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通信公司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個人經驗介紹材料把一片愛心獻給用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叫xxx,今年39歲,是來自xxxx公司的一名普通女工,1985年參加工作就開始從事114話務員工作,在三尺坐席上度過了二十個春秋,連續多年被評為公司雙文明先進個人、局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這次又被集團公司授予“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的光榮稱號。面對榮譽,說句實話,我心里很不安,感到受之有愧,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一點工作,如果說有一點成績的話,也是我們114臺“一班人”努力的結果。下面,我就把自己的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做個簡單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21秘書世紀網)
一、練就過硬本領,努力讓用戶滿意
我是在柴達木盆地土生土長起來的石油子女,1985年從油田技工學校畢業后就分配到通信公司114查號臺,成為一名話務員。通信對于我們柴達木盆地而言,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油田三個基地分布在甘青兩省三個地市,相距近千里,勘探開發的主戰場又都是戈壁荒漠,通信一直是油田生產生活和聯系外界的重要紐帶。從60年代開始,隨著油田的勘探開發和建設發展,經歷了從磁石到縱橫制到現在的程控交換、衛星通信等,尤其是近十年,在青海油田領導的重視下,通信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光纜延伸到油田各個區域,電話進入了每個職工家庭,通信已成為油田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服務,因此,參加工作分配到父親為之奉獻和創業過的油田通信后,我就暗下決心,像父輩那樣發揚柴達木石油精神,做一名合格的話務員。
當時,剛進114查號班,還是人工查號,靠的全是話務員的背功和記功,為此,我熟背了電話號簿上的全部號碼,只要用戶一查問,能馬上脫口而出。但是,在實際的查詢中有些用戶不能提供單位的完整名稱,使得查號工作不能順利完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搜集油田各單位資料,了解單位的各種俗稱簡稱,平時讀書看報也會留一個心眼,盡可能多的掌握各個單位的職能、性質,對那些查問數次較高的電話索性全都背下,上街時也愛留心沿街店鋪和單位變化,為的是記住商店的廣告電話,熟悉單位的名稱、地址。日積月累,大量的號碼儲備和信息,為我的服務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方便,也使用戶們感到了滿意。一次有位用戶要查迅達技術服務公司的地址,可這個單位的電話沒有登記,這時我轉念一想在街上看到過這個單位,連忙對用戶說“您查的這個單位電話沒有登記,但知道它就在七里鎮步行街中段”,用戶說“謝謝,沒有號碼不要緊,現在知道了地址,我自己跑一趟”。
1996年隨著技術進步,我們114臺實現了微機查號,全部是電腦操作。剛剛接觸時,我主動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了五筆字型,熟練掌握了鍵盤操作,還將較多難查詢的單位編碼記錄下來,比較練習看看哪種輸入方法既快又方便,對用戶改名資料和冷僻字我也經常會做默寫練習,以便得心應手,為用戶快捷、準確的服務。比如在查詢私人電話時,有些相同編碼的用戶會有幾個甚至十幾個,經過比較練習我發現如果用輸入用戶中文字的方法來查詢的話,查詢起來就都是同名同姓的用戶,這樣大大提高了查號速度,查詢電話時間由17.5秒縮到了16.2秒,在班里名列前茅,在公司舉辦的話務員專業考試中,我又以熟練的業務技能榮獲第一,漸漸地,我的工作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并不斷獲得了用戶的首肯,同時我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平凡的服務崗位,一干就是20年,七千多個日日夜夜,我遵守臺內各項規章制度,風雨無阻,從沒有遲到早退,主動放棄節假日值班累計三百多天,受理話務量達三百萬次之多。業務高峰時,一個班電話業務量達千次,常常忙得口干舌燥,腰酸背痛,工作的辛苦,并沒有影響我對用戶的服務,用戶的表揚信和組織的嘉獎,激勵著我向著更高更好的服務目標不斷前進。
二、用心服務用戶,滿足用戶更多需求
多年的工作使我體會到,作為話務員提高業務技能,滿足用戶的查號要求,只是做好服務工作的第一步,要使用戶通過接受服務,對我們青海油田通信,對整個石油通信產生良好的印象,這才是服務工作的最高境界。特別是這幾年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和國企改革的深化,油田通信獨家壟斷經營的局面被打破,聯通、電信、鐵通、移動等多家運營企業不斷滲透油田市場,強力沖擊著我們青海油田通信,服務不好,就會失去用戶,丟失市場,失去企業發展的價值鏈。
基于這些變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把著力提升服務質量,打造油田通信品牌作為應對挑戰的主要工作來抓,在服務上,一年一個主題,一年一個舉措,確定了“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企業理念,提出了“網絡好,服務更好”“用戶永遠是對的”“用戶是衣食父母”的服務口號,開展了“用戶大于我、服務創一流”等系列競賽活動,在服務窗口推行了承諾服務、掛牌上崗、首問責任制,還與地方電信、聯通合作開通了油田小靈通、油田130、油田133移動通信,不斷進行業務創新,促進了服務質量的提高,擴大了油田通信在社會的影響,連續6年被青海省命名為“文明單位”,而作為省級文明單位的前沿窗口,我們114臺又擔負走在油田精神文明建設前列的責任。我身為窗口崗位的職工,又是一名黨員,深知崗位工作的重要性,一次又一次的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因自己的服務影響了窗口形象,盡可能地做得讓用戶滿意。
