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突破常規思維框架謀求企業科學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益。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要從企業發展實際出發,勇于創新,勇于突破常規思維,善于謀化發展思路,在企業改革發展中不斷創新管理機制,促進企業的健康協調快速發展。21秘書世紀網
一、引領改革潮流,建立適應企業發展的管理機制。
1.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率先推行內部市場化。由于受傳統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企業靠行政手段、制度約束的管理機制嚴重制約了基層單位參于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導致物耗較高,人浮于事的現象嚴重。為充分調動基層單位的管理積極性,實現企業對成本控制和全員自主管理的有機結合,我們在實行崗位工資的基礎上,在原煤生產線率先引入內部市場化運作模式,先后構建了內部勞動力市場、物資調劑市場及科技服務市場三大市場,并通過鏈式結算、內部競標、項目部制、獨立核算經營等市場運用形式,形成了勞動崗位靠競爭、工資總量靠效益、個人收入靠奉獻的管理機制,有效盤活了存量資產,激發了企業內在活力。2005年,我礦在原煤產量沒有減少的情況下,綜采區隊定員由160人減至120人,實際效率比2004年提高了9.5%。
2.以內部市場為基礎,構建“三線分離”管理模式。長期以來,煤礦企業不僅承擔生產的任務,而且具有較多社會職能。后勤單位服務并依附于大礦生存,吃煤炭生產的大鍋飯,收入跟著大礦走,給企業造成很大負擔;非煤產業基本上是安置型的單一集體經濟,主要以加工煤炭產品為主,沒有拳頭產品,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更談不上競爭優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企業之間的競爭的日益激烈,給企業生存發展帶了越來越大的壓力。為此,我們認真分析了企業現狀,以企業改革改制為契機,提出了主業高效化、物業社會化、實業多元化的發展框架,先后將分散的經營網點、后勤單位分析整合組建成多經實業公司、后勤物業公司,形成了指標上分,“綱線”管理體制上合,業務上分,協作上合,核算上分,全礦大盤子合的具有“某”特色的管理模式,不僅促進了原煤主業的進一步精干高效,而且促進了兩大公司的長足發展,2005年,實業、物業公司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
二、著眼發展大局,著力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
企業的發展是一個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作為企業黨員干部必須遵循這個客觀規律,在企業發展的實踐中,敏銳地抓住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帶領職工群眾集中精力解決制約發展的重大難題。
1.破解難題有思路。“走出去”創業是集團公司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但在創業初期,由于廣大職工受傳統“黑色思維定勢”的影響,多數職工寧愿拿最低生活費在家待崗,也不愿走出去,為打通職工思想通道,我們先后在職工中開展了破除“歸咎于外”、“攀官套級”、“小富即安”、“固守家門”、“看攤守業”五種思想,樹立“創業光榮”、“創新光榮”“致富光榮”、“誠信光榮”五種新理念大討論活動,促進了職工思想觀念的轉變,“走出去”積極性有所增強。在外出創業工作實踐中,我們又針對各階段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先后開設了“創業者論壇”、“女創業者論壇”和“創業群體論壇”等,讓創業者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用職工身邊的人激勵職工的創業激情,并收到了較好的實踐效果。至2005年上半年,我礦共開發實施異地辦礦項目5個,“走出去”創業人員984人,主業外向收入6718萬元,實現利潤300多萬元。
2.應對矛盾有措施。受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我礦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專業技術人才流失現象,尤其是去年十月份以來,人才流失相對集中。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既沒有消及地抵觸,也沒有疲于應付,而是對企業以往人才政策進行了認真反思,提出了改進和完善的人才工作的具體決策。一是建立了靈活的用人機制。大膽啟用人才,使一批勞模型、技能型人才走上了領導崗位;通過招聘、引進等形式,儲備了一批礦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員。二是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適當提高主體專業技術人員工資待遇,將礦內聘的首席工程師待遇,由原實行績效考核工資改為執行津貼,并增加100元;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在單宿專門騰出一幢樓作為專業人才公寓,并配備桌椅、書櫥、臺燈、彩電等學習、生活用品,安裝寬帶網終端;在礦辦公樓辟建“工程師之家”,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3.克服困難有辦法。今年7月份以來,我礦井下生產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綜采二隊7417工作面進入斷層區開采,且工作面傾角大,平均傾角45度,局部達到47度,這是國內外罕見的急傾斜角度。面對如此“天大”的困難,我們在全礦提出“決戰五十天,齊心過難關”的口號,各級黨員干部靠前指揮,下達了一道道指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綜采二隊一班人,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進位爭先為動力,團結帶領全區職工向急傾斜角度發起挑戰,經過二十多天的奮力拼搏,工作面順利渡過了危險區,8月份在綜采禁區奪得原煤3.37萬噸,超計劃1.15萬噸,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集團公司總經理吳志則同志對我礦在困難面前,勇于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的精神給予了的高度評價。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黨員干部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政績觀,既要著眼于當前,更要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既要關心當前職工的利益,更要顧及未來幾十年企業的生存和壯大,力求在抓好企業當前工作的同時,在企業做大做強方面超前謀劃,實現企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實施重點工程建設,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近年來,我們堅持從礦井長遠發展出發,先后完成了南風井風機改造工程、主副井治理工程及750大巷釘道、架線工程,大大提高了礦井的生產能力。同時,堅持“合理投入、快速高效、保證質量”的原則,集中精力實施了新副井建設工程、洗煤廠建設工程及“六村一校”搬遷工程,為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關注非煤發展,為做大做強企業提供有力支撐。
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三業”共同發展的原則,煤炭業為主導,掩護非煤產業自主發展,以非煤產業穩定快速發展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有力支撐。一是促進后勤物業由服務型向經營型的轉變。對物業公司經營指標進行承包,提高其自主發展的能力。2005年上半年,物業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0多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2%。二是促進多經實業的多元化發展。對多經公司產權制度改革,使其逐步脫離大礦,拓展外部發展空間。2005年上半年,公司產品銷售達11個省份,實現外向收入3756萬元。
四、強化宗旨意識,大力推進強企富民工程。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黨員先進性的具體體現。作為企業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思想,在帶領職工群眾實現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為職工群眾謀利益。
1.完善工資分配制度,讓職工在企業發展中得到實惠。近兩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依靠職工辦企業的宗旨,職工收入始終處于集團公司領先位置,2005年,我們又提出強企富民的工作主題,并在職代會上明確指出:“在企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在崗職工人均收入同步增長,率先建成集團公司小康礦區”的奮斗目標。為此,我們結合礦井發展實際,進一步完善了職工工資分配辦法,一是工人崗位的崗位基礎工資由去年的660元/人月增加至690元/人月,二是對專業技術人員、工人技師新增補貼工資;三是擴大了干部績效浮動工資的執行范圍;四是對采掘和生產輔助單位關鍵工種有條件地實行獎勵工資。不僅拉開了職工收入檔次,實現報酬對職工的最佳激勵作用,而且使全礦職工整體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預計全年工資總額比2004年增長700多萬元,真正讓職工在企業發展中得到了實惠。
2.堅持為職工群眾謀福利,實施十大職工群眾滿意工程。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為職工群眾力實事、辦好事,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維護集體利益,造富職工群眾。實施了水網改造工程、工人村環境整治工程、工人村浴室改造工程、福利樓改造工程、礦工廣美化亮化工程,人才公寓拓展工程、-750大巷人行車利民工程、家屬樓修繕工程及輔業富民工程等十大群眾滿意工程,集中精力解決了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職工群眾中產生了較好的反響。
《突破常規思維框架謀求企業科學發展》完畢,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