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新發展模式 注重項目實效 大力發展鄉鎮工業集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力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深化項目帶動戰略的重要平臺,是實現閩西新一輪大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創新發展模式,注重項目實效,提高服務水平,確保鄉鎮工業集中區成為新的增長點,成為新的經濟板塊。
一、創新發展模式,吸引多元投入
鄉鎮工業集中區的建設應充分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主要以市場機制集聚生產要素。政府主要通過規劃、協調、服務、政策等宏觀手段予以正確引導。為此,要重點抓好三個創新:
一是創新管理模式。工業集中區可在經濟上與政府分離,獨立承擔經營責任和收益風險。按照“標準化建設、公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的模式,加強對工業集中區建設的引導,使集中區管委會逐步由履行行政職能過渡到社會化運作、規范化服務。
二是創新投資主體。按照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吸引多元投入,解決集中區建設資金問題。在集中區建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投資公司,主持和經營管理工業開發園區和集中區的建設。投資公司實行多元化的資本結構,按照自主經營、滾動發展、自我壯大的要求,進行獨立運作、自負盈虧式的運營。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多渠道籌措集中區建設資金。鼓勵和吸納各類企業和投資主體參與工業集中區的投資建設,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資在集中區內建造多層標準廠房。
三是創新發展空間。完善并落實“飛地工業”政策,對一些不具備工業發展條件的山區鄉鎮,可從整合土地資源入手,鼓勵其引資在異地舉辦工業,借助相鄰鄉鎮的工業集中區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二、注重項目實效,優化入區項目
項目是衡量一個鄉鎮工業集中區生命力之所在,能否引進批好項目落地生成,是檢驗工業集中區辦得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因此,必須把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的著眼點、著力點放在項目優化、項目引進上來。
一是選準好項目。按照項目工作原則,理性把握工業投資引導,力求各類集中區建設項目適應我市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應業已形成的資源優勢、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需要,使儲備、落地、生成項目更具前瞻性、有效性。
二是拓寬項目生成渠道。通過積極向上爭取、利用外資和區域協作、激活民資和現有企業延伸做大等途徑,促進項目在集中區落地生成,特別要重視引進一批本市現有產業及企業配套加工等拓展性項目在集中區發展。加強與市外大企業、大集團的合作,有條件的鄉鎮工業集中區還要千方百計引進一批加工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出口創匯項目、勞動密集型項目,全方位提高集中區的項目質量和引資水平。
三是集約土地利用。新增鄉鎮工業企業應當全部進入集中區生產,集中區之外符合規劃要求的現有鄉鎮工業企業,要充分利用集中區的扶持政策,通過騰地拆遷等方式,逐步集中到工業集中區里的標準廠房內,促其在集中區內發展壯大。要通過調整工業布局,集聚優勢資源,建好、用好集中區標準廠房,提高集中區單位土地面積投資額,節約土地資源,增強集中區吸引力、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
三、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是吸引招商引資的關鍵性因素。要采取各項措施,改善鄉鎮工業集中區投資、經營、生產環境,重點要在優化三大環境上下功夫。
一是優化政策環境。廣泛宣傳《龍巖市促進投資與企業發展的有關規定》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政策措施的影響力。對市里出臺的有關政策及配套文件執行情況要作專項督查,切實解決政策落實過程中出現的中梗阻問題,促其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發展鄉鎮集中區的瓶頸制約,出臺一些新的政策,特別要發揮財政對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的積極導向作用,對重點工業集中區和進區發展的企業應給予激勵政策,在融資、稅收、貸款貼息、搬遷補償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對鄉鎮集中區建設實施經濟目標和工作目標雙考核制,真正做到強激勵、硬約束,切實增強各級領導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的責任意識。
二是優化服務環境。改變過去那種重項目引進服務輕項目生產經營服務的傾向,努力使投產的項目有錢賺、賺大錢,使項目業主有追加投資的內在驅動力。加快技術創新、融資擔保、人才培訓、管理咨詢等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不斷提高集中區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集中區內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等方面的優質服務。推行領導掛鉤鄉鎮集中區掛鉤制度。進一步規范辦事程序,提高機關效能和服務水平。
三是優化輿論環境。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引導全社會充分認識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卓有成效的單位和個人,加大宣傳力度,大力表彰;對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要及時總結、積極推廣;對阻礙鄉鎮集中區建設的不良現象,要加以曝光,堅決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