帶著這種想法,我給自己定了一個“三心”“三多”服務原則,即“對待用戶要熱心,服務用戶要耐心,幫助用戶要誠心”。只要用戶找到我,無論電話查號,還是業務咨詢,不管是份內還是份外之事,我都始終堅持“多問一聲、多查一點、多管一事”,盡力讓用戶滿意。因為,對于服務工作來說,接待一位用戶不過只是工作中的萬分之一,但對用戶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服務要求。
近幾年,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青海石油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油氣年產量達到了430多萬噸,年均增長幅度達15%,油田勘探開發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外來施工作業單位和人員涌入油田,經常會遇到一些外地來油田的用戶,他們路途疲憊又人生地不熟,想找一個合適的好賓館,往往來求助114,我總是熱情主動地為用戶提供幾家賓館,并且設身處地給用戶提出建議,使他們感覺到油田對他們的熱情歡迎。
我想這樣做,既解決了用戶一時不便,又宣傳了油田,也提升了油田通信的服務水準。有一次,一位桂林的客戶撥打114查號臺,尋找失去聯系二十多年在油田工作的舅舅張偉佳的電話,但他唯一知道的線索是舅舅是汽車司機。一邊是客戶的企盼心情,一邊卻是茫茫人海,我一邊安慰客戶,一邊在繁多的資料里對同名同姓的張偉佳用排除法逐一篩選,終于一個原運輸處退休職工張偉佳引起了我的注意,立即將查找到的電話號碼告訴客戶。半小時后,桂林客戶再次打電話到114臺告訴我:“我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親人,我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后來,又從千里之外寄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表揚信,當時我心里特高興,還有什么比用戶的稱贊更令人愉悅呢?
然而,捫心自問,在服務中難免也有煩躁和委屈的時候,也會受到用戶的埋怨,有時甚至會遭受一些用戶的無理取鬧和訓斥謾罵,每遇到這種情況,與用戶爭辯是不對的,不理不睬也不好,還是將心比心,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爭執,這樣工作起來會坦然些。一次,一個醉酒的人,在夜里反復撥打114,要一次查詢20多個電話,我耐心解釋“對不起,我們有業務規定,每次只能查詢3個電話號碼”,用戶一聽就火了,在電話中罵罵咧咧“你們不是干查號這一行的嗎?現在為什么不幫老子查”。對用戶這種刁難謾罵,我忍著,仍然給對方解說“要是我們用查號系統幫你查,20多個號碼,查號臺就會長時間占線,別的用戶就很難打進來,他們同樣會焦急,這樣吧,我下班以后幫你查這20個電話號碼……”下班后我就幫這位用戶進行了查詢,打過去后,這位用戶不好意思的說:“我昨天喝多了,太失禮了”,此時用戶的道歉聲就像一股清風,把我所有的委屈一下子悄然化解了。
三、發揚團隊精神,把個人融入集體
這么多年來,我最為自己慶幸的,是工作生活在一個好集體當中。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先進的集體。在114這個大集體中,雖說都是女同志,但誰家生活中有了困難大家一起幫忙;誰在工作中出現了問題,大伙一起想辦法解決。1999年,我因患腰肌風濕住進了醫院,姐妹們有為我送飯的,有替我帶孩子的,還時常到病床前看望,讓我意想不到的是,2000年我的家庭因感情問題而離異,一個人帶孩子、還要照顧老人,繁重的家務和思想上的壓力,是姐妹們的安慰、鼓舞和幫助,像一盞盞明燈,一次又一次的把我的心頭照亮,讓我振作起來,全心全意的撲向工作。
2001年元月,組織安排我擔任114話務班副班長,走上班組管理崗位的我,更應把工作干好,不論是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在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方面,我都堅持自覺從嚴,以身作則,起好模范帶頭作用。在班組大力提倡自己“三心”“三多”工作法,達到“三無”(無推諉,無差錯,無刁難)的工作標準,還先后組織全班同志制定了《服務28條忌語》《114服務考核辦法》等管理措施,定期召開班組質量分析會議,通報、總結、處理服務中的問題。同時按照集團公司“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和我們管理局倡導的“在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的核心價值觀,突出以用戶為本,開展“分分秒秒優質、聲聲句句溫馨、方方面面和諧”的班組文化建設,關注用戶體驗,尊重用戶意愿,使班員們樹立起正確的服務觀、價值觀,形成一種人人爭為公司為窗口添光彩的氛圍,從而帶動了我們整個114臺的進一步飛躍,1998年在青海油田授予“青年文明號”“文明示范窗口”的基礎上,這幾年,又先后被授予青海省海西州“文明行業示范點”、青海省“青年文明號”,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和成績。
服務無止境。服務,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是企業的生命。我決心以這次會議精神為動力,繼續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執著,在平凡的崗位上為擦亮油田通信這塊窗口出一份力、為無數奉獻在高原油田的用戶奉獻一片真誠,這,才是我心中最為重要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