控系統,督促整改安全隱患。目前,部分工業園區實現了刑事案件“零發案”。
——企業安全信息預警網絡。分局依托實施情報信息工程,建立健全企業信息預警、矛盾排查調處和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努力從源頭上緩解矛盾、化解沖突。目前,已在轄區企業中發展信息員710余人提供各類預警性信息190余條,及時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