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樹立四個意識創新工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工會理論研究是工會工作發展和創新的基礎。王兆國同志在全國工會領導干部理論研討會議上的講話,主題鮮明,全面深刻,系統、精辟地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不斷豐富發展的工會理論體系,為新時期的工會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筆者認為,創新工會工作實踐,必須樹立四個意識,即以旗幟意識把握方向,以支柱意識抓好重點,以民本意識落實宗旨,以創新意識破解難題,切實用新理論、新觀點,解決好工會工作“走什么路,怎么走”兩大問題。
旗幟意識
旗幟決定方向,性質就是定位。“講話”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這一正確道路,闡明了社會主義工會組織所特有的鮮明的階級性、廣泛的群眾性和高度的政治性這一本質特征。這些論斷解決了工會的道路問題,解決了工作定位問題。筆者認為,今后的工會工作,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旗幟下,準確把握工會的本質特性,找準工作方向和工作定位。也就是說,工會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為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廣大職工服務,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中心工作服務。雖然我們不直接參與經濟建設,但是要成為職工投身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推動者;雖然我們不直接分配收入,但是要成為和諧勞資關系、促成共贏格局的調節者;雖然我們不是立法機構和執法部門,但是要成為廣大職工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先進文化建設的引導者。只有這樣,工會才能代表和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才能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支柱意識
抓經濟建設,必定要抓好支柱產業,支柱產業強,一個地區的經濟總量就大,競爭優勢就突出;同樣,我們抓工會工作,就必須抓“四個支柱作用”,支柱作用強,職工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就會得到保障和提升。作為地方工會組織,需要思考和解決好工作重點是什么?切入點和突破口在哪里?我們的工作業績如何衡量等一系列重要問題。筆者認為,答案就是“講話”中提出的“工會要在推動改革與發展、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維護政治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四個領域中,充分發揮好國家政權重要社會支柱作用”,這四個方面的支柱作用就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業績的衡量標準。因此,只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發揮好工會的社會支柱作用,廣大職工才能滿意,工會工作的一盤棋才能搞活,我們工作的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民本意識
王兆國同志講話著重闡述了協調勞資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問題,自始至終貫穿著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理念。我認為,關注民生、維護民利是大原則、大事情,工會組織應當樹立“積極為職工解難,主動為企業分憂”的服務理念,努力探索平衡勞資關系,促成和諧共贏的有效途徑,把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體現到工會工作中來,努力提高職工群眾的滿意度、社會和企業的認可度。在實際工作中,既要保障本地職工的就業再就業,又要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權益;既要維護在崗的,又要關注退休的;既要重點幫扶特困職工,又要惠及全體職工。
創新意識
市場經濟體制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固有格局,使工會的身份、地位和作用凸顯出來。當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發展格局,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都使工會工作面臨一系列需要深入思考和實踐的新課題:企事業改革發展變化加快,需要工會組建工作既要堅持不懈,又要常建常新;職工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需要工會維權領域既要不斷拓寬,又要兼顧群體需求;勞動關系的復雜化、多元化,需要工會工作方式既要積極主動適應,又要不斷創新發展。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我們不斷用新眼光認識新事物,用新思路解決新問題。
一是創新思想觀念,以創新的理論帶動觀念的創新,以創新的思路促進難題的解決。
二是創新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工會的組織體制,以非公有制企業的工會工作為重點,積極推進“重心下移”的管理體制,著力強化“屬地管理”的工作職責,并充分調動職工和會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會員辦會、民主辦會、依法辦會和科學辦會,不斷增強基層工會的組織活力。
三是創新工作機制,著重圍繞協調勞資關系、促進社會和諧這個重點工作,探索創新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等工會宏觀參與機制,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和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信息暢通的職工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逐步形成黨委高度重視、政府部門協同、社會資源整合、勞資關系和諧、工會作用突出的新格局